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鞋子秋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教案《鞋子秋千》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鞋子秋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鞋子秋千》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初步感知詞語“威武”“地動山搖”。
2.能積極地用動作和聲音模仿動物間的對話。
3.初步感受擁有朋友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激發興趣。
1.出示森林背景圖。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么地方?
幼:森林。
小結:這里可是比樹林里的樹還要多哦。有很多很多樹的地方叫森林。
2.出示圖片獅子,感受獅子的大皮鞋。
師:那森林里住著誰呢?他來了。這是一只怎樣的大獅子?
幼:美麗、兇猛的獅子。
師:我知道,你講的美麗、兇猛就是很威武的意思。今天這只威武的獅子,腳上穿了一雙皮鞋。看,這是一雙怎樣的鞋子?
幼:特別大。
3.出示圖片,理解詞語“地動山搖”。
師:對,這雙皮鞋特別大,走在草地上,草地就會怎么樣?(老師用震動動作輔助表達),遠處的高山也開始怎么樣?(老師用搖晃動作輔助表達)
幼:草地震動起來,石頭搖起來了。
師:地動了,山搖了。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就是“地動山搖”。誰會一邊說這個好聽的詞語,一邊做動作?
4.小結:走在哪里,哪里就地動山搖——這是一雙多么讓人可怕的鞋子,獅子就是穿了這樣一雙大皮鞋,出門去找朋友了。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并學說對話。
(一)獅子找烏龜做朋友
1.出示圖片:"草叢里的烏龜"。引導幼兒觀察烏龜殼的特征并猜測出烏龜。
師:走呀走,找到一個朋友。是誰呀?你從哪里看出來是烏龜的?
幼:硬硬的殼。
師:我們來學學看。你的殼在哪里?你真象一只小烏龜。
2.學說獅子問話。
師:仔細聽,獅子要對烏龜說話了。獅子問:“烏龜烏龜,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
師:烏龜沒有回答,可能沒聽見。那我們一起來問問烏龜。
幼兒學說獅子問話。
3.學說烏龜回答。
師:烏龜終于聽到了。他搖搖頭說:“我才不愿意呢!你的大皮鞋會把我背上的殼踩出血的。”
師:烏龜答應了嗎?為什么?
師:哦,烏龜害怕獅子的大皮鞋。它是怎么回答的?誰來學一學?
幼兒學說烏龜回答。
(二)獅子找猴子做朋友。
1.出示圖片:“森林里的猴子”,引導幼兒觀察小猴長尾巴的特征并猜測出小猴。
師:烏龜害怕獅子的大皮鞋,拒絕了獅子。大獅子只好又繼續往前走,走呀走,找到一個朋友,你猜這回它找到了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來學一學小猴子的樣子。
(1)學說獅子問話。
師:大獅子很想和猴子做朋友,它可能會怎么問呢?
師幼:“小猴,小猴,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
(2)學說小猴回答。
師:小猴會答應嗎?為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師:是呀,小猴害怕獅子的大皮鞋,小猴子連忙跳到樹上。誰來學學小猴子是怎樣跳到樹上的?猜猜它可能會怎么說呢?
師:對,小猴子站在樹上,低著頭,看著獅子,大聲說:“我才不愿意,你的大皮鞋會把我的尾巴踩斷的。”
師:獅子站在樹下沒聽到。我們一起用響亮的聲音幫猴子回答獅子吧!
(3)師幼交換角色練說。
(三)感受獅子由傷心到快樂的情感變化。
1.出示圖片,獅子傷心的表情。
師:找了半天,大獅子沒有找到朋友,你猜他的心情怎樣?(將大獅子的嘴巴貼成傷心的樣子。)
小結:朋友們都害怕大皮鞋,都不愿意和獅子做朋友。所以獅子傷心地哭了。怎么辦呢?誰來幫獅子想個辦法? 讓小烏龜和小猴子都不怕這雙大皮鞋呢?
幼:不要穿這雙鞋了。
師:那可以用這雙大皮鞋做成什么呢?
幼1:可以做成小汽車,帶著小烏龜和小猴子去旅游。
幼2:可以做成花瓶,插上美麗的花。
幼3:可以做成小船,讓小猴和烏龜去劃船。
2.出示圖片:獅子的“鞋子秋千”。
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多。大獅子很聰明,也想了一個辦法。看,(將獅子的大皮鞋貼在兩棵樹中間。)這就是他想出的辦法,誰看懂了?
師:原來,獅子把鞋子做成了一個什么?
幼:鞋子秋千。
師:烏龜和猴子看見了,都來蕩秋千,都愿意和獅子做好朋友了,現在獅子的心情又會怎樣呢? 幼:高興。
小結:原來有朋友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三、結束活動。
你有朋友嗎?能不能把你的朋友介紹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這樣我們擁有更多的好朋友!
附故事:
在一片美麗的'森林里,住著一只威武的大獅子。可是,動物們都怕他,不敢和他做朋友。大獅子多么想和小動物們做朋友呀。哎,對拉,大獅子有一雙很大很大的大皮鞋,他可喜歡這雙皮鞋了呢。他想,我穿上這雙大皮鞋去找好朋友,大家一定會喜歡我的。這一天,大獅子就是穿著這雙大皮鞋出去找好朋友了。
走啊走,大獅子看到了前面的小烏龜,大獅子好想和小烏龜做好朋友呀,于是它大聲地問:“烏龜烏龜,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小烏龜聽見后,把頭縮了起來,小聲地說:“我才不愿意呢,你的大皮鞋會把我背上的殼踩壞的!”
大獅子好傷心啊,再往前走一走,找找別的好朋友吧,咦,前面有只小猴子正在樹下玩耍呢,大獅子多么想和小猴子做朋友啊,于是它連忙踩著大皮鞋走過去了。“小猴小猴,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小猴子看見大獅子,連忙跳到了樹上,小猴子站在樹上,低著頭,看著大獅子,大聲地說:“我才不愿意呢,你的大皮鞋會把我的尾巴踩斷的。”
嗚嗚,小動物都害怕自己的大皮鞋,都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大獅子越想越傷心。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他們不害怕自己的大皮鞋呢?有了,大獅子把皮鞋脫下來,掛在兩棵樹的中間,變成了一架鞋子秋千。看,鞋子秋千搖啊搖,多么有趣啊,“烏龜,小猴,你們快來玩呀。小烏龜、小猴看到了,都過來和大獅子一起玩秋千了,大家在一起,玩得可開心啦。大獅子終于找到好朋友啦,它多么開心啊!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的學習是充滿游戲趣味的。老師很講究教具的設計,把烏龜藏在一個草叢里,只露出一個烏龜殼,不僅巧妙地激起了孩子們幫助獅子找朋友的興趣,而且還幫助孩子們嘗試學習根據動物的局部特征猜測動物的方法。
老師的銜接語很自然地設計了一個獅子與烏龜對話的情境,讓幼兒積極地嘗試用粗粗的、輕輕的聲音、有禮貌的問話或者慢慢地說話四種不同的方式學說獅子和烏龜的對話。所以,學說對話的過程真是溢滿了樂趣與情趣。
老師把猴子圖片藏在了一棵大樹下,只露出一點卷起的尾巴,增加了猜測的難度和趣味,符合孩子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同時也避免了單調的重復,讓故事處處充滿驚喜。
有了第一次的對話練習的基礎,孩子們已能主動嘗試用故事中的對話句型模仿學說獅子與猴子間的對話。因此,為了讓第二次對話練習照樣“粉墨登場”,讓孩子在學說的過程中再次強烈地感受語言學習的樂趣。于是,教師巧妙地引導幼兒邊模仿猴子跳到樹上,翹著長尾巴、低著頭看大獅子等動作,邊學說對話。所以此環節的對話練習過程真是動感十足,趣味濃濃。
幼兒園小班教案《鞋子秋千》2
活動設計
故事《鞋子秋千》是一個充滿友愛的情感故事。孩子在聽聽說說中,一定能感受到擁有朋友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同時故事中“森林”“威武”和“地動山搖”等好聽的詞匯也非常便于孩子們學習和理解。其次,三個小動物間的對話,簡單也重復,非常適合小班孩子學習和模仿。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結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將重點放在了引導幼兒用聲音和動作來模仿小動物的對話,感受說話的樂趣,讓孩子們體會到語言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積極地用動作和聲音模仿小動物間的對話。
3、感受擁有朋友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和一張裁成四份的故事背景圖。
2、五張圖片:大獅子、月牙形的嘴巴、烏龜、小猴子、一雙大皮鞋。
3、音樂(完整講故事時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激發興趣。
1、出示森林背景圖。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么地方?(森林。)
小結:這里可是比樹林里的樹還要多哦。有很多很多樹的地方叫森林。
2、出示圖片獅子,感受獅子的大皮鞋。
師:那森林里住著誰呢?他來了。這是一只怎樣的大獅子?
幼:美麗、兇猛的獅子。
師:我知道,你講的美麗、兇猛就是很威武的意思。今天這只威武的獅子,腳上穿了一雙皮鞋。看,這是一雙怎樣的鞋子?
幼:特別大。
3、出示圖片一,理解詞語“地動山搖”。
師:對,這雙皮鞋特別大,走在草地上,草地就會怎么樣?(老師用震動動作輔助表達),遠處的高山也開始怎么樣?(老師用搖晃動作輔助表達)
幼:草地震動起來,石頭搖起來了。
師:地動了,山搖了。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就是“地動山搖”。誰會一邊說這個好聽的詞語,一邊做動作?
4、小結:走在哪里,哪里就地動山搖——這是一雙多么讓人可怕的鞋子,獅子就是穿了這樣一雙大皮鞋,出門去找朋友了。
(評析:活動導入開門見山,用聊天的方式帶著孩子輕松走入故事,效果很好。)
當孩子說不出“威武”時,我們要善于從孩子的回答中捕捉他們可能的理解詞匯,從而引領孩子學習新詞語。這不失是一個好策略。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并學說對話。
(一)獅子找烏龜做朋友
1、出示圖片:“草叢里的烏龜”。引導幼兒觀察烏龜殼的特征并猜測出烏龜。
師:走呀走,找到一個朋友。是誰呀?你從哪里看出來是烏龜的?
幼:硬硬的殼。
師:我們來學學看。你的'殼在哪里?呀,真像一只小烏龜。
2、學說獅子問話。
師:仔細聽,獅子要對烏龜說話了。獅子問:“烏龜烏龜,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
師:烏龜沒有回答,可能沒聽見。那我們一起來問問烏龜。
幼兒學說獅子問話。
3、學說烏龜回答。
師:烏龜終于聽到了。他搖搖頭說:“我才不愿意呢!你的大皮鞋會把我背上的殼踩出血的。”
師:烏龜答應了嗎?為什么?
師:哦,烏龜害怕獅子的大皮鞋。它是怎么回答的?誰來學一學?
幼兒學說烏龜回答。
(二)獅子找猴子做朋友。
出示圖片三:“森林里的猴子”,引導幼兒觀察小猴長尾巴的特征并猜測出小猴。
師:烏龜害怕獅子的大皮鞋,拒絕了獅子。大獅子只好又繼續往前走,走呀走,找到一個朋友,你猜這回它找到了誰?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來學一學小猴子的樣子。
(1)學說獅子問話。
師:大獅子很想和猴子做朋友,它可能會怎么問呢?
師幼:“小猴,小猴,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
(2)學說小猴回答。
師:小猴會答應嗎?為什么?
幼兒自由猜測。
師:是呀,小猴害怕獅子的大皮鞋,小猴子連忙跳到樹上。誰來學學小猴子是怎樣跳到樹上的?猜猜它可能會怎么說呢?
師:對,小猴子站在樹上,低著頭,看著獅子,大聲說:“我才不愿意,你的大皮鞋會把我的尾巴踩斷的。”
師:獅子站在樹上沒聽到。我們一起用響亮的聲音幫猴子回答獅子吧!
(3)師幼交換角色練說。
(三)感受獅子由傷心到快樂的情感變化。
1、出示圖片獅子傷心的表情。
師:找了半天,大獅子沒有找到朋友,你猜他的心情怎樣?(將大獅子的嘴巴貼成傷心的樣子。)
小結:朋友們都害怕大皮鞋,都不愿意和獅子做朋友。所以獅子傷心地哭了。怎么辦呢?誰來幫獅子想個辦法?讓小烏龜和小猴子都不怕這雙大皮鞋呢?
幼:不要穿這雙鞋了。
師:那可以用這雙大皮鞋做成什么呢?
幼1:可以做成小汽車,帶著小烏龜和小猴子去旅游。
幼2:可以做成花瓶,插上美麗的花。
幼3:可以做成小船,讓小猴和烏龜去劃船。
2、出示圖片四:獅子的“鞋子秋千”。
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多。大獅子很聰明,也想了一個辦法。看,(將獅子的大皮鞋貼在兩棵樹中間。)這就是他想出的辦法,誰看懂了?
師:原來,獅子把鞋子做成了一個什么?
幼:鞋子秋千。
師:烏龜和猴子看見了,都來蕩秋千,都愿意和獅子做好朋友了,現在獅子的心情又會怎樣呢?
幼:高興。(老師及時把獅子嘴巴貼成開心的樣子。)
三、活動延伸。
將烏龜、獅子、猴子等圖片制作成頭飾,組織孩子們表演故事《鞋子秋千》。
活動評析
小班孩子的學習是充滿游戲趣味的。老師很講究教具的設計,把烏龜藏在一個草叢里,只露出一個烏龜殼,不僅巧妙地激起了孩子們幫助獅子找朋友的興趣,而且還幫助孩子們嘗試學習根據動物的局部特征猜測動物的方法。
老師的銜接語很自然地設計了一個獅子與烏龜對話的情境,讓幼兒積極地嘗試用粗粗的、輕輕的聲音、有禮貌的問話或者慢慢地說話四種不同的方式學說獅子和烏龜的對話。所以,學說對話的過程真是溢滿了樂趣與情趣。
老師把猴子圖片藏在了一棵大樹下,只露出一點卷起的尾巴,增加了猜測的難度和趣味,符合孩子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同時也避免了單調的重復,讓故事處處充滿驚喜。
有了第一次的對話練習的基礎,孩子們已能主動嘗試用故事中的對話句型模仿學說獅子與猴子間的對話。因此,為了讓第二次對話練習照樣“粉墨登場”,讓孩子在學說的過程中再次強烈地感受語言學習的樂趣。于是,教師巧妙地引導幼兒邊模仿猴子跳到樹上,翹著長尾巴、低著頭看大獅子等動作,邊學說對話。所以此環節的對話練習過程真是動感十足,趣味濃濃。
【幼兒園小班教案《鞋子秋千》】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鞋子秋千》02-11
大鞋子秋千05-28
幼兒園小班《蕩秋千》教案03-31
幼兒園小班蕩秋千教案01-12
有趣的鞋子幼兒園小班教案03-31
幼兒園小班教案:《鞋子的聚會》06-25
幼兒園小班《有趣的鞋子》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鞋子的聚會》教案08-12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鞋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