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小魚和鯊魚》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小魚和鯊魚》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小魚和鯊魚》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身體動作來自由表現各種水草、大石頭的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體驗在音樂活動中探索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已熟悉小魚游音樂;小魚、鯊魚的頭飾。布置一個海底場景。
三、活動過程:
1、師生聽小魚游音樂進場。幼兒各自創編魚游的動作,老師幫助幼兒整理腳下的'碎步動作。
2、新教音樂游戲《小魚和大鯊魚》
放小魚和大鯊魚的音樂,讓幼兒分辨小魚和大鯊魚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讓幼兒思考:大鯊魚來時,小魚該怎樣做才能不被大鯊魚發現?
引導幼兒創編各種水草和大石頭不動或蹲下的姿態。
老師講解游戲規則:即小魚在水中游水、吐泡泡,當聽到大鯊魚來到時,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頭的姿態隱藏起來。
3、幼兒玩音樂游戲根據游戲的情況作一下小結。
幼兒熟悉音樂和游戲規則后,可請個別幼兒和老師扮演大鯊魚。
活動反思:
學習歌曲的環節,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礎上,我組織小朋友們將旋律演唱和間奏演奏相結合表演,從集體到小組,變換的表演方式,體驗了各種形式的樂趣,也感受到了音樂到來的快樂。這一環節,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種愉快的音樂氛圍以及情景表演中。
幼兒園小班《小魚和鯊魚》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能勇敢、大膽地與老師一起游戲,樂意扮演小魚角色。
2、發展幼兒跑、跳、躲的能力。
3、促進嬰幼兒大腦皮層運動能區的發展。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小魚胸飾、糖若干,鯊魚頭飾一個,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引題
玩手指游戲,嬰幼兒跟老師學做。
"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一轉……,變變變,變出一條小魚。"(教師手持小魚,依次引導幼兒數小魚1—4)
"還有這么多小魚,我們就一起來扮小魚吧!"(幼兒上來領取小魚胸飾戴在胸前)
二、情景扮演
1、放音樂,幼兒跟隨教師學小魚游,鉆"珊瑚",(家長盡量讓嬰幼兒一起學做小魚游動作)
2、配班老師吹泡泡,嬰幼兒們一起追捉泡泡。
三、游戲"鯊魚來了"
播放"鯊魚"音樂,教師引導嬰幼兒快躲起來,家長則找一個跳袋,提醒嬰幼兒躲在跳袋里。
音樂停,"鯊魚"游走了,請"小魚"們又出來游玩,游戲二次。
四、分享食物
"小魚"在活動室里分散找食物(糖果),家長盡量讓小朋友自身去找,找到食物、洗手后再吃。
【幼兒園小班《小魚和鯊魚》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小魚和鯊魚》09-18
小魚和鯊魚幼兒園大班教案08-19
幼兒園教案《小魚和鯊魚》5篇09-18
幼兒園小班小魚小魚教案12-19
幼兒園小班小魚小魚教案6篇12-19
幼兒園小班捉小魚教案04-02
《小魚》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2-18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魚》09-05
《水草和小魚》幼兒園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