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雞的一家》,感受它們生活在一起的幸福和快樂。
2、學習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叫聲和對話,嘗試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情境表演。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符合故事內容的草地場景,大公雞、小母雞、小雞、雞蛋的桌面教具各一個。
3、公雞、母雞掛飾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并理解故事《雞的一家》。
1、教師模仿公雞的叫聲,吸引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我請來了一個朋友,請你們聽一聽它的叫聲:喔喔喔,喔喔喔……猜猜看是誰來了?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關于雞的一家的故事。
2、老師邊操作桌面教具邊講述故事、
3、師:故事里有誰?他們是怎樣說話的?小雞是從哪里出來的?
4、幼兒邊看圖書,邊跟著老師講故事。
5、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師:大公雞對小母雞說了什么?小母雞是怎么回答的?
二、表演游戲:雞的一家。
1、鼓勵幼兒模仿大公雞、小母雞的叫聲和動作,并學說它們的對話。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它說了什么話?它說話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如果你是大公雞會怎樣邀請朋友?
2、幼兒嘗試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大公雞或小母雞的角色,戴上掛飾,聽故事進行表演。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邀請和回應同伴,并用動作表現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樣子。
教學反思
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在這次活動中選擇的故事非常精煉,語言非常簡潔,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需要,因此,為幼兒所喜愛。在講故事時用上了幼兒的書,老師和幼兒一起看書、講故事,讓幼兒知道好聽的故事是可以記在書上的,培養了幼兒早期閱讀習慣。
活動中教學的進程能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出發,設計用學角色的叫聲介紹故事中的角色,從而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接著,由淺入深地設計欣賞故事、閱讀故事、學說故事、表演故事等幾個環節,聽講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活動注重了情感表達,強調幼兒的心理體驗,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與教師、同伴、材料的互動較好,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的。在角色扮演的環節,有的幼兒被教具所吸引,所以沒有好好的表演,但大部分幼兒還是陶醉在角色中,表演的比較投入,在下次的活動組織中應注意材料的呈現時機,讓幼兒的注意力投入到表演中。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2
教案目的:
1、學習故事《雞的一家》,了解故事內容。
2、愿意模擬模擬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
教案準備:
圖片:公雞、母雞、雞寶寶;角色胸飾若干:公雞、母雞、雞蛋、雞寶寶。
教案過程:
一、教員完好講述故事一邊,幼兒認真傾聽。
二、出示公雞和母雞,幼兒和公雞母雞打招呼。
發問:
1、故事里都有誰?
2、他們是怎樣叫的?
三、再次講述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發問:
1、大公雞、小母雞是怎樣說話的?
2、小小雞出來后怎樣說?
3、學說“雞的一家”。
幼兒學習說:大公雞,大公雞,喔喔喔,喔喔喔。
小母雞,小母雞,咯咯噠,咯咯噠。
小雞,小雞,嘰嘰嘰,嘰嘰嘰。
四、嘗試分角色扮演大公雞、小母雞和小小雞。
在教師叫“大公雞”的時分,會用“喔喔喔”的`聲音來應對,在教師叫“小母雞”的時分,會用“咯咯噠”的聲音來應對,在教師叫“小小雞”的時分,會用“嘰嘰嘰”的聲音來應對。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3
教案目標:
1.理解故事《雞的一家》,感受它們生活在一起的幸福和快樂。
2.學習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叫聲和對話,嘗試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情境表演。。
教案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符合故事內容的草地場景,大公雞、小母雞、小雞、雞蛋的桌面教具各一個。
3.公雞、母雞掛飾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教案過程:
一、欣賞并理解故事《雞的一家》。
1.教師模仿公雞的叫聲,吸引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請來了一個朋友,請你們聽一聽它的叫聲:喔喔喔,喔喔喔……猜猜看是誰來了?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關于雞的一家的故事。
2.老師邊操作桌面教具邊講述故事.
3.教師:故事里有誰?他們是怎樣說話的`?小雞是從哪里出來的?
4.幼兒邊看圖書,邊跟著老師講故事。
5.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教師:大公雞對小母雞說了什么?小母雞是怎么回答的?
二、表演游戲:雞的一家。
1.鼓勵幼兒模仿大公雞、小母雞的叫聲和動作,并學說它們的對話。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它說了什么話?它說話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如果你是大公雞會怎樣邀請朋友?
2.幼兒嘗試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大公雞或小母雞的角色,戴上掛飾,聽故事進行表演。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邀請和回應同伴,并用動作表現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樣子。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公雞、母雞和小雞,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喜歡與小動物親近。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雞的一家》。
活動重點:
能區分公雞、母雞和小雞。
活動難點:
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用神秘的口氣說出謎面,請幼兒猜謎底:
——"今天來了三個客人,它們是一家人,請你猜一猜,它們會是誰?"
"頭戴紅帽子,身穿花花衣,"
"身子胖胖的,咯咯會下蛋,"
"一身金黃衣,尖嘴啄小米。"
請幼兒說說小雞一家的.名稱:
——"原來是雞的一家,你能說說它們是誰?"
2、觀察圖片: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雞的一家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引導幼兒從身體的大小、羽毛、雞冠等方面觀察:
"它們的叫聲一樣嗎?怎樣叫的?"(學一學
"它們是怎樣走路的?"(走一走
"它們愛吃什么?"
教師歸納小結。
3、經驗遷移:
——"你喜歡雞的一家嗎?"
教師歸納:
——"雞是我們的好朋友,它能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營養,我們要愛護它。"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故事《雞的一家》,理解故事內容。
2、愿意模仿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聲。
活動準備:
圖片:公雞、母雞、雞寶寶;角色胸飾若干:公雞、母雞、雞蛋、雞寶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邊,幼兒認真傾聽。
二、出示公雞和母雞,幼兒和公雞母雞打招呼。
提問:
1、故事里都有誰?
2、他們是怎么叫的?
三、再次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
1、大公雞、小母雞是怎么說話的?
2、小小雞出來后怎么說?
3、學說“雞的一家”。
幼兒學習說:大公雞,大公雞,喔喔喔,喔喔喔。
小母雞,小母雞,咯咯噠,咯咯噠。
小雞,小雞,嘰嘰嘰,嘰嘰嘰。
四、嘗試分角色扮演大公雞、小母雞和小小雞。
在老師叫“大公雞”的.時候,會用“喔喔喔”的聲音來應答,
在老師叫“小母雞”的時候,會用“咯咯噠”的聲音來應答,
在老師叫“小小雞”的時候,會用“嘰嘰嘰”的聲音來應答。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雞的一家》10-22
雞的一家幼兒園教案01-31
幼兒園教案《雞的一家》5篇10-22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雞的一家》01-28
雞的一家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01-31
幼兒園托班雞的一家語言教案02-01
主題活動-雞一家08-05
幼兒園教案《雞寶寶》01-02
雞寶寶幼兒園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雞媽媽和雞寶寶游戲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