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垃圾對話”的內容,豐富詞匯:“發霉”、“變形”、“你推我擠”、“吵吵鬧鬧”。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給人類帶來危害。
2、鼓勵幼兒對變廢為寶進行大膽想象,參與創造性的表演,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表現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準備:
1、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體驗環境污染狀況。
2、創設環境:垃圾角
3、PPT課件
4、舊報紙、飲料罐、塑料袋、廢電池、紙箱等。
教學過程:
1、教師做掃垃圾的動作,PPT出示充滿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課題。
教師引導:“小朋友看到我現在干什么呢?(掃垃圾)老師看到地面有這么多垃圾覺得很不干凈,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潔干凈,把垃圾掃進垃圾筒里,你們看垃圾筒里面有這么多的雜物廢品。噓,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一聽,他們說了些什么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話”,豐富詞匯。提問:
(1)剛才有什么垃圾在說話?
(2)舊報紙為什么會說自己還很有用呢?
(3)廢舊物品還能有用嗎?有些什么用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再聽第二遍故事。提問:
(1)你們看到馬路上的垃圾從哪里來的?
(2)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垃圾?
(3)垃圾對人們有什么害處呢?
(4)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4、幼兒學習表演“垃圾的悄悄話”的故事情境。
先請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看,要求大膽地說出垃圾,說出的垃圾的話,并啟發幼兒想像各種垃圾的動作,然后再請全體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配戴各種垃圾。最后請表演得最好的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欣賞,老師作最后小結。
5、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也有垃圾,這樣的環境干凈嗎?現在請你們來當環保小衛士,把活動室的環境清潔干凈。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環再用的舊物丟到垃圾筒里,要把它收起來,下次老師要教你們廢物變寶的一種新本領。”
附故事:垃圾的悄悄話
人們把不用的、不想留下來的東西扔到垃圾桶里,桶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擠得喘不過氣,垃圾你推我擠,吵吵鬧鬧。舊報紙說:“我的`身體被菜汁弄濕了,發霉了,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呢,難受極了。其實,我還很有用的。”飲料罐說:“實在太擠了,我的身體變形了。”塑料袋、電池、紙箱也在輕輕地嘆氣:“哎,人們扔的垃圾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地球不知道變什么樣了,真擔心。”
活動反思:
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而這些垃圾已經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侵害,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既貼近我們生活又被我們忽視的“垃圾”這一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環境報意識。活動很成功
小百科:垃圾是失去使用價值、無法利用的廢棄物品,是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
《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增多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2、嘗試垃圾分類。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察周圍的環境,了解人們投放垃圾的情況。
2、配班老師情景表演及相關頭飾。(小兔、小猴)
3、室內環境:將教師布置成公園的樣子,地板上投放多于幼兒人數的.各類垃圾若干。
4、大班幼兒2表演及物品:舊報紙、膠袋、酸奶杯、布碎等。
5、垃圾桶課件。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玩《開汽車》的游戲引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公園玩,小朋友快上車吧!(跟音樂做開汽車的動作)公園到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吧!
2、觀看情景表演,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
(1)、配班老師進行情景表演。
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公園有這么多的小朋友真熱鬧。我去和他們玩一玩吧。哎,累死了,吃個香蕉吧!(剝開先交順手將香蕉皮扔在地上,離開)
小兔:公園真熱鬧,有這么多的小朋友,哎呦,這是誰仍的香蕉皮,害我摔了一跤,嗚…….
(2)、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幾點:
A、小兔怎么摔倒了?是誰扔的香蕉皮?它做的對嗎?
B、小朋友看一看公園里還有什么垃圾?
C、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地方有垃圾?
(3)、播放課件(人們日常生活中扔垃圾、倒垃圾的情景)并提問:
A、垃圾是從哪兒來的?
B、垃圾會發出什么味道?
C、有垃圾的地方給熱什么感覺?
小結:大量的垃圾會破壞環境、污染空氣、污染河流、垃圾中有很多的細菌會傳播疾病。
(4)、清理室內垃圾并討論應該投放到哪里,引導幼兒將垃圾投放到垃圾箱中。
3、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嘗試垃圾分類。
(1)、播放廣告片(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動畫視頻)讓幼兒觀看。
(2)、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A、垃圾還有用嗎?有什么用?
B、你知道哪些垃圾有用?
(3)、引導幼兒進行垃圾分類
師:垃圾都住在一個小房子里太擠了,所以老師給他們帶來幾個新房子讓他們分開住。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認識黃、藍兩種垃圾桶及其各自回收哪些垃圾
(4)、游戲《送垃圾寶寶回家》
引導幼兒將自己所收集的垃圾送到區域中相應的垃圾桶中
3、延伸活動
出示碎布做的布貼讓幼兒欣賞,鼓勵幼兒多想辦法變廢為寶。
《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會唱準帶附點四分音符的歌曲,學習在歌曲中間插話“道白”,感受說唱的趣味性。
2、學習創編符合X X|X O|,XX XX|X O兩種節奏型的短語,并嘗試唱到歌曲里去。
3、喜歡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鴨子在池塘邊說話的圖片一張。
2、歌曲圖譜一張,畫有鴨子的單幅節奏圖譜X X|X O|,XX XX|X O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并練聲。
1、教師(出示鴨子在池塘邊說話的圖片):今天我們怡樂農場來了一些新朋友,它們是誰呀?讓我們和鴨子打個招呼吧,鴨子看到我們小朋友,有許多話要說,聽。小鴨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真有趣。小鴨子是怎么說的呀?(即時點分圖)一群鴨子說嘎嘎嘎,那另一群鴨子呢?(提醒幼兒有節奏的說)
2、師總結:(出示兩張畫有鴨子的節奏譜)一群鴨子說嘎嘎嘎,另一群鴨子說嘎嘎嘎嘎嘎
3、教師:聽,我們的鋼琴也在學小鴨子說話(教師邊彈鋼琴邊唱):
1 2|3 0,3 5 35|6 0,我們也來學一學(2遍)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4、重難點前置,重點引導幼兒感受并拍出X X|X O和XX XX|X O兩種節奏。
(放音樂)請你一邊拍手一邊來學小鴨子說話我們還可以做什么動作來學小鴨子說話呢?(2-3遍,放音樂,個別帶)(引導幼兒拍出節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會唱歌曲。
1、整體感受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小鴨子到底說的什么話?請小朋友聽一首歌就知道了,教師清唱教師:你聽到了什么?(出示整個圖譜)什么是悄悄話?小鴨子說了什么悄悄話?(小鴨子說的悄悄話真有趣)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放音樂,師指圖譜唱)
2、學唱歌曲,感受并唱出悄悄話的情趣。
教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唱歌曲1)教師:我們現在學唱的`歌曲就是《悄悄話》。我們小朋友在什么時候也會說悄悄話?歌曲里小鴨子說的悄悄話,應該怎么唱?讓我們一起試一試。(幼兒學唱歌曲2)教師:讓我們分角色來唱一唱,這群鴨子唱嘎嘎嘎,另一群鴨子唱嘎嘎嘎嘎嘎(分組練習并分角色對唱3)
三、感受歌曲中“道白”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創編節奏短語的興趣。
1、教師:這道歌曲有趣嗎?都是唱的嗎?哪里不唱的?(引導幼兒發現并知道歌曲里只說不唱的插話叫“道白”)教師小結:對歌曲里只說不唱的插話叫“道白”,誰來把這句“說的什么呀?”說得好聽一點,誰來邊說邊做個動作。
2、練習道白,說出疑問的語氣。繼續學唱歌曲1遍。
3、學習創編語言節奏,并嘗試編到歌曲里。
教師:嘎嘎嘎,猜猜小鴨子好像在說什么?嘎嘎嘎嘎嘎,又好像在說什么?(師示范第一句,加上動作創編到歌曲里唱一唱)我們可以怎樣放到歌曲里唱一唱?
4、小朋友,走吧,讓我們也去和小伙伴講悄悄話羅。
《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4
設計思路:
中班年齡段的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一點小事就會與同伴發生爭執,不會與同伴友好相處,更不知道如何關心、幫助同伴。《悄悄話》這個故事正是關于同伴之間如何互相幫助,閱讀這個故事能夠使幼兒體驗幫助同伴的快樂,學習如何關愛他人。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小羊遇到困難,同伴們一起來幫忙”的故事情節,愿意在故事情境的表演中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體會幫助別人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3.激發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欲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書《悄悄話》、動物頭飾、PPT、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畫面,表演故事情境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關“悄悄話”的故事。你們看,發生什么事情了?從哪里看出是小羊家的門被堵住了?小羊的表情是怎樣的?誰愿意來扮演這只“大吃一驚”的小羊?
(在欣賞故事的第一部分時,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幼兒“一塊大石頭堵住了小羊家的門”,而是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故事畫面,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搭建一個“腳手架”,使他們了解如何通過觀察畫面之間的聯系來理解圖意,當幼兒回答“看到門上有小羊照片的牌子”時,我知道他們已經看懂了故事畫面。小羊的面部表情也是我強調讓幼兒重點觀察的地方,從小羊的面部表情可以聯想到它的心理活動,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情境表演。)
【師】小羊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幫它加油。石頭被推開了嗎?小羊想了什么辦法?小羊的朋友都有誰?誰愿意來扮演這些動物朋友?
【師】小羊、小雞和小青蛙用盡全力去推石頭,可是石頭實在太重了,三個小伙伴還是推不動。眼看著天就要黑了,小羊卻回不了家,大家幫小羊想想辦法吧。
【幼】請大象來幫忙,請鱷魚來幫忙……請小熊來幫忙。
【師】為什么會想到請小熊來幫忙呢?
【幼】因為小熊的力氣大。
【師】對啊,小熊是森林里的`大力士。森林里正準備舉行一場動物奧運會,小熊報名參加了舉重比賽,這幾天小熊每天都在練習舉重。當小羊它們找到小熊幫忙的時候,小熊剛練習完舉重想回家睡覺。小青蛙會怎么對小熊說呢?小熊為什么沒有答應幫助小羊推石頭呢?
【幼】小熊每天都在練習舉重,太辛苦了,它想趕快回家睡覺。
(在這里我增加了“小熊要參加動物奧運會”的情節,使故事更加完整,也更有利于幼兒展開想象,他們都能想到小熊并不是故意不愿幫助同伴,而是因為練習舉重太辛苦了。幼兒對情境表演也很感興趣,他們都會用簡單的語言為小動物們加油:“一、二、三,用力推……”通過表演,幼兒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中。)
【師】你們誰來幫小羊勸勸小熊呀?小雞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小雞會對小熊說什么呢?(請一個幼兒扮演小熊,教師扮演小雞,以說悄悄話的形式告訴幼兒故事的結尾部分。
二、聽賞故事
【師】現在,我們一邊聽故事,一邊看故事書吧。
(我認為早期閱讀重在對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如怎么翻書,先看哪一頁等,因此我在故事錄音中也加入了這部分的內容,讓幼兒在聽賞故事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反思:
仔細閱讀了《悄悄話》這個故事后,我發現故事內容中存在著“空白點”,即“小熊不愿幫助小羊推開石頭”這部分,作者沒有說明小熊為什么會拒絕幫助同伴,使故事情節的發展顯得不夠合理,而且這樣的情節安排也會對幼兒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通過增加一些情節以填補故事中的這一“空白點”:小熊要參加森林里的動物奧運會,每天都在練習舉重,當同伴們請小熊幫忙的時候,小熊剛練完舉重,覺得很累,想回家睡覺。
在活動過程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以及表演故事情境上。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都非常投入,始終和教師一起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當他們知道小羊、小雞和小青蛙推不動大石頭的時候,他們想到要找小熊、大象等力氣大的動物來幫忙;當他們發現小熊不愿意幫助小羊的時候,就想了很多的辦法來勸說小熊;當小熊推開了大石頭,他們和小動物們一起歡呼雀躍,一起夸獎小熊。可以看到,幼兒很喜歡這個故事,并從中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
小百科:悄悄,指聲音低微,不聲不響。多形容聲音很輕,有寂靜安靜之意,另外,也表示“小聲地,偷偷地”的意思。
【《悄悄話》幼兒園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03-28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3篇03-28
《垃圾的悄悄話》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29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垃圾的悄悄話》09-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垃圾的悄悄話》09-29
悄悄話的幼兒園教案01-13
幼兒園《悄悄話》教案08-28
《垃圾的悄悄話》幼兒園教案02-06
《悄悄話》幼兒園大班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