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水果店里各種水果的名稱,擺放方式以及水果買賣的過程。
2.遵守參觀的注意事項,有禮貌地進行參觀。
重點難點:
參觀過程的講解與安全
活動準備:
活動前與水果店老板聯系好相關事宜。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出發前向幼兒將清楚參觀目的,規劃好線路,注意參觀途中的`安全,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和禮貌。
2.提問:猜想水果超市都有哪些水果?你有沒有買過水果?買水果時應該怎么做?
3.活動中的要求:跟著隊伍走,不可以亂跑;參觀時不要隨便亂摸亂碰水果;要給叔叔阿姨問好。
二、帶領幼兒參觀水果店,請幼兒觀察水果店里水果的種類和擺放情況,并且觀察顧客買水果的過程。鼓勵幼兒大膽與工作人員和顧客交流關于水果的名稱、味道以及如何挑選水果等話題。
三、回到教室后,請幼兒分享參觀后的感想。
1.你喜歡去水果店嗎?
2.你在水果店看到了哪些水果?它是什么顏色?是什么味道的?
3.水果是怎么擺放的?
4.同一類水果放在一起,有的水果擺在外面,有點水果放在冷藏柜里面。
5.買水果的顧客是怎么做的?賣水果的老板會做什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甜甜的招呼》
活動前評析
清晨,當我站在幼兒園教室門口向每一位小朋友問好時,我總會發現一部份小朋友總是輕輕地哼出一句聽不清的問好聲。只有少數孩子能大方地對老師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擺擺手,鞠個躬。通過我與孩子們的一段時間的相處和交流之后,我發現孩子們不是不會說,而是缺乏在不同場合與對象交流和對話的經驗,因此表現出不敢說的行為,甚至懼怕在許多人面前大膽地表達與交流,出現我們所看到的扭捏與躲閃和跑開等現象.因此我開展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膽的參加活動,對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興趣.
2.嘗試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能克服心理的膽怯與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動準備
1.電視機電腦<<天線寶寶>>碟片錄音機<<找朋友>>音樂圖片若張。
2.幼兒人手一個彩色眼罩。
3.邀請部分家長和園內老師。
活動過程實錄
一.師生問好.鼓勵小朋友大膽的介紹自己.
1.鼓勵幼兒有禮貌的和客人們集體打招呼.指導語: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后面的這些客人嗎?我們一起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2.鼓勵幼兒大膽地單獨向客人們介紹自己,并送上小星星以示獎勵.指導語:客人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可是他們不知到你們叫什么名字?誰愿意來介紹介紹自己.
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
1.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引導幼兒說說天線寶寶們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
(1)指導語:還有幾位小客人看見你們都會大方地介紹自己,它們也想想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是誰?
(2)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
(3)交流討論.指導語:天線寶寶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聽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里怎樣?
2.聽音樂嘗試與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
(1)幼兒初步嘗試與同伴打招呼.指導語:讓我們一起來學著天線寶寶的樣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交流討論,利用圖示梳理記憶.指導語:你們剛才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兒說,教師一邊用圖示表示,幫助幼兒記憶和整理.)
3.幼兒嘗試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指導語:讓我們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們一起來玩玩打招呼.
三.游戲:蒙眼行走,體驗尋找伙伴后的驚喜.
1.出示彩色眼罩,幫幼兒戴上眼罩,體驗蒙住眼睛后的一些緊張心理.指導語:這是什么?猜猜它可以做什么?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2.聽音樂與同伴共同體驗蒙眼合作游戲的樂趣.指導語:現在我們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來和朋友玩游戲"甜甜的招呼".當你聽著音樂蒙眼找到一個新朋友時,自己拉開眼罩,和他來一個甜甜的招呼.然后又蒙上眼罩.繼續找新朋友.
四.結束活動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別.
附:《找朋友》音樂
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親一親,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笑一笑,問聲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教育幼兒通過生活實踐,與老師初步建立親密關系。
2、培養幼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能力。
3、學習基本的生活常規。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兒歌《老師像媽媽》
3、情境表演《老師教我插花籃》,幾朵小花。
活動過程1、情境表演《老師教我插花籃》。
(1)一位老師和大班小朋友上場,坐在桌前,教師教小哥哥用積塑拼插小花籃,拼插好后,放上幾朵小花,做成一個裝滿鮮花的小花籃。
(2)組織幼兒觀看之后,提問:老師用什么玩具教小哥哥拼插花籃?你喜歡這只小花籃嗎?老師能干不能干?
幼兒回答后,老師拼插一只小花籃,也裝上小花,讓幼兒欣賞,允許他們自由講述。
4、指導幼兒閱看幼兒用書第5-7頁。提問:(講故事)(1)老師教小朋友在活動室內干什么?
老師知道你們喜歡聽故事,現在老師講個故事給小朋友聽(老師講一個短小生動又有趣的故事給小朋友聽)。
(2)老師坐在鋼琴前,他要教小朋友干什么?(唱歌)幼兒回答后,教師演唱《我上幼兒園》或其他的歌。唱歌時要有感情,可反復唱幾遍。也可以組織幼兒唱在家學過的'兒歌,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有趣。
(3)老師帶小朋友在戶外玩什么游戲?你們喜歡玩積木嗎?
幼兒回答之后,可以組織幼兒到戶外去玩游戲,或者玩積木,讓孩子們玩得開心,激發幼兒喜歡過集體生活的情感。在游戲過程中,要教幼兒一些基本的規則,使幼兒初步學會遵守紀律,能在和睦友愛的游戲活動中獲得樂趣。
5、學習兒歌《老師像媽媽》。
老師朗讀兩遍后,教幼兒學習兒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及類別,學會自己穿鞋子。
2、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重點:
按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等特點進行配對難點: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并學會穿鞋
活動準備
PPT、圖片、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我會識鞋子
師:現在我要請一位小朋友們上臺來當老師的模特,有誰愿意的?
我請坐得的一位小朋友×××上臺來。其他的小朋友來觀察一下,看看×××身上都有一些什么東西?
幼:衣服、褲子、鞋子……師:那你們說說都是些什么顏色的啊?哦,有×顏色的衣服,×顏色的褲子,還有×顏色的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鞋子都是什么顏色的?點小朋友回答……(出示ppt圖片)
師:你們看看,這是誰的鞋子啊?(分別出示高跟鞋、皮鞋、涼鞋、雨鞋、拖鞋、運動鞋等)幼: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寶寶的雨鞋........
請幼兒說出這些鞋子的特點(大小、顏色、什么時候穿等)
師:哇,小朋友們認識這么多鞋子!那你們會自己穿鞋嗎?
(二)兒歌真快樂
1.師:老師經常發現有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還有小朋友鞋跟沒有提上來,這樣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穿鞋子的辦法……拿自己的鞋子做示范,指著讓幼兒認識鞋子的結構(鞋面、鞋底、鞋頭、鞋跟)
2、教會兒歌"兩個好朋友,緊緊挨著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大家一起笑哈哈。"反復練習兒歌并舉反例子,讓小朋友判斷。
3.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賽誰穿鞋快,大家一起念兒歌
4..師:大家看這雙鞋子,它的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鞋子凹型朝向不一樣的兩只鞋子,叫一雙鞋。
(三)找找好朋友
師:剛剛鞋子說,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了,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忙。
1.請小朋友回座位
2.將印有不同鞋子的圖片發放給小朋友,讓他們連對找好朋友。
3.并且將一雙鞋子涂成一種顏色。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幫鞋子找到他們的好朋友了,并且還學會了自己穿鞋子,那么等會兒午覺起來,老師要檢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自己穿鞋穿得對不對,能不能找到它們的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了解警服、醫生等工作服。
2、了解職業服裝的特點、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職業和物品的連接游戲
2、課件:圖片-警察,醫生,運動員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
教師:今天你穿了什么樣的.衣服?感受怎么樣?
(請幼兒互相交流。)
2、為什么要穿衣服?
教師小結:衣服不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衣服會“說話”,
你看見有人穿了一件衣服,就知道他是做什么工作。
3、觀察、了解不同職業服裝。
(1)觀察警察叔叔的服裝,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現醫生工作服的特點。
4、通過圖片觀察周圍人們的工作服裝。
廚師,教師,警察,軍人,消防員,運動員,飛行員等。
5、趣味練習
看一看這些職業并把和職業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手的用途,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稱;
(2)體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白紙、廣告顏料、抹布、手的圖片。
(2)學具:白紙、廣告顏料、抹布。
活動過程:
Ⅰ導入
(1)猜謎語引入《我有一雙小小手》。
提問:"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干活,不會開口。是什么呢"?
重點指導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名稱。
Ⅱ第一次操作
(2)認識自己的手,了解手的部位和名稱。
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只手?每只手有幾個手指頭?各叫什么名字?"
重點指導幼兒邊觀察自己的手邊說出手的部位和名稱。
Ⅲ分享經驗
(3)介紹交流,說說手的用途。
提問:"你的小手能干些什么事情?"
重點指導幼兒說說自己手的'用途。
Ⅳ再次操作
(4)學習兒歌,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提問:"什么事情你能自己做?"
重點指導幼兒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活動延伸
印手印畫,用手掌黏上廣告顏料,將手印印在紙上。
5.活動資源
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穿衣服,扣紐扣,
做早操,拍皮球,
畫畫也要用雙手。
小小手,小小手,
真是我的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在活動室里,每次進行完活動,地上都有垃圾,語言教育多次,效果不好,我班幼兒非常喜歡繪畫,好多能想到的他們都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我設計了這節刮花課—《垃圾房的苦惱》,可以讓幼兒在興趣中了解環境的重要,注意環保。
二、教學目標
1、教給幼兒刮畫的基本技能,并學習用刮畫的形式來反映環保內容。
2、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教育幼兒要保護環境
3、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教學準備
1、圖片一張、(愁眉苦臉的垃圾房)磁帶、錄音機。
2、每人一張涂好色的底板紙一張。
3、刮畫工具人手一套(圓珠筆與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四、教學過程
(1)通過故事《垃圾房的苦惱》引出課題。
老師作高興狀,提問: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的臉上是什么表情?(高興)今天,老師很高興,小朋友,你們一定也很高興,個個臉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們瞧,它的臉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師出示圖片(圖片上是愁眉苦臉的垃圾箱)提問:
1、這是誰呀?它的臉上是什么表情?(不高興、煩惱)
2、垃圾房為什么不高興呢?它有什么煩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3)放故事磁帶《垃圾房的煩惱》。
1、聽完故事后提問: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煩惱呀?(幼兒講述)
2、師:垃圾房有這么多的煩惱,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它嗎?
(4)提出刮畫要求,幼兒操作。
1、提出刮畫師:現在的環境問題有許多,除了垃圾房以外,還有水呀,空氣呀,樹木,動物,它們也都有同樣的煩惱,就是有些人不懂得愛護它們,不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那么,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好不好?今天,就請小朋友用刮畫的方法把你想出來的方法,想告訴大家的話畫出來,用你們的畫告訴大家要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
2、提出刮畫要求: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好了一張刮畫底板和刮畫工具,你們就可以用這些東西畫出美麗的刮畫,內容有許多,一切與環保有關的內容都可以畫。
(5)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放輕松音樂)。
要求幼兒能運用粗細線條等手段刮出生動的物體形象。
(6)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
師:現在,小朋友的刮畫基本上都完成了,那么,請你說說看,你的畫要告訴大家什么?(請若干幼兒講述)
(7)老師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畫了這么多好看的.畫,有的是告訴大家不要亂扔垃圾,有的是教育大家保護花草樹木,有的是告訴大家空氣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有的是告訴大家人類和動物要做好朋友,這些畫都很好看。老師相信,那些不知道保護環境的人看了小朋友的這些畫,一定會非常難為情,會改正自己的錯誤的。
五、活動延伸
在家里和在外面時,帶領家長保護環境。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萌發創造寧靜環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2、感受噪聲和樂音并會區別,知道噪聲的危害。
3、會用各種形式表達對樂音和噪聲的感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什么是樂音、什么是噪聲
物質準備:錄音機、錄有噪聲和樂音的音帶、筆,制作“安靜”標志的“靜”字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等工具和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樂音和噪聲.
(1)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里傳出刺耳的電鉆聲。
(2)幼兒自由議論之后,請他們說說剛才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樣?
(3)放錄音,請幼兒聽聽小鳥的叫聲,說說聽這種聲音的感覺。
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音樂叫做樂音,把那種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做噪聲。
二、區別樂音和噪聲。
(1)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的錄音,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
(2)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樂音和噪聲。聽到樂音時用優美的舞姿來表示,聽到噪聲時用夸張的表情來表示。
(3)請每一位幼兒自選一種樂器,嘗試發出樂音。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發出樂音的。
(4)教師用一種樂器演奏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為什么同樣的樂器,演奏同樣的節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美妙的樂音放大音量后會變成噪聲。所以平時我們要控制音量,不要把樂音變成噪聲。
三、了解噪聲的危害。
你們還聽到過哪些噪聲?你們喜歡噪聲嗎?為什么?
四、創造安靜的環境。
(1)噪聲的危害那么大,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減少噪聲呢?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靜”標志。如在圓形卡片中間畫上嘴和手指;在長方形紙上畫上睡覺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標牌,在圓形卡片上貼上“靜”字等。
延伸活動
幼兒把自己設計、制作的各種“安靜”標志貼到(或插到)適當的地方,如午睡室、醫務室、圖書室等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11-28
幼兒園社會教案小班11-11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1-29
小班社會參觀幼兒園教案02-15
幼兒園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15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