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

時間:2023-03-01 18:56:1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

  一、設計意圖

  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要升入小學了,要離開喜歡的老師、同伴,不免有不舍之情,為了緩解幼兒的這種情緒,特設計了此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團結協作、關注他人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3、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加減。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難點是讓幼兒自己設計題卡。

  四、活動準備

  每人一套數字卡片;題卡三份、每人一盒彩筆、名片紙若干、電話機一部。

  五、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玩“補數”的游戲,復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給孩子每人一套1——10的數字卡片,提問:“小朋友,我問你,?的補數在哪里?”孩子回答:“老師老師告訴你,?的補數在這里。”孩子說的同時,舉起自己手中的卡片。

  2、組織幼兒用數字卡片擺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擺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有的孩子卡片不夠用的情況,這時候請孩子之間自己解決,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們互相幫助。

  3、交流討論:

  (1)在別的什么地方還看見有數字?

  (2)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引出“110、119、120”、

  4、分組做題,得出幼兒園電話號碼。

  每組一套設計好的題卡,7道題的得數,放到一塊就是我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做題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識。

  5、分組讓幼兒自己設計題卡。

  寫出一組電話號碼,讓幼兒根據數字設計得數是號碼的小。

  6、引導幼兒自己設計名片。

  要求:名片要漂亮,要有電話,姓名。

  7、玩打電話的游戲。

  幼兒交換名片,互相玩打電話的游戲。

  8、游戲結束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2

  數學活動:

  蠶豆

  活動目標:

  1、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2、能根據蠶豆的不同特征學習5的組成,并作特征標記。

  3、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細心作業。

  活動準備:

  1、課件:蠶豆;

  2、排序卡5份;

  3、蠶豆5籃;

  4、作業卡5種;

  5、點、數牌每人一張;

  6、音樂:“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動程序:

  (一)蠶豆一生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過渡語:軟軟的泥土里睡著一粒種子寶寶,你認識它嗎?

  1、看課件提問:小蠶豆是怎樣長大的?

  2、小組合作進行蠶豆生長過程的排序。

  3、看課件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

  4、用動作隨音樂表現蠶豆的生長過程。

  5、用歌曲演唱蠶豆的'一生。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課件、身體動作、圖片排序、歌詞演唱等多種形式使幼兒清晰地掌握了蠶豆的生長過程。

  (二)蠶豆分家學習5的分成。

  過渡語:小蠶豆長大后變老了,變成了蠶豆的種子,農民伯伯就把它們采下來,剝出來。

  1、比較觀察:蠶豆種子有什么不一樣嗎?

  2、分類記錄:幫助蠶豆寶寶來分家。

  (1)請幼兒介紹和猜測作業紙的做法。

  (2)幼兒自選作業:

  難度一:看圖分類并記錄和作標記。

  難度二:根據特征標記把蠶豆寶寶送回家。

  難度三:分類盒分類記數。

  難度四:分類粘貼記數。

  難度五:分類記數并做標記。

  3、講評作業。

  評析:各種難度和做法給了各種層次和能力的幼兒以選擇的機會,他們還根據蠶豆的許多不同進行分類,無形中又學習了5的組成,又學習了制作特征標記,幼兒的收獲很多。

  (三)蠶豆游戲復習5的組成。

  過渡語:我們幫助了蠶豆分了家,它要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

  1、游戲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貼在胸前,隨音樂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應的卡片合起來是5,然后一起玩炒蠶豆的娛樂游戲。

  2、交換牌子再進行游戲。

  3、老師出示炒熟的蠶豆:蠶豆炒熟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蠶豆吧!

  總評:首先整個活動圍繞蠶豆,把科學和數學巧妙結合在一起,實現了領域內的有機

  整合;其次整個活動體現了幼兒自主性、主動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另外,活動還體現了趣味性、游戲化的教學風格,使幼兒學習得自然、輕松。

  活動延伸:

  1、根據作業情況進行糾正或交換作業卡進行活動。

  2、在自然角繼續觀察蠶豆的生長過程,并學習照顧蠶豆。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活動,對序數活動感興趣。

  2、掌握1-10以內的序數,能夠使用第幾名來表示小動物的登山排名。

  3、能夠積極主動分享自己的作業單,并收納好工具。

  二、活動準備

  水彩筆、作業單、展板、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烏龜動物的卡片若干、膠棒、PPT課件、序數卡、輕音樂。

  三、活動重點難點

  1、掌握1-10以內的序數,能夠使用第幾名來表示小動物的登山排名。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出活動主題,教師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有位新朋友告訴了我一個小秘密,它說動物園今天要登山,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出示ppt

  1、教師提問:都有那些小動登山了?

  2、教師小結:原來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烏龜等都來登山了

  3、教師提問:小狗在第幾個教師與幼兒一同數小狗在第幾名。出示ppt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你們真棒,正確的找到了小狗的排在哪。原來它在排在最后面。兔子的身后。那兔子排在第幾名呢

  (三)教師出示ppt,掌握1-10以內的`序數。

  (1)教師提問:哪位小朋友想試一試找一找小猴子的排名?

  (2)教師小結:我們先要從上往下數出小猴子的排名,再從下往上面數出它排在第幾,就能夠知道小猴子的排名了。

  (3)鼓勵幼兒數一數其他小動物的排名。

  (四)幼兒完成作業單,并進行分享

  (1)先完成的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與同伴共同分享作品。

  (五)游戲我的新座位,活動自然結束

  教師:小動物的排名都找好了。那現在我們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找找你們自己的新座位吧!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4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前、后、左、右等方位,進一步積累方位認知的相關經驗。

  2、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塑料圈若干、場景

  活動過程

  一、初次體驗“小蛇出洞”的.游戲(目的:學習辨別左右方位)

  理解兒歌:小蛇出洞

  提問:聽到了什么?你覺得小蛇怎樣才能“出洞”?

  體驗游戲

  玩法:小朋友扮演小蛇蹲在洞里,老師念兒歌,小蛇必須根據兒歌的要求爬一爬,爬的方向正確才能出山洞;如果方向搞錯小蛇就只能在“洞”(圈圈)里重新再玩一次。

  規則:

  A小蛇必須聽清楚請你“往什么方向爬”;

  B小蛇爬的方向正確表示順利出“山洞”,方向搞錯必須在“洞”里再玩一次。

  C爬出山洞的小蛇馬上回到位置上。

  幼兒嘗試

  重點觀察:幼兒能否根據兒歌指令正確辨別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互動討論: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小蛇分清左邊和右邊?

  二、競賽:哪隊小蛇先出洞

  玩法:幼兒分兩隊(紅黃)輪流扮小蛇玩游戲,紅隊扮小蛇在規定的點子上蹲下,由黃隊隊員念兒歌并檢查小蛇爬的方向是否正確,兒歌念完后,數數幾條小蛇爬出山洞;交換游戲,黃隊幼兒扮小蛇爬呀爬,紅隊念兒歌并檢查,最后比比哪隊小蛇出洞數量多為贏,并得一分。

  幼兒分組比賽(2-3次)

  第一輪游戲:幼兒發指令

  第二輪游戲:教師快速發指令

  三、活動延伸(引出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第三輪游戲:教師快速發指令,各隊派3名隊員相對而立開展游戲……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5

  教案欄目每天為您提供優質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語言、音樂、美術、游戲等多個全面的類別,是幼師們的充電加油站,更多名師公開課視頻、高清PPT課件、配套資料等你來學習交流。通過猴子媽媽買水果的情境活動,引導幼兒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活動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加減法。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小猴子和猴媽媽、桃子、香蕉及5以內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題pp圖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學習得數是0的減法?

  師:猴子媽媽買回來2顆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誘惑,小猴子饞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還是先吃桃子吧,它一會就把2顆桃子吃光了。

  (1)師:你們可以根據將小猴子吃桃子過程列一道算式嗎?(2-2=0?)

  師:為什么是0?你們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2)師: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師:請你們再將小猴子吃香蕉的過程列一道算式。(3-3=0)

  (4)總結規律?

  師:2-2=0 和3-3=0這兩道算式,你們發現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結: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0。

  2.擴展練習

  (1)森林里要舉行化妝舞會了,小猴子和猴媽媽高興地去參加。門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對了才能進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題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題是: -4=0.猴媽媽和小猴子都順利拿到了門票。

  (3)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猴媽媽的算式中,那個框該填數字幾?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個框又該填數字幾?

  4.小猴子和猴媽媽玩累了,猴媽媽說小猴子表現好,準備給它網購禮物。你們一起看看快遞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幫它數數有多少快遞要郵寄的。(幼兒完成幼兒用書p13頁作業)

  活動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內的減法計算。?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完整教案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6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7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通過用不同的方式來統計食品的種類和數量。

  2、感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田田幼兒園一周的食譜。

  2、記錄紙、記錄板、計數條、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田田幼兒園一周食譜,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2)師:今天,請你們來統計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食品并記錄,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4)師: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畫圖、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2)師: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3)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4)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5)師: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食品。

  師:一起看看,我們需要進哪種食品?

  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食品最多,哪種最少。

  4、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看,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統計。(觀看幼兒身高、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統計圖表等)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活動拓展

  幫助教師統計班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回家統計生活用品等。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統計表按圖形的兩個特征統計圖形數量。

  2、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3、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

  2、大象、小鳥、魚、烏龜、圖片。

  3、統計表圖一、圖二、鉛筆。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用圖形拼搭的小動物,激發興趣。

  師:今天有小動物來和我們做游戲了,看看誰來了(魚、小鳥、小雞)?這些小動物身上藏著什么秘密呢?(都是用圖形拼成的)都用到了哪些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呢?

  二、學習用統計表統計幾何圖形數量。

  1、出示烏龜圖片,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按形狀記錄每一種圖形數量。

  2、出示統計表(圖一),指導幼兒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和方法,學習按形狀統計出烏龜圖案中每一種圖形的數量。

  3、幼兒嘗試用各種辦法按形狀、顏色記錄烏龜每一種圖形數量。

  4、出示統計表(圖二),學習按形狀、顏色統計烏龜圖案中的圖形數量。

  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用統計表統計烏龜的圖形數量,統計時要仔細觀察,從上到下,或者從左到右的順序統計,不容易出錯。

  三、幼兒操作,能用統計表按圖形的形狀、顏色統計圖形數量。為每組幼兒提供小動物圖片3幅及統計表(圖二),幼兒自選圖片進行統計。

  四、師幼一起對統計結果進行檢驗。

  五、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真棒,我們學習了用統計表按形狀、顏色對圖形進行統計,而且小眼睛觀察的仔細認真,學會了有序地觀察。老師還有一些圖形圖片,小朋友可以自己進行拼搭,并用統計表統計。

  四、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數學活動,這節活動有30名幼兒參加,分成三個小組,每組10人。第一個導入圖片環節,動物是由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而成,每個圖形外邊框是不同顏色溝邊,圖形本身是白色,這樣從視覺上很清晰的觀察到每個圖形。活動一開始,幼兒興趣濃厚,每當提問某種圖形有幾個的時候,孩子們都爭先恐后,有的幼兒伸出手指頭,有的.站起來,都搶著爭當第一個說出答案的人。到了操作環節,幼兒自選一幅圖片進行按兩個特征統計。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滿足了孩子的不同需求。在操作中,孩子們很認真的觀察統計,因為提供的圖片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圖案,如機器人、小公主等等。在最后和幼兒一起檢驗結果時,有的幼兒還在低頭統計著。可見孩子們很喜歡這節活動。大家參與的興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統計,雖然有的幼兒的統計結果不對,當得知漏數時,孩子們臉上認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9

  一、設計背景

  我們班的幼兒對圖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非常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這節圖形游戲課。目的是培養幼兒圖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幼兒用各種不同的圖形進行拼圖,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也得到很好的訓練。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加深對圖形的'認知。

  2、培養幼兒圖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重點難點

  通過游戲,加深對圖形的認知,培養幼兒圖形方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活動準備

  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片若干。

  五、活動過程

  一、認一認:

  教師出示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片,請幼兒分別說出圖形名稱。

  二、想一想:

  教師出示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圖片,請幼兒分別說說圖形像什么?(教師小結:當小朋友看到一個圖形時,就會想到很多物體。比如看到圓形,就會想到西瓜、乒乓球、太陽、皮球等,我們經常用這種方法,以后我們就會越來越聰明)

  三、拼一拼:

  1、相同圖形拼搭

  教師讓幼兒取出任一種圖形進行嘗試性的拼搭活動,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小結:小朋友可以用其中的一種圖形變成不同的圖形,例如兩個相同的三角形組合在一起,可以變成一個正方形等。)

  2、不同圖形的拼搭

  教師在引導幼兒拼圖時不要一下子把拼好的圖樣給幼兒看,可以先對幼兒進行一定的啟發:比如拼帆船時,可以告訴幼兒用兩個大的三角形做它的帆,另外的圖形拼成一艘船。

  建議:教師巡回時可給予個別指導,并將幼兒的有趣拼搭介紹給大家。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玩了圖形游戲,發現了很多個圖形可以組合成各種各樣有趣的圖樣。只要我們多動手多動腦,就會拼出越來越多的圖案。

  六、教學反思

  幼兒興趣較濃,整節課每位幼兒都得到動手動腦的機會。在用不同的圖形拼搭時,有個別幼兒還不能按時完成。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會看二維標記,進行分房活動。

  2、能夠互相協商合作完成分房任務,提高初步的分析判斷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及相對應的教具。

  2、房子圖片、操作紙、房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出示課件)這是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噓,是誰在嘆氣啊?(出示獅子大王)原來是我們森林里的獅子大王。獅子大王,你為什么事嘆氣啊?

  獅王:哎!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里造了兩幢樓房,一幢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幢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了,只好請小朋友們來幫忙,請你們幫我想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嗎?

  二、多通道參與,引導幼兒學會看標記。

  讓幼兒在聽清楚有哪六個動物來參加分房、他們分別提了那些要求后,學會看與之相匹配的標記,懂得標記的含義。

  1、老鼠:我嘛,年輕靈活,我想住在三樓,而且我不想和貓住在一幢樓里,太危險了。

  2、大象:我太重了,我想住在一樓,而且我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幢樓里。

  3、公雞:我不愿跟狐貍住在一幢樓里。而且每天早上我要打鳴,叫大家起床,我想住在三樓。

  4、貓:我才不愿和老鼠住在一幢樓呢。

  5、烏龜:我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想住在一樓。

  6、狐貍:我嘛,隨便住哪里都可以!

  三、嘗試操作,幼兒根據標記為動物分房。

  1、教師操作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回憶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明確標記的含義。

  2、幼兒2人一組,共同合作按標記為動物分房子。

  四、檢查評價,進一步理解標記含義。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幼兒分房的情況,對有錯誤的分房進一步指導幼兒理解標記的含義,讓其它幼兒幫助糾正。

  五、六人游戲,體驗合作找房的快樂。

  獅子大王也為小朋友們造了新房,6人一幢,每間房子有一個房卡,請小朋友6人一組,先拿好房卡,再根據房卡找到自己的房子(幼兒根據第一次操作獲得的經驗,根據房卡上的標記,共同合作找到自己的家)。

  六、延伸活動,驗證新房找對與否。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1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的分類能力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對歸納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較弱。需要通過不斷的動手操作來幫助他們提高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們選擇幼兒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幼兒在合作討論中學習分析事物的特性,尋找多種分類方法,從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發現、歸納,比較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從生活中感受事物的關系,學會如何分類。

  2、通過操作、探索,培養幼兒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特征的能力。

  3、樂意與同伴合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個,狗的頭飾一個,紙箱制作的車子及房子各一個。

  2、蘋果、梨子、石榴、桔子實物,玩具車、玩偶實物,鉛筆盒、書、筆記本實物,衣服、褲子、鞋子實物。

  3、蘋果、芒果、梨子圖片若干,花、草、樹圖片若干,糖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

  汽車幫小兔把東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請出帶有狗的頭飾的幼兒拉著用紙箱自制的車從教室外面走進來。(車上裝有蘋果、梨子、石榴、桔子實物,玩具車、玩偶實物,鉛筆盒、書、筆記本實物,衣服、褲子、鞋子實物。)

  2、幫小白兔整理物品

  將車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師手拿著小白兔玩偶說:”這么多東西我應該怎么整理啊?”然后問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白兔好嗎?”

  (1)讓幼兒認識各種實物,并討論怎么分,然后請部分幼兒幫忙分物品,將物品放到紙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說說自己分類的理由。

  (2)老師總結:我們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來分。

  3、分小組動手操作分類。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圖片讓幼兒認識,然后將圖片按小組分發給幼兒,請幼兒先小組討論怎樣分,然后每小組請出一個代表來說說他們的分類方法。

  (2)老師講解分類的方法,我們可以將圖片按水果、植物、糖果來分類。

  (3)老師總結各小組分類的情況。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2

  活動目標

  認識并能區分左右的方位。

  使幼兒能發現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觀察力、記憶力。

  讓幼兒體驗到與老師、同伴之間游戲的快樂,寓教于游戲之中,體驗學數學的樂趣。

  引發幼兒學習左右的興趣。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游戲不斷重復鞏固空間方位,達到牢固記憶的目的。

  難點:能區分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活動準備

  與全班幼兒人數一樣多的動物圖像和相應的眼睛、耳朵、手、腿等部位和紅花圈圈。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游戲《出操》。游戲中包含有“向前走,向后轉”的方向,在游戲中復習了“前后”的空間方位。

  二、通過《出操》游戲引出幼兒思考“解放軍叔叔出操時還有哪些口令?(向左、向右轉)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解放軍叔叔的操練吧!”利用幼兒對解放軍操練的崇拜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引出新知識“區分左右”。

  三、新課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用哪只手寫字?那只手拿筷子?請舉起來。”

  生:“這只手。”

  師:“這只手是右手,右手真棒,能做好多的事情,我們一起給它獎勵一朵大紅花(把紅花圈圈戴在右手),另外一只是左手,今天我們來學習區分左和右。”

  2、發現自身的左右。

  (1)啟發幼兒發現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腿、肩、手、眼睛、耳朵、鼻孔)

  (2)游戲:看誰做得對。

  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慢點,隨后游戲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花圈圈的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指你的左鼻孔、左腳跳一下、右腳踏兩下。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又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3、嘗試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請幾名幼兒排成一橫,其它幼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

  (2)游戲:全班幼兒兩排面對面站立,兩人一組,聽教師指令作相應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如:伸出右腳碰一碰,伸出左手拍一拍,向左/右邊看。兩排互換位置重復游戲一遍。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4、操作活動

  一人一份動物圖像,一幼兒說指令,另一幼兒根據指令給動物貼上相應方位的部位(如左眼、右耳朵、左腿),互換角色重復以上操作。

  5、小結:縱觀以上游戲,讓幼兒總結出左右可以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也可以以客體為中心區分。

  6、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回家的路上觀察公路上的人、車都是往哪一邊走?從而教育幼兒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人身安全。

  教學反思

  一、備課時我考慮了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和幼兒的接受能力,在幼兒已具備的方位知識“前后”的基礎下引入“左右”方位,使幼兒較容易接受新知識。

  二、針對本次活動,我進行了以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這節課總效果不錯,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師幼配合得很好,通過這節課,使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方面得到全面的.,自主的發展。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抓住了幼兒對解放軍操練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個性特征,把握了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促進了幼兒對空間方位知識最大限度的發展。

  3、對師幼兒互動的反思:本次活動師幼兒配合得很好。

  三、本節課能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游戲之中。不足之處在于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游戲設計過少,使個別幼兒撐握得不夠好。

  四、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的內容上設計多層次的游戲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會整體觀察,能按照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2、探索不同的路線,并嘗試設計有規律的路線。

  3、體驗迷宮游戲的`樂趣,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迷宮圖各種水果圖片空白迷宮圖課件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重溫走迷宮經驗。

  師:水果王國準備舉辦水果節。要進入水果王國,必須要走過一座迷宮。你們走過迷宮嗎?你是怎么走的?

  小結:不管什么樣的迷宮,都有進口、出口和一定的路線規則。

  2、幼兒探索,初步感知按路線規則走水果迷宮。

  (1)出示水果迷宮圖,觀察、討論進口,出口、路線規則。

  (2)初步嘗試按規則走水果迷宮。

  (3)交流走水果迷宮的方法。

  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按照路線規則走,就能順利到出口。

  3、再次操作,進一步探索迷宮不同的走法。

  (1)交代操作要求:根據路線規則,比一比,看誰找到的路線多。

  (2)幼兒操作。

  (3)交流展示。

  小結:原來在水果迷宮里,同樣的進口和出口,按照同樣的路線規則,可以有不一樣的走法。

  4、拓展思維,嘗試自己設計迷宮路線圖。

  (1)提出挑戰——設計路線圖。

  (2)幼兒自主設計。

  (3)展示、檢查交流。

  (4)感受迷宮的結構組成。

  活動延伸:

  把水果迷宮補充完整,請好朋友走一走我們設計的水果迷宮!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減法應用題,會運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數量的減少,會用“還剩下多少”來提出問題。

  2.幼兒學習投擲技能,并在運動中感受樂趣。

  3.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能力。

  活動準備:

  1-10的數字卡、計算符號、幼兒用書、小老鼠圖片、貓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1)數接龍玩法:請每個幼兒站成一個圓圈并持有一張數字卡,當老師發出接龍指令時,幼兒要按自己數字卡的排序跳出來。

  (2)游戲可變更接龍的.方式。

  2.復習5以內的組成和分解。

  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聽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當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時,教師發出總數指令,幼兒根據總數抱一起并回打“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2.學習編減法應用題。

  (1)出示小老鼠和貓圖片。

  (2)教師演示:今天貓發現有小老鼠偷吃,原來有5只小老鼠,貓捉走了2只,還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導幼兒理解:捉走了,表示減少了,會用:還剩下多少提問)

  (2)出示不同數量的小老鼠圖卡,請幼兒按圖繼續編題,可個人編、分組、集體進行。

  3.列式解答應用題。

  (1)出示計算符號,理解減法算式中各種符號的意義

  (2)教師演示:上題的應用題中講到小老鼠數是多了還是少了?數量減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計算呢?幾減幾?請(幼兒學習列減法算式)

  (3)認識算式中不同數字符號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書寫減法算式。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減法計算的。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學具,讓幼兒桿子將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并作記錄。

  2、通過討論、分析,理解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如一個不風增加1,另一個部分就要減少1。

  3、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塑料小鴨學具人手42只。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玩“碰球游戲”,出現數咔,師問:這數是幾?答“6”。師:今天玩碰游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

  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

  師:今天小狗請幾只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大,考吧。(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么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

  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

  師:現在我請某某小碰喲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復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問: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問: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后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

  活動反思

  經過之前對數學數字的練習,我班的幼兒對數字組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學的`開始,我們對5、6的組成進行了復習,這樣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先做了一個簡單的鋪墊,對幼兒接下來的學習也打下了基礎,讓幼兒在學習新知識會更容易更輕松。

  本課活動完成后,幼兒對7之內數字組合還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1-30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1-25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精選15篇)12-27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5篇)11-30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7篇12-13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0篇12-30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精選11篇)11-27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15篇12-09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案11-30

幼兒園數學幼小銜接教案(通用22篇)12-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在线不卡 | 中国一级特黄精品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