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時間:2023-11-15 12:25:36 美云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1

  活動目標:

  1、能在高 25cm ,寬 15cm 的平衡木上走。

  2、通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

  3、逐步養(yǎng)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著洋娃娃,幼兒隨著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游戲內容:這里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著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

  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么走的?小結:兩臂側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好模仿,因此,幼兒跟著老師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幼兒很開心,幼兒基本上都跟著老師模仿小動物做動作。在做熱身活動時,幼兒興奮得只是嘻嘻哈哈地隨意做動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做練習動作時,多數(shù)的幼兒只是顧著做動作,沒有幾個幼兒跟著老師念兒歌,為了讓幼兒的興趣繼續(xù),我沒有太強求幼兒一定要念兒歌,只要求他們把動作做得好些。在玩游戲時,幼兒戴上頭飾,幼兒基本上能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但有些幼兒可能太興奮,他們不注意聽老師的口令和看更換的頭飾做動作,只顧著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2

  預設目標

  練習走平衡木(高30— 40厘米,寬15—20厘米)。

  嘗試多種平衡器的玩法,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平衡木和其他平衡器。

  錄音帶《健康歌》。

  《健康與社會》下p.9。

  活動過程

  聽《健康歌》,跟教師做動作。

  ——上肢分別平舉、前舉、上舉、足尖走,小步幅隨音樂進場。

  ——膝腕關節(jié)活動:抖抖手呀,抖抖腳;踢踢腿呀,單腳跳。

  金雞獨立

  ——單腳站立。看誰站的'時間長。

  ——在地上畫兩條線,將幼兒分成兩組,讓幼兒踩著線走,要求走成一字線。

  走平衡

  ——教師示范走平衡木,并帶領幼兒練習。

  ——幼兒自由練習走平衡動作,教師鼓勵幼兒自己想一個動作從平衡木上走過。

  ——選出不同動作的幼兒為其他幼兒做示范,帶領幼兒一起練習。如:雙手叉腰走、雙臂前舉走、雙臂上舉走……

  平衡多又多

  ——指導幼兒看畫冊《平衡多又多》,體會每種平衡游戲的動作要領。

  ——幼兒自由選擇平衡器,照畫冊上的動作練一練。教師指導幫助,注意幼兒安全。請幼兒跟教師一起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3

  游戲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敢于一個人走平衡木的膽量。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游戲過程:

  教師先擺好平衡木,讓幼兒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注意保持距離。

  指導要求:

  1、指導幼兒一個個的走;

  2、指導幼兒走平衡木的時候不推拉擠其他幼兒;

  3、指導幼兒走平衡木時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我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小、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準備的'過程中,我還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4

  【設計意圖】

  小班階段幼兒的平衡能力還較弱,平衡板是發(fā)展此項運動能力的一種很有效的體育器械。小班的孩子喜歡新鮮有趣的活動,本設計根據幼兒這一特點,在培養(yǎng)幼兒平衡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以及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在體育活動中能自主活動,大膽探索平衡板的多種新玩法,發(fā)展平衡能力及爬、走等基本技能。

  2.探索平衡板和球結合的多種玩法,提高動作的靈巧性、協(xié)調性,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愉快。

  【活動準備】

  平衡板、球各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以故事形式引導幼兒做準備運動。

  教師:春天來了,小燕子飛來了(上肢運動――兩臂在體側上下擺動),多開心。飛到樹林里,許多小樹被春姑娘吹得擺呀擺的(體轉――身體左右、前后轉動),真帶勁。小燕子飛到公園里,看到許多小朋友在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真好玩(下蹲運動),有趣極了。

  小燕子飛到動物園里,看到許多大象,大象的鼻子長又長(腹背運動――身體前屈學長鼻子大象走),像老爺爺拄著拐杖往前行。小燕子飛到幼兒園里,看到許多小朋友在玩皮球(跳躍運動),它們也學著跳上跳下。

  小燕子還看到爺爺奶奶在做運動(捶捶背、敲敲腿、拍拍屁屁),輕松輕松。

  準備活動可視具體情況重復一次。

  二、基本部分

  1.探索平衡板的多種新玩法。

  (1)幼兒自主探索。

  (2)教師小結,請個別幼兒介紹、示范自己的新玩法。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做了嘗試,老師看到有很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種新的玩法,現(xiàn)在,誰來告訴大家你剛剛是怎么玩的?讓我們一起來學學這些新的玩法,好嗎?(請幼兒介紹、示范自己的玩法,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3)幼兒用新玩法玩游戲(游戲交換兩次)。

  幼兒自由分成三組玩:

  ①站在兩張平衡板上走(兩張合拼增加寬度再接長)。

  ②在平衡板的反面上走(平衡板反面有弧型,增加了難度)。

  ③在平衡板的'反面上爬。

  2.探索平衡板和球結合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主探索。

  師:皮球也想玩了,我們也請它跟我們一起玩好嗎?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球和板,想想這兩種玩具可以怎么玩。

  (2)小結,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師:你們真聰明,還可以把球和平衡板當成朋友一起玩,想出那么好玩的游戲。現(xiàn)在,請一個小老師上來示范一下(幼兒示范)。

  (3)重點練習板上拋接球、板上運球、趴在板上推球。

  ①板上拋接球:雙手抱球站在平衡板上,把球向上拋出,等球下落時馬上把球接住。

  ②板上運球:把平衡板一個接一個地連成小路,中間相距30厘米,幼兒抱球從平衡板上走過,把球投入筐中。

  ③趴在板上推球:兩人一組,趴在平衡板上,相距一米左右進行推接球游戲。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把球放在平衡板上,手扶住平衡板的兩邊不碰到球,把它們都送回家吧,好嗎?看誰的球一直都不會掉下來。

  【設計評析】

  孩子通過自由或結伴玩平衡板,充分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和初步的與同伴合作的意識。他們會兩三個人合作把平衡板反過來拼在一起,變成可以攀爬的樓梯;把兩張平衡板疊在一起,變成蹺蹺板;把許多張拼起來,變成獨木橋……在加入球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動作的靈巧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思維也更活躍了。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5

  活動目標:

  1、嘗試改變兩端積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

  2、發(fā)現(xiàn)操作規(guī)律,培養(yǎng)科學的精神和態(tài)度。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紅藍棒“3”四根、紅藍棒“1”四根、記錄紙、鉛筆、橡皮、大記錄板、黑色水筆、積木。

  經驗準備

  進行三次活動:第一次活動引導幼兒在搭建紅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改變支點使紅藍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動引導幼兒感知在平衡的紅藍棒“4”兩端要添加同樣塊數(shù)的積木才能讓紅藍棒保持平衡。通過i次試驗,幼兒掌握了試驗的基本規(guī)則和記錄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動讓幼兒探索如何改變紅藍棒“3”兩側的重量,讓紅藍棒達到平衡。

  重點、難點:

  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的條件:短的一邊的積木數(shù)要多于長的一邊。

  活動過程:

  1、回憶并鞏固上次實驗結果與經驗。

  教師:上次我們做的平衡實驗得到什么結果了呢?

  幼兒:在紅藍棒“4”的兩邊,要放一樣的積木才能平衡。

  老師出示紅藍棒“4”,一個小朋友往兩邊各放兩塊積木,紅藍棒平衡。

  2、介紹本次實驗。

  教師:今天我們換一根紅藍棒3,我們要將支點放在紅藍棒“3”的“2”和“3”之間,你們猜猜會怎么樣?(教師邊介紹邊演示放的位置)

  幼兒:那肯定不平衡。

  教師:我們來試試看啊。(把紅藍棒“3”擺在支點上)呀!不平衡!那怎樣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

  幼兒:要在短的那邊多放積木。

  幼兒:要在長的那邊多放。

  幼兒:應該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吧?

  教師:為什么你認為是在短的那邊多放呢?

  幼兒: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兒:我覺得是要在長的那邊多放,因為那邊長。

  幼兒:你沒看見那邊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師:你們想不想親自試一試呀?

  3、介紹實驗規(guī)則和記錄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到底怎么才能讓這個不平衡的紅藍棒達到平衡呢?我們做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幼兒:積木的兩邊要對齊。

  教師:你是說積木的邊要和紅藍棒的.邊對齊嗎?

  幼兒:對,要不就不準了。

  幼兒:要放在支點的中間,要不就不穩(wěn)了。

  幼兒:要把“2”和“3”的那個線和紅藍棒“1”那兒對齊。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的這些規(guī)則大家都同意嗎?積木兩端要與紅藍棒的兩邊對齊,支點(紅藍棒“1”)放在藍色段內,它右側的邊緣與紅藍棒“3”的“2”和“3”的分界線對齊,而且要放在支點的中間,還要記下真實結果。

  幼兒:同意。

  4、幼兒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邊實驗邊記錄結果。

  第一組:幼兒①把三角積木對著2、3之間的線放好,幼兒②歪著頭看了看:“行了。”幼兒①拿一塊放在長邊,幼兒②拿一塊放在短邊,幼兒①又拿一塊放在短邊,紅藍棒的短邊翹起來了,兩邊基本平衡了,幼兒②在記錄表上記錄下結果。接著幼兒①就在長邊放兩塊積木,幼兒②往右邊放兩塊積木,還是長邊低,她們倆說:“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

  塊往長邊放,長邊更低了。幼兒②說:“不對,長邊太沉了,得往這邊放。”說著拿起長邊的一塊積木放在了短邊上,紅藍棒平衡了……

  第二組:幼兒③和④都操作積木,不斷地在兩邊放積木,平衡了再添加積木,沒有記錄結果。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結果了?”幼兒⑧:“短邊總是比長邊放的多一塊。”幼兒④:“不是多一塊。”教師:“到底多幾塊?”幼兒③:“就是多一塊。”幼兒④說:“不對。”教師:“你們?yōu)槭裁磿洸蛔×?”幼兒③:“忘了記錄了。”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也挺好的。不過還是要將結果記錄清楚,才能驗證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呀。”

  5、分享實驗結果,總結規(guī)律。

  老師請每一組幼兒把成功的積木的數(shù)量填寫在大的記錄表板子上。

  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和你們最開始猜想的一樣嗎?

  幼兒:和我猜想的一樣,長的那邊積木少。我猜想對了。

  教師:那為什么長的那邊積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長的這邊多放會怎么看,本來長的這邊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師:可為什么長的這邊會沉下去呢?

  幼兒:因為這邊木頭多,就重唄。

  教師:今天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平衡的方法,誰來說一說?

  幼兒:紅藍棒短的一邊放的積木多,長的一邊的積木少,紅藍棒“3”就平衡了。

  活動反思:

  活動的生成來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單一的目標特點,將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靈活運用,教師引導幼兒運用紅藍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平衡實驗”,使它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工具。這是一個沒有采用標準測量工具的平衡活動。雖然不是那么精確,但從幼兒不斷的探索和嚴肅認真的眼神里,我們看到了幼兒敢于實踐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通過實驗探索兩邊各放幾塊積木,可以使紅藍棒平衡,在操作、記錄和經驗整合中,他們獲得了關于平衡的相關經驗。

  不足之處:

  由于支點的受力面積比較大,積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結論不會完全精確,只能是模糊的描述總結:紅藍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多,長的一端添加的積木少,才能使紅藍棒“3”達到平衡。所以工具的嚴謹性稍微差了一些。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6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鉆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xié)調性。

  2、培養(yǎng)幼兒勇敢、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能主動參與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1、平衡木4條、海棉墊4塊

  2、音樂:快樂游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二、展開

  1、介紹活動器材

  教師:你沒看這是什么?(平衡木)

  我們可以用平衡木干什么呢?今天我們就用平衡木做有趣的游戲好不好?

  2、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平衡木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3、帶領幼兒做走爬游戲。

  (1)騎馬爬過小橋

  雙腿分開坐在平衡木上,像騎馬一樣匍匐向前爬。

  (2)爬暗道

  將平衡木并攏排好,讓幼兒從平衡木下爬過去。

  (3)走平衡

  讓幼兒排好隊,魚貫式在平衡木上走過去。第二個來回可提醒幼兒加快速度。

  4、讓幼兒走過橋,從橋上跳下。

  教師示范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

  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身體下蹲。

  然后幼兒繼續(xù)練習。

  5、視幼兒情況逐漸增加“橋”的高度,鼓勵幼兒嘗試從橋上走過并跳下。

  三、結束

  1、對幼兒的表現(xiàn)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2、在音樂伴奏下跟老師做放松操。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身體來表現(xiàn)各種概念,獲得新的運動經驗,并體驗成功的樂趣。

  2、通過游戲,發(fā)展平衡能力,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3、在自由玩曲奇餅干盒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寬闊安全的操場,并在操場上畫兩個大圓圈。

  2、曲奇餅干盒若干,青蛙頭飾若干,平衡板、拼墊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青蛙游泳t

  以小青蛙到河里去游泳為主線,編排音樂動作活動身體(各種游泳的姿勢)。

  二、有趣的荷葉游戲

  1、游戲一:荷葉疊疊高。

  (1)師:今天我們青蛙寶寶要從荷葉上快速地走過,有的荷葉高,有的荷葉低,你們有沒有信心?

  (2)幼兒先進行單層盒的平衡練習,再進行兩層或多層盒的練習。老師給予指導,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增加曲奇盒的高度,以激發(fā)孩子們的活動興趣。

  游戲場地器械分布圖:

  第一層次:單層盒 第二層次:兩層或多層盒

  (3)游戲小結:表揚大膽勇敢的小青蛙。

  2、游戲二:踏荷葉比賽。

  (1)介紹玩法:幼兒分成兩組先從荷葉上快速走過,再兩腳并攏擺動兩臂從跳墊上跳過,然后走過平衡板,跑回起點。最先連續(xù)完成三次的一組獲勝。

  (2)幼兒開始游戲。老師注意在平衡板處保護幼兒,提醒幼兒連續(xù)玩三次,并進行適時的鼓勵。

  場地器械分布圖:

  增加練習密度(連續(xù)玩三次),一方面可以減少孩子的`等待,另一方面又提高幼兒的活動量。

  三、探索活動

  1、啟發(fā)幼兒探索的愿望。

  啟發(fā)一:曲奇餅干盒有這么多的玩法呀,你們真是太聰明了。你們還能想出曲奇餅干盒的其他玩法嗎?

  啟發(fā)二:你們可以一人、兩人、多人合作玩,可以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來玩。

  2、教師注意提出安全要求。

  3、幼兒自由探索活動。老師鼓勵幼兒的求異思維,表揚他們的新發(fā)明,并請大家借鑒和學習。

  四、活動小結

  師生回到教室,對活動進行小結,再次激發(fā)活動的愿望。

  1、表揚大膽嘗試、克服困難的幼兒。

  2、表揚動腦思考、探索新玩法的幼兒。

  3、激發(fā)下一次活動的愿望。老師:喜歡今天的游戲嗎?我們下一次可以用今天你們想出的方法編游戲來玩。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8

  活動目的:

  1、利用提供的輔助材料來進行動手操作活動,感知物體的平衡現(xiàn)象。

  2、大膽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感受,體驗探究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正方形的泡沫板,牙簽,橡皮泥

  2、錄音機,磁帶

  3、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要和大家一起來進行操作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些有些什么材料吧!”(教師和幼兒一同認識操作材料)

  二、操作探索:

  (一)第一次操作

  1、提問猜測:如果讓正方形的泡沫板站在小朋友的手指上會發(fā)生什么狀況呢?

  2、幼兒操作探索,提問:小朋友你的正方形娃娃站在手指上會怎樣呀?

  (幫助幼兒區(qū)分“躺”和“站”。)

  (二)第二次操作

  1、設疑:那你能讓正方形娃娃這樣“站”起來嗎?

  (教師演示:讓正方形圖形娃娃一個角站在手指上,保持平衡來回晃動。)

  2、要求:

  (1) 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除了帶來了正方形的.泡沫板,還給大家準備了什么材料?

  (2) 小朋友在使用牙簽時要注意些什么?

  師:“現(xiàn)在請大家利用老師提供的牙簽和橡皮泥,來讓正方形泡沫板變成一個能站在手指上的平衡娃娃吧!”

  3、幼兒動手探索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娃娃能不能站立?為什么不能?

  (幫助幼兒找出原因,從而調整制作方法。)

  個別指導:你能給娃娃裝上腳試試嗎?(提醒幼兒制作成左右晃動的跳舞娃娃樣子。)

  4、集中提問:

  你的娃娃能站在手指上嗎?你是怎樣讓娃娃站到手指上的?

  比較: 你覺得哪個娃娃有趣?為什么?

  5、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發(fā)現(xiàn)了跳舞娃娃的秘密,只有當娃娃左右兩邊的腳重量保持平衡時它才能在手指上跳舞。

  (三)第三次探索:

  師:“老師知道剛才有一些小朋友沒有成功,沒關系現(xiàn)在我們就用剛才小朋友說的方法來制作一個在手指上跳舞的平衡娃娃吧!相信這次我們都會成功啊!

  1、幼兒操作,完成制作。

  2、幼兒添畫五官。

  3、隨音樂跳舞。(結束)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9

  活動目標

  1、發(fā)展身體平衡能力,培養(yǎng)聽信號的習慣。

  2、提高幼兒對體能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平衡蛋2套、雙單元磚12個、體能棒24根;音樂。

  經驗準備:有頭頂報紙等平衡走的游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活動一下脖子和腿腳。

  2、教師出示游戲材料,帶領幼兒一起布置場地:用雙單元磚間隔排成一條直線,并將體能棒插到體能棒的兩側,設置障礙線,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二、游戲部分。

  1、幼兒手拿平衡蛋站在場地上等待。音樂響起,教師發(fā)出口令"頭頂平衡蛋慢走",幼兒要立刻將平衡蛋放在頭頂上,隨著音樂自由分散地慢慢走。

  2、幼兒兩人一組各伸出一只手,等待教師的口令。音樂響起,兩名幼兒手牽手,頭頂平衡蛋在場地上自由行走。

  3、幼兒兩兩面對面站立,等待教師的口令,隨著音樂的響起,互握雙手,頭頂平衡蛋在場地上用側步走的`方法自由行走。

  4、幼兒線嘗試頭頂平衡蛋跨過爽單元磚和體能棒組合而成的障礙線。待幼兒熟悉后,可以開展單個幼兒頭頂平衡蛋或兩個幼兒同時頭頂平衡蛋跨過障礙線的比賽。

  三、結束部分。

  1、做脖子、腿腳的放松運動,游戲自然結束。

  2、稍事休息后,教師帶領或引導幼兒將材料歸放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探索用平衡木來鍛煉身體的方法,在上面平衡走、跑、跳、爬等。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培養(yǎng)運動中的合作能力。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準備:

  平衡木4根、小動物圖片4張:小鳥、烏龜?shù)取?/p>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奶牛舞》:

  師:天氣不錯,我們來跳跳舞吧!(一次)

  二、游戲:自由探索玩平衡木的方法。

  師:你們跳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看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平衡木)

  平衡木可以怎么玩呢?你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自由在平衡木上玩各種各樣的方法。)

  三、用平衡木來鍛煉。

  1.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就在平衡木上鍛煉身體,看誰的鍛煉方法好而且多呢?

  2.幼兒分散在物體中獨自或結伴嘗試各種運動,如:跳、走、跑、爬等等。

  3.教師觀察指導,稱贊好的鍛煉方法,并鼓勵幼兒一起模仿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幼兒展示在平衡木上玩的方法。

  1.在教師的帶領下,全體幼兒一起進行鳥飛、大步走、烏龜爬等方法。

  師: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法,我們現(xiàn)在請一些小朋友給大家表演一下。

  鳥飛、大步走、烏龜爬等方法來鍛煉。

  五、競賽游戲《小烏龜運糧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烏龜運糧食吧。出示圖片讓幼兒模仿過平衡木。(游戲1-2次)

  六、整理各種材料,離開運動場地。

  師:你們幫小烏龜運了糧食它們真高興,現(xiàn)在你們也累了,現(xiàn)在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到教室休息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 1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平衡凳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靈敏、力量和協(xié)調性。

  2、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維、主動創(chuàng)想團結合作、富有責任感的品質及遇事沉著冷靜、勇于克服困難的良好心理素質。

  3、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平衡凳12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活動手腕、腳踝

  2、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選擇平衡凳,探索創(chuàng)造平衡凳的各種玩法。

  2、教師組織幼兒集中展示比較有新意和鍛煉價值的幾種玩法,并讓幼兒選出三種感興趣的進行練習。

  3、將選出的三種動作串起來,幼兒分成四隊進行平衡凳競賽。(兩遍)

  4、老師教授平衡凳趣味游戲

  ①幼兒嘗試十人同時站上一條平衡凳。(如果都成功直接進入④)

  ②擇優(yōu)示范,請他們談談為何能成功,并總結歸納出如下幾點:

  a、要穩(wěn)住重心,不要搖晃,不要推擠。

  b、多想到同伴,采取緊貼和側站的方式,以增加空間。

  c、間隔幼兒手臂互拉的技巧。

  ③請幼兒們再次活動,牢記同伴獲得成功的經驗:控制平衡,站的姿勢,要有序。

  ④結合已有經驗,增加難度,再次游戲。

  將兩條平衡凳并在一起,減小空間,讓二十名幼兒站上去。

  ⑤如果失敗,引導幼兒分析原因,再次嘗試。如果再次失敗,教師將協(xié)助幼兒完成,并告訴他們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再集體完成一次。

  ⑥如果成功,老師加入再玩一次。用表揚的方式告訴他們成功的所在。

  ⑦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歡呼。

  三、結束部分

  “玩了半天,身體累累的吧?,現(xiàn)在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助按摩一下,放松放松”。

  (老師可對活動進行講評)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交流分享沒完成任務時的沮喪心情,及通過合作,互相幫助后全體站上平衡凳的喜悅心情,引導幼兒認識到只要開動腦筋,相信自己,團結合作,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平衡教案(通用13篇)06-16

《平衡》幼兒園教案(通用20篇)04-15

幼兒園中班平衡木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平衡》教案(通用10篇)09-23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性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天堂久久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