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時間:2024-09-30 10:50:38 偲穎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通用12篇)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1

  活動目的:

  1、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

  2、能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有關小燕子的動作。

  3、能在熟悉曲調的基礎上較為清楚的唱出歌詞。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之前活動中對春天和燕子的初步認識

  2、物質準備:小燕子的圖片(頭飾)、歌曲磁帶、歌詞配圖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教師:小朋友,開動腦筋猜一猜什么動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愛吃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他?

  2、教師出示小燕子的圖片:小朋友,你們說它是誰。看禾斓搅,小燕子飛到了。ǘ┌鄟碜隹,它還想教小朋友們唱一首歌,小朋友們要不要跟小燕子學本領?播放音樂,請幼兒仔細聽"大家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詞里都出現了什么?播放完畢教師進行提問,幼兒邊說教師變按照幼兒說的把歌詞的配圖按歌詞的順序粘貼在黑板上。遇到難點可再播放一次,幫助幼兒一起找出歌詞演唱的內容。在幼兒說出歌詞的同時可以讓大家共同想想歌詞可以配上怎樣的'動作。

  3、學唱歌曲,并可適當的加上創編的動作。

 。1)教師有表情地范唱,邊唱邊指示歌詞相應的圖片。

  (2)幼兒跟著伴奏學唱2~3遍,用圖譜來提示幼兒來記憶歌詞?梢耘渖现跋牒玫膭幼,以便幼兒記憶,感受歌曲的優美。

  4、幼兒完整地進行歌曲表演。

 。1)教師應用圖譜輕聲地帶幼兒完整地表演歌曲,并提示之前一起創編的一些動作,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歌曲表演。

 。2)請幼兒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帶上肢體的一些動作,感受音樂的柔美。

  5、結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聽,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并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它部位舞蹈)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2

  活動目標

  1、了解燕子的基本特征,生活習性。

  2、通過觀察圖片能大膽地講述。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燕子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能用語言大膽表述。

  難點形成原因

  現在的幼兒對于小燕子的基本特征了解比較少,因此講述成為了本次的難點。

  難點解決策略

  教師主要采用引導法、提示法、鼓勵法來解決,幼兒采用討論法、觀察法來突破。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小燕子》:

  模仿小燕子飛翔,與燕子交朋友。(這一環節,孩子們身心都動了起來,都能沉浸在美好地幻想中。)

 。ǘ└鶕酝慕涷,來回憶講述可愛的燕子。

  80%的孩子們從父母、媒體等方面簡單地了解過小燕子,能夠講出小燕子吃小蟲,從而引導幼兒歸納出“益鳥”。

  (三)出示燕子的圖片,讓幼兒從感官上了解燕子。

  這一環節主要掌握燕子的外形特征。孩子們能夠自主地觀察,而且觀察得較為細致,有70%的幼兒能夠用語言及簡單的動作來表現。

  (四)鼓勵教育

  鼓勵教育孩子們保護小燕子,與燕子交朋友,進行游戲《小燕子和媽媽》。

  教學反思:

  幼兒預期表現

  能跟隨音樂動起來,進入到情境中。

  能將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仔細觀察圖片。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3

  一、設計意圖: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有一首的《小燕子》歌曲是幼兒十分熟悉的,在平時的活動中我發現只要《小燕子》的旋律一響起孩子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哼起歌來。

  《綱要》中指出,幼兒沒有經歷就沒有經驗。可見生活已有經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

  而在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孩子對小燕子是有一定經驗與需要的。歌曲《小燕燕》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曲子,歌詞很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簡單明了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

  但由于小班的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力不強,因此在活動中為幼兒設計了多媒體的教學環節及不同的游戲形式,力求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更能理解音樂、樂意表現音樂。

  二、活動目的:

  1、教歌曲《小燕子》,初步學會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2、通過音樂活動,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

  2、錄音機、音樂(磁帶)《走路》

  四、活動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動物新村到了,聽一聽有哪些動物朋友?并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

 。ň毩暵犚魳纷鰟幼鳎,幼兒在《走路》的音樂聲中自信地跳入活動室,和教師、小朋友一起盡情歡跳,能按照音樂節奏做簡單的動作,初步體驗用表情、動作、姿態與他人溝通的樂趣。

 。ǘ⒒静糠郑

 。1)還有一位朋友沒去看呢,小朋友猜猜會是誰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燕子吧)反復感受音樂:天暖了,花開了,小燕子,回來了,燕兒飛得快,燕兒飛得高,飛來飛去吃蟲蟲,吃了蟲蟲莊稼好。

 。S音樂伴奏動作,伴奏音樂2——3遍)

 。2)在音樂聲中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初步感受歌曲。提問:

  a、它是怎樣飛的?

  b、小燕子飛回來做了件什么事情?

  c、小燕子吃了蟲子后誰就長得好了?

  (3)幼兒學唱歌曲。

  1、森林里有一只百靈鳥,唱的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聽百靈鳥唱歌吧(欣賞歌曲一遍)

  2、我們也來學一學百靈鳥唱歌吧(跟唱1——2遍)

  五、結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聽,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并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它部位舞蹈)。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4

  活動背景: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杏樹、桃樹、梨樹都競相開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還帶著淡淡的甜味和清香呢!野花遍地都是,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仓忻鄯湔诿χ擅,蝴蝶們翩翩起舞。小燕子也被這迷人的春色深深吸引,從南方飛了回來,它們自由自在地飛著、唱著,是那么地歡快,那么地動聽!

  《小燕子》這首歌曲是一首傳統經典的歌曲,旋律十分優美動聽,歌詞也比較簡單易懂,很多幼兒都聽過也會演唱。歌曲雖以燕子切入,實則要表達的是春的美,抒發的是對春天的熱愛。如何透過這優美的旋律,簡單的歌詞,來幫助幼兒理解個卻的深層含義——春天的美麗和多姿?對此,我們進行了實踐研究,我帶領幼兒跟隨著可愛的小燕子一起去尋找、發現和感受美麗的春天。

  研后的研討:

  1、在欣賞幻燈時,要加強引導幼兒講述景物的色彩、形態,運用一些優美的詞語或句子。教師可以加以小結,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春天里各種景色的'多彩和美。

  2、幼兒的動作創編過程要配以音樂,尤其是在請個別幼兒介紹動作師,教師可哼唱旋律,使幼兒的動作表演與旋律特點相匹配,能夠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表現動作,突出輕盈、優美的特點。

  3、教師的引導要注意語境的營造,用語氣、語調來帶動幼兒,加深他們對美的感受,體驗發現美景后燕子愉悅的心情。

  研后的研討:

  1、在欣賞幻燈時播放純音樂,不要有歌詞,將幼兒的注意力轉向對春天美的感受,為理解歌曲的意境做準備。

  2、引導幼兒至始至終以燕子的身份參與活動,投入到尋找春天美景的情境中。

  3、幼兒在交流自己的表演動作時,教師要哼唱歌曲,創設情境,突出優美的特點,來體現歌曲的旋律特點。對于幼兒的動作,教師要給予及時地提升,增加動作的美感,豐富動作的表演性,并在情感上引導,進而深化喜歡春天的情感。

  4、在欣賞和講解每張春天畫面時,要有側重點,從不同側面體現春天的美。(如色彩、春風輕拂下柳條樹枝的舞動)結合小班幼兒語言表達尚欠缺的特點,可適當配以動作,來體驗、感受。

  活動反思:

  1、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的制定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并在活動中分解和細化。我覺得此次活動的目標制定的還是比較恰當合理的,活動中我也能注意到把目標滲透在各個環節中,從幼兒的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給予相應的引導。

  2、活動中創設的春天情境很能吸引幼兒,從幻燈的欣賞和現場實物的布置,再加上優美的歌曲旋律,讓幼兒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絢爛多姿;顒又形疫引導幼兒以“小燕子”這一身份去尋找、感受和表現春天的美,始終投入在這一情境中。在這種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方式下,幼兒學得很輕松、愉悅,就像在玩一樣。

  3、在幼兒用動作表現春天中美麗的事物和小燕子飛翔等動作時,我沒有及時地加以引導和提煉,而導致了幼兒兩次表演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沒有提升。可以再進一步地引導,用語言提示或是自身的動作演示,讓幼兒的動作有所提升,也更具美感、更為豐富。

  4、在后面的表演環節,幼兒的動作比較隨意,沒能聽著音樂表演。在這里老師可以提醒幼兒聽著音樂的節奏來做動作,而不是丟棄音樂,這樣也更能讓幼兒注意到動作的優美性。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小碎步走、起踵走。

  2、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幫助的品質。

  活動準備:

  1、燕子頭飾若干、《小燕子》歌曲磁帶,教會幼兒游戲中的兒歌。

  2、場地一端散放著與幼兒人數相等的花環當燕窩。

  觀察指導:

  1、游戲開始,燕媽媽說:“孩子們,天氣暖和了,我們出來跳舞吧!”小燕子跟隨媽媽跑向場地另一端,邊說兒歌邊跳舞:“春天到,天氣好,小燕子出來把舞跳!”這時,一只老鼠(可由老師或幼兒扮演)跑出來偷走1—2個窩。當聽到燕媽媽說“老鼠來了,孩子們快回窩”時,小燕子迅速跑回窩。已經找到窩的小燕子可請找不到的小燕到自己的窩里:“請你到我家里來吧”。

  2、等到小燕子都有窩后,師問幼兒:“有些小燕子沒有窩了,你們是怎么幫助他們的?”(請幼兒講講自己是怎么做怎們說的)

  3、第二遍游戲時可變動作為小碎步。燕媽媽說:“孩子們,肚子餓了,我們出去捉蟲吃吧!”小燕子跟隨媽媽小碎步飛向場地另一端,邊說兒歌邊捉蟲:“春天到,天氣好,小燕子出來把蟲捉!”這時,一只老鷹(由老師手拿一只紙制“老鷹”)飛出來再偷走1—2個窩。當聽到燕媽媽說“老鷹來了,孩子們快回窩”時,小燕子迅速跑回窩。已經找到窩的小燕子可請找不到的'小燕到自己的窩里:“請你到我家里來吧”。

  4、第三遍游戲時可變動作為起踵走。燕媽媽說:“孩子們,蟲子吃飽了,我們出去學本領吧!”小燕子跟隨媽媽學習起踵走走向場地另一端,邊說兒歌邊說:“春天到,天氣好,小燕子出來學本領!”一只老鷹(由老師手拿一只紙制“老鷹”)飛出來再偷走1—2個窩。當聽到燕媽媽說“老鷹又來了,孩子們快回窩”時,小燕子迅速跑回窩。已經找到窩的小燕子可請找不到的小燕到自己的窩里:“請你到我家里來吧”。

  游戲規則:

  1、聽到燕媽媽發出回窩的指令后才能回窩。

  2、沒有找到窩的小燕子,得到邀請,才能到已有燕子的窩里去。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6

  教學目標:

  1、讓寶寶知道外出時不要離開家人身邊。

  2、通過故事知道獨行的危險。

  3、進一步了解小燕子。

  教學準備

  1、《不守紀律的.小燕子》故事。

  2、小燕子圖片、兒歌。

  教學過程

  一、出小燕子圖片,說一說。

  1、小燕子的顏色。

  2、小燕子的生活習慣。

  3、多多了解小燕子。

  二、《不守紀律的小燕子》故事。

  1、講解故事。

  2、提問:

  小燕子怎么不守紀律了?

  小燕子不守紀律后都遇到什么事?

  小燕子之后回燕群了嗎?

  3、說一說,故事讓我們明白了什么。

  三、唱《小燕子》兒歌。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7

  【活動目標】

  1、發展直線跑的能力;

  2、滿足運動、審美、娛樂和模仿需要,發展審美和模仿能力,愉悅情緒;

  3、鞏固和豐富對燕子的認識,增強愛燕情感;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考驗小朋友們的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玩法】

  畫兩條相距15-20米平行線,一邊為家,放一排健身圈當燕巢;

  另一邊為草場,放幾盆盆花。幼兒蹲在“燕窩”內當小燕,一人一個窩。游戲開始時,錄音機播放樂曲,同時媽媽(由教師當)說:“天亮了!小燕快起來跟媽媽去練飛、學捉蟲!”

  幼兒一起跑出跟著跑向草場先跟燕媽媽學小燕舞,然后自由玩耍。聽到雞媽媽聲叫:“下雨了!快回家!”小燕快速跑回燕窩。游戲可設置小花貓角色,小燕外出時小花貓偷走一些燕窩。小燕跑回先找到窩的可邀請沒找到窩的小燕到自己窩來。

  【活動規則】

  1、燕媽媽說完“學捉蟲”和“快回家”時才能跑出和跑回。

  2、別人不邀請不準進到人家的窩里去。

  【活動建議】

  1、此游戲由搭窩、外出、學習、返窩、助友五個活動構成,外出和返窩是主體活動。(、礁、出自:快思、礁網、)這五個活動都是由操作活動、動機和目的、對象、自控和環境與結果等要素構成。六個要素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六個要素都有各自的發展功能。它們也都是可以變化的。要深入研究和發揮它們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它們的可變性創編新玩法,在創編游戲中發揮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潛能。

  2、此游戲的動作包括跑、取放健身圈、舞蹈和一些模仿活動。跑的動作是實現游戲目的主要動作。跑的動作可以是自然跑,也可用模仿跑、舞蹈步;可以分散跑,也可2人結對跑、排隊跑;可統一跑的動作,也可由幼兒自由選擇。跑法是根據教育目的來選擇的。舞蹈動作可由教師教,也可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或創編。其內容可以是映小燕活動的,也可由各種跑的動作組合而成的。

  3、幼兒返窩時有的是邊跑邊找窩,直接向所找的窩跑去,有的是隨家跑回,到家后再找窩,這映幼兒的行動目的性的`差異。教師應引導幼兒聽到返回信號后就找窩,使跑有目標,提高行動的目的性。

  4、有些幼兒見身前的窩已有人時不能馬上往別處找空窩,這映幼兒缺乏活動經驗和思維靈活性差。教師可提示“附近窩里都有人怎樣辦?”讓幼兒思考或討論,也可以在活動中及時提示幼兒快往別處找窩。

  5、可鼓勵幼兒自己找好窩后,要助沒找到窩的同伴找窩,或請他到自己的窩里來,以培養互相關心、樂于助人的好品德。

  6、“家”與“草場”的距離不宜少于10米,并應逐步加距離。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流暢的情緒,知道春天季節的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聲表達內心的感受。

  2.感受音區域中低的位置,分辨音的高低。

  3.能按音樂的節拍協調地做動作,學會聽音樂做跑跳步。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手偶小燕子一只,公雞、老牛的教具各一只,燕子圖—張。

  活動與指導:

  1.在音樂的伴隨下,上身挺直動作與音樂合拍做跑跳步依次進入教室。

  2.感知音的高中低。

  (1)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出示公雞,每天早晨大公雞很早的就起床了,高聲叫著:

  大公雞真勤快!請幼兒學會公雞、老牛的叫聲并回答:準的聲音高,準的聲音低,辨別聲音的高低。

  (2)老師彈奏一首樂曲,分別在高、中、低三個音區彈奏,讓幼兒隨音樂合拍的拍手。當聽到高音旋律時,雙手在頭上拍手,聽到中音區旋律時,雙手在胸前拍手,聽到低音時雙手在腿部拍手。

  3.歌曲:《小燕子》

  (1)“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燕子從暖和的南方飛回來了”出示手偶小燕子,“它高興得唱起歌來了,老師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小燕子”圖片,圖片上畫有紅紅的大陽、綠草地、天空飛著小燕子,老師用清唱的方法再次為幼兒范唱,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3)請幼兒隨教師的琴聲一起練習節奏說白:

 、诤团奶栒沾蟮兀▋洪_放,小草綠。

  (4)學唱歌曲,重點唱好一詞兩音和像聲詞,吐字要清楚,音要準。

  (5)復習歌曲:《多愉快》。

  提示幼兒大家要聽前奏整齊的開始和結束,唱叫要合音樂的.節拍做動作。用自然歡快的情緒演唱。可利用領唱,分組唱的形式練習。

  4.律動:《翹翹板》

  (1)幼兒聽樂曲感受三拍子的特點,柔和舒緩:強弱弱,先用自己的兩個胳膊按節奏左右上下動,幼兒已有玩翹翹板的生活體驗。

  (2)幼兒自由結合分二人一組按音樂的節奏上下的動。

  (3)啟發幼兒兩人要:互相配合做動作,膝關節屈伸運動,體驗身體升起降落的感受。

  5.舞蹈:《快樂舞》

  幼兒聽音樂信號迅速成圓圈站好。

  “小朋友在玩翹翹板時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非常快樂”“好,那咱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音樂響起幼兒隨之舞蹈。

  提示幼兒按音樂合拍的跳,動作要自然協調,尤其是跑跳步,要抬頭挺胸。

  結束部分:在音樂聲中幼兒自由的做跑跳步出教室。

  7、幼兒園音樂區角活動小燕子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能夠隨音樂創造性的進行表演

  活動材料:《小燕子》歌曲磁帶;下燕子的頭飾;幼兒用書第2冊第38至39頁。

  活動過程:1.閱讀幼兒用書第二冊第38至39頁,引導幼兒與同伴講述小燕子的知識。

  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隨音樂演唱并表演歌曲。

  活動評析:幼兒能認真閱讀課本,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認識關于小燕子的知識。

  教學反思:

  幼兒預期表現能跟隨音樂動起來,進入到情境中。能將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9

  活動目標:

  1、知道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有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2、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3、感知燕子遷徙與季節的關系。

  4、熟悉歌曲小燕子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小燕子》歌曲磁帶;

  2、有關人們愛護動物的圖片、燕子標本和燕巢;

  3、秋天的圖片(有燕子南飛的形象)

  活動過程:

  一、播放歌曲《小燕子》,營造愉快的氣氛。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美,隨樂曲跟唱、律動。(優美、熟悉的樂曲,頓時便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談話:歌曲唱的是什么動物?小燕子為什么要南飛?燕子住在什么地方?燕子長得什么樣子?教師適時出示燕子標本和燕巢,結合幼兒平時的觀察,討論燕子的生活習性,出示小燕南飛的形象。

  師小結:燕子媽媽和小燕子住在屋檐下,燕子媽媽會生蛋,然后孵出小燕子。它們銜來樹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窩。燕子媽媽每天捉害蟲喂自己的寶寶。秋天,天氣漸漸轉涼,燕子飛向溫暖的南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

  3、討論:燕子為什么要南飛呢?(由于孩子們平時已經積累了一些知識,談話的氣氛很熱烈,充分調動了幼兒大腦的興奮性。)

  二、講故事《燕子和老爺爺》,知道人與動物要和睦相處。

  1、講述故事《燕子和老爺爺》!坝幸恢恍⊙嘧釉诎峒、安家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

  2、幫助幼兒理解人和小動物和睦相處才快樂。

  (1)“你喜歡故事里的老爺爺嗎?為什么?”

 。2)“你喜歡故事里的小燕子嗎?為什么?”

  (3)“為什么每年小燕子都要到老爺爺家住下?”

 。4)“小燕子每年到我們的屋檐下筑巢你歡迎嗎?你會和它成為好朋友嗎?”(通過講述故事,幼兒感受到人與動物和睦相處的美妙樂趣,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對小動物的保護意識,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同情心。)

  三、啟發幼兒要和小動物和睦相處。

  1、我們該為走廊里的小燕子做些什么呢?

  2、讓幼兒欣賞有關保護動物的圖片,說說怎樣保護動物。

  3、談話:“我和我的小動物”,讓幼兒講述與自家小動物友好相處的故事,共同體驗其中的樂趣。(貼近幼兒的`生活,培養幼兒的社會性,將教育的因素滲透在幼兒的生活中,幼兒很樂意參與。)

  四、活動延伸:將小燕子頭飾投放到表演區,讓幼兒隨音樂表演。

  評析:

  本節活動前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停留在表面,對小燕子不能進行深入的探索。在觀察到這一現象后,教師運用引導的方法幫助幼兒巧妙生成了一個主題。把幼兒的興趣點轉移到人與動物和睦相處上來,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深入,有效地發展了幼兒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故事:燕子和老爺爺

  在很遠很遠的北方,有一個小山村,村子里住著一位老爺爺。老爺爺沒兒子也沒有女兒,一個人很孤單。有年春天,老爺爺家來了一位客人。它披著黑色的外衣,白白的肚皮,尾巴就像一把張開的剪刀,它飛得又高又輕,原來是一只燕子。它圍著老爺爺的小屋飛了好幾圈,看到老爺爺笑哈哈的,很溫和,就決定把家安在這里。燕子銜來了麥桿和草莖,又和上泥土在老爺爺家的屋檐下筑成了一個燕窩,從此住了下來。老爺爺呢,天天將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不讓老貓和大黑狗亂叫,還在院子里放了一個干凈的盤子,每天給燕子添水、加食。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燕子和老爺爺就像一家人一樣親,老爺爺再也不孤單了。

  秋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燕子要把家搬到南方去子。燕子舍不得老爺爺,老爺爺更舍不得燕子,燕子圍著老爺爺的屋子飛了一圈又一圈,好像在說:“老爺爺,別難過,明年春天我一定回來。”燕子飛走了,老爺爺天天盼著春天早點來到。第二年春天,燕子果然回來了,還帶來了幾個同伴。老爺爺的院子里更熱鬧了,老爺爺真高興啊,每天都很快樂。沒多久,燕子孵出了小寶寶。鄰居家的大人、小孩知道了,都來看小燕子,小燕子“唧唧,唧唧”地唱著歌。老爺爺的小院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10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

  2、學習有感情朗誦兒歌。

  3、萌發對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能大膽表現兒歌的內容、情感。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感受兒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

  教學難點是: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有關燕子的圖片

  2、帶幼兒觀察小燕子筑巢、銜泥巴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提問

 、佟靶∨笥褌,你們見過的燕子是什么樣子的?”(有一個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們會干些什么?”(會銜泥巴和小樹枝來筑巢、會飛、會找蟲子、喂食)

  二、教師出示燕子的圖片,教幼兒朗誦兒歌“小燕子,真靈巧,身上帶把小剪刀!

  三、提問“它們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嗎?”(不知道。)“好,我們現在來學習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當枕頭,剪塊泥巴打窩窩”

  四、朗誦兒歌、表演兒歌。邊朗誦邊做動作

  教學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長參與,可以培養親子間的親密度。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會給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11

  一、設計意圖:

  歌曲《小燕子》是我們大班《鳥》這個主題里面的一節教學活動。這是一首四三拍、帶再現的三段體的歌曲。第一樂段節奏舒展,給人一種優美舒情之感,唱出了孩子們熱愛小燕子的心情。第二樂段以跳躍的旋律與第一樂段旋律形成對比,歌唱了小燕子保護莊稼除害蟲辛勤的勞動形象。第三樂段旋律是第一樂段旋律的變化再現,前后呼應,再現了孩子們喜愛小燕子的真摯的感情。大班幼兒喜歡小燕子,對小燕子有一定的感性經驗,也有一定的欣賞音樂的經驗,因此我通過讓感受歌曲旋律和曲式結構,初步學唱歌曲,讓孩子們從理性上知道小燕子是人類的朋友,通過歌聲來抒發對燕子的喜愛、贊美之情。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學習傾聽音樂,嘗試感受音樂a-b-a三段曲式結構。

  三、重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優美、抒情的旋律和a-b-a三段曲式結構,初步學唱歌曲。

  解決重點的方法:

  1、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美好的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教師的示范演唱能給幼兒帶來美的享受,所以我采用演唱歌曲的方法讓幼兒欣賞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在欣賞感知的基礎上,我邊唱歌,邊讓幼兒聽著音樂用“符號”畫一畫對三段樂曲的感受,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三段曲式結構;

  3、利用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難點:用相應的歌聲演唱三段歌曲。

  解決難點的方法:借助幼兒圖譜,結合教師圖譜,在讓幼兒欣賞感知的基礎上,了解并學習用相應的歌聲演唱三段歌曲。

  四、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旋律和歌詞圖片)、小燕子圖片、幼兒每人一份紙和筆、鋼琴。

  五、活動流程:

  謎語導入、引出課題——欣賞歌曲、初步感知——學唱歌曲——延伸

  具體活動過程:

  (一)、猜小燕子謎語,出示小燕子圖片,引出課題。

  謎語:身穿黑鍛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來到。

  (二)、欣賞歌曲,初步感知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第一遍,提問:整首樂曲可以分成幾段?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2、教師演唱歌曲第二遍,請幼兒在段與段轉折的時候舉手示意。這三段樂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3、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嗎?聽起來哪個地方是不一樣的?第二段聽起來又是怎么樣的?教師唱歌,請幼兒將自己對這三段音樂的感受用“符號”畫下來。

  4、展示部分幼兒的圖譜,老師也把自己的感受也畫下來了,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代表優美、輕柔,唱起來的'時候要緩緩地,柔柔的。紅色的小三角形表示輕快、活潑的,在唱的時候要注意聲音短促而有力,要有跳跳的感覺。

  幼兒跟著教師輕哼兩種不同的旋律。

  5、這首歌曲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呢?請你再來聽一聽,等會來唱一唱。教師再次演唱歌曲。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三)、初步學唱歌曲。

  1、幼兒借助圖譜完整演唱。(引導幼兒用相應的歌聲演唱三段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看著圖譜演唱歌曲1-2遍。

  3、逐漸脫離圖譜演唱1-2遍。

  (四)、延伸。

  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鳥在幫助我們人類,請小朋友回家后問問爸爸媽媽,還有哪些鳥對我們人類有幫助,然后也把它編一編,唱一唱。

  課后反思:在以前的音樂活動中,經常會讓孩子們給樂曲分分段,說一說對每一段樂曲的感受,本次活動的設計在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新要求,讓孩子們把對三段樂曲的感受用符號畫下來。因為前面對樂曲有2遍的欣賞感知,然后讓孩子們對三段樂曲進行過比較,幼兒一邊畫的時候我一邊唱歌,所以孩子們畫出來的“感受”還不錯,多數幼兒用了舒緩的波浪線表現第一和第三段。第二段幼兒用的符號各種各樣,有方塊、有圓形等等,他們多數能表現出第二段和一、三兩段不同,但對于第二段旋律的特征幼兒還不會用合適的符號來記錄,這是因為幼兒相關缺乏經驗。在展示圖譜后,我覺得歌曲已經唱了好幾遍了,所以直接提問:“這首歌曲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呢?”結果好多孩子都沉默了,原來前面幾遍幼兒主要在感受歌曲的旋律,對歌詞關注的比較少,因此我又唱了一遍歌曲,讓孩子們帶著任務來聽。當幼兒回答后,我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來記憶。歌詞“除害蟲,保莊稼,你為豐收出力氣“相對比較抽象,結合圖譜我讓幼兒進行討論,幫助大家正確理解了歌詞內容。)

  在學唱歌曲中,第一段和第三段舒緩、優美的旋律幼兒掌握的比較好,第二段演唱時四個“呀”字孩子們拖了長音,結果把活潑跳躍的感情唱沒了,我提醒他們用跳跳、有力的聲音來唱,四個“呀”要唱得短一點,后面幾遍演唱就好很多了。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 12

  目標:

  1、感受音樂的四三拍子節奏與曲段的結構進行連貫與跳躍。

  2、用小燕子飛、捉蟲等動作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3、表達喜愛、愛護小燕子的情感。

  準備:

  燕子飛與燕子吃蟲的圖片。

  過程:

  一、在《小鳥飛》音樂聲中,做鳥飛動作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齊唱:邊用雙手做動作表示青蛙、蛤蟆角色邊歌唱:看指揮輪流演唱。

  三、聽音樂《小燕子》。

  1、邊唱歌曲邊觀察圖片,并討論:歌曲里唱了什么?音樂是幾拍子的?歌曲的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2、邊聽歌曲邊即興動作。歌曲什么地方表現小燕子在飛來飛去,什么地方小燕子在捉害蟲。(用動作表現歌曲的結構)

  3、教師組織幼兒相互觀摩交流飛和捉蟲的動作,以借鑒、積累動作經驗。

  4、邊聽音樂邊完整做動作。表現音樂的連貫優美與跳躍斷頓。

  5、表現喜愛小燕子的心情。

  四、邊做小燕子邊飛出教室。

  評析:

  小燕子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幼兒學起來非常感興趣。歌曲ABA的形式幼兒較快得理解、認識,在前面唱時幼兒唱得較慢,中間這段唱得較快,最后唱得也較慢,旋律得快慢幼兒能較好得表達出來,并較有感情地演唱。個別幼兒還需要老師得多次引導及練習。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燕子》06-16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4篇)02-17

幼兒園小班《小燕子》教案(通用17篇)10-25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燕子》02-05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關于小燕子幼兒園教案(通用10篇)10-10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7-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久久AV丁香 | 亚洲v精品V无:码一区二区桃花 | 天天夜夜综合色鬼久久 |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麻豆中文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