【必備】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什么蛋是什么小動物生的。
2.在認識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制作蛋沙拉的過程中形成文明的好習慣,享受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每位幼兒家長聯系好,請他們幫忙從雞蛋、鴨蛋、鴿子蛋和鵪鶉蛋中任選一種蛋帶一只來園。
2.幼兒人手一只盆子、一只碗和一只勺。
3.教師自己也準備一些各種蛋特別是鴿子蛋和鵪鶉蛋。
4.準備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醬。
5.一只明爐、鏟子、油、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挑蛋。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蛋,請你們挑一只你喜歡的蛋,然后說說你挑了一個什么蛋?它是誰生的?
幼:我挑的是雞蛋是雞媽媽生的……
二.摸蛋。
1.師:現在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別人的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顏色深。
2.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蛋你見過那些?
教師總結: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蛋。他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認識蛋清和蛋黃。
1.師:你們知道這些光滑的蛋殼里到底藏了些什么東西呢?我們打開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師介紹磕蛋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并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
3.幼兒動手磕蛋,教師在旁協作指導。
4.幼兒個別回答。
教師總結:不管什么蛋,里面都有黃顏色的叫蛋黃,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后才叫蛋白。
四.教師現場煮蛋。
1.師:今天老師來為小朋友們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嗎?
幼:好。
2.教師邊炒蛋邊提問:
1)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湯。
2)師: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還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點心呢!你知道那些點心里有蛋嗎?
幼:蛋糕、蛋卷、蛋黃派。
延伸活動:制作蛋沙拉。
3.師:我們一起來學做好吃的蛋沙拉,并開一個“蛋的party”吧!
4.師:介紹制作蛋沙拉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
5.師: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去參加“蛋的party”吧!(舞會音樂響起)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沙拉。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了解參觀動物園要遵守的規則,培養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和設施的責任感。
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表達見聞,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提前在活動室四周貼上動物園、海洋館里的動物圖片。
幼兒自備參觀動物園的照片。
《動物真有趣》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4頁。
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形式:集體/小組
1、請幼兒出示參觀動物園的照片,并分享當天游玩的趣事。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請幼兒觀察棋盤的內容,向幼兒提問:
圖中哪些小朋友的行為不對?為什么?
圖中哪些小朋友做得對?為什么?
參觀動物園或海洋館時,我們還要注意什么?
3、利用活動室四周的'動物圖片,與幼兒表演去動物園參觀。播放輕快的音樂,先假裝乘坐地鐵,再乘坐公交車來到動物園,之后到不同的地方游覽,每到一個地方,請幼兒說出要遵守的規則,例如觀看大熊貓時,要保持安靜;觀看水母時,不能拍打水族箱的玻璃;觀看海獅時,不可隨便喂食。
4、游戲結束后,請幼兒描述他看見什么動物在做什么,例如“我看見大熊貓吃竹子。”
活動評價:
能說出參觀動物園要遵守的規則,懂得愛護動物。
能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表達見聞。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
2、學習保護環境的基本方法。
3、增強環保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掛圖《地球病了》。
2、地球受污染和排除污染后的多媒體課件及其設施。
3、教師繪畫一幅:地球病了。
4、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導入課題。
(1)出示掛圖,同時放錄音:孩子們,我病得厲害,難受得很,你們快幫幫我吧!
(2)提問:
a.圖上有什么?
b.地球媽媽怎么了?
c.地球媽媽為什么會生病?
2、組織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知道地球受到污染的原因。
(1)說說多媒體所展示的地球被污染現象。
a.森林被砍到了許多。
b.工廠冒濃煙。
c.水變成了黑色。
d.到處是垃圾。
e.汽車排放尾氣。
(2)提問:地球媽媽還生了哪些病?
3、請幼兒當醫生已到幼兒討論保護地球的方法。
(1)針對污染,幼兒自由討論排除污染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看受污染和排除污染的.課件,比較并說出怎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小結:建立污水處理工廠,把臟水變干凈,工廠不要放黑煙,汽車用電、天然氣、太陽能來開動,建立垃圾處理大工廠,多種花草樹木,保持水土,凈化空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4、繪畫活動:打扮地球媽媽。
(1)教師出示地球媽媽“生病時”不美的畫像,激起幼兒給“治好病”的地球媽媽畫一幅美麗的畫像,打扮打扮地球媽媽。
(2)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中自由作畫。
(3)展示、評價。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2、激發幼兒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幼兒繪畫工具、鉛化紙人手一張,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初步嘗試設計并裝扮名片
活動流程:進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動過程:
1、進一步了解名片
導入:觀看幻燈1、2 。 討論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觀看幻燈
3。(名片有各種用處,認識新朋友、與朋友保持聯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紹自己單位的產品等。名片為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 討論名片上的內容:觀看幻燈
4、5。(名片上有單位名稱、姓名、職位、標志、地址、電話、手機等)。 想想說說我們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觀看幻燈
6、7。(自己的名稱、標志、家庭住址、家庭電話、所在班級等)。
2、制作名片
要求:
鼓勵幼兒制作有個性的名片。
名片內容:必須有本人姓名、標志、家庭住址、家庭電話、等。
可以添畫花紋等,進行裝飾。
3、相互交流 贈送名片和介紹名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2、學習系鞋帶的正確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能不怕困難,反復嘗試學會系鞋帶的方法。
活動準備
短綢帶若干、幼兒穿有鞋帶的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教師請其他老師在食指上用短綢帶結扎一個蝴蝶結,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請幼兒觀察,激發幼兒的'動手意識。
——教師:“小朋友們,這只蝴蝶漂亮嗎?你們想不想也擁有一只在手指上飛動的蝴蝶啊?”
——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根短綢帶,學習用綢帶扎蝴蝶結(先繞兩個圓圈,然后交叉拉緊),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拉太緊以免拉過頭等。
——請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結扎在食指上。
二、學習系鞋帶。
——教師請會系鞋帶的幼兒表演系鞋帶,激發其他幼兒學習的愿望。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扎蝴蝶的經驗,學習系鞋帶。提醒幼兒注意系緊鞋帶,以免鞋帶散開。
——開展系鞋帶比賽,看誰系得又快又好。
三、活動總結。
——教師:小朋友學會了扎蝴蝶結、系鞋帶的方法,以后,小朋友自己就可以做這些事情了,從今天起,看看誰最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應變
活動導入部分也可以選擇使用蝴蝶圖片,然后再現場制作指上蝴蝶。
活動延伸
1、將學習內容延伸至自己扣自己的扣子、收拾衣服,圍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展相關活動,評比“自理小能手”。
2、用短綢帶教幼兒結扎其他形狀,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
區角活動
益智區:投放各種由短綢帶等結扎而成的事物,供幼兒觀察。
投放扎蝴蝶結的短綢帶及穿鞋子的娃娃,鼓勵幼兒練習系鞋帶。
環境創設
將系鞋帶的步驟圖貼在活動室內,提示幼兒自己系鞋帶。
家園同步
1、家長可以帶領幼兒一起給鞋子穿鞋帶、系鞋帶。
2、家長鼓勵幼兒自己穿衣穿鞋。
隨機教育
1、日常生活當中,鼓勵幼兒按照正確的方法,自己穿衣穿鞋等。
2、鼓勵幼兒對一些繩結事物拆解還原,增強幼兒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讓幼兒通過幫助“魚寶寶”解決污染的生活環境,激發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并從小養成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1個(污染的池塘中無力游動的小魚和一個舒適、整潔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動的小魚)。
2.布置“臟池塘”的場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3.池塘污水背景若干幅。
4.易拉罐、奶瓶、綠色水管、干樹枝、皺紙等、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中的情景表演,讓幼兒說說“魚寶寶”哭的原因。
1.師操作課件(屏幕上游出幾只小魚,邊哭邊游出來)。老師連忙問:“魚寶寶,你們為什么哭?”魚寶寶不回答,游到礁石和海草里面去,繼續抽泣著。
2.師啟發幼兒思考:魚寶寶為什么哭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為什么不理我呀?
3.師生一起小結使魚寶寶哭的原因:池塘里的水又臟又臭,魚寶寶快死了。
二、讓幼兒幫助“魚寶寶”尋找原因,并討論怎樣把家變干凈、整潔。
1.讓幼兒觀看“池塘邊”的環境(大屏幕),師生一起小結出“工廠水流入池塘”、“工廠排放廢氣”、“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車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變臟變臭的原因。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魚寶寶”的`家變干凈。
三、分組操作活動,提供多種材料,啟發幼兒為“魚寶寶”布置一個干凈、舒適的家。
A組:找出池塘背景圖中的有關污染環境的圖片把它們撕去,讓幼兒園在白色版面上自由想象,畫上清水、魚、岸上的花、草等美好景象。
B組:在“池塘”岸上種植柳樹、草和鮮花等事物(用水管、干樹枝、彩紙等制作)。
C組:撈垃圾,在布置成“池塘”情境的臉盆中撈垃圾,并想辦法讓水變清。
D組:讓幼兒自由找伙伴談解決的方法,師幫助幼兒用形象的圖形記錄。
四、和魚寶寶玩游戲
1.師操作課件,讓“魚寶寶”從礁石和水草中游出來,并笑嘻嘻地道謝。
2.音樂起,幼兒同魚寶寶們高高興興地做游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的教案02-06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8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