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通用2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用描述性的語言,完整、連貫地講述"娃娃"。豐富相應的形容詞如:漂亮、可愛、胖嘟嘟等。
2.發幼兒通過有趣的"猜猜誰不見了","改錯"游戲,對"娃娃"進行由特征到一般的有序感知,表述。
3.幫助幼兒形成"聽清楚了再回答"的傾聽表述習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神態,性別,衣飾不同的玩具娃娃。
2.已放在"娃娃家"游戲角中讓幼兒玩了幾天。
(在學前階段,引導幼兒用描述性、陳述性、議論性及交往的語言進行談話,是培養幼兒表述能力的具體行為內容。而描述性語言在實物講述中運用得更為普遍。本次活動就運用了智力游戲"猜猜誰不見了"、"改錯",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然、生動、有趣地夸贊自己喜愛的娃娃,可以達到從娃娃的特征到一般形態的有序表述的目的。)
活動過程
1.運用游戲"猜猜誰不見了",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娃娃"。
老師將六個娃娃(每組一個)展示在幼兒面前。請幼兒閉上眼睛然后拿走一個娃娃。教師提問:哪只娃娃不見了?讓幼兒集體回答。幼兒回答后,老師也可以進一步啟發幼兒從某娃娃的特征到一般形態進行描述?梢蕴釂枺旱趲讉娃娃長得什么樣?游戲可以進行多次,由老師藏娃娃大家猜,然后可以請幾位幼兒上來藏娃娃大家猜"誰不見了"。
(這一活動重點敘述了游戲"誰不見了"的玩法。游戲的規則即是啟發幼兒有序地運用描述性語言講述娃娃的語言過程。)
2.運用"抱一抱,親一親",讓幼兒結伴講述。
(1)幼兒分組進行講述(每組一個娃娃)大家傳著抱娃娃,當抱著娃娃時,可以親一親、摟一摟娃娃,并說"我最喜歡娃娃xxx(特征部分),因為娃娃穿著xx(長著xx)。"或"我的小寶寶,你的嘴長得像一朵小花,你的xx長得像xx(抓住"特征到一般"進行描述)。
(2)老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兒的.講述中去,以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用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娃娃。
(幼兒自由結伴講述也是運用游戲的方法進行的。它很像民間游戲"擊鼓傳花"?蓯鄣耐尥拊诿總幼兒的手中傳來傳去,誰見了都忍不住抱一抱、親一親,說句夸獎的話。
如果那位幼兒不愿說或說得不合適不要緊,老師可以以參加者的身份抱抱,親親夸夸娃,為他們做示范,同時示意幼兒也來夸夸自己的娃娃。這種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的結伴講述,可以減少幼兒表述時的緊張成份,使孩子們得以調整自己的講述經驗,為下面的講述作好準備。)
3.運用"改錯"游戲,提供講述思路。
(1)老師抱起娃娃:我的娃娃真快,你聽,他長著像蘋果一樣的鼻子,綠綠的嘴唇,兩條大大的耳朵,我真喜歡我的娃娃。
(2)幼兒運用集中講述的方式,糾正老師不正確的講述,同時說出正確的表述方式和思路。
老師可以這樣啟發幼兒:哪里說得不合適?為什么?如果你要說,又應該怎樣?怎樣說才能讓別人一下找到你的娃娃?
(提供新的講述思路也是以游戲的方式組織起來的,老師故意說幾句錯話,讓幼兒去糾錯,因為中班幼兒已具備了初步識別字、詞、句錯誤與否的能力。因此,在歡快的糾錯活動中,他們又一次在自然,生動,有趣的玩耍中學習了新的講述思路,并在糾錯游戲中一遍遍地練習了新的講述的思路的表述方式。)
4.從說"娃娃"到"夸"同伴。
(1)請出一位幼兒。
(2)大家以集中講述的方式"夸夸xx小朋友"。老師注意引導幼兒運用先特點再其他的講述思路進行"夸同伴"。
(最后的層次,老師設計了"夸自己同伴"的活動,幫助幼兒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從玩具娃娃遷移到活生生的同伴。雖然人物變了,但是講述的思路可以是相同的。于是,通過老師的指點,幼兒以與"娃娃"相同的思路,進行了有序的講序,達到了遷移的目的。)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關注細節,通過推理猜測想象讀懂圖書。
2、培養對圖畫的理解能力.
3、知道運動有益身體健康。
二、活動準備:
大圖書、小圖書(計劃表)。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次我們一起看了一本很大的.故事書,故事里說得誰生病了誰生病了呢?國王請誰來看病的呢?國王為什么會生病?醫生開了什么?
(2)指名讀已學內容。
(3)出示大的一周計劃表。
2、出示大書,并做計劃表格的記錄。
(1)、集體看圖書,
(2)、引導幼兒逐頁觀察.
(3)、整體提問:你們說國王有沒有照國王醫生開的藥方去做呢?
(4)、逐頁觀察故事內容。
(5)、小結: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自己實實在在地去做,是不能請別人代勞的,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什么事情都請父母幫著做。
3、提出疑問,讓幼兒猜測。
(1)、后來國王的病好了沒有?
(2)、他有沒有照著醫生的藥方去做呢?
四、讓幼兒自己看書尋找答案。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型完整的描述圖片中運動會的內容。
2、探索足字旁漢字構子的規律,能正確運用常用的“跑、跳、蹬、踢、“等動詞。
3、學會傾聽別人發言,通過游戲活動初步產生對前面識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投影儀、幼兒用書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講述圖片內容
師:一場熱鬧的運動會正在場地上進行者,瞧,賽場上正在進行什么比賽呢?
幼兒仔細觀察,并自由講述圖片上的內容。
啟發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型完整的描述圖片中運動會的熱鬧情景。
師;好我們一起看著圖片把運動會講出來。
2、認讀足字旁的漢字。
師出示跑、蹬、踢、跳漢字,再將漢字放在相應的圖片旁。
師:圖片旁的'漢字就表示圖片上人的動作,請小朋友猜猜這個漢字的意思,猜猜讀什么?
3、分析漢字構成的規律
師: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上各種漢字,找出這些漢字的哪里是一樣的?這個叫足字旁,為什么這些字旁邊都有足字旁呢?
4、進一步擴展對足字旁漢字的認識。
師:還有那些動作是和腳有關的,也會有足字旁的字呢?
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5、開展游戲活動,我會——
教師說一個字,幼兒做相應動作。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句完整、連貫地表述出圖片中的主要內容和情節。
2.通過講述活動認識一些小動物的腳的特點。
3.養成安靜地傾聽同伴講述,以及講述時眼睛注視看圖片的習慣。
活動準備:
講述圖片五幅
活動過程:
1.出示圖1,教師講述故事的引子部分,引起興趣。
師:小兔撿到了一雙漂亮的小鞋子,這是誰的呢?它想和我們寶寶一起來找到小鞋子的'主人。你們愿意嗎?
2.出示圖2,引導幼兒觀察,
。1) 小兔找呀找,找到了誰?
(2) 我們一起來幫小兔問一問,好嗎?怎么說呢?
(3) 小鴨子會怎樣回答呢?(引導幼兒觀察小鴨子的表情及腳的特點。)這雙鞋子是小鴨子的嗎?
3.逐一出示圖3、圖4,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上的內容。
。4) 小兔找呀找,找到了誰?
。5) 這雙鞋子是它的嗎?
(6) 引導幼兒用完整地語言講述。
4.出示圖5,“小兔找呀找呀,看見一個小寶寶,小寶寶穿鞋子了嗎?”
5.幼兒結伴講述,教師巡回聽并指導講述。
師:小兔給小鞋子找到了主人,想請我們寶寶幫它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好嗎?
你先和身邊的朋友講講。
6.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完整講述。
7.分角色講述:一個小朋友做小兔,其他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可以邊做動作邊完整講述。
8.給這個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丶液髣e忘了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哦。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會有序地觀察畫面,理解賣帽人與猴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2、通過觀察畫面,學習大膽地表述出事情的發生、發展的有趣過程。
3、樂意與同伴一起表演故事。
二、活動準備:
1、猴子頭飾四個,帽子五頂,擔子一副,大樹杈。
2、《猴子學樣》課件下載。
三、活動過程:
1、回憶已有經驗,導入活動。
出示猴子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猴子)小朋友都很喜歡猴子,對猴子也很熟悉,你能說說猴子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并請幼兒模仿一下!敖裉煳覀兙鸵獊韺W一個關于猴子的故事。”
2、幼兒觀察圖片,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
提出看動畫片的要求:以前的動畫片聽聽聲音就知道講了什么事,今天的動畫片是沒有聲音的,只有仔細看圖才能知道講的什么事哦。所以請你們睜大小眼睛,仔細看——
(1)出示圖片一:圖畫上有誰?老爺爺要去干什么?后來,老爺爺怎么了?他睡覺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請幼兒完整講述第一幅圖。
(2)出示圖片二:老爺爺醒來發現什么?猴子在樹上干什么?(出示字卡:又叫又跳)老爺爺的心情怎么樣?請你們表演一下小猴和老爺爺的樣子。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老爺爺把帽子拿回來嗎?
(3)出示圖片三:圖畫上老爺爺在干什么?小猴在干什么?(學習詞語:抓耳撓腮)。在這幅圖上你能不能發現什么秘密?(猴子喜歡模仿人的動作)請一幼兒扮演老爺爺,其余幼兒扮演小猴,進行表演。那么,你能想出好辦法來幫助老爺爺把帽子要回來嗎?幼兒想辦法。
(4)出示圖四:老爺爺也想出了好辦法,看看和你們的一樣嗎?老爺爺有沒有成功?看看老爺爺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給故事取名字,并完整講述。
教師:這么好聽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請小朋友給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吧。(出示字卡:猴子學樣)我們一起來把這個故事完整的欣賞一遍,好嗎?
4、表演故事二遍
(1)“這么好聽的故事還可以表演呢,想不想來表演故事?”幼兒表演兩遍。
(2)教師:你們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教育幼兒學習老爺爺,碰到困難想辦法解決問題。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正確理解動物特性與職業的相關性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因為…所以…”組成完整的語句進行表達。
2、激發幼兒對講述活動的興趣及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要求幼兒在對動物的特性和習性有了正確的理解基礎上,用“因為…所以…”句式完整表述。
活動準備
《小動物找工作》課件;每組一幅畫有狗、啄木鳥、大象、袋鼠、鴿子及相應“職業”的聯線圖;彩筆;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興趣
森林王國的小動物都在找工作,看看是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什么本領?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找的工作是否合適
我們來看看這些小動物都找到了什么工作?(螃蟹看管糧倉;小猴賣水果;小羊是裁縫;花貓是游泳教練;小鴨是電工)
你覺得小動物找的工作合適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說出理由。例:因為小鴨不會爬高,所以修路燈不合適;……
小動物找的工作都不太合適,怎么辦?(請小朋友幫小動物找一份最合適的工作,并要說出理由)
因為花貓抓老鼠的本領大,所以看管糧倉最合適;因為小羊總是“咩咩”的叫,好像在叫“快快來買,快快來買!,所以它賣水果最合適;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象把剪刀,裁衣服又快又好,所以做裁縫最合適;因為小鴨會游泳,所以做游泳教練最合適;因為小猴會爬高,所以修路燈最合適。
三、為小動物開職業介紹所
小朋友為小動物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它們非常感謝大家。還有一些小動物聽說了,也趕來要請小朋友幫忙,我們干脆開個職業介紹所吧。
先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小狗、啄木鳥、大象、袋鼠、鴿子)
再來看看有哪些工作需要招聘小動物?
分小組討論、連線:請小朋友根據小動物各自的本領為它們找合適的工作,要說出你的理由,討論好了由小組長負責將小動物和相應的工作連線。
根據幼兒連線情況,若有不同意見再集體進行討論。
四、結束
。ㄍ队吧謩游飯D)小朋友今天為小動物們做了許多好事。森林里還有很多動物沒找到工作,下次我們再來幫它們吧。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毛線扭曲的圖形,大膽想、大膽說,發展想象能力。
2、鼓勵幼兒自己嘗試甩毛線,并從不同的方位來觀察毛線圖,用完整地語言進行表述。
3、幫助幼兒借助動物玩具,進行自編故事活動。
活動準備:
1、毛線自由扭曲范圖兩張,實物投影儀。
2、幼兒人手兩根粗毛線。
3、動物毛絨玩具若干。
4、節奏鮮明的音樂磁帶一盤、教師變魔術的音樂。(自選)
活動過程:
一、集體表演《毛線舞》。
1、師:小朋友,你們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毛線)長長的毛線真漂亮,我們一起來跳個毛線舞,好嗎?(好)
2、播放音樂,幼兒自由跟隨老師表演毛線舞,感受毛線在空中飛舞的動姿。
3、師:毛線除了可以跳好看的舞蹈,還可以做什么呢?(織衣服、做毽子、捆東西、扎辮子……)
二、觀察老師表演“毛線變魔術”,能根據毛線扭曲的圖形,大膽想象“像什么”。
1、師:老師還會用毛線來變魔術呢,你們想看嗎?(想)
2、老師跟隨音樂表演毛線變魔術:先把兩手握住毛線的兩端,進行展示活動;再一手握住毛線的一端,從上往下用力甩動;最后把毛線飄落到實物投影儀上。
3、師:小朋友仔細看看,你覺得毛線變成了什么?
4、幼兒先與同伴進行一下交流,然后回答:“我覺得毛線變成了xxx!惫膭钣變捍竽懴、大膽說,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幼兒自己嘗試甩毛線,并說說自己的毛線變成了什么?教師參與幼兒的'活動,及時捕捉幼兒“亮麗”的思維與想象,并反饋給其他的孩子。
四、學習從不同方位來觀察毛線圖,進一步發散幼兒的想象。
1、師:剛才小朋友變得魔術真棒!現在老師又有一個新的變魔術方法,請你們一起來認真地看一看!
2、老師跟隨音樂表演毛線變魔術,方法同上。
3、四個方向轉動毛線圖,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想、一起說。
五、幼兒第二次嘗試毛線變魔術,并引導幼兒變化自己觀察毛線圖的方位,使想象更廣闊?梢哉2~3位幼兒表演給大家看。
六、嘗試借助動物毛絨玩具,與毛線圖進行配合,創編好聽的故事。
1、師:老師的毛線圖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你們來聽一聽。
2、欣賞老師創編故事,知道動物要和毛線圖編在一起。
3、幼兒自己嘗試變魔術、選動物玩具、創編故事。引導幼兒先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毛線變成了什么?再進行講故事活動。
4、請2~3位幼兒展示他們的故事。
七、結束活動:
師:今天,你們這么多的小小魔術師表現得真不錯。下課后,你們可以用雙面膠帶把毛線粘在白紙上,用蠟筆來添一添、畫一畫,讓毛線圖更加漂亮,好嗎?(好)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8
目標:
1、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編出合理的情節。
2、能仔細看圖,學會尋找圖中線索,有安靜傾聽別人的習慣。
準備:
背景圖 帖絨圖片
過程:
一、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 師出示圖片,幼兒觀看。
2、 ——一只小白兔在草地上吃草,突然一只大灰狼從樹后竄出來,撲向小白兔,小朋友,大灰狼會怎么說?小白兔會怎樣做呢?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想象講述
3、 ——小白兔拔腿就跑,可是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眼看大灰狼就要追上來了,小白兔心里真著急,這時河對岸有只長頸鹿阿姨,河里有條大鄂魚,想一想,小白兔會向誰求救,它們是怎樣幫助小白兔的'?請小朋友商量一下。
4、 ——可是,河里的鄂魚假惺惺地對小白兔說“小白兔,我來幫助你,”大鄂魚會幫助小白兔嗎?
5、 ——小白兔可聰明了,它對大鄂魚說:“不用了,有長頸鹿阿姨幫助我就行了”,于是就跳到長頸鹿脖子上,像過小橋一樣從長頸鹿阿姨脖子上走了過去。
6、 ——這時大灰狼趕到河邊,看到小兔過了河,它非常生氣,猜一猜,大灰狼會怎么說和做呢?
7、 讓我們一起把故事講一遍。
三、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如果小白兔來到河邊,河里不是大鄂魚,而是小魚,河對岸不是長頸鹿阿姨,而是大象,小白兔會向誰求救,它們會怎樣幫助小白兔呢?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教幼兒通過水果的形狀、顏色、用途等概括水果的特征,發展幼兒觀察想像和思維能力。
2.教幼兒學會編謎語的簡單方法,培養幼兒學習的能力。
3.要求幼兒用簡短、押韻的語言編謎語,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秋季水果實物:一串葡萄,香蕉。
(二)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猜過一定量的'謎語。
1.每個幼兒一張水果卡片,幫助幼兒掌握有關謎語的簡單常識。
2.通過實物觀察和圖片、軟件的介紹,讓幼兒了解各種水果的生長情況及相關知識。
三、活動過程
1.猜謎語,激發幼兒的求知欲:“一棵藤兒彎又彎,掛著珍珠一串串,有綠有紫真好看,熟的甜來生的酸。”小朋友,這是什么呀?
(葡萄)對了!(教師出示一串葡萄)它是在什么季節成熟了,葡萄就是其中的一種。前兩天,我們認識并品嘗了許多秋季的水果,今天,我們一起為秋季的水果編謎語,好嗎?
2.以葡萄為例,幫助幼兒分析編謎語的方法:編謎語的句子要短,并且順口押韻,讀起來要像兒歌一樣好聽。
3.教幼兒編謎語“香蕉”①出示實物,啟發幼兒通過其形狀、顏色、用途編謎語。②幫助幼兒編出謎面;③讓幼兒創編。
4.幼兒分組編謎語:①每幼兒拿一張水果卡編謎語。②各組選一名幼兒講述謎語。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讓幼兒了解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用途等特性。
語言:學習用語言對水果的特性進行描述。
社會:教育幼兒與別人分享食物。
健康:教育幼兒注意食物衛生。.
五、生活中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要讓幼兒多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想一想,說一說,并鼓勵他們的求異性,發揮他們的觀察、想像、思維、語言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環境中滲透
為幼兒提供一個有利于他們觀察、思考、講述的環境。如:給他們提供各種水果的實物擺設、圖片掛飾、區角中的卡片操作、演示等。
七、家庭中滲透
建議家長可多買不同的水果擺放,讓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并讓他們每天吃不同的水果,請他們把該種水果的特點說出來。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師:哇 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請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 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
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 賽龍舟 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經驗重點指導: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并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的發展過程;
2、在對話框的提示下表述人物的心情;
3、學習創編符合邏輯的故事情節,進一步擴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一、導入,觀察圖片,了解故事大概
1、出示小鳥,瞧,誰來了?
2、出示第一幅圖片:
這只小鳥已經飛了很久很久,它為什么會飛得很久很久?
原來它飛到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湖面上,很大很大的湖面還可以怎么說?(一望無邊、無邊無際、廣闊等等)
小結:小鳥飛了很久很久,感覺很累想……邊做想休息的動作(幼兒接著說太累了),可是湖那么大,到哪去休息呢?
3、出示圖二
天漸漸黑了,下起了雨,突然它看見了什么?(幼兒自由說)。小鳥看到了小島,他會怎么做?
4、出示圖三
小鳥飛到了小島上怎么樣了?它為什么會睡著的呢?
小結:小鳥落在了小島上,因為太累了,所以就睡著,小鳥睡著以后發生了什么事?小烏龜會馱著小鳥到哪兒去呢?
二、學習描述心里想法,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1)多么熱情的小烏龜呀,在故事中小鳥和小烏龜究竟是怎么想的?我們把它們心里的想法和對話都講進故事里,那么故事就會更好聽了。
(2)小鳥在無邊無際的湖面上飛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3)小鳥突然發現了一個小島,它是怎么想的?
(4)小鳥落在了小島上,又是怎么想的?
(5)小烏龜看到小鳥這么累它又會想些什么呢?
三、教師范講,幼兒找出講故事的要點和要求
(1)這些圖片真好玩,我把它們連起來講成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2)教師講述故事
(3)故事好聽嗎?為什么不好聽?
(4)小結:講故事時要注意表情、語氣和講出角色的'心里活動。
(5)啊呀,這個故事還沒有題目呢,我們先來給它取個名字吧,這些圖片講了小烏龜象會游動的小島來幫助小鳥的故事,你想給故事起個什么名字呢?
四、幼兒自由講述故事
下面請小朋友把這個故事講給同伴聽講給老師聽,但在講故事時首先要說一下故事的題目,故事中要把動作、語調加進去還要把他們怎么想的也講進故事里。
六、請1——2名幼兒講述故事
七、結束
小烏龜把小鳥送到了岸邊,它們成了好朋友,請小朋友想想看,他們以后還會遇到些什么事?請小朋友想像一下,然后再講給別的小朋友聽好嗎?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連貫講述圖片內容。
2、嘗試重組圖片進行創造性講述
3、懂得愛護小樹苗。
活動準備
掛圖《愛護小樹苗》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看圖片講述內容,理解故事。
1.出示圖片1
(1)小朋友們看,你看到了什么?(綠草地、綠樹葉、小樹苗還有好多小朋友)
。2)他們在干什么呀?(有的小朋友在背樹、有的用鏟子挖土、有的還扶著小樹苗)
(3)仔細看看,他們是怎么種樹的.?她又是怎樣扶的呢?(扛著小樹苗,輕輕地扶著小樹苗,彎下了腰,拿著鐵鍬挖土)
。4)你看出來了嗎?他們種樹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呀?
教師小結:春天到了,草地上小朋友們扛著小樹苗,他們有的蹲下來輕輕扶著小樹苗,有的彎下腰用鐵鍬在鏟土,把小樹苗種進泥土里,他們干得可高興了。
2.出示圖片2
(1)他們種好了小樹苗又發生了什么事情了,小朋友仔細看看?
(2)你看出來了嗎?(把衣服放在小樹上,小樹被衣服壓彎了,大姐姐跑來叫:“不要不要! )
(3)那這時候的小樹苗心情怎么樣呀?大姐姐看見了又會怎么說啊?(小樹苗的心情很難過、很傷心、很不快樂;大姐姐說:“小朋友你們不要把衣服掛在小樹苗上,這樣小樹苗會壓段的。” )
。4)教師小結:兩位小男孩玩游戲,熱得滿頭大汗,他們就把衣服、帽子掛在小樹苗上,小樹苗啊都被壓彎了呢,一位系紅領巾的大姐姐招手喊道:“小弟弟,小弟弟,你們可別把衣服掛在小樹苗上,這樣小樹苗會壓壞、壓死的。
聽了大姐姐的話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圖片3
師:有個小朋友拿著灑水壺給小樹苗澆水,還有個正扶著小樹苗
。1)他們給小樹苗圍了什么?還做了什么?(做了個籬笆,還做了塊牌子呢)
。2)他們為什么要圍著小樹苗,豎著一塊牌呢?(告訴大家要愛護這棵小樹苗,不能傷害它)
。3)教師小結:聽了大姐姐的話,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了,就在小樹苗四周做了個籬笆,還做了塊牌,告訴大家要愛護小樹苗。
4.出示圖片4
。1)他們保護好了小樹苗,他們又去干什么了呢?(他們去做游戲了)
(2)我們看看,這次他們是怎么做的?(他們把衣服也疊得整整齊齊的放在草地上)
三、教師仔細觀察圖片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完整連貫地講述。
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講講這個故事,看看,誰來試一試,講一講?(多請幾位幼兒講述故事)
四、重組圖片講述
1、教師示范將圖片順序打亂,重新創編故事。
2、請幼兒嘗試改變圖片排列順序創編故事。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
2、學習詞語:非常、寒冷
3、知道冬天要不怕寒冷堅持鍛煉身體。
活動準備
圖片三張、冬天和小朋友鍛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冬天和小朋友鍛煉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冬天的景象。
師:請小朋友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發現現在這個季節哪些變了?在冬天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讓自己暖和起來呢?你會用哪種方法呢?為什么?
二、出示《小梅愛鍛煉》的圖片。
師:(出示第一幅圖片)今天我們要來看一個小姑娘,這位小朋友的名字叫“小梅”,看她們那里也是什么季節了?天氣看起來怎么樣呢?她和誰在一起?在哪里?她們在干什么?后來奶奶呢?
(請幼兒和老師一起來把第一幅圖完整講述)
師:(出示第二幅圖片)奶奶回來后發現什么了?請你們說說奶奶是怎么想的?
(請幼兒和老師一起來把第一幅圖完整講述)
師:(出示第三幅圖片)奶奶找到她了嗎?在哪里找到的?小梅在干什么?為什么?
(請幼兒和老師一起來把第一幅圖完整講述)
三、全班和老師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五、鼓勵幼兒在冬天不怕冷,每天堅持鍛煉。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疊音詞“長長的”講述完整的句子。
2、發現疊音詞的規律,發展擴散性思維。
3、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房門圖片4幅、動物卡片及其輪廓剪影、漢字“長長的”、 PPT經驗準備:前期有發現事物相同點的經驗活動過程出示房門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我們去找小動物們做游戲,來敲敲門,看里面會住著誰?(做敲門狀)咚咚咚 ,咦!誰呀?
2、(取出長頸鹿)原來是長頸鹿。長頸鹿伸著長長的脖子,看著遠方.
3、還有哪些動物呢,請小朋友來敲敲門。
依次請出大象、猴子、小白兔。
每請出一個動物,就說出該動物的特點。如“大象長長的鼻子會噴水” “猴子長長的尾巴翹了起來” “小白兔長長的耳朵豎了起來”
二、引導幼兒發現疊音詞“長長的”, 學習用疊音詞“長長的”講述完整的句子。
1、請小朋友認真的聽一聽,這四句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長頸鹿仰著長長的脖子,大象長長的鼻子會噴水,猴子長長的尾巴翹了起來。小白兔長長的.耳朵豎了起來)引導孩子發現疊音詞“長長的”。
2、找一找老師身上有哪些也是“長長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3、找一找我們班小朋友身上有哪些也是“長長的”? 我們班有什么長長的呢?要求幼兒認真觀察,講述完整的句子。
三、出示字寶寶“長長的”, 尋找疊音詞的規律。
1、這就是字寶寶“長長的”仔細看看這些字,你發現了什么?(第一個字和第二個字一樣,讀音也一樣)
2、總結:這樣的詞語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疊音詞。
3、你還知道哪些疊音詞?你能說出這樣的詞么?
“紅紅的、藍藍的、高高的,涼涼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發展擴散性思維。
四、游戲:影子找主人
1、出示小動物輪廓剪影,幼兒觀察后說出其名稱。
2、提問:你怎么知道這是 x x 的影子?引導幼兒說出其身上“長長的”特征。
五、活動延伸觀察尋找生活中“長長的”事物。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地觀察畫面內容與情節, 理解圖片內容,合理地為圖片排列順序,并運用完整連貫的語言生動地述故事。
2、體驗排圖講述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大掛圖4幅;小圖片、展示板各4套,透明膠座4個。
2、詞卡:摧毀、孤獨無助、照顧、傾盆大雨、捉迷藏、幸?鞓返取
3、錄音機一臺,空白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利用森林故事爺爺引題。
教師扮演森林故事爺爺,同幼兒說話:“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故事爺爺,我老了,你們誰想當森林里的故事大王呢?爺爺這里有幾張圖片,本來是要給圖片排好順序,再講故事給森林里的動物們聽的,可是圖片沒寫哪張是圖一,哪張是圖二?現在只好請小朋友們來給這些圖片排隊,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 附圖片內容:
。1) 出示一幅掛圖,大象發現地上有一窩小鳥在哭泣。
。2)出示第二幅,大象發現一棵被砍伐的樹樁上有一只死去的鳥。
(3)出示第三幅:大象把小鳥們藏在它的大耳朵下面躲雨。
。4)出示第四幅圖,大象把小鳥的窩頂在鼻尖上。
。5)出示第五幅圖,大象與小鳥們在玩。
2、將幼兒分成4個小組進行排圖講述。
教師:“請小朋友為這5幅圖片排個順序,并按照你們排列的順序講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將幼兒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安排一位小組長,小組長到教師這領取一份故事圖片、一塊展板和一個透明膠座,然后幼兒跟著自己的小組長到指定的位置進行自由排圖講述。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排圖,盡量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排圖方法,并運用較連貫、完整的語言來講述故事,同時還要多幫助那些能力稍弱的幼兒,使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排圖講述的樂趣。
3、分享交流。
先請各小組回來,小組之間先交流3分鐘。
再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來出示他們的展板,并講述他們的故事,教師把每組的故事用錄音帶錄下來。
4、引進新的講述經驗,提升幼兒的知識經驗。
教師展示自己的排圖順序,并用完整的語言、生動地、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出示相應的字卡,并請幼兒認識它們。
通過以上總結,幫助幼兒理解怎樣用連接詞串連起故事情節,使表述更完整、更順暢,以提升每個幼兒的經驗。
5、開拓幼兒的思維,進一步提升語言經驗。(有時間的話就可以進行,也可以下一次活動再進行。)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新認識的詞匯講一句完整的話或者是較完整的一段話,每個詞匯一句話或是幾個詞匯串連成一段話。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圍繞"我的創意作品",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講述自己的創意;
2、學習兒歌,豐富詞匯:剪、揉、精彩等;
3、引導幼兒在集體中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和同伴分享的樂趣。
教學重點:
指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創意,學習朗誦兒歌。
教學難點:
知道創意的含義,激發幼兒動手動腦大膽創造的學習習慣。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觀察法、講解示范法、引導提問法、情感體驗法。
教學準備:
課件、幼兒創意作品、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提出課堂常規要求。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演示課件,請幼兒觀察,講述畫面內容。教師提問:畫面上都有誰,他們在做什么,是怎樣做的?
2、教師示范朗誦兒歌
3、教師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創意點子王是什么意思?小朋友是怎樣創造自己獨特的作品的?
4、教師分句教幼兒朗誦兒歌
學習詞匯:剪、揉、露一手、精彩、作品秀,理解其含義。
5、幼兒隨教師輕聲朗誦。
6、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7、提出主題,激發幼兒講述興趣。
教師:小朋友也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我們都帶來了自己的作品,大家來說一說,比一比,誰的作品最漂亮、最新穎,誰就是創意點子王。
8、教師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可以從作品的.名稱、做法、特點、等方面介紹,讓大家選出最有創意的作品,及時給予鼓勵
9、評選出班內的創意點子王。
三、結束部分
1、教育幼兒積極動手動腦,爭當創意點子王;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效果分析:
1、通過學習,幼兒理解了創意點子王的含義,并能較熟練的朗誦詩歌;
2、大部分幼兒能說出自己的創意,評價誰是點子王;
3、需教育幼兒大膽創新,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7
設計思路
本活動來源于幼兒熟知的電視游戲節目,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環節:1、由生活經驗直接導入,引導幼兒運用回憶引出電視中“逛三園”的游戲,并集體學習開場白;2、在游戲中,幫助幼兒從“蔬菜園”“水果園”“動物園”入手,由“大家一起逛三園。什么園?蔬菜園。蔬菜園里有什么?蔬菜園里有xx”這個對答的形式,過渡到后半程的“水果園里有x色的xx”“動物園里xx在xx地方干xx”的句式,讓孩子的語言逐步從簡單的詞過渡到簡單的短句,從而豐富孩子的發現,豐富孩子的語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掌握講述固定的句式。
2、幫助幼兒鞏固對蔬菜、水果、動物名稱的認識和發現。
3、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表現,積極表述。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看過江蘇衛視少兒頻道中“逛三園”的節目,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準備:ppt課件、魔法棒、貼紙圍裙;動物活動的圖片、水果園的.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由生活經驗引出活動主題
1、師:小朋友,江蘇電視臺少兒頻道林子姐姐主持的節目“我愛飯米!敝杏袀“逛三園”的游戲,還記得嗎?
2、幼兒個別講述,引出游戲的玩法:大家一起逛三園,什么園?……(問答形式)
3、師:今天我們也來玩玩這個游戲,不過我們玩的時候可有點不一樣哦,我們在逛三園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看,老師帶來了兩樣東西:魔法棒和獎勵貼紙。當魔法棒點到誰,誰就來參加游戲,而且我們在游戲中不懲罰,只要講得正確,就有獎勵貼紙哦。
(評析:從幼兒喜歡、熟悉的生活游戲中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易于幼兒接受,而且也能激發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魔法棒和獎勵貼紙的運用則能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組織幼兒參與游戲,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句式“蔬菜園里有xx”¨水果園里有x色的xx”
1、師:好,逛三園的游戲開始了,看看我們逛的第一個園是什么。
2、展示ppt課件,引出“蔬菜園”,糾正發音。
3、教師與孩子一起講述游戲開始時的句式“大家一起逛三園,什么園?蔬菜園,蔬菜園里有什么?”
4、根據教師指到的蔬菜(放大ppt照片),孩子們集體學說“蔬菜園里有xx”。
(評析:從簡單、常見的蔬菜入手,讓孩子在基本掌握問答形式的語言結構的基礎上,簡單講述短句,鍛煉語言能力。)
5、組織幼兒游戲“逛三園”。
①教師點動魔法棒“講講講”,鼓勵指到的孩子來講述“蔬菜園里有xx”的句式,講述正確獎勵貼貼紙。
、诮處熯^渡:蔬菜園逛完了,看看我們第二個園來到了什么地方。
、劢M織幼兒起立來到水果園,鼓勵幼兒每人采摘一個水果。
(評析:這個環節中增添了魔法棒,活躍了游戲氣氛,采用自由采摘的形式,達到了動靜結合的活動目的。)
、芙處熂校骸肮淙龍@的游戲又開始了,這一回,你來講的時候,除了講出水果園里的水果,還要講出水果的顏色哦!
、萁處燑c動魔法棒“講講講”,鼓勵指到的孩子講述“水果園里有x色的xx”的句式。講述正確獎勵貼貼紙,并請孩子將水果送上來。
、薷鶕處熤傅降乃(放大ppt照片),幼兒集體講述“水果園里有x色的xx”的句式,鞏固認識。
(評析:在這一環節的游戲中,將“水果園里有x色的xx”句式加以運用學習,增加了語言講述的難度,也使活動層層遞進。)
鼓勵幼兒完整講述“動物園里xx在xx地方干xx”的句式
1、教師過渡:水果園也逛過了,請小朋友們猜猜第三個園是什么,引出“動物園”。
2、組織幼兒分散觀察動物園的圖片,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講述。
3、組織幼兒第三次游戲“逛三園”,玩法同上,鞏固“動物園里xx在干xx”的句式。教師根據小朋友個別講述的內容,利用ppt展示大圖。
4、教師鼓勵幼兒講出“動物園里xx在xx地方干xx”的句式,并加上感嘆詞。
5、幼兒集體講述,鞏固句式的學習,學習個別感嘆詞。(采用分組比賽的形式,通過ppt的展示,讓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據展示的圖片,進行接龍比賽講述)
(評析:這一“逛動物園”的游戲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一方面直接展示ppt圖片,而且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加大了游戲的難度;另一方面則將短句的學習進行了擴充,語言的內容更為豐富了。采用競賽的形式則更能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放松活動
師:我們一連逛了三個園,也有點累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
帶領幼兒做放松動作退場。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蘿卜的生長過程。
2、能根據圖片內容用自己的話大膽講述,豐富詞匯:黑乎乎、水靈靈、綠油油、紅通通。
3、學習小熊樂于分享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種子、嫩苗、葉子、蘿卜,實物種子一包。
2、教學圖片5張。
活動過程:
1、導入:
T:今天,趙老師給中二班的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里有誰呢?里面有一只可愛的小熊,那我們一起來和小熊打個招呼吧!看,這又是什么呢?種子是什么樣子的?(黑乎乎)
2、看圖講述
(1) 出示圖一T:看,小熊做了什么事情呢? 種子撒在了菜園里
T:小熊撒完了種子心情怎么樣?我們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T:小朋友還看到了什么呢?
若說到小老鼠,則提問T:小熊為什么會想小老鼠呢?他想告訴小老鼠什么呢?
T:原來呀,小熊撿到了一包種子,它把黑乎乎的種子撒在了菜園里,小熊真開心,他想:我要請小老鼠來看看!
(2)出示圖二T:一個月過去了,誰來了?
T:它看到了菜園里的什么呢?嫩苗 哪來的嫩苗?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夸一夸它!(水靈靈)
T: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對小熊說什么呢?
T:小熊聽了很開心,他會想什么呢?他會請誰來看看呢?(幼兒猜測 最后揭曉圖片)
T:那我們一起把這幅圖說一說吧!
。3)出示圖三T:誰來了呢?
T:它看到了菜園里的什么呢?葉子 哪來的葉子?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夸一夸它!(綠油油)
T:如果你是小貓,你會對小熊說什么呢?
若此時有孩子認出是蘿卜,則提問:那到底是不是蘿卜呢?接下來小熊是怎么想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T:小熊聽了很開心,他會想什么呢?他會請誰來看看呢?(幼兒猜測 最后揭曉圖片)
T:誰來把把這幅圖說一說吧!
。4)出示圖四T:誰又來了?
T:它看到了菜園里的什么呢?蘿卜 哪來的蘿卜?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夸一夸它!(紅通通)
T:如果你是小兔,你會對小熊說什么呢?
(如果猜出是蘿卜)T:原來小熊種的是蘿卜呀!
。ㄈ绻虏怀鍪翘}卜)
T:讓我們來看看小熊到底種的是什么呀?
T:哇!原來是蘿卜呀!
T:蘿卜成熟了,他們會怎么做的`呢?
T:那我們一起來拔蘿卜吧!(拔蘿卜)
(5)出示圖五
T:看,最后怎么樣了呢?
蘿卜拔起來啦,好開心啊!
3、完整講述
1、這個故事真好聽,故事里的小熊種了很多蘿卜,還請了好朋友一起分享,那我們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好聽點的名字?
好聽的名字,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講給小熊聽一聽吧!
4、小圖片的展示:蘿卜的生長過程。
T:原來啊,小熊種了這么多蘿卜!蘿卜是怎么長大的呢?誰來說一說!
5、情感提升、
T:這只可愛的小熊真是太棒了,他有了好吃的,是怎么做得呢?那我們小朋友會怎么做呢?
T總結:我們小朋友也是樂于與讓人分享的好孩子!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態,并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編出不同的情節。
2、能用恰當的詞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
3、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大圖片三幅、對話框三個。
2、兩個幼兒一份講述圖片。
3、提前錄好“!”、“哈哈,太棒了!”、“哎吆!”的聲音。
4、提前認識、理解“對話框”的含義。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逐一出示圖片1、3、2請幼兒觀察、講述。
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1)“這是在什么地方?”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詞匯形容看到的背景圖。(老師用手指點指樹、草地、小河、花等給幼兒啟發)
(2)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它見到小兔子會怎么說?(注意提醒幼兒模仿時的口吻)
(3)小兔子是怎樣做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提醒幼兒觀察兔子的表情)會怎么說?(師幼共同表演)—請幼兒起立,自由做動作!按罄匣碇,小兔子會在草地上做什么?”
(4)當老虎撲來時, “小兔子”大喊:“救命,快跑等”躲到椅子后面。
2、出示第三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1)最后怎樣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嗎?(幼兒自由發揮)
。2)誰幫助的它?怎樣幫助的?
。3)大象的表情是怎樣的?(請幼兒模仿)會怎么說?(完整邊說邊模仿)
。4)老虎的表情是怎樣的'?(請幼兒模仿)又會怎么說?(提醒幼兒加上相應的表情回答問題)
。5)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樣的?(請幼兒模仿)它會怎么說?鼓勵幼兒進行模仿。
。6)可是大象是怎樣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樣到河對岸的?(分別提問)
(7)引導幼兒想象并說出兔子請大象幫忙時會怎么說?
。8)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種可能。
3、出示第二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1)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樣過大象橋的?(老師依次指點鼻子‘跳’、身體‘跑’、尾巴‘滑’)
。2)老虎是怎樣想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會怎么說?小兔子會怎么說?
4、以對話框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圖片中各角色的心理變化。
。1)出示對話框,知道對話框放在誰那里,就是誰在講話。
。2)請幼兒分別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聲音,請幼兒說一說是第幾幅的、誰講的?為什么?是怎么說的?(請幼兒將對話框貼在相應的位置,說出理由并模仿)
5、請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完整講故事。
(1)教師提出講述要求: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是怎么說的?是誰、怎樣救的它們?最后怎樣了?
。2)鼓勵幼兒給三只小兔子分別起上好聽的名字。
(3)請幼兒兩人一組用小圖片互相講故事。
。4)請一至兩名幼兒講故事。
。5)老師完整講故事。
6、請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的形狀特征。
2、幫助幼兒用準確的詞語來描述物體,并說出物體的主要特征。
3、引導幼兒安靜地傾聽別人描述事物,并據此判斷出物體的名稱。
活動準備
手感、質地、形狀不同的物體:磁鐵、石頭、彈子、皮球、易拉罐、玻璃瓶、塑料搓衣板、鈴鼓、長毛絨小熊、塑料小鴨子。每人口袋里放一物品。
活動過程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老師將自己帶來的所有物品放在桌上讓幼兒一一指認,然后將物品按質地、形狀、大小的相同與不同,有次序地先后放入筐內,蒙上布,讓幼兒上來觸摸。如:可以先將磁鐵和長毛絨小熊放在筐內讓幼兒觸摸,然后將玻璃彈子和玻璃瓶放入小筐內讓幼兒觸摸;接著將彈子和皮球放在筐里讓幼兒來觸摸等。在幼兒感知物品時,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提問:這是xx,這是xx,為什么?如果是xx,摸在手上是什么感覺?
2、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請一位幼兒上來觸摸物品,并請他描述這件物品的形狀、特征,集體猜測這位幼兒所摸物品的名稱。在這一活動中老師要引導幼兒仔細傾聽講述者的'描述。
(2)結伴觸摸講述。在活動前,每位幼兒口袋里放一件你的同伴不知道的物品,然后相互觸摸,猜測“你口袋里有什么”,并講出桌。在幼兒結伴進行活動時,老師深入到幼兒身邊,引導幼兒不光注意觸摸本身的有趣性,而且要用語言描述出所觸摸物品的形狀、特征。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請兩至三位幼兒共同前來觸摸并描述同一物品,同時,老師引導、啟發幼兒討論:誰講得最清楚,讓大家一猜就知道他說的物苧是什么?幫助幼兒歸納這樣的講述思路:這個物品是什么樣的?摸在手中有什么感覺?
4、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1)老師描述一個物體觸摸時的特征,請幼兒上來摸此物體。找到以后,再由幼兒說說它的特征。讓大家仔細聽聽,這位幼兒警到的東西是不是老師所描述的物體。如果不是,就要求其他幼兒說出為什么不對,并幫他改正。
(2)請幼兒仿照上述方式,一人描述,一人上來摸物品;蛞灰唤Y伴,我描述自己口袋里的物品,你猜猜我口袋里的物品是什么,然后互相調換角色。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1、能有順序地觀賞景物,喜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2、感受花圃里的美好景象。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常見的花卉。
2、環境創設:在幼兒園事先選擇好適合幼兒觀察和講述的花圃。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園到花圃,引人活動。
引導語:這是我們幼兒園的花圃,種了各種的鮮花,可美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講講"幼兒園的花圃。
二、引導幼兒整體觀察和描述花圃的景象。
1、提問:
(1)花圃是什么形狀的,像啥?(圓形,像個大大的盤子。四周還砌著圍欄,上面還貼著瓷磚,我們可以做在圍欄上面觀賞花卉)
(2)花圃里種了很多的花,你認識哪些花?
2、教師小結:我們花圃的花很多,有茶花,桂花,燈籠花等。
三、幼兒自由觀賞,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
1、引導幼兒聞聞花,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發現。
2、啟發幼兒比一比,說一說花朵和花葉的'顏色及形狀。
3、知道幼兒用完整句介紹花圃里的景物。
四、示范講述花圃的景象。
1、示范講述:幼兒園的花圃真美,花圃的長方形的,里面種著許多的美麗的鮮花,有茶花,桂花,燈籠花等,春天一到,花圃里就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好看極了。
五、幼兒講述。
六、教師小結活動。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03-13
看圖講述活動的教案09-27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精選23篇)03-31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精選15篇03-24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15篇03-13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15篇)03-13
幼兒園講述教案03-21
幼兒園小班講述《香蕉船》活動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講述活動教案(精選9篇)04-13
幼兒園講述活動教案匯編1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