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精選22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2.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請幼兒帶各種種子食品
活動過程
1.交流談話,激發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小朋友知道什么是種子嗎?
。2)你知道哪些種子?
(3)種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兒討論
告訴幼兒種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種子巡回生長的過程,種子可以食用。
。4)你知道哪些種子可以食用嗎?
引導幼兒說出可以食用的的種子種類,如稻、麥、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種子會怎么樣?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種子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了種子,就沒有了植物,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每天都在食用種子。
2. 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1)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種子可以吃,那么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
。2)說說這種子食品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又是怎樣制作成的`?
幼兒討論后,說出通過對種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種子食品。
花生
瓜子
爆米花
五香豆
松子
核桃
栗子等
小結:種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著吃的,有的是煮著吃的,有的是爆著吃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1)請小朋友來品嘗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2)幼兒自由選取種子食品進行品嘗。
引導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
如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品嘗種子后的口感。
4.品嘗交流
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品嘗種子食品的感覺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創作種子貼畫的快樂。
2、學習合理使用豆子的'大小來布局畫面。
3、嘗試用綠豆、紅豆,進行種子貼畫。
活動準備
1、每桌綠豆、赤豆各一盒,若干勾畫了物體輪廓作品、雙面膠。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種子貼畫”范例。
師:“你喜歡哪幅畫?它用了哪些豆豆?”了解可以用一種豆或兩種豆交替排列,也可以用一種豆貼出輪廓,細小的部分用另一種豆。
二、教師示范,勾畫物體輪廓,要求幼兒畫的要大。
三、教師提出要求:
1、可以選擇老師提供的紙來貼,也可以自己設計,勾畫時要畫的大一點。
2、粘貼時,不用取很多豆子,豆子落到桌子要揀起來。
3、全部粘貼后,用手掌輕輕地壓一下。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幼兒粘貼豆子時,手不要壓到雙面膠上,以免粘不住。
五、展示作品,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喜歡的作品。
活動延伸
嘗試用葉子貼畫。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班上開展《種子食品品嘗會》的活動,配班男老師和小朋友開玩笑說:“可不能隨便亂吃,這些種子吃到肚子里會發芽長大哦!”結果不少小朋友信以為真。由此我想起兒子小時候在家吃瓜果也總是特別小心,如果偶爾一次不小心吃了一粒西瓜子,會哭半天,認為種子到肚子里會發芽長大?嗫谄判牡亟忉尠胩欤詫⑿艑⒁?磥,這個在大人眼中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常識,卻是孩子們心中過不去的“一道坎”。為了及時捕捉這一教育契機,解決孩子當下的困惑,我設計生成了大班科學活動——《種子精靈》。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分享認識的種子,知道種子的主要作用。
2.結合繪本圖畫討論“肚子里的種子能不能長大”,了解種子的生長條件。
3.在互動小游戲中產生探索種子秘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胸前貼有寫上名字的胸牌;標有“yes”和“no”的空白展板兩塊。
2.食品及餐盤;PPT及播放設備;小花盆和魔豆。
活動環節
1.品嘗食品,尋找“種子”
。1)交代品嘗要求。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食品給小朋友吃,品嘗的時候魏老師有兩點小要求:第一,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牙簽的時候。注意衛生,吃完將垃圾放在旁邊的空盤子里;第二,在吃東西的時候如果發現了“種子”,請把種子收集好送給老師。能不能做到?
。2)分組品嘗食品,尋找種子。
2.分享“秘密”,了解種子的作用
(1)說說自己認識的植物種子。
師:你們收集到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它的子兒就是它的種子嗎?
師:有的人品嘗了火龍果,發現火龍果的種子了嗎?
師:還有人吃的是什么?它有種子嗎?
師:你們還認識哪些植物的種子呢?請用完整的話向大家介紹。
(2)欣賞老師收集的植物種子圖片。(播放PPT課件。)
師:魏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種子,這里可能還有一些你沒有見到過的種子哦,我們一起來欣賞。
(3)幼兒討論:植物的種子有什么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種子朋友,誰能告訴我,種子有什么用啊?
師:你們說得很棒,種子可以加工成種子食品,用來吃;而種子最大的作用是能長出新的植物。
3.依托繪本,自主選擇
(1)幼兒討論:小胖豬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里會發生什么事呢?
師:小胖豬最近就碰到一個問題——它吃瓜的時候不小心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里。種子種在泥土里會長出新的植物,那吃到肚子里會怎么樣呢?
師:猜猜小豬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師:小胖豬又是怎么想的呢?
師:(出示小豬頭上有木瓜樹的圖片)小豬希望頭上真的長出一棵木瓜樹。他為什么愿意頭上長樹呢?
。2)玩游戲《yes or no》,了解植物的種子長大需要什么條件。
師:小豬的`愿望會不會實現?我們來玩一個“yes or no”的游戲吧,認為小豬愿望會實現的人把你的胸牌貼到“yes”這一邊,認為不會實現,就送到“no”這邊。
。w玩游戲《yes or no》。)
師:你選擇的是什么?請說說自己的理由。
師:到底小豬肚子里的種子有沒有長大呢?
(老師講述《子兒吐吐》的部分故事內容:他跑進廚房,喝下他所能喝的最多的水,然后飛快地鉆進被窩里乖乖地躺著。滿心期待頭上長出木瓜樹的胖臉兒,怕樹長不直,連床都換頭睡呢!他所做的這一切,完全都是為了樹好。第二天,胖臉兒起得很早。其實,他迷迷糊糊的根本沒睡好。半夜,他好想知道木瓜樹長多高了,但又不敢用手去摸,怕這一摸,樹反而不長了。天亮了,該可以了吧?他緊張地用手很慢地、很慢地,往頭上摸——?)
師:有沒有長出樹呢?(再次玩游戲《yes or no》。)
師:恭喜你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是呀,一粒植物的種子要發芽、長大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諝狻⑺嘏年柟狻⒅参镄枰臏囟,有時候長大還需要施肥,所以植物的種子不能在人的肚子里長大。
4.播放動畫,猜想交流
。1)猜想: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
師:植物的種子不能在肚子里長大,那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讓我們再來玩一次《yes or no》的游戲,請你一定要認真想一想,然后作出選擇。
(2)觀看PPT,了解人類的種子——精子和卵子。
師:媽媽肚子里有一!皩殞毞N子”,它是兩粒種子結合在一起變成的(PPT)。一粒種子叫精子,住在爸爸的身體里面;一粒叫卵子,住在媽媽的身體里面。當精子和卵子在媽媽的肚子里相遇,它們就會成為好朋友,緊緊擁抱,然后發生奇妙的變化,變成一個小寶寶。
5.種植魔豆,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植物的種子不能在我們肚子里長大,但許多動物的寶寶種子卻是在媽媽肚子里長大的,種子的世界真巧妙。正是因為有了小小的種子,生命才能一代一代相傳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愛護每一粒種子精靈。
師:今天魏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粒神奇的種子,你們想不想親手種下它,然后看著它慢慢長大?那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案例評析
本節活動中巧妙利用繪本畫面作為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為活動的主線,但是又不失“科學味”,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學技巧的靈活運用讓人耳目一新。
1.繪本巧妙利用
繪本《子兒吐吐》和課題不謀而合,但是,如果把繪本故事全部呈現給孩子,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講述故事,那樣就偏離了科學活動的中心,成為了繪本閱讀。所以,我只抓取了繪本中的典型畫面作為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為活動的主線,但又不至于削弱活動中的“科學味”。
2.游戲靈活滲透
本次活動的組織以“談話為主”,感興趣的孩子會一直追隨話題,爭先恐后地發表建議,但也會有個別孩子因為種種原因,容易游離于話題之外,所以恰當、科學地選用與互動式教學模式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從學會變為會學是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我在活動中滲透了游戲《yes or no》,一方面集中了每個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猜想和選擇”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像,巧妙解決了這一難題。
3.環節層層遞進
種子有什么用?植物的種子能在肚子里長大嗎?有沒有一種種子可以在肚子里長大?通過由淺入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環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讓孩子在科學活動中身心和諧發展。
縱觀整個活動,老師很好地處理了以下三方面的關系:
。1)當下與長遠的關系;顒舆x材第一源于自己的兒子不小心吃了西瓜籽,認為種子到肚子里會發芽長大;第二源于自己班級的孩子。及時捕捉這一契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孩子獲得初步感知,對孩子今后長遠的發展肯定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2)活動和操作的關系。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沒有給孩子們準備多少操作材料,但是已有經驗的積累是活動能順利開展的前提之一。預先讓孩子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調查表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已有經驗,從而順利進行了與新知識的對接。
。3)語言和思維的關系。老師跟孩子之間的互動真實而溫暖,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毫無做作之感。老師通過由淺人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環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猜想結果,陳述理由,孩子們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并根據不同傳播方式進行分類。
2、 能與同伴共同探究,用適當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3、培養幼兒喜愛大自然的感情,產生繼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關于種子的各種圖片和資料帶領幼兒到野外實地觀察體驗,收集種子,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
2、實物準備:蒲公英,蒼耳,蓮蓬等各種種子,幼兒形象直觀的了解探究的對象、展板。為下面的分類活動做好準備。
3、課件準備:網上搜集到了《種子的傳播》。
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引發幼兒對種子外部形態及傳播方式的興趣。
。1)導入談話。
教師:你們見過植物的種子嗎?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種子和關于種子的資料。我們一會去看一看,這些種子是長什么樣的,你還能發現哪些關于種子的秘密呢?可以和好朋友講一講。
請幼兒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帶來的種子或關于種子的資料。
。2)觀察后談話。
教師:剛才我們看了種子和關于種子的資料。你看到了什么種子?它是什么樣子的?關于種子,你還知道它們的哪些事情?
教師小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也不同,有的是帶毛的,有的是帶鉤的,還有長刺的呢。種子有什么用呢?
教師:種子除了可以食用,還可以用來種植,傳播,長出新的植物來。那野地里的植物,沒有人去種植,它們的種子是怎樣來傳播的呢?
。ㄊ占N子的過程為幼兒做好了課前知識準備。而觀察法是科學活動中最常見的方法,在第一環節中老師讓幼兒從感知中激發興趣,從而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幼兒通過觀察了解一些種子的特征,為下一環節中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與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作好了鋪墊。)
2、觀看錄像,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1)教師播放錄像,幫助幼兒了解幾種種子傳播的方式:①風力傳播(蒲公英);②人和動物的傳播(蒼耳、野葡萄);③水力傳播(蓮蓬);④彈力傳播(鳳仙花)。觀看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學說一些種子的名稱。
(2)教師通過提問,出示相應的種子圖片和傳播方式字卡,并讓幼兒學做動作。開始的風力傳播可以跟老師做,水力、動物和彈力傳播可以讓幼兒自己創作動作。
教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種子?它是靠什么來傳播的?
教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蒲公英種子傳播的樣子。風來啦,小種子快飛起來吧……(其他種子同上。)
師幼小結:植物的種子一共有幾種傳播方式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了解種子形態和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教師:為什么蒲公英的種子會隨著風兒去旅行呢?(因為它的種子長得很輕,并且有絨毛,像一把降落傘,可以借助風力傳播。)
教師:為什么蒼耳的種子能靠動物來旅行呢?
教師:為什么蓮子的種子能靠水來旅行呢?
教師小結:原來種子的傳播方式和它長的'樣子有很大關系呢。
。ǚN子的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了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傳播的含義,我從網上下載了現成的錄像。幼兒觀看了種子的四種傳播方式之后提問,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傳播方式圖卡,并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它會用這種方式來旅行呢?從而初步解決了形態與方式之間的關系問題。這是本活動的重點難點所在。在了解種子的四種傳播方式時,教師借助動作幫助幼兒記憶,又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
3、拓展知識,了解更多種子的傳播方式。
(1)幼兒討論。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傳播現象。
教師:除了錄像中看到的,生活中你還認識哪些植物的種子?它們靠什么來傳播的?
。2)拓展介紹。出示幾種典型傳播方式的種子圖片(噴瓜、椰子、無花果種子等)。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傳播方式嗎?老師進行適當講解。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老師在此環節中提出發散性的問題來聯系生活:你還知道種子的其他旅行方式嗎?讓幼兒回憶生活經驗,通過討論交流、幼幼互動,說出更多種子的傳播方式。為了拓展幼兒知識面,教師還準備了一些比較奇特的種子傳播方式圖片,來激發幼兒對種子傳播現象的興趣。)
4、 根據種子的外形特征進行種子傳播方式的分類。(老師先讓幼兒認識展板上簡筆畫的傳播方式標記圖。)
教師:老師在每一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些圖片,請你看看這些圖片上的種子是怎樣傳播的?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然后按照它的傳播方式貼到展板上。你不知道的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商量。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種子的傳播方式,將小圖片在展板上按標記圖分類粘貼,最后師幼共同進行講評糾錯。
。ɡ蠋熢谶@一環節運用了操作法,讓幼兒與材料互動,讓幼兒拿著圖片說一說、分一分、貼一貼,通過動手動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5、延伸活動。
教師: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種子的傳播方式,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還可以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好嗎?
。ㄗ詈蟮奶釂枺耗銈冎婪N子為什么要去旅行嗎?引導幼兒懂得種子的旅行是為了繁殖后代,同時讓幼兒知道很多種子是依靠人類來傳播的,通過這個問題和活動延伸自然銜接,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及觀察。)
教學反思:
幼兒對此活動很感興趣,尤其喜歡擺弄實物,這樣可以更直觀地來認識這些實物,來親手觸摸、觀察、發現。孩子們興趣大增,有的孩子在活動后還想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達到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了解種子的幾種傳播方式并能進行簡單分類。
2.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發展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萌發探索植物種子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種子,帶到幼兒園布置成“種子展覽會”。
2.供每組幼兒操作的種子實物若干,傳播方式背景圖、種子標本若干,課件《種子的旅行》。
3.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種子傳播方式的相關知識,豐富感性經驗。有條件的家長可帶幼兒進行野外遠足活動,觀察大自然中的'植物。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參觀種子展覽會,認識各種種子的特征。
。1)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幼兒帶著問題自由觀察。如:看一看它們是什么種子?長什么樣?這些種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種子的外形特征。
(2)請幼兒說出自己認識的種子名稱,并認識幾種特殊種子(蒲公英、蓮蓬、蒼耳等)。
對于幼兒不認識的種子,請其他幼兒互相補充,教師不作解釋,可提問:這么多的種子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在互相學習中了解種子大小、顏色、形狀等的不同。
。3)幼兒互相討論:這些種子都有什么用?使幼兒簡單了解種子可以繁殖、食用等。
2.播放課件《種子的旅行》,引導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
(1)了解種子的風力傳播。
、儆^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是誰幫助蒲公英的孩子去旅行的?為什么風能吹著它去旅行?教師拿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并請幼兒吹著試一試,進一步感知蒲公英種子“輕飄”的特征。
、谡堄變核伎迹浩压⒌姆N子飛到了新的地方,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又會怎么樣?引導幼兒了解植物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繁殖”的生長過程。
③引導幼兒拓展思路:風還能幫助哪些種子去旅行?為什么?
豐富幼兒的知識:柳絮、楊樹等種子非常輕,被風一吹到處飛,
所以它們也是由風幫助旅行的。
。2)結合實物與課件討論種子的其他傳播方式(流水、動物皮毛、鳥的糞便、人類播種等)
課件中出示蓬蓬、蒼耳、櫻桃、豌豆等,討論:它們的種子怎樣去旅行?為什么?還有哪些種子也用和它們一樣的方式去旅行?
請幼兒思考:人類可以幫助哪些種子去旅行?使幼兒知道農作物的種子多是靠人類的幫助去旅行的。
小結:蓮蓬像小船一樣能浮在水上,它的種子可以靠水傳播;小蒼耳身上有刺,可粘到動物皮毛上去旅行;有些硬硬的小種子被鳥吃掉后不消化,能隨糞便排出來,它們跟著鳥兒去旅行;有些種子成熟以后,果實外皮裂開,種子通過自身彈力把自己彈出去旅行。
3.玩游戲“幫助種子去旅行”進行傳播方式的分類。
。1)教師出示黑板上的種子標本,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種子。
(2)引導幼兒說出它是什么種子,是怎樣傳播的,并放到相應的傳播方式背景圖中。
(3)和幼兒一起檢驗放對了沒有,如果不對,說明為什么。進一步鞏固幼兒對種子傳播方式的認知。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與其傳播方式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種子供幼兒觀察。
2.《種子的旅行》PPT
3.蒲公英、蓮子、蒼耳、豌豆、野葡萄、鳳仙花、柳樹、榆樹、黃豆、油菜花種子等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種子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種子外部形態,猜測、討論種子的傳播方式。
討論:這些種子都是什么植物的種子?它們長的什么樣子?想一想它們是怎么傳播的?
2.請幼兒觀看課件《種子的旅行》,了解蒲公英、蓮子、蒼耳、鳳仙花、野葡萄的傳播方式。
。1) 播放蒲公英旅行的視頻資源,請幼兒說一說:蒲公英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傳播的?
游戲:小傘兵。
請幼兒做蒲公英種子,教師扮演風,風大飛的幅度大,風小飛的幅度小,風停種子落地找到了新家。
。2) 播放蒼耳旅行的視頻資源,請幼兒說一說:蒼耳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傳播的?
請幾個幼兒將蒼耳種子放到衣服頭發上試一試,直觀感知蒼耳種子外部形態特征與其傳播方式的關系。
。3) 播放蓮子旅行的.視頻資源,請幼兒說一說:為什么蓮子會隨著水流去旅行?
。4) 播放鳳仙花、野葡萄旅行的視頻資源,請幼兒說一說還有哪些植物的種子像鳳仙花的種子一樣是靠自己的力量來傳播的?
游戲:彈射豆莢,請幼兒做豆莢,教師扮演太陽,豆莢成熟后將豆子彈出。
小結:原來種子們有許多種傳播的方法,由于它們的外形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傳播的方法也不同。像蒲公英一樣很輕的種子,可以借助風的力量旅行;像蒼耳一樣身上長滿刺的種子,可以借助粘在人或動物的身上去旅行;像蓮子一樣生活在水的地方的種子,可以借助水的力量去旅行;像鳳仙花一樣的種子可以借助太陽的暴曬,用自己的力量彈射出來去旅行。
3.游戲:考考你
出示柳樹、榆樹、油菜花、水葫蘆、蒺藜等植物的種子圖片,請幼兒通過觀察種子的外部特征猜測它們的傳播方式。
4.觀看視頻《植物的生命脈動》,幼兒討論:種子為什么要去旅行?
引導幼兒了解種子旅行是為了繁殖后代。
5.結束活動:我帶種子去旅行。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要在適合播種的時間種下去才會發芽,合理照顧才會開花。
2.能夠根據圖片內容感知故事中三個小和尚的情感變化,能夠學一學三個小和尚來表演。
3.明白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按照事物的規律去做,要有耐心。
活動重點:
知道種子要在適合播種的季節播種才會發芽,合理照顧才會開花結果。
活動難點:
通過表情、動作體會三個小和尚的心情變化。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PPT、頭飾、各種種子。
2.經驗準備:幼兒認識一些花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種子的用途。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
師:是的,秋天到了,很多植物的果子都成熟了,也都結了種子,那種子可以用來干什么?
師:有一座古廟里的老和尚也收集了一些古蓮的種子,他用種子做了什么呢?我們一一看。
二、分段講述,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第一部分
師:本、靜、安得到種子之后是怎么想的?
師:如果是你,你得到了一顆種子你會怎么做呢?你覺得你跟哪個小和尚的想法比較像?那就坐到這一組來。
師:所以他們分別做了什么事情?
2.講述第二部分
師:后來本的種子發芽了嗎?你覺得現在本心里在想什么?
師:那本的蓮花種子沒有發芽的原因是什么?
3.講述第三部分
師:靜又是怎么對待種子的?靜的種子發芽了嗎?靜心里會怎么想?臉上會有什么表情?
師:后來靜是怎么對待種子的?靜覺得這樣子對種子好,其實種子發芽、生長需要什么?
師:所以不要用自己以為好的方式去對待種子。
4.講述第四部分
師:最后安是怎么對待這顆種子的呢?結果種子怎么樣了?
師:其實播種并不難,難的是什么?
師:要了解種子的播種時間,還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要給種子陽光、空氣和水分。
三、完整欣賞,請小朋友表演三個小和尚。
1.體驗沒有對話的'繪本的趣味。
師:這個故事看完了,除了老師父說了一句話,三個小和尚說話了嗎?那你是怎么看出來他們的心情的呢?
師:是的,動作和表情也能看出一個人心里的想法。
2. 嘗試通過動作、表情來表演人物的情緒。
師:那我來考考你們,很安心的時候是什么表情?開心的時候是什么表情?很失望很難過的表情呢?著急的表情呢?
師:故事里面的小和尚做了哪些動作,誰愿意來學一學?
3.完整表演
師:那現在我分別請三大組的三個小和尚來演一演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師:你們覺得他們演得好不好?沒關系,我們下課之后再多練習幾次吧。
四、給你一顆小種子
師:小朋友們,如果你們得到了一顆種子,你們會怎么對待它呢?
師:現在請你們把自己桌子下面的小袋子拿出來,看看你認識這個種子嗎?如果不認識里面有一封介紹信,請你好好照顧這顆種子,然后明年發芽了帶來班級裝點我們的植物角吧。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讀懂故事情節,了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
2、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培養幼兒愛護植物,照顧植物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在歡快的歌曲《春天》中,教師帶幼兒跟著音樂表演、翩翩起舞。
老師: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是個很有生機的季節,小草綠了,種子發芽了。
二、觀察封面,感受花朵成熟的美麗。
1、圖上有朵什么樣的花?
2、小種子藏在哪里呢?秋風一吹,種子們離開了媽媽,他們要飛到哪里去呢?它們到那里去做什么呢?下面我們跟著故事中的小種子展開一段風中之旅。
3、讓幼兒自己尋找,辨認那粒最小的小種子在哪里。
4、一粒種子停在高高的冰山上,種子不能生長(原來種子在冬天里和小動物一樣在睡覺,因為天氣太冷了,如果太冷了,春天天氣變暖了,下雨了,種子就開始發芽了。)
5、一粒種子掉到海里,淹沒了(種子發芽是需要空氣的,水太多了種子不能呼吸,會被淹死的。就像小朋友吃飯一樣,吃飽了就可以了,如果吃撐了,肚子就會很難受)一粒種子飄落到沙漠里,大沙漠又熱又干,種子不能生長。
6、種子們在飛行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
小鳥吃掉了一粒種子,老鼠吃掉了一粒種子,我們的小種沒有被吃掉。
7、除了這些困難,種子們還可能遇到哪些危險?
三、種子們是如何長成植物的?(生根、發芽、長葉、開花)觀看視頻《種子的生長過程》直觀了解種子發芽過程。
小結:原來種子要發芽要長大是多么不容易呀,它不但需要水,需要土壤和空氣,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呵護。
四、猜猜剩下的這些種子能順利長大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又遇到哪些不幸的事?
孩子的踐踏植物,男孩的采摘花朵。
小種子長成的植物開出了巨型花,好看的花!
小結:好聽的故事聽完了,你覺得這是一顆怎樣的小種子呢?(勇敢、堅強、幸運)不管它是什么樣的,但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愛護每一個小生命。
五、活動延伸,嘗試播種體會主人翁的責任感,一起種種子。(音樂《春雨沙沙》)小朋友們都明白了種子怎樣才能發芽,你們想不想親手種下種子?現在是春天,種子也飛到我們中一班了我們把它種在花盆里,希望它平安幸福的長大!讓我們一起期待小種子發芽長大!
師幼一起來到自然角沒人嘗試親手種一粒種子,體驗播種的樂趣。在老師幫助下幼兒為自己種下的種子貼上標簽,插上記錄表,以方便平常的照料、觀察、記錄。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2.初步了解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與其傳播方式的關系。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鉤的種子者圖片。
2.《種子的旅行》的視頻。
3.蒲公英、蓮子、蒼耳、豌豆、等種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孩子們,你們都出去旅行過嗎?到過哪里?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孩子們討論。
2.今天燕老師我請來了幾位特殊的朋友,也想去旅行,但是他們沒有手、沒有腳,怎么去旅行呢?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3.出示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的圖片,讓幼兒逐一認識,并與他們打招呼。
4.小結: 蒲公英、蒼耳、蓮子、豌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植物的種子,這些種子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還帶鉤長刺呢。
這些種子剛才聽了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也迫不及待的要去旅行了,但它們沒有手沒有腳,怎樣才能去旅行呢?想不想知道?
5.要想知道他們是怎樣旅行的,下面你們就認真聽、認真看,看完后就會得到答案的,一會兒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看誰打的最棒,好不好?借助多媒體講解種子旅行。然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6.提問:為什么蒲公英的種子會隨風旅行?
小結:因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而且有絨毛,像一把小傘,所以風能幫助他傳播種子。
7. 蒼耳是什么樣子的?他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小結:蒼耳渾身長刺,容易粘到動物和人身上,動物和人走到哪兒,就把他帶到哪兒去旅行。
8. 蓮子是怎樣傳播的.?為什么會隨著水流去旅行?
小結:蓮子生活在水里,成熟后就會落到水里順水流到遠方去了。
9.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
小結:豌豆成熟后在陽光的照射下果殼炸裂開,把自己彈出來,還有許多植物也是靠自己來傳播的,如:黃豆、紅豆、綠豆等。
10.這些植物的傳播方式真是獨特,誰來用動作表演一下。
最后小結:大自然的植物真是奇妙,原來有這么多的種子都有他們的好朋友來幫忙傳播的,當然也有靠自己的力量傳播的。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植物的奧妙沒有被發現呢,他們呀都等著小朋友們去用心去觀察、去發現,現在呀你們好好的學習,等你們長大了就會發現他們的奧妙了。
現在聽我的口令,在這些種子中,你最喜歡哪種種子的傳播方式,就站在那種種子的一排里,排好隊,我們表演一下他們的傳播方式好不好?
活動反思:
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貼近生活,對植物奧秘的探索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國中,蘊含著許多的奧秘,其中種子的傳播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幼兒知識經驗中,對種子的傳播只是感性的、模糊的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漫天飛舞的柳絮,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這些都是孩子們親身經歷、接觸到的,但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概念:其實這些現象就是植物在傳播種子。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認識并了解植物的種子及其傳播方式,建構孩子的知識結構,拓展他們的視野。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利用種子進行粘貼作畫,根據種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現一定的物體形象。
2、發現自然材料的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3、能在活動中耐心、細心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瓜子、芝麻、綠豆、黑米、大紅豆等,每組提供一份。
2、不同顏色卡紙畫、膠水、棉簽、衛生紙若干。
3、課件《種子粘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種子盒”,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我這里有個寶盒,里面裝來哦很多寶貝,我要請小朋友摸出來,看看是什么。
。2)教師搖動盒子,請個別幼兒摸盒子里的東西(種子)。
2、種子黏貼畫
。1)師:種子說它已經和你們很熟悉了,這次它們想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叫“種子黏貼畫”。
。2)教師展示各種種子黏貼畫讓幼兒觀賞。
。3)示范講解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
(1)師:首先,用棉簽沾上膠水涂在圖畫里,然后選擇你喜歡的種子粘在膠水上面,粘上后用嘴巴吹一吹。如果是小米可以直接撒在上面。
(2)幼兒黏貼種子畫。
3、作品欣賞、評價。
活動延伸
美工區投放各種便于做黏貼畫的種子,讓幼兒繼續制作黏貼畫。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種子食品是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其中所富含的營養物質對幼兒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幼兒平常吃飯時經常會從食物中挑出大棗、蓮子、黃豆等偏硬、澀的種子食物。本次活動引導幼兒搜集、品嘗種子食品并探索其制作過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種子食品的營養價值,激發幼兒喜歡吃種子食品的愿望。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重要來源。
2、能與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營養,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統計記錄種子食品。
3、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帶種子食品到園并提前了解自己所帶的種子食品。
2.將桌子擺成長條狀,布置“種子食品展覽”。
3.引導幼兒做好以下記錄。
活動建議:
1、以發布信息的.形式引導幼兒自由介紹種子食品,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1)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種子食品。提問:這些種子食品是哪種植物的種子?是怎樣制作成的?
(2)小結:種子可以食用,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種子食品有花生、瓜子、玉米、松子、蠶豆、核桃等,可以炒著吃、煮著吃等。
2、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進行統計。
。1)請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提醒幼兒注意衛生,將垃圾放人垃圾桶中。
。2)鼓勵幼兒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種子的口感。
提問:一共有多少種子食品?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4.引導幼兒互動交流,了解需要多次加工的、外形變化很大的種子食品。
提問:除了這些種子食品,你還知道哪些?蛋糕、餅干是種子食品嗎?它們是怎么來的?
小結:還有許多種子食品就在我們身邊,如蛋糕、餅干、饅頭等,只不過制作這些食品的種子需要經過多次的加工,它們的變化很大。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的方式,知道種子的外部形態及其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
2、能根據種子的傳播方式對種子進行分類。
3、樂意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收集了許多種子并在自然角中進行了展覽。
2、幼兒收集的各種種子的圖片、圖書或資料,如各種帶毛的、長刺的、帶鉤的、長“翅膀”的.、色彩鮮艷的種子。
3、VCD或錄像《種子的傳播》,展板。
4、教學掛圖:《種子的旅行》。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引發幼兒對種子外部形態及傳播方式的興趣。
1、請幼兒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帶來的關于種子的圖片或資料,教師鼓勵幼兒按順序交流。
2、教師:關于種子,你知道它們的哪些事情?你最喜歡哪類種子?它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同時出示相關圖片。)
3、教師:關于種子,你還想知道些什么?為什么有些種子長毛?有些種子長倒鉤?還有些種子的色彩是那么的鮮艷呢?
4、教師引導幼兒自由交流種子的傳播方式,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探究。
二.觀看VCD,了解幾種常見的種子傳播方式。
1、教師播放VCD,幫助幼兒了解種子傳播的方式:①風力傳播;②借助動物和人的活動傳播;③借水力傳播;④借果實的彈力傳播。
三.根據種子的外形特征進行種子傳播方式的分類。
1、教師:這些圖片上的種子是靠什么來傳播的呢?
2、教師引導幼兒將收集的圖片、資料根據種子的傳播方式,在展板上進行分類。
四、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身體語言表現種子的傳播。
1、教師:種子有著不同的本領,你愿意學做哪一類種子?(教師按幼兒的選擇,將他們分成幾組。)
2、教師:下面各小組商量一下,分一分工,有的可以扮演種子,有的可以扮演幫助種子傳播的外力(如風力、水力、人力等),共同來表現種子的傳播過程。
3、各組輪流上演一種種子的傳播方式,暫時沒輪到的小組做觀眾。
4、教師請做觀眾的幼兒,猜一猜每組表現的是哪一種種子,并對各組的表演提一提改進意見。
活動建議
1、教學變式:如果沒有VCD或錄像,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
2、區角活動:在圖書角中提供關于種子傳播的圖書,供幼兒查閱。
3、環境創設:展示幼兒制作的“種子的傳播”展板。
4、家園共育: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于“種子的傳播”的資料,陪同幼兒一起翻閱幼兒用書《種子的傳播方式》。
教學反思:
喜歡花草樹木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愿意親近大自然,探索植物的奧秘。
生態各異的植物在我們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在保護生態環境和美化社會環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設立這一主題,有利于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進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有利于幼兒觀察生活,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有利于激發幼兒對研究探索植物及其生長的興趣,從而獲得有關植物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3
科學活動:種子變變變
生成背景:
在生活區里放著石磨和石臼,孩子們非常喜歡玩這些古老的工具,磨豆漿是孩子喜歡
的,因為老師事先把豆子浸軟了,但是當我提供了干、硬的豆子時,孩子們發現的現象是
不一樣的,這里隱藏著一些科學現象,于是,我和孩子一起進行了科學探究。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增強探索意識。
2、能根據操作結果進行記錄,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 干、濕黃豆、稻谷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 石臼、石磨和搟面棒若干。全自動豆漿機一臺。
3、 記錄表《“種子的變化”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ㄒ唬┍容^干、濕種子的不同。
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講述干濕種子的不同,為什么?
。ǘ┑谝淮尾僮鳎菏褂霉ぞ吆笥^察種子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搟面棒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2、幼兒操作,并觀察種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3、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發現:你使用了什么工具?你發現了什么?
4、小結: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漿一定要浸泡,而為稻谷蛻皮應該把稻谷曬干。
實錄:孩子們對這些古老但實用的生活工具顯得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中幼兒接觸得不多,新鮮感非常強,第一次操作讓孩子熟悉了這些工具,為下面的科學探究作好了鋪墊。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獲了許多黃豆和稻谷,它想請他們的朋友到它家喝豆漿和嘗到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么樣的工具才能做到,請小朋友來幫助它。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適,才能吃到香香的豆漿?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2)幼兒操作并記錄。
實錄:第二次操作讓幼兒帶著科學的問題去實驗,通過記錄把結果記錄下來,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記憶,因為本次操作非常多樣,共有12種,因此記錄表在這里非常必要,而不是擺形式。
(四)匯總記錄結果,比較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1、交流、講解自己的記錄結果。
2、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別統計成功與否。如:使用石臼成功的舉手等。
3、根據統計數字的不同發現最合適的工具。
反思:本次活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幼兒有效的實驗得出了科學的結果,發現了米飯用干的稻谷和石臼最合適,而豆漿則用濕的黃豆和石磨最合適,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ㄎ澹┙榻B全自動豆漿機。
1、米飯、豆漿非常有營養,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谷蛻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漿,然后把豆漿燒熟后再喝。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已經發明了碾米機和全自動豆漿機。人們想喝豆漿,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漿。
2、 示范磨豆漿。
反思:現代化設備的介紹為拓展孩子的思維起到了作用,也推進了科學活動中的技術演變,能引發孩子發明更現代科學的工具。
延伸活動:
品嘗豆漿。發明更方便的工具。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4
設計思路
在我們的身邊,隨著環境被破壞,自然災害越來越多。地震、海嘯、火車相撞,談起這些時,孩子們無不表現出了對災難的恐懼和對災區小朋友的關心。僅僅只有這些?我覺得災區小朋友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很值得我們的孩子學習。雖然我們的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但是馬上要成為小學生的他們,在學習中不也需要這樣的精神嗎?作為我園繪本項目組中的一員,我研讀過很多的繪本,一直很欣賞《小種子》,除了絢麗的色彩、簡單的造型,從第一頁貫穿至最后一頁的“生生不息”,讓人感動,也正是孩子們所需要的寶貴精神。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講述,能運用已有的認知經驗進行表達。
2、從故事中體驗種子生根發芽的不容易,從而感悟永不放棄精神的可貴。
活動準備
秋葉若干,顏料,毛筆,背景畫軸,教學PPT
活動過程
。ㄒ唬┬蕾p畫面,大膽猜想:
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
小結:這是秋天,秋天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草仍然綠著,樹卻慢慢的變黃。
(二)故事講述,體驗小種子的不容易:
1、逐圖觀察:
提問:你覺得小種子能跟得上其他的種子嗎?
在雪山上的種子還能發芽嗎?
掉進沙漠里的種子還能發芽嗎?
小結:種子發芽需要很多條件,水分、陽光、溫度、空氣,缺一不可。
2、連續觀察三張圖片:
提問:看看這幾張圖片,你覺得他們是同一個季節嗎?
小結:原來種子發芽,要經過好幾個季節。
提問:現在還剩幾株小樹苗?
你覺得這個時候的小種子會想什么?
過渡:其實種子的生長很不容易,除了自然的磨難,他們還會遇到其他的磨難呢!
3、回憶、提升:
提問:你覺得小種子最后能活下來嗎?
看到同伴的失敗,他會退縮嗎?為什么?
還記得小種子為了長成巨人花,它經歷了哪些磨難?
小結:小種子經歷了春、夏、秋、冬,經歷了飛翔、落地、發芽、開花,經歷了很多很多的磨難,真是不容易!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他很堅強,從沒有放棄。
。ㄈ┞撓祵嶋H:
1、介紹班中一個孩子的經歷:
教師:其實在生活中,我發現我們的身邊也有一顆小種子哦!
。úシ臥PT)
小結: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也像小種子一樣,沒有放棄,最后成功了。
2、幼兒分享、交流:
教師:在生活中,我是小種子,你也是小種子,一定也發生了很多像小種子一樣的事情。能說出來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幼兒分享)
3、汶川大地震:
教師:世界上生活著很多的小種子。
(播放汶川大地震資料)
教師:遭遇了這么嚴重的災難,生活在汶川的小朋友,一定會放棄吧?
。ㄓ^看PPT)
小結:我們的生活總是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只要你不放棄,總有成功的一天。
活動評析
語言活動《小種子》來源于幼兒生活中現存的問題,以“汶川大地震”為抓手,以繪本《小種子》為線索,循序漸進、層層深入,讓孩子感悟到生活中永不放棄精神的可貴。
在活動的第二部分,采用不同的圖片呈現方式:逐圖觀察、連續觀察、循序觀察,不僅有效達成了環節目標,同時大大激發了孩子觀察的興趣,促進了幼兒思維的發展。
但是,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活動形式還可豐富。活動中基本以師生對話為主,很多孩子想說卻沒有機會,可以在活動的第三部份“聯系實際”時,增加一些生生互動的環節,請孩子們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2.情感渲染還需思考。情感的渲染是活動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特別是在活動的結尾部分——觀看汶川大地震圖片,但是由于教師比較急促,草草收場,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觀察圖片、思考體驗,看得出孩子們還有很多想說的沒有說?梢远鄿蕚湟恍┑卣鹬袨膮^小朋友的照片,更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孩子多多感受,充分體驗。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5
游戲玩法建議:
1、幼兒吹畫時,在樂曲A段中每個樂句1--3小節引導幼兒用自己創編的雨點的動作表對準紙上的種子吹風;反復四次。B段引導幼兒用手指隨音樂的變化畫出小樹苗的枝葉。
2、吹畫結束后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體驗成功感。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清新優美的旋律與蓬勃向上的意境,積極參與多樣化的欣賞和表現活動。
2、嘗試運用吹畫、體態動作等方式表現種子逐漸鉆出地面,慢慢長大的情景。
3、萌發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與美好生活的向往,體驗創造的樂趣。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過程:
。ㄒ唬┲v述《種子托比的故事》,自然引出活動內容。
師:在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里,有高高的大樹……(故事詳見附錄),種子托比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ǘ┮龑в變和暾麅A聽音樂。
1、引導幼兒完整傾聽音樂跟隨故事的情節自由想象種子托比的變化。
師:你覺得托比發生了什么變化?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再次完整傾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優美的意境。
師:是誰叫醒了托比?托比被叫醒后會發生哪些事情?
。ㄈ┙Y合圖譜,引導幼兒感受AB兩段不同的音樂性質和所表達的音樂意境。
1、引導幼兒感受A段音樂師:調皮的小雨點和風寶寶來到托比身邊,它們是來叫醒托比的'嗎?
。╨)教師隨音樂操作A段圖譜,幫助幼兒理解A段音樂中蘊含的情境節奏。
師:小雨點和風寶寶把托比叫醒了嗎?它們來了幾次?如果你是小雨點和風寶寶,你會怎么叫醒托比呢?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小雨相風的動作,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動作引導幼兒一起進行動作再現。
。3)結合幼兒的想象,鼓勵隨音樂動作模擬再現A段種子發芽的情境。
2、引導幼兒欣賞B段音樂。
(1)教師隨樂用畫筆逐步描繪出種子托比蓬勃生長,成為大樹的情境,加深幼兒感受。
師:托比慢慢地鉆出了地面,慢慢地它又有變化啦,我們一起來看看。
(2)引導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再現托比長出枝干和葉子的情境。
師:托比是怎樣慢慢長成大樹的?你能試一試用動作告訴大家嗎?
教師根據幼兒表現提出要求:和音樂配合才能讓托比長得又高又美。
。3)引導幼兒大膽用動作模擬再現B段情境,提醒幼兒動作合拍。
(四)運用多種形式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肢體動作再現種子萌芽、成長的情境,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2、觀看flash,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音樂蘊含情境的理解。
3、引導幼兒伴隨音樂,以吹畫的形式再現種子萌動、逐步成長的過程,充分感受音樂的氛圍。
4、欣賞幼兒作品,充分感受音樂充滿著喜悅與希望的意境。
活動反思:
整體將課程教案預設內容上下來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環節有點混亂。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環節有些停頓(頓時忘記接下來的環節是什么了),當我的是種瓜的人,幼兒是瓜時,我們配合地不錯,沒想到幼兒都會自覺地蹲(趴)下來當小種子。但是接下來互換角色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所有幼兒都跑過來給我(做瓜)的來種,導致幼兒擁擠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發生。沒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級教師來班里,所有在教室點評中除了我們的主班老師鄭老師外,還有其他三位特級教師的評課。
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開頭,很簡略顯得緊湊。并且在唱歌的時候一直是面帶笑容的,精神很飽滿。若是表演環節可以緊湊一點,那么整堂課相對于實踐的學生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值得小表揚一下。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并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紙板。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看桌上有什么?
幼:蠶豆、黃豆、紅豆。
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幼:種子。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么?為什么?
幼:紅豆,因為有紅豆標記。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
幼:黃豆、蠶豆。
師:排隊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師:紅豆有幾顆?(幼:十顆),黃豆有幾顆?(幼:十顆),蠶豆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磕撬鼈兣诺年犖橐粯娱L嗎?(幼:不一樣)
。4)討論為什么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
幼兒A:因為紅豆小,所以排得最短。
幼B:因為蠶豆大,所以排得最長。
幼C:因為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師: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師:看看紙板上有什么?
幼:種子標記,線。
師:這三條線怎么樣?
幼:一樣長。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
。3)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幼A:一樣,幼B:不一樣。
。4)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
。5)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6)講述操作結果。
幼A:不一樣多。幼B:紅豆用得最多,
(7)蠶豆最少。
。8)討論“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呢?”
。9)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1)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么?
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得多?為什么?
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戲:過小橋。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
(3)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游戲)
師:為什么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戲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完過小橋的游戲吧!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顒又,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說出自己的理解,讓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間,讓幼兒對數學活動充滿興趣,并為入學前增添了興趣。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熟悉猜拳游戲,提高身體反應能力和靈敏性。
2.在與同伴互動中,能共同遵守游戲規則帶來的樂趣。
3.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4.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種子牌、名牌卡、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熱身運動。
2.游戲玩法。
。1)教師:兩顆快樂的小種子想去遠方安家,我們和小種子一起玩遠行的游戲吧!
。2)幼兒用剪刀石頭布的游戲分出勝負。贏的小朋友向終點線邁一大步,最先走到終點線的獲勝。贏的小朋友跑去抓輸的小朋友。
3.兩個教師示范游戲《剪刀石頭布》的玩法。
4.幼兒兩兩結對玩游戲《剪刀石頭布》,贏的幼兒向終點線邁一大步,最后分出勝負。游戲結束,贏的小朋友撓輸的小朋友癢癢。
5.放松運動。
活動拓展
《撕名牌》游戲:幼兒兩兩結對玩剪刀石頭布游戲,贏的`幼兒跑去撕輸的幼兒的名牌。
游戲反思:
石頭、剪刀、布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游戲,很多孩子都愛玩。本節課石頭、剪刀、布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游戲,趣味性強,不僅能鍛煉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性,還能訓練幼兒快速的反應能力。他們多習慣于用手來完成,但如果用腳來做這個游戲,卻比較陌生。
活動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且貼近幼兒的生活,孩子們都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不但鍛煉了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性,訓練了幼兒反應的靈敏性,同時使他們體驗到了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認識葵花種子,對葵花種子生長過程感到好奇
2、能認真觀察葵花種子的生長過程,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并描述葵花種子前后的變化
重點
能認真觀察葵花種子的生長過程,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并描述葵花種子前后的變化。
難點
能認真觀察葵花種子的生長過程,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并描述葵花種子前后的變化。
教具
PPT、向日葵種子若干、六盤各階段種子幼苗、大白紙一張、水彩筆一盒
教學方法
講授法、觀察法、提問法、實物展示法
一、活動導入:
講故事《我是一顆小種子》
“老師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種子,因為每一粒種子里面都有一個秘密,我們來看一看,這個秘密是什么?”
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種子生長過程的條件和變化,融入種子生長的情境
借助故事讓幼兒了解種子的生長,創造種子生長變化的情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活動進行:
環節一:談話
教師講完故事后提問幼兒:“故事里聽到了什么?”,讓幼兒說出故事主線(種子的生長過程)種下→探出頭→發芽→長出葉子,幼兒說出主線的時候,教師給出生長過程的圖片,通過圖片展示把生長過程展現給小朋友。提問幼兒:“小朋友知道什么是種子嗎?”我們身邊有哪些種子?引發幼兒思考。
提問幼兒,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在幼兒回答的時候播放對應的圖片,加深幼兒對種子生長過程的印象
認真聽老師的問題,思考回憶種子的生長過程以及見到過的種子和他們印象中的種子
故事內容就是種子的生長過程,讓幼兒聽故事后回答問題,加深幼兒對種子生長過程的印象,引發幼兒思考種子的功能
環節二:展示實物種子
教師展示準備好的葵花種子,把種子分發到每個小組,每個小組兩到三名幼兒,讓幼兒認真觀察種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討論一下葵花種子的形態特征,并給幼兒要求,在分發到種子之后不爭搶、不吵鬧,要愛護種子寶寶。在幼兒觀察種子后,教師提問幼兒,進一步認識種子。
展現事先放好的葵花種子鼓勵幼兒認真觀察葵花種子
遵守規則,認真觀察種子形態特征,在觀察的時候認真思考老師的問題
用實物種子,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去感受種子的形態特征,觀察后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
環節三:展示幼苗
展示教師種出來的葵花苗,讓小朋友觀察不同階段的幼苗。展示幼苗時一一展示不同階段的幼苗,從種子到幼苗,讓幼兒一盆一盆的觀察,然后說出它們的特征,再進行對比觀察。教師:“小朋友們,有沒有想過種子長大后的樣子,那種子長大后會是什么樣子的呢?”然后帶小朋友到植物區去觀察從種子到幼苗不同階段的植物。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在生長的種子的形態特征,然后帶幼兒進植物區觀察,觀察的時候教師一盆一盆從最初的.形態展示到成熟的形態展示
幼兒認真思考教師的提問,進區后認真觀察,說出種子生長的一些特點,對比觀察所有植物的不同之處。
通過觀察不同階段種子幼苗,讓幼兒知道種子是在生長的,并且發現生長過程中的變化,比如葉子有什么不一樣?枝干有什么變化?
環節四:自我表達
鼓勵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種子的生長過程(身體動作、圖畫、語言表達……)教師提問幼兒思考為什么種子的幼苗會長得不一樣?幼兒思考感受幼苗是因為生長才會不一樣。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種子生長過程,當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完進行分組,總共分三組:語言組、動作組和圖畫組,然后聽教師口令進行表演。
教師提問幼兒:“想過種子的幼苗為什么長得不一樣?”引導幼兒思考,然后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來表現種子的生長過程。
幼兒認真思考并回答教師的提問。并思考如何表現種子的生長過程。
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種子的生長過程,是為了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表達種子的生長,加強幼兒對種子生長的印象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種種子并制作觀察記錄表,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等種子長大后,請小朋友帶來幼兒園放在我們的植物角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種子的過程和感受,以及介紹自己的觀察記錄表
教師請幼兒回家后與父母一起種種子,并完成觀察記錄
回家后在父母的幫助下種植種子,并做觀察記錄表進行長期觀察
觀察種子生長是一項長期的觀察活動,應該在家庭中由父母陪伴完成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將收集來的種子進行排列,并能進行分析比較。
2、能認真傾聽,積極思考,養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花生、黃豆各8顆)。
2、人手一張操作卡,一支鉛筆。
3、每組在備有同樣的種子一盆。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小朋友,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哪些種子呢?請你們來說說看?(有蠶豆、花生、黃豆)
二、第一次排隊。
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長短不一樣。
1、小朋友‘這些種子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蠶豆是扁扁的,黃豆是圓圓的;蠶豆大,黃豆小等)。
2、說的很對!小朋友們,這些豆子的形狀不同、大小也不一樣,你們想一
想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哪個大、哪個小呢?(可以讓它們排隊)
3、對呀,排隊是一個好辦法,排好了隊還可以數一數。
4、幼兒第一次操作記錄
師:好吧,那我們就用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看看這三樣種子哪個多,哪個少,(出示操作卡),問:這上面三條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每樣種子排在這個線上)
5、那每條線的開頭有面小紅旗是表示什么呢?(就是從紅旗開始排隊)
6、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小朋友排隊的時候,每顆種子都要緊緊挨著,不把種子灑落在地上或桌子上,排好后數一數每排有幾顆,并在每排種子的后面的第一個方格里記錄。
7、集體分析比較。
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把你的記錄表拿上來給大家看看?小朋友,你們看,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看出了什么?三樣種子的數量都是多少?(都是8顆,一樣多)
8、你還發現了什么?它們的隊伍都一樣長嗎?(不一樣)那哪個最長,哪個最短呢?
9、提問:為什么種子數量一樣多,排列的隊伍都不一樣呢?(因為這些種子的大小不一樣)
10、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都被你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啊,種子的數量相同,大小不同,排列起來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三、第二次排隊。
感知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的隊伍相等時,種子的數量不同。
1、小朋友,如果用這些種子在一樣長的線上排隊,種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呢?
2、幼兒第二次操作。請幼兒接著往下排,排好隊伍后數一數,用數字寶寶記錄在后面的第二個方格里。
3、集體分析比較
師:從這張操作卡上你們發現了什么?數量還一樣多嗎?(不一樣)為什么排列一樣長的隊伍,有的種子少,有點餓種子多呢?(因為種子有大。
4、說的真好,又被你們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排列的長度相同時,種子的大小不同,數量也是不同的。
四、第三次排隊。
感知排列的疏密與隊伍長短之間的關系。
1、明確要求:小朋友,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在排一次,就是不管疏密方法排隊,都要使每樣種子的數量一樣多,每樣種子都是8顆,排列的.隊伍也是一樣長,記住哦,它們的隊伍要排的一樣長。
2、幼兒操作。師: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把小的種子變得和大的種子一樣長呢?或者把大的變得和小的長呢?
3、展示操作卡,集體分析。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每樣種子要一樣多,隊伍是不是排的一樣長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隊伍變得一樣長呢?(把小的種子排的稀一點,大的種子排的密一點就變得一樣長了)
4、還有誰覺得自己排的比他更好的,請你上來。
結束語: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給這些種子排隊,還可以用其他的種子來排隊,小朋友晚上回家可以跟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排隊哦!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系幼兒和生活,利用幼兒平常接觸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設計數學活動,是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我們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種子排隊、層層遞進的環節,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一種互逆關系。本次活動,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學習習慣;顒又,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說出自己的理解,讓每位幼兒都有自己的操作空間,讓幼兒對數學活動充滿興趣,并為入學前增添了興趣。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提出問題并且自己尋求問題答案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幼兒對種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讓幼兒了解各類蔬菜和水果及名稱。
4、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各類蔬菜和水果的種子,同時了解種子的形狀、顏色、大小。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6、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類水果、蔬菜若干
2、盤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蔬菜的種子
活動過程:
。ㄒ唬┘ぐl幼兒的學習興趣
鼓勵幼兒把自己帶來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稱相互介紹一下,讓幼兒了解各類蔬菜和水果及名稱。
。ǘ┮龑в變簩⑹卟、水果分類
引導幼兒按照豆類、瓜果類、青菜類等進行分類。
。ㄈ┨岢鰡栴},幼兒分組進行找種子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問題:你要給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種子?它有沒有種子?種子在哪里?找到的種子是什么顏色、形狀,大小如何?
找種子的過程中,提醒幼兒辣椒、蔥比較辣,注意別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同時提醒幼兒把找到的種子分別裝到盤子里。
。ㄋ模└鹘M一起討論找種子的情況及結果
1、有的蔬菜有種子,如:茭瓜、南瓜、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豌豆、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沒有種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
3、西瓜、香蕉、葡萄、蘋果、梨、橘子、棗、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種子。
4、種子的'顏色:有白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黃色的,還有帶復色斑紋的。
5、種子的形狀:豌豆的種子是圓球形的;菜豆的種子是腎形的;而扁豆的種子卻像被腳踩扁了似的;西紅柿辣椒的種子一粒粒的小、圓而且特別多;茄子、香蕉的種子黑又小不容易發現;茭瓜、南瓜的種子與西瓜種子相似,但顏色不一樣;蘋果、梨的種子非常相似等。
教師小結:有些蔬菜雖然現在找不到種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蘿卜、韭菜、香菜、蔥等,但是這些蔬菜是有種子的。當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慢慢邊老直到開花結種)的時候,這些蔬菜也就有了種子。引導幼兒觀看、認識這些蔬菜的種子。
。ㄎ澹┭由旎顒樱
借助孩子們吃水果間點這一日常環節,來支持孩子找種子的探索活動。讓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動中逐漸積累相關經驗。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庞變和ㄟ^音樂發揮想象,用動作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⑵讓幼兒了解種子發芽變化過程。
⑶體驗音樂樂趣以及大自然神奇。
活動準備:
⑴種子變化過程圖片及豆芽生長過程圖片。
、菩》N子兒歌。
⑶實物:綠豆,豆芽,瓜子,向日葵。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種子發芽圖片講述故事
故事:我是一粒小種子,被勤勞的人們種在了芬芳的泥土中,聽說外面世界非常美麗,于是我扭動身體,一個勁從泥土里鉆了出來。哇,這個世界可真美,我看見了藍藍的天空,白白云彩。(第一張圖片)
有一天,春雨姐姐來到了我的身邊,它輕輕撫摸著我,慢慢的我進入了甜蜜夢鄉。(第二張圖片)
當我醒來時,我才發現,在春雨姐姐哺育下,我成為了一顆快樂的小嫩芽。(第三張圖片)
太陽公公也緊緊擁抱著我,在它溫暖呵護下,我變得更漂亮,瞧,這就是我現在樣子。(第四張圖片)
在雨水姐姐和太陽公公照顧下,過了一天又一天。終于我變成了一朵艷麗的花朵。小鳥也在為我唱歌,蝴蝶也在為我跳舞,在這一刻我感覺到自己無比幸福。(第五張圖片) 總結:小朋友們,這段美麗的小故事我們就欣賞完了,那周老師想問小朋友們一個小問題:
、偾趧谌藗儼颜l種在了泥土里?(小種子)
②有一天,春雨姐姐來到種子的身邊,小種子醒來時,發現自己怎么樣?(發芽了) ③太陽公公也緊緊擁抱小嫩芽,小嫩芽越長越怎么樣? (越長越高) ④最后,它變成了漂亮的什么了?(鮮花)
二、請小朋友用肢體動作表現小種子發芽長大過程①先請小朋友們上來做; ②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做。三、出示實物(瓜子、向日葵)
㈠今天,周老師不僅帶來了美麗的小故事,還帶來了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看一看這是什么?(那一盤瓜子)
、倌侵芾蠋熛雴枂栃∨笥褌冞@盤瓜子是怎么樣長出來的呢? (幼兒:是向日葵)
、谀悄銈冎老蛉湛窃趺撮L大的嘛?(幼兒起來回答) (教師拿出一盤向日葵)
、劭纯矗芾蠋煱严蛉湛麕砹耍銈兿胂脒@盤漂亮的向日葵是怎么長大的呢?(幼兒回答)
小結:向日葵之前也是由一顆小種子慢慢發芽長大而變成的。然后慢慢發芽長大而變成的。然后慢慢的,它結出果實就是瓜子了,非常神奇。 ㈡出示綠豆:
、俳裉熘芾蠋煱焉衿嫘》N子帶來了,看一看這是什么?(綠豆)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有沒有種過綠豆小種子?(種過)那你們和誰一起種的呢?(老師、小朋友)
②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小朋友們自己種豆子的圖片好不好?四、出示圖片
、俪鍪拘∨笥褌兎N綠豆種子圖片,每張圖片進行解說。
②出示小朋友們觀察豆芽圖片,每張圖片進行解說。
五、放兒歌:小種子
帶領小朋友們像種子一樣快樂跳舞,快樂唱歌。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 篇2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了解蒲公英種子隨風飄動到處為家的特性。
2、通過游戲感知樂句,體驗蒲公英種子飛時自由、舒展、愉悅的情感。
3、體驗以游戲開展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色吸管、電子琴伴奏、PPT
一、圖片導入
提問:認識圖片上的花嗎?它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
師:慢慢地黃色的蒲公英花上長出了小小種子,風兒一吹,小小種子飄啊飄啊,它的`家在哪,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初步感知歌曲
1、回憶歌曲內容
提問1:聽到了什么?
提問2:想象一下小小種子飄啊飄啊找新家,它的心情怎樣?可以怎么唱?
2、幼兒跟唱
提問:小小種子的家在哪里?小小種子最后落到了哪里?
三、感知樂句、熟悉旋律
1、觀看動畫再次傾聽歌曲
提問:小小種子是怎么找家的?
2、教師演唱歌曲變出小小種子
提問:蒲公英的種子是怎么打開的?
3、幼兒傾聽歌曲隨動畫提示變出小小種子
師:在你們的幫助下小傘都打開了,看看它是怎么飄起來的。
四、傳遞種子,感知樂句
1、教師示范傳遞方法
提問1:大風吹來,看我的種子是怎么飄起來的?
提問2:一個樂句飄起一個種子,落到哪里?
2、師幼一起傳遞種子
師:讓我們的小小種子也飄起來去找新家吧!
五、游戲"大風吹"
1、交代要求:我做大風,歌曲唱完后,我說"大風吹",你們就問"吹哪里",我說"吹xx顏色的小小種子",xx顏色的小小種子就趕緊找一張不是自己的椅子坐下來。
2、師幼互動游戲
師:大風仔細聽,誰唱的好就吹誰。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種子》09-03
幼兒園大班種子教案03-16
幼兒園大班教案《種子的傳播》03-16
幼兒園大班教案《種子的旅行》09-03
《種子的傳播》幼兒園大班教案09-03
種子的傳播幼兒園大班教案05-14
種子貼畫幼兒園大班教案08-19
《種子貼畫》幼兒園大班教案01-13
幼兒園大班《小種子》教案01-09
幼兒園大班種子排隊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