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學會在自己探索、與同伴交流中主動求知。
活動目的
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
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方案
認識臘八和臘八粥
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相關的視頻和圖片等,讓他們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1、活動準備
1、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2、課前對于春節的了解以及對于臘八節的了解;
3、教學課件PPT準備。
2、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記得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什么節日嗎?每年的臘月初八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
師: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我們要準備哪些事情呀?
3、和孩子們探究臘八粥的`制作過程,繪制臘八粥制作順序表
①介紹食材
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兩位熬制臘八粥的高手,瞧瞧她們是誰?(請兩位廚師出場)兩位廚師師傅帶來了許多東西,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們圍在桌子旁時,老師引導孩子說出食材、準備的用具。
②引導孩子大膽表述制作臘八粥的方法
師:準備這些東西是要干什么呀?你們會煮嗎?看來小朋友都學會煮臘八粥了!你愿意告訴老師你會怎么做嗎?
師:怎樣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4、延伸活動
臘八節除了有好喝的粥,還有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故事:略
學兒歌《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2
主題節日背景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著香粥時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進。而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 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活動準備
1、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2、課前對于春節的了解以及對于臘八節的了解;
3、教學課件PTT準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牛奶、雞蛋、花卷、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肉松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3、臘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3
一、設計思路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經過上千年的歷史積淀和不斷傳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然而,在西洋節日盛行的今天,中國的傳統民俗我們小朋友知道的還有多少?就如“臘八粥到底是哪八樣東西?臘八節的來歷?”這些問題,都是孩子們所不知道卻又應該了解的。
本次活動的重點,就是想通過繪本故事向孩子介紹“臘八節”,知道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引發幼兒對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的`好奇,從而初步感受和體會傳統文化所蘊涵的團圓美好的意義。
二、活動目標
1、聽故事,跟著“小燕子”一起觀察胖嫂家的變化,理解故事內容。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知道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
3、體驗故事給人們帶來的美好情感。
三、活動準備
1、繪本《屋檐下的臘八粥》、PPT課件。
2、8種臘八食材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封面,引發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人物,對故事人物感興趣。
提問:封面上有誰?長得什么樣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圖書名字
提問:書名中提到的東西,畫面上有嗎?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還有一個主角會是誰?
二、傾聽故事,理解內容
教師依次播放繪本內容,引導幼兒根據畫面猜測內容并能用語言簡單講述
1、出示PPT,提問: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們要干什么?(觀察景色的變化和燕子一家的變化。)
說說燕子為什么要去南方過冬。
2、出示PPT頁,提問:
小燕子看見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準備了哪些好吃的東西?為什么?(觀察畫面,用語言簡單講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幾樣東西?你都認識嗎?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勵孩子說出食材的名稱 、顏色。)
4、出示PPT
什么季節到了,小燕子用銜來的八樣東西做了什么?
三、記八寶,玩游戲
1、出示實物,分辨和認識“八寶”
小燕子用食材來做項鏈,打扮自己,你覺得它們可以用來做什么?
2、游戲:八寶蹲
游戲規則:幼兒每人選擇一張食材圖片,由一人開始邊蹲邊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稱的幼兒需立即回應,繼續游戲。幼兒游戲1-2次。
四、自助閱讀,自主講述
1、設疑:胖嫂究竟用這八樣食材做什么呢?后來發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畫面(從“吃臘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嬸一家是怎么做的?
這一天小燕子過得開心嗎?你知道這天是什么節日?
小結: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逢臘八節人們都要吃臘八粥、團聚在一起,共享親情和家庭的溫暖。過完臘八就要過年啦!
活動延伸
欣賞童謠: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美工區:
1、在活動區提供各種糧食、干果小樣,幫助幼兒認識了解不同的食材名稱和功效,嘗試搭配“制作”——我的臘八粥。
2、創設美工活動區,提供各種中國風的繪本圖片和金山農民畫等圖片,鼓勵幼兒用剪貼、涂畫等方法制作圖畫,布置成“民俗風”畫廊。
閱讀區:
1、收集各民間節日的相關圖片與書籍,制作中國民俗手冊。
2、提供故事圖書和圖片,鼓勵孩子翻閱圖書并講述故事。
3、錄制一些關于我國民俗的故事,讓孩子傾聽、了解,激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4
活動設計背景
在寒冷的冬天,讓孩子一邊聽《臘八粥的故事》一邊品嘗美味的臘八粥,讓孩子深切的體會中國的傳統節日與文化。
活動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理解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升幼兒的生活水平。
3.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4.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幼兒的動手水平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學念兒歌:臘八粥,感受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臘八粥
活動準備
1.課件《臘八粥》、
2.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臘八粥制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理解臘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理解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臘八粥
1.理解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制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成品粥。讓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么?他們高興嗎?為什么?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5
學習內容:
《徜徉于我們的節日——臘八》第三板塊“經典詩詞誦讀節日”
學習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誦讀和臘八有關的詩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句,能夠助賞析內容讀懂詩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通過解讀夏仁虎的《臘八》和陸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臘八的獨特習俗和節日情懷。
學習重點:指導學生誦讀節日詩詞,挖掘其中的節日文化,感受臘八節中所體現的利樂他人、豐盈自我的節日情懷。
學習難點:結合詩句內容了解節日的習俗和情感內涵,體會陸游的情感變化與節日的關系,感受臘八帶給人們的溫暖。
教法:誦讀感悟法,創設情境法,評議討論法。
學法:誦讀感悟法,圖文結合法,合作交流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時間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節日主題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臘八節。你對這個節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發言,教師補充資料并及時點評,豐富學生對臘八的感受,明確這是一個身處寒冬卻內容豐富,讓人倍感溫暖的日子。)
這份溫暖通過不同的節日習俗傳遞下來,今天我要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去體驗這份溫暖——詩詞。(板書主題:臘八詩詞)
二、誦讀詩詞:
1、《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1)自己試著讀一讀,要求正確、流利。
(2)指名朗讀后全體誦讀。
(3)從這首詩里,你看到臘八節怎樣的.習俗?
(指導學生發現,臘八煮粥的習俗,在皇室成員、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對于這樣的習俗,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預設:為什么煮粥?為什么要進奉?為什么稱之為“當今佛”?
(出示資料:臘八粥的傳說。)
通過資料閱讀,你一定有所收獲。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豐富認知。)
說說自己對于臘八習俗的發現。(指名發言,教師點評、補充。)
(4)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詩中所描述的場面,你會選擇哪個詞?
(引導學生體會臘八節中的忙碌、溫暖、祥和。)
這是夏仁虎眼中的臘八!在宋代詩人陸游的心里,臘八又帶給他怎樣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陸游
題目的意思你明白嗎?從詩題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詩為臘八節所做,體現詩人“步行”的閑適。)
(1)自己讀讀這首詩,做到正確流利。
(2)同桌互相檢測。
(3)教師范讀。
(4)學生練讀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釋和譯文試著讀懂這首詩的內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這首詩里有關于臘八的習俗嗎?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饋”來想象表達,這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村子里的人們家家都煮了臘八粥,彼此饋贈,傳遞節日的問候。想象什么樣的人在互相饋贈,又會說些什么呢?)
陸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場面是否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其樂融融、相親相愛。)
這樣的場景,確實令人感到溫暖。陸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引導學生抓住“更覺江村節物新”體會,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覺呢?你能從詩句中發現嗎?
(引導學生關注前三行詩句,發現春意萌發,作者閑散信步,鄉村的曠遠、古樸盡在眼中,但是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都有些悲觀。)
是什么感動了他?(就是這互贈佛粥的場面,就是這彼此溫暖的人心。)
再看剛才的景象,“更覺江村節物新”,那飄渺的煙霧、那滿是牛跡的河畔,都顯得這么富有情趣。就連剛才的自怨自艾,在此時也變得舒心了很多!如果不是他身體欠佳,怎會有這閑情逸致漫步西村,看到這“佛粥互贈”的場面呢?
(6)如果此時陸游走進了人群之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引導學生想象,村民的熱情饋贈,祝福不論親疏遠近,都可以分享。)
(7)這就是臘八節帶給作者的感受。在這個已經有和風春意的節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樸自然。有了臘八的情意傳遞,每個人的心都會溫暖起來。
三、布置活動:
自主閱讀陶淵明的《臘日》,看看你對臘八節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6
一、活動目的
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
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二、教育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關愛身邊人,與家庭成員共同分享臘八粥。
三、領域目標
健康:認識各種常見粗糧,知道人體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營養,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關知識
語言:樂意主動地欣賞詩歌體裁的'作品,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態度自然,聲音響亮。
科學: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意識。
藝術: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在的表達,引導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感受不同音樂形式的演唱風格,對音樂活動產生學習的興趣。
社會:體驗人與人相互交流、合作、溝通、關愛的重要和快樂,樂于與人交流。
四、參考課程
健康《多吃粗糧身體好》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確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2.能主動地參與粗糧的觀察與操作活動,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務。
3.了解粗糧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懂得要愛惜糧食。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2.認識制作臘八蒜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蒜。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
4.體驗制作臘八蒜的樂趣,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臘八蒜的制作材料,學習制作臘八蒜。
難點:掌握制作臘八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學準備
大蒜、米醋、白糖、密封容器等制作臘八蒜的材料。
教學課件或圖片,介紹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四、教學過程
導入部分
通過播放有關臘八節的兒歌或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導入活動。
了解臘八節
教師講解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讓幼兒了解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展示相關圖片或實物,讓幼兒認識臘八粥、臘八蒜等節日特色食品。
制作臘八蒜
介紹制作臘八蒜的.材料,如大蒜、米醋、白糖等。
教師示范制作臘八蒜的步驟:
將大蒜剝去外皮,洗凈并晾干。
將大蒜放入密封容器中。
加入適量的米醋和白糖。
密封容器,放置在陰涼處。
幼兒分組制作臘八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完成制作過程。
觀察與等待
引導幼兒觀察臘八蒜的變化,了解臘八蒜的制作過程需要時間。
分享與總結
邀請幼兒分享自己制作臘八蒜的感受和體驗。
教師總結活動內容,強調臘八節的意義和傳統。
五、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提供更多的材料,讓幼兒繼續制作臘八蒜或其他傳統節日食品。
引導幼兒回家后與家人一起分享制作臘八蒜的過程和樂趣。
觀察臘八蒜的變化,記錄下來,待到臘八節時品嘗自己制作的臘八蒜。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8
活動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含義,知道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2.了解了“臘八節”的由來。
3.參加區域活動。
濃情臘八粥,巧手賀新年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認識臘八節
了解了“臘八節”的由來,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們又會通過哪些有趣的活動一起度過這個傳統節日呢?
動員家長給孩子講述臘八節的來歷和傳說!告訴孩子熬臘八粥需要哪些食材,去廚房或者超市認識食材!收集臘八節的兒歌老師和孩子一起分享!
飯桌上的臘八節
大家認識了制作臘八粥需要的各種材料:大米、糯米、黑米,紅豆、紅棗等等,老師們還將收集到的關于臘八節風俗的許多圖片資料對孩子們進行了展示,講述了有關臘八節、臘八粥由來的民間傳說。
今天,蒙氏班的小朋友走進了水區,要自己動手制作臘八粥!期待ing·····
手指尖上的臘八節
在區域活動中,各班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分別進行了“粘貼畫”“夾豆子”“豆豆大聚會”“豆豆排隊”“豆豆分類”等內容。
臘八蒜里品年味
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因為是在臘八節這天泡的,所以叫“臘八蒜”。將剝好的蒜瓣清洗干凈并晾干,放進干凈的玻璃器皿中再放上糖和醋,臘八蒜就腌制好了(一定要密封并放在陰涼處,大約20天即成)
把喝飽了醋的蒜寶寶放在窗臺上,讓陽光照射,隨著時間慢慢的變綠.....孩子們好期待臘八蒜的變化呀。都向往著過小年吃餃子時可以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呢!一起在蒜寶寶的變化中感受傳統的年味吧!
快快樂樂過臘八
粥來嘍!在進行了一番活動后,我們的臘八粥終于要出鍋了~~在這寒冷的冬日喝上一口熱乎的'臘八粥,香氣飄蕩在整個幼兒園溫暖著你 我 他。
臘八節里的祝福
幼兒園也為家長朋友們準備了香香的臘八粥,讓大家品嘗熙城國際幼兒園的暖心粥,以及心里暖暖的愛~
臘八節喝臘八粥,暖心暖胃,快樂、甜蜜、吉祥、如意、好運、平安、幸福、美滿、喜氣、財氣、桃花運統統都到碗里來……祝大家臘八節快樂,開心!
“生活即教育”,我們抓住生活的每一個教育契機,引導孩子多角度、多感官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感受傳統節日帶來的愉快和祝福!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9
【課程目標】:
1、認知目標: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重點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和象征意義。
2、技能目標:通過動手制作臘八粥美術作品,培養幼兒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對手工材料的認知與應用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體驗節日的歡樂氣氛,學會分享與感恩。
【教學準備】:
1、教學用具:彩色紙、剪刀、膠水、畫筆、實物臘八粥的各種食材模型或圖片等。
2、教學資料:臘八節的故事繪本,臘八粥的制作視頻或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約10分鐘)
1、講述臘八節的故事,展示臘八粥的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臘八粥的主要食材。
2、引導幼兒討論臘八粥的寓意,如五谷豐登、團圓美滿等,并解釋臘八節的傳統風俗。
二、示范與操作(約25分鐘)
1、教師演示如何利用彩紙、剪刀、膠水等工具制作臘八粥的.立體手工模型。
2、幼兒分組進行創作,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模仿或創新制作“自己的”臘八粥模型,教師巡回指導。
三、分享與展示(約10分鐘)
1、完成后,邀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臘八粥作品,包括所選食材及其象征意義。
2、設置情境,模擬一起煮臘八粥、一起分享的過程,強調親情、友情和分享的價值觀。
四、總結與反思(約5分鐘)
1、教師引導全體幼兒回顧本次課堂活動,強化對臘八節和臘八粥的認識。
2、提問幼兒在制作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鼓勵他們思考如何將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情感帶入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在家和家人共度臘八節,共同制作臘八粥等。
【課后反思】:
反思本次課程中幼兒的參與度、興趣點以及在藝術表現、團隊協作、傳統文化認知等方面的表現,調整和完善后續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以更好地滿足幼兒的需求和促進其全面發展。同時,也可關注家園共育,提醒家長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在家開展相關實踐活動,進一步加深幼兒對臘八節的理解和體驗。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10
一、主題活動的意圖:
主題活動《走進傳統節日》是我們班的特色課程,通過活動,意在讓孩子了解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臘八節,即每年農歷十二月八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通常會熬制美味的臘八粥,進行祭祖、祭神等祭祀活動,寓意著祈求豐收吉祥、避邪消災。
二、活動目標:
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通過觀察、品嘗臘八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味覺感受力。
在活動中培養孩子對傳統節日的興趣和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教師提前了解臘八節的起源、習俗等相關知識,為課堂講解做好準備。
材料準備:臘八粥的材料(如紅棗、桂圓、蓮子、紅豆、綠豆等)、烹飪工具、糖果等小禮品。
場地準備:教室布置要溫馨、喜慶,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四、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營造節日氛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教師提問:“孩子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哪個傳統節日嗎?”引導孩子說出“臘八節”。
知識講解環節:教師講解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讓孩子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背景。然后教師展示臘八粥的材料,告訴孩子臘八粥的熬制方法和寓意。
制作臘八粥環節:教師演示臘八粥的制作過程,讓孩子了解如何熬制美味的臘八粥。然后邀請孩子一起動手制作臘八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
品嘗臘八粥環節:孩子品嘗自己制作的臘八粥,感受臘八粥的美味。教師可以問孩子:“你覺得自己制作的臘八粥味道怎么樣?你最喜歡哪種材料?”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味覺感受。
延伸活動環節:教師可以讓孩子回家與家人一起熬制臘八粥,讓家長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增強親子互動。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孩子進行關于臘八節的'手工制作或繪畫等活動,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傳統節日的理解和感受。
五、活動總結: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孩子們不僅了解了臘八節的起源和習俗,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還親自動手制作了美味的臘八粥,增強了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同時,通過與家人一起熬制臘八粥等活動,孩子們也加深了對這個傳統節日的印象和認識。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11
活動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3、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4、能簡單復述兒歌《臘八粥》。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臘八粥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臘八粥》、《臘八節》動畫視頻
2。、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臘八粥制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興趣
觀看動畫視頻《臘八節》,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觀看PPT課件,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豆、綠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臘八粥
1、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制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圖片—成品粥。讓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1、觀看課件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么?他們高興嗎?為什么?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學念兒歌:
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煮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體幼兒品嘗制作的臘八粥,感受勞動的成果,感受臘八節的快樂
五、認識卡片上的字(打印教具)。
以游戲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識字:米、棗、紅糖、豆、蓮子、花生、臘八節。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由于內容較多,所以我沒有對上課時間進行限制,完全將本節課的內容上完,所以超時是本節課的最大問題。而在這節課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還是非常強烈的,每一個環節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學效果很不錯。但是由于內容較多孩子在課后也略顯疲憊,如果重新再上本節課我將會把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刪減,力求精煉的講完本節課,讓孩子在有限的課上時間充分學習且不占用孩子的娛樂時間。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 12
活動目標:
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臘八粥的起源與意義。
嘗試制作臘八粥,體驗制作臘八粥的樂趣。
感受臘八節的文化氛圍,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活動準備:
收集臘八節、臘八粥的相關資料。
臘八粥的材料:大米、糯米、紅棗、桂圓、綠豆、黃豆、薏米、冰糖等。
制作臘八粥的'廚具:鍋、勺子、碗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了解臘八節的起源和意義。
教師介紹臘八節的由來,讓幼兒了解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臘八節的意義,讓幼兒認識到臘八節是一個感恩、敬老、祈福的節日,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2、引導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教師出示臘八粥的材料,讓幼兒認識這些材料的名稱和特點。
教師演示制作臘八粥的過程,讓幼兒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驟。
3、組織幼兒制作臘八粥。
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根據教師的提示和演示,自己動手制作臘八粥。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避免燙傷等意外事故。
4、品嘗臘八粥,分享感受。
教師組織幼兒一起品嘗自己制作的臘八粥,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
教師引導幼兒分享制作臘八粥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幼兒的交流和互動。
5、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活動內容,強調臘八節的意義和文化價值。
教師鼓勵幼兒繼續關注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11篇01-19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手工教案(精選9篇)06-29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教案(通用10篇)01-03
幼兒園小班臘八節社會教案(精選7篇)01-18
幼兒園臘八節教案11-12
幼兒園《臘八節》教案05-28
(經典)幼兒園大班臘八節教案11-16
幼兒園大班臘八節教案09-25
臘八節幼兒園教案模板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