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
3、豐富幼兒常見花草樹木的簡單知識,幫助幼兒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行為習慣,知道花草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二、活動準備:
課件、行為判斷圖片、水彩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創設,觀察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的陽光苗圃基地建成了,看到這么多的植物,真想來親親綠色,聞聞花香,小朋友你們一定也是這么想的吧。那我們用好聽的聲音給這些小花小草打個招呼吧:小花小草,你們好。
“請你來欣賞一下你周圍的小花小草,一會啊告訴老師你喜歡哪盆花?為什么喜歡它?(開始)
(二)展開:
1、欣賞花,豐富有關花的知識
提問:(1)你喜歡哪盆花?為什么?(水仙可以直接放在水里種植,還能夠吸油煙呢、碧玉葉子橢圓形,濃綠色,有點亮有光澤,草莓長的不高、吊蘭葉子又細又長,往外面散開垂下來、綠蘿葉子很濃密,挨得很緊湊、蘆薈葉子有點寬,邊上有小鋸齒)
(2)這些花草樹木長的.一樣嗎(不一樣,葉子的形狀、以后開出的花都不一樣都是各有特點,有的葉子又細又長,有的葉子又寬又厚。有一樣的地方嗎葉子都是綠色的,看上去讓人感覺很舒服)
(3)人們為什么要種植這些花草樹木呢?
師小結:花草樹木不僅可以美化裝飾環境,還能凈化空氣,是我們的好朋友,所以要養花養草。
2、行為判斷,引導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師:花草樹木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看,這些花草樹木怎么了?哭了,難過了,肯定有做的不對的地方,讓它們傷心了,請你來找一找你的4副圖片中哪些行為是對的,對的請你在圖片中打一個對號,錯的行為打一個錯號。(開始)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第一幅圖,誰來做一做,為什么,第二幅、、、
你們也是這樣判斷的嗎,看過這些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給花澆水、清除草種的垃圾、不摘花請一幼兒來給花澆澆水。
師小結:昨天吳老師也說了,我們要熱愛大自然,做個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孩子,可以定期給小花小草澆水,不隨便摘花、不把樹枝折斷,不在草地上亂跑,和花草樹木做朋友。
3、裝飾標牌,宣傳愛護花草樹木的知識
師:我們愛護花草樹木了,怎么去提醒他人也來愛護花草樹木呢?可以制定宣傳標牌放在顯眼的地方。
請你在標牌上添畫上小草、小花、小樹葉。
不光我們的陽光苗圃基地需要這些標牌,我們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需要它呢,讓我們來做小小宣傳員,把我們的標牌放到有花草樹木的地方去提醒大家都來愛護花草樹木,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提高有的表達能力。
3.能大膽的表述。
活動準備:春天的圖片;到戶外觀察春天等。
教學過程: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認真觀察,說說圖片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找春天的秘密,1)。先在室內找;2)。再到戶外找。并請幼兒把自己發現的秘密大膽說出來。教師把幼兒發現的秘密記錄下來。
3.開闊幼兒思路,引導幼兒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4.帶幼兒到戶外觀察。
5.記錄:尤尤:“毛毛蟲”掉下來,就要長出新葉子了。
逗豆:楊樹上的毛毛蟲掉下來了!
超超:我姥姥家那邊的桃花開了。
祉君:草娃娃長出“頭發”啦!
懷瑾:我去公園看見有桃心的花開了。
宣宣:春天的天氣好,到外面玩高興。
妞妞:我種的小種子發芽了。
可可: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新宇:春天天上有小鳥在飛。
洋洋:小樹發芽了,要長出新葉子了。
格格:外面的小草綠了。
6.把幼兒說的話貼到墻面上,也讓幼兒參與到墻面環境的`布置中來,有種成就感。
7.回家后,把自己發現春天的秘密告訴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再找找春天還有什么秘密。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更加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了。不僅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探究發現植物的特點,而且可以使幼兒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頑強的生命力,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熱情、關愛與呵護植物的情感與能力,以及對勞動的熱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情節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學習語言。
2、引導幼兒嘗試運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太陽”。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已開展半日活動《太陽》,感知在溫暖的陽光下的感覺。
2、幼兒在地毯上圍坐成半圓形。
3、畫有紅燈籠、蘿卜、紅氣球、太陽的畫面四幅(旁邊貼相應的字寶寶),布置在小柵欄上。
4、小兔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木偶,引發幼兒興趣。師:寶寶們,這是誰呀?(出示字卡“小兔子”)對,我是小兔子,今天我要去找——(出示字卡“太陽”)什么呀?你們真聰明,我要去找太陽,如果我找錯了,你可要告訴我呀。
2、教師邊講故事邊木偶表演《小兔找太陽》,根據故事情節的展開逐步拉出畫面,讓幼兒與故事互動,學習語言,理解作品情節和其中的人物形象。
師:小兔子聽說是紅紅的、圓圓的,就去找太陽。它在屋子里提著兩盞紅紅的、圓圓的紅燈籠,高興地說:我找到了找到了,這就是太陽
師:哎,寶寶們:這是什么呀?那我們快點告訴小兔子,(引導幼兒學說:不,這是兩盞紅燈籠)這時媽媽說:“不,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小兔子來到屋子外面……,以下三個畫面用上面同樣的方法讓幼兒與故事互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3、講到“小兔子焦急地喊,真急人,太陽到底在哪兒呀?”請幼兒幫助小兔子說說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后教師繼續講故事。
4、欣賞故事錄音《小兔子找太陽》。
我終于找到了太陽,謝謝寶寶們,下面就請你們聽一聽故事。
5、提問:
⑴小兔子第一次找到了什么?(個別回答后,請小部分幼兒上來找找紅燈籠,并一起說說故事中的對話“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
⑵來又找到了什么?(個別回答后,請小部分幼兒上來找找大蘿卜、紅氣球,并一起說說“這是三個大蘿卜、紅氣球”。
⑶兔子為什么會把紅燈籠、大蘿卜、紅氣球當成太陽呢?(引導幼兒看看他們都是紅紅的、圓圓的)
⑷你見過太陽嗎?在哪兒能找到它?在太陽下有什么感覺呢?
⑸引導幼兒一起說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6、帶領幼兒到太陽下游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通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了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1)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問:請大家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這樣玩好嗎?為什么?
(2)鼓勵幼兒觀察并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樣呢?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并說出后果的危害。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1)教師:你們還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的?這樣玩為什么有危險呢?
(2)通過討論幫助幼兒了解幾種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害。
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玩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1)教師:剛才,我們說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玩,應該玩些什么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2)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并講述自己的看法。
四、學習自我保護策略。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范、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并學習相應的策略。
小百科: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學習按數量的多少排序,并匹配相應數量的物體。
3.學習正確使甩單位量詞“匹”。
4.會用印章制作實物卡。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動物卡片5張(數量分別為1~5),標記圖,教育掛圖5。
學具第一、二組:人手】套點卡(5張,數量分別為1~5。),每人1個實物印章、計算盒,印泥2盒,制卡紙若干張,操作卡片1l;第三組:人手l套動物卡片(5張,數量分別為1~5。),每人1個圓點印章、計算盒,印泥2盒,制卡若干紙張,操作卡片12;第四組:人手1張涂色材料紙,彩色筆若干支,操作卡片14;第五組:人手1套動物卡片和飼料卡片(各4張),標記圖每人1張,操作卡片7、8。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感知5以內的數量。
逐一出示五張動物卡片,“請小朋友和小動物一起做拍手數數的游戲,"看看卡片上有幾只小動物,給一只動物拍手一下,邊拍邊數。數完以后兩手合攏,說說:幾只動物我拍手幾下。”集體進行拍手數數,最后出示五匹馬,學習使用單位量詞“匹”。指絨板上的動物,“誰來說說每張卡片上的動物有多少?”
(2)學習1~5的排序。
出示標記圖,“誰來在紅線的`上面按照數量的多少給動物卡片排隊。動物數日最少的卡片排在最前面,最多的排在最后面,邊排邊說:幾只什么請你排在最前面,幾只什么請你跟在幾只什么的后面,……”(如1只大象,……5匹馬。)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點卡排隊,做實物卡。
“把點卡按點數的多少排隊,最少的排在最前面,最多的排在最后面。再從前到后地說說點卡是怎樣排的,然后給每張點卡做一張實物卡。”出示實物印章,“一個圓點印一個實物。做實物卡時,要把印章上面的紅旗放正,蘸一下印泥,在紙上豎直的印下去。注意不要印得太擠,印好以后說說:幾的點卡,送你幾個什么……”
第三組,動物排隊,做點卡。
“把動物卡片按動物數目的多少有順序地排好隊,再給每張動物卡片做一張點卡,最后說說:幾只動物給你幾的點卡。”
第四組,按點數涂顏色。
“誰來說說這組游戲的名字?記住最后說說:幾個圓點,給幾個物體涂顏色。”
第五組,動物排隊吃點心。“看看卡片上的動物有什么不同,想想怎樣排才有順序,排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么樣的動物排在什么位置。排好后,再看看點心有什么不同,一邊喂動物一邊告訴它:什么樣的動物吃什么樣的點心。”
3.活動評價。
(1)展示部分幼兒制作的實物卡片,從印制圖象的倒與正及清晰完整的程度指導幼兒印制的技能。(2)展示第五活動小組個別幼兒的活動材料,請幼兒說說小動物是怎樣排隊吃點心的。(體驗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初步掌握故事內容。
2,能認真觀察畫面,嘗試比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安靜地傾聽教師同伴的表述,樂于在集體中發表自己的想法。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簡單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復述故事的大概內容,能明白不亂吃東西,否則肚子會不舒服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兩張,第一張(正常的小蛇) 第二張(身上明顯鼓出所吃東西輪廓的小蛇)相應水果圖卡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兩張圖片,進行對比。
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
教師出示圖1,這是誰呀?(小蛇多多)
圖2,咦!小蛇多多怎么了?快看看它的肚子,發生什么事了?
二. 教師邊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邊講述故事。
1.畫面上都有誰?(多多和媽媽)
2.哪個是媽媽?哪個是多多?(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多多)想一想,媽媽在對多多說什么呢?
3.教師:小蛇多多走著走著,看見了什么?(看見了一個大香蕉)它怎么做的?(一口吃掉它)教師:走著走著,它又看見了什么?(一串葡萄)它怎么做的?(一口吃掉它)教師引導幼兒逐幅閱讀相應的圖片,了解小蛇先后都吃掉了哪些水果?
三. 再次出示第二幅畫,提出前面的猜測:多多發生什么事了。幼兒討論:是它吃東西吃多了。到底吃了些什么呢?依次出示水果圖片:蘋果,香蕉,葡萄…….
四. 角色扮演:老師扮演多多媽媽,小朋友依次扮演小蛇多多和其他水果。按照故事情節完成角色扮演游戲
五. 幼兒根據圖片。復述故事內容。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并能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師幼之間能較好地進行溝通交流,如果再上一次這個課,我覺得在角色扮演的時候,應該讓幼兒自由發揮。比如說,并不一定是吃水果這個題材。還可以再向其他方面拓展一些。讓幼兒明白無論什么吃的東西,都要適可而止。
小百科: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于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小班健康活動:飲食衛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吃東西前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不吃腐爛變質的東西。
2、吃東西要坐下來安靜的吃,不在外邊邊跑邊玩邊吃,做到定時吃東西和水。
活動準備:
1、果皮箱一個,配有相應的墻飾標記圖。
2、幼兒一日活動時間表一張,各種水果每人一份(幼兒也可自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帶領幼兒參觀活動室,認識衛生角。
1、 給幼兒編號,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知道自己喝水、洗手要用自己的水杯毛巾。
2、認識“果皮箱”及相應的墻飾標記圖,了解果皮箱的用途。
3、瀏覽幼兒一日活動時間表,讓幼兒了解什么時間改吃東西、什么時間該喝水,增強定時作息的意識。
二、嘗試活動:吃水果
1、洗水果:通過洗水果活動,讓幼兒知道生吃瓜果要洗凈的原因(如,農藥殘留,塵土、病菌等)
2、吃水果:吃水果前要先洗手,嘗試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坐下來安靜的吃東西。告訴幼兒不在外邊邊跑邊玩邊吃,并讓幼兒知道其原因。
3、“喂”果皮箱:吃完東西要把果皮果核及包裝袋等放到果皮箱里。
三、定時喝水
1、讓幼兒知道喝水要喝白開水,并明白道理。
2、讓幼兒定時喝水,知道不要在劇烈運動后馬上喝水,喝水時要等水不燙在喝,要慢慢的喝。
活動延伸:
1、結合有幼兒日生活,隨時提醒幼兒要注意飲食衛生。
2、常與家長溝通,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知道禮貌待人、樂于助人,能較為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謝謝"、"我你"進行交流。
2、樂意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意見。
3、體驗被幫助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兩位教師熟悉相關的'情境表演并扮演其中相關角色。
2、醫藥箱(內裝棉簽、藥水、紗布等實物)。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關于小白兔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 師提問,了解情節
聽老師講故事,幼兒參與互動。
師:故事里都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小猴子對小兔說了些什么?他是怎么幫助小兔的?
三、學對話,模仿動作。
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模仿出“我你”“謝謝”“包扎傷口”的動作步驟。
四、共討論,說出感受
師:你覺得小猴子好嗎?他好在什么地方?
師:你是怎樣關心同伴的?
師:你幫助別人以后,心里感覺高興嗎?
師:接受過別人的幫助和幫助過別人嗎?
:遇到困難時應該及時幫助,幫助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
五、帶頭飾,情境表演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兩人一組帶上頭飾進行情景表演。
六、齊跳舞,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真好,既懂禮貌又樂于助人。現在一起來跳支快樂舞吧!在跳快樂舞中感受愉悅氛圍,結束活動。
附故事:
有一天,兔媽媽讓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白兔蹦蹦跳跳的上山坡跑去,“誒呀”小白兔摔倒了,它哭了起來“嗚嗚嗚嗚,好疼啊?”這時候小猴子看見了,趕緊上前問: “小白兔,你怎么了?”小白兔不理它還再哭,小猴子摸摸小白兔的頭繼續說:“你怎么了?我你吧?”小白兔抬起頭說:“我摔倒了,我的腿好疼啊”小猴子看了看說:“你在這等我,我一會就回來.飛快的跑回家取來了醫藥箱,飛快的跑到小兔子身邊,拿出棉簽,藥水,紗布。幫小白兔包扎好傷口。小白兔笑了: “謝謝你,小猴子”小猴子扶著小白兔一起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嘗試運用老師的材料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的,有意識的表現菊花簡單的外形特征。
2. 能在老師的鼓勵、引導下,大膽使用美術材料制作不同形態的'菊花。
3. 能夠體驗到參與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菊花圖片課件、各種范例一份,操作音樂。
2.紙盤、扭扭棒、皺紋紙花絲、卡紙紙條、固體膠、雙面膠。
活動流程
一、圖片導入,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秋天開放的花,你們看看你們認識嗎?(播放PPT)這是什么花呀?
2. 師:秋天來了,美麗的菊花開放了,我們一起看看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美麗的菊花都有什么顏色呢?
二、講解示范制作菊花的步驟師:菊花真漂亮,今天我們就一起動動能干的小手,學做美麗的菊花吧!老師已經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
師:現在小朋友的小眼睛要仔細看老師是怎么用這些材料做菊花的。
1.扭扭棒、紙盤、雙面膠制作步驟:拿出一根扭扭棒,從中間一折二然后一半繞在手指上繞圈,繞好后將它從手指上拿下來或者我們也可以借助彩筆,(教案:)將扭扭棒卷在彩筆上繞好后,將彩筆拿下來,這樣我們一朵花瓣就做好啦。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做花瓣,但要記住花瓣是呈放射狀的,要在花芯周圍粘上一圈,這樣你的菊花才好看。
2. 皺紋紙、固體膠制作步驟:將已經準備好的皺紋紙紙條擰成一朵朵條狀花簇,在紙盤上面涂抹上固體膠,然后將花簇粘在上面,粘貼時要注意固體膠不能亂涂,要沿著花心涂抹。
3. 長短不一的彩色紙條、彩色圓片、固體膠制作步驟:用小手將準備好的彩色紙條對折,當做一片花瓣,(教案:)用彩色圓片當做花芯,然后將花瓣圍著花芯粘一圈,這樣一朵菊花就做好了,要注意花瓣粘貼時要緊密一點。
三、幼兒自主創作幼兒根據教師講解自主選擇想要和喜歡玩的操作材料進行創作。
1.扭扭棒:教師要注意幼兒操作的方法,給不會操作的幼兒再次講解示范。
2.皺紋紙:教師注意幼兒粘貼是否正確引導幼兒做出五顏六色的菊花。
3.紙條:教師要注意幼兒操作是否正確,及時給與指導和鼓勵,引導幼兒做放射狀的菊花。
活動結束
我們美麗的菊花做好了,我們一看小朋友們都做了什么顏色和樣子的菊花吧,比一比誰的菊花最漂亮!把它們粘貼到我們的展示板上面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