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內容,了解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聯性,并嘗試仿編詩歌。
2.感受詩歌內容的有趣,懂得擁抱是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歌內容,了解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聯性。
2.用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并大膽表達。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接觸過一下物品,如:粗糙的苦瓜、凹凸的重啟瑯琊榜、毛絨動物等,豐富了相關的感知經驗。
2.掛圖《我喜歡抱抱》。
3.幼兒用書第1冊第8-9頁。
4.CD(柔和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朋友抱一抱。
師幼相互抱抱,感受擁抱是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
——我喜歡抱抱你,你聞起來香香的;我喜歡抱抱你,你的小手肉乎乎的,像可愛的小熊······
——你還可以跟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幼兒互相抱抱)
二、我喜歡抱抱。
1.說說喜歡擁抱的對象,感受擁抱帶來的愉悅之情。
——你最喜歡擁抱誰?為什么?
——有一個小姑娘非常喜歡抱抱,看看她擁抱了什么?(出示小豬、小兔等動物圖片)
——如果是你,你會擁抱誰?為什么?
2.猜測小姑娘擁抱大蛇、鱷魚的原因。
——小姑娘為什么會擁抱我們害怕的大蛇、鱷魚呢?
——小姑娘可喜歡大蛇和鱷魚了,她說:“我喜歡抱抱大蛇,好像抱著一條長長的圍巾······”
——為什么小姑娘說抱大蛇好像抱著一條長長的圍巾?
3.繼續猜測小姑娘擁抱其他物品的原因。
——小姑娘擁抱它們的原因又會是什么?
——除了圖上的東西,還會有什么藏在泥土里?
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選擇一張物品彈琵琶和動物圖片對應,并說明原因,教師幫助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的局勢連貫表達。
5.完整欣賞詩歌,熟悉詩歌的句式。
——小姑娘擁抱它們,是不是和我們說的一樣呢?
三、大家都來抱一抱。
1.根據詩歌句式,方便詩歌。
——你喜歡擁抱誰?為什么?
2.根據詩歌的句式,將記錄的圖片創編成詩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并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了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了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并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么本領嗎?他們去采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么用具?”引導幼兒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干什么?”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干什么?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么想問些什么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采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愿意采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愿意接受我們的采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采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么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采訪的人。”
7.“采訪完后,我們開個‘新聞發布會’把采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為了工作和聯系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采訪用具去采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采訪時,“工作人員”布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后,集中幼兒開“新聞發布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并宣布“新聞發布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采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采訪工作的支持,并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游戲,游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并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游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為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制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采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并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認識蔬菜的基礎上,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知道蔬菜有營養,培養幼兒愛吃蔬菜的習慣。
4、幫助幼兒改掉偏食、厭食以及不愛吃蔬菜的壞習慣。
教學準備:
1、菜場內各種蔬菜的視頻,音樂磁帶。
2、手工畫好各種不同的蔬菜。
3、準備一個手工畫的廚師叔叔。
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缺乏童趣,能不能設計一個簡短的游戲,突出主題,同時激發兒童參與熱情。
一、放各種蔬菜的視頻
將準備好的蔬菜視頻放給小朋友們看。
二、提問,重點討論蔬菜的作用。
1、請小朋友們告訴我,你們剛才在視頻當中看到了哪些蔬菜?請把名稱告訴老師。
2、這么多蔬菜你最喜歡吃哪一種呢?為什么喜歡吃呢?
3、媽媽平時是怎樣做給你吃的?
4、我們為什么要吃蔬菜呢?
(蔬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可以個小朋友的生長發育提供必要的營養,使小朋友長得高,長得壯。所以呢我們要多吃不同的蔬菜。)簡單說說就行了,說多了他們還不是聽不懂。就說蔬菜吃了會長高、長聰明、張漂亮之類的,簡單的就行了。
三、區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1、將準備好的完整的蔬菜圖片給小朋友們看,問每一種蔬菜都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
2、隨便拿一種蔬菜的圖片給小朋友們看,讓小朋友們說說我們吃的是這種蔬菜的哪一部分?(如青菜吃的是莖葉,西紅柿吃的是果實。)
3、小結:各種蔬菜吃的部位不同,有的吃根,有的吃莖葉,有的吃果實。
四、給蔬菜歸類
1、將準備好的所有不同蔬菜的圖片粘貼在黑板上,請小朋友們將其分別放在相應的位置。如西紅柿放在食果實類蔬菜、青菜放在食莖葉類蔬菜、地瓜是食根類蔬菜。
2、小朋友和教師一起來檢察,看看放得對不對。
五、操作活動
1、 "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廚房里的叔叔要給我們做中飯了,他需要西紅柿、蘿卜、白菜、青椒,現在他呀想請我們小朋友們把他歸類放到廚房里面去,并且呀只讓我們帶能夠食用的.地方不能吃的地方我們要怎么辦呢?"(圖片是拼貼的,不能吃的地方可以直接將其撕掉。)
2、"小朋友們,其實除了剛才視頻里面的蔬菜和圖片上的蔬菜,在菜市場上還有各式各樣的蔬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們認識它們嗎?
3、小結:"小朋友們,今天呢我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蔬菜,也知道了不同蔬菜的食用部分,蔬菜也能給我帶來很多的好處,小男孩吃了會越長越高,小女孩吃了會越長越漂亮,所以呢我們一定不要挑食,多吃各式各樣的蔬菜,這樣我們就會更聰明對不對?"
總體感覺內容過多,一次活動能不能完成,大大的問號!!!!你先試試看,能不能一次講完,如果不行的話你就選擇其中幾個內容來講。你應該是在網上下載的撒,你還可以參考一下其他的相似的活動方案是朗格做的了,呵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前評析
在生活中我們一見到殘疾人就覺得心里怪怪的,在路上看到了不是同情一下就是遠遠的躲開了,其實,我想他們要的不是你的幫助你的同情,他們更需要的是你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他們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一視同仁。你能做的工作,他也可以做到;你能擁有的生活,他也可以擁有;你能享受的幸福,他也可以享受,他是有資格享受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心理的芥蒂,和他們平常的聊天平常的交往,沒有鄙視,沒有特殊。我們不能高高在上的自己的幫助,幫助他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因此,我們要學會偷偷的、不動聲色的幫助他們。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的。
二、活動目標
1、 知道殘疾人是跟我們一樣普通人,我們應該跟殘疾人多接觸、多幫助他們、多尊重他們 更增強對他們的愛。
2. 了解體驗殘疾人的生活,學習他們的克服困難、堅強勇敢、熱愛生活的。
三、活動準備
殘疾人生活圖片12張、殘疾人生活影像片斷、眼罩、耳罩、鈴鼓。
四、活動過程
(一)看殘疾人生活圖片。
看完圖片后, 教師: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我們叫他們稱殘疾人。
教師、幼兒相互交流。
● 這些殘疾人怎樣生活? 怎樣與人交流?
● 每位小朋友都要說己的想法。
教師:這些殘疾人也是跟我們一樣的。殘疾小朋友也是想上幼兒園、玩游戲。我們應該跟他們多接觸、多交流,關心、幫助人們,與他們成為好朋友。
(二)教師介紹我們延邊地區一位很優秀的'殘疾學生—金蓮花
※ 金蓮花是我們延邊地區失去雙手的一名優秀學生。9年,她以579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
● 觀看金蓮花姐姐的生活影像片段。
(1)金蓮花姐姐用寬膠皮將筆纏在手臂上,認真練寫字的場面。
(2)金蓮花姐姐用殘缺的手彈電子琴、操作計算機、文的場面。
(3)金蓮花姐姐克服困難跟同學們堅持軍訓的場面。
(4)運動會時金蓮花姐姐幫參賽選手做后勤工作,并在前面帶領同學做啦啦對的場面。
● 觀看影像片段之后,讓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金蓮花姐姐是延吉市二中失去雙手的一位殘疾學生。她是一位認真學習,不怕困難,助人為樂的很優秀的姐姐。我們應該學習金蓮花姐姐不怕失敗的頑強毅力,學習她的像正常人一樣對待每一項事情的健康的。
(三)體驗殘疾人面臨的種種困難。
(1)體驗盲人:全體幼兒蒙上眼睛聽鈴聲找到老師,并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體驗聾啞人: 如果我們不會說話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3)體驗肢體殘疾人:失去雙腿或雙手的殘疾人,又會是怎么樣呢?
● 體驗后互相討論幫助殘疾人的方法。
幼兒1:我要跟殘疾小朋友在沙灘上玩游戲。
幼兒2:我幫盲人阿姨過馬路。
幼兒3:我攙扶肢殘人乘坐公共汽車。
幼兒4: 不讓我哥欺負他們,跟哥哥一起幫助他們、尊重他們。
幼兒5:我要學啞語,跟聾啞人說話。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的辦法跟殘疾人交流,有了你們的尊重,有了你們的關愛,他們不會感到孤獨。 小朋友們記住,殘疾人和我們是朋友。
(四)一起聽聽大家喜歡的歌曲“愛的奉獻”。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有益動物,知道保護青蛙
2、探索拼板的多種玩法,能正確地雙腳并攏跳
3、能大膽地想出各種玩法,遵守紀律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學會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質準備:小青蛙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用廢舊紙板制作的小蟲為幼兒人數的兩倍、小水桶一個、幼兒人手一塊塑料拼板(約25-30厘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和教師戴青蛙頭飾,在音樂聲中走到活動場地,繞場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戲。
2、幼兒手拿塑料拼板,跟著音樂模仿教師做準備活動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階段幼兒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別人不同的玩法(可與幾個同伴合作玩)。
2、引導學習階段
①組織全體幼兒排成半圓形跟著教師練習立定跳遠;
②教師以兒歌的形式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雙膝彎彎,兩臂擺動,用力一跳,輕輕落地;
③請1~2位幼兒示范;
④全體幼兒分散練習,要求任選一空曠地方,邊念兒歌邊練習,并根據不同水平自由選擇,可以跳過一塊,也可與同伴合作,跳過兩塊塑料板;5幼兒站成四隊,魚貫練習,教師檢查幼兒跳的情況并小結。
3、復習鞏固階段: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①請全體幼兒用塑料板排成長方形的稻田,師將害蟲撒在稻田里:
②"小青蛙們都學會了本領,真棒!剛接到一個通知,田里又發現了許多害蟲,如果我們不快點消滅它們,農民伯伯種的糧食就會被它們吃掉,就不能豐收了。今天媽媽看哪個孩子最勇敢,學得最快,吃掉的'害蟲最多。"
③大家一起朗誦:"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學好本領捉害蟲,消滅害蟲保莊稼。"幼兒邊說兒歌邊在稻田上雙腳前進跳躍,捉害蟲;
④游戲反復2~3遍。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把捉到的害蟲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蟲,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邊唱邊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場地。
四、延伸活動
啟發幼兒互相討論:青蛙是保護莊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殺害或吃青蛙的現象?碰到這種現象,你會怎么做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的教案02-06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