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

時間:2023-02-10 20:31:2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1

  設計思路:

  當我看到《收集東收集西》這篇有趣又富有幻想的散文詩時,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講給班上的孩子們聽。詩歌從自己的收集延伸到他人的收集、進而延伸到自然界,以媽媽的收集為結尾,既滲透著母愛,又拉近了文學作品與幼兒生活體驗之間的距離,為幼兒的理解、模仿及創造提供了空間。

  正值秋季,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經常撿拾院子里掉落的小葉子、小花瓣、花種子、樹根,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寶貝似的攥在手里。這些在成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東兩卻分外吸引孩子,他們還套用了散文詩中的句子――這是他們的收集。我想,既然孩子們那么喜歡撿拾自然物,何不滿足他們,讓他們把自己撿拾的自然物收集起來呢?在撿拾和游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點數及類概念還不太清楚,因此,幼兒的收集正是積累分類經驗的'好機會,還能發展他們的點數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文學作品激發幼兒收集的興趣。

  2、利用幼兒收集的自然物、發展幼兒點數及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欣賞散文濤《收集東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紙、小筐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里收集到許多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寶貝、尹老師發給每個人一個小信封。請你們把寶貝裝在信封中,看誰收集到的寶貝多,而且它們的樣子還不一樣。幼兒自選信封。

  2、到戶外指導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

  老師:你都收集到什么了?哪種最多?還能收集到其他東西么?

  老師:你撿到的樹葉真多呀、還能收集到什么其他的寶貝嗎?

  老師:你都有什么寶貝?是從哪撿到的?

  3、回教室指導幼兒把收集的寶貝進行分類。

  老師:你們收集的東西真是太豐富了、尹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大大的白紙,把你們收集的寶貝都倒在大白紙上,看看你收集的寶貝有沒有長得一樣的,我們把它放在一起。

  老師:你收集到什么了?

  幼兒:我收集到了好多種樹葉。

  老師:它們都是樹葉、都有什么樣子的樹葉呢?

  幼兒:有楊樹葉、小扇子葉、像小手的葉子,好多種呢。

  老師:這是什么葉子呢?

  幼兒:楊樹葉。

  老師:你能挑出和這片葉子一樣的樹葉放在一起嗎?

  幼兒:我撿到的東兩名字都不一樣。

  老師:都有什么?

  幼兒:小花瓣、小草,還有樹葉,還有……都數不出來了,我先把一樣的放在一塊兒再數就行了。

  老師:對,那我們把一樣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數數。

  幼兒:我找到了5樣寶貝呢。

  幼兒:老師,我自己分了11種。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分分好么?

  幼兒:花種子放在一起,小樹枝放在一起……原來我撿到了4類東西呀,我撿到了11片核桃葉,還以為是11種東西呢。

  幼兒:我收集到8種東西,樹枝是一種,但是有楊樹枝和泡桐樹枝,樹葉是一種,也有很多種樹葉、、

  老師:一種東兩也可以分很多,對么?

  幼兒:因為它們都不是一種樹上的樹枝和樹葉……

  4、利用集體分類幫助幼兒更加明確類的概念。

  老師把幼兒收集的每類中取出一個,放在不同的大筐中。小朋友們帶著自己分好類的寶貝去給它們找家。

  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分好類的收集分別放在屬于它的家葉,看看我們全

  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幾類寶貝。

  5、我們今天收集了許多寶貝、小朋友們平時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園中發現了什么新鮮的東兩還可以收集起來,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寶貝玩游戲。

  活動延伸:

  1、鼓慟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游戲的玩法,如,比比誰的樹葉項鏈長、樹葉拼擺畫、樹枝長短的排列、裝飾畫等。

  2、家園配合激發孩子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興趣,如各種各樣的書等。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2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培養朋友之間的友情。

  2、 鞏固重點字詞雷公、烏云、轟隆、圍著、將

  活動準備:

  掛圖、音帶、頭飾

  活動過程

  1、 設置懸念,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 講故事,導入主題。

  3、 提問,故事中的小雞、小狗、小貓、小兔,為什么成了好朋友?(碰了對方,他們會道歉,會說對不起。)

  4、 小朋友碰了別人會說什么?(引導說對不起)

  5、 小朋友有好朋友嗎?說說你的好朋友,。

  6、 我今天學一下關于朋友的.兒歌。

  7、 出示掛圖、讀圖將兒歌。

  8、 角色表演(戴著頭飾)

  9、 小游戲跳圈圈,把字卡放在圈里。讓幼兒往里跳,以游戲的方式,鞏固重點字詞。

  10、 互動找你的好朋友抱一抱,以后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不打架、不罵人。

  結束過程教師小結我們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和睦相處。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3

  一、內容與要求: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目。

  2、了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

  3、通過表演節目和媽媽一起游戲,表達對媽媽的祝賀。

  二、重點和難點:

  知道三八節,并用各種方式向媽媽表示祝賀。

  三、材料準備:

  1、一些歌曲音帶,如〈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

  2、幼兒事先準備好送給媽媽的禮物。

  3、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4、媽媽準備發言。

  四、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動

  (二)慶祝活動

  1、在歌頌媽媽的樂曲中,邀請媽媽們入座。

  說明:

  座位安排,可讓媽媽坐在舞臺前,幼兒坐在周圍。

  2、活動進行。

  (1)主持人引導幼兒說說慶祝會的意義。

  (2)按節目單表演節目。

  說明:

  幼兒在表現自己時,感受到快樂的情緒,同時也使媽媽為自己孩子的表現在高興。主持人的語言應根據節目內容有所設計。

  (3)幼兒說說媽媽在家的.辛苦及對自己的關愛

  (4)個別媽媽表演本領

  老師小結:

  我們的媽媽真能干、真辛苦呀,我們一起來謝謝媽媽:“媽媽您辛苦了。”

  (5)媽媽說心聲。

  說明:

  通過媽媽代表說心聲,體會媽媽愛“我們”的情感同時也激發幼兒愛媽媽。

  (6)幼兒與媽媽一起游戲。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4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對蛋寶寶外形特點的認識準備

  2、蛋殼、各種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蛋殼,并從中發現問題。

  2、幼兒討論:為什么蛋殼會轉?(不一定要得出正確答案)

  3、玩一玩,找一找:還有什么會和蛋殼一樣轉轉轉?

  要求:找到會轉的物體后找找它會轉的秘密。想想

  為什么有的東西不會轉,有的能轉不停。

  4、幼兒小結:蛋殼和圓積木會轉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外形都是圓形的。

  活動反思:

  幼兒在認識了蛋寶寶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經有了一定的前知識準備。一定的活動積累,讓他們對蛋寶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活動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動目的明確,只要幼兒參與動手,就能找到蛋寶寶和圓積木轉動的秘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很積極,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并講述自己的發現。科學活動中采用幼兒熟悉的材料,設立簡單易完成的探究任務,是比較適合小班小朋友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操作,發現表面是圓的物體轉動的時間比較長。

  2、能運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對比實驗,并在活動后陳述自己的發現。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與欲望。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5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圈讓幼兒感受游戲活動的快樂。

  2、學習單腳、雙腳交替跳的技能,練習手膝著地的鉆爬技能。

  活動準備

  1、音樂:快樂游戲

  2、圓圈每人一個圓圈。

  活動進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帶量幼兒隨音樂做各種有趣的`動作,進行游戲前的身體各關節活動準備。

  二、玩圈游戲

  1、跳圈

  (1)請幼兒自由探索圈的玩法:圈還能怎么玩?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有哪些玩法,適時引導幼兒)

  2、幼兒展示玩法。

  小結:可以滾圈、轉圈、套圈、跳圈等。

  3、教師啟發幼兒進行以下兩種玩法:

  (1)跳圈:將圈放在地上,擺出不同的圖案,幼兒練習單腳、雙腳交替跳。

  (單腳跳動作要點:左腿微屈靠在右腿內側,體稍前傾,右腿用力起跳,輕輕落地。)

  (2)帶圈走跳:雙膝伸直,腳套在圈里分開撐住圈向前走跳,不讓圈掉下來。

  4、幼兒自由玩圈,教師巡回指導。

  5、投擲鉆爬

  幼兒拿圈進行滾圈、鉆圈比賽。

  動作要領:保持滾圈動作的直線方向性。

  三、放松游戲:熊和石頭人

  訓練幼兒快速反應能力。

  根據幼兒的活動量自由結束。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6

  設計意圖:

  在“好玩的紙”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已探索并發現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紙。在他們眼里,紙就像魔術師變魔術一樣變化多端,妙不可言。從紙巾、紙盒到紙袋,從書籍、報紙到海報,從折紙、撕紙到剪紙,他們發現了紙的種種不同,知道了人們是如何制造紙和使用紙的。他們還嘗試著用不同的紙進行小制作,如制作小書、進行簡單的造型,等等。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組織了“報紙真好玩”的活動,著重整合健康與社會領域的教育內容,以期讓幼兒在與報紙的互動游戲中鍛煉身體,體驗用報紙做游戲以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并進一步了解報紙的特性,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運用報紙玩各種游戲。

  2、練習兩人合作投擲、跨物跳、走平衡的運動技能,發展身體的靈敏性。

  活動準備:

  1、每人兩三張報紙。兔子頭飾及蘿卜卡片

  2、開場、熱身、游戲和放松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用報紙做方向盤開汽車入場

  在進行曲的伴奏下,帶領幼兒進行熱身運動:

  活動開始的'游戲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使活動自然展開。熱身運動從表面上看只是走走跑跑,其實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在活動中,教師的語氣語調神秘、夸張,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探索報紙的玩法

  1、引導幼兒探索報紙的各種玩法:今天我們要用報紙來鍛煉身體,誰能想出特別的方法?

  (1)鼓勵幼兒探索一個人的玩法。

  (2)鼓勵兩個或多個幼兒一起玩的方法,對合作良好的幼兒給予鼓勵。

  (3)隨時注意幼兒的運動情況,適時調節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

  (4)提醒幼兒保持合適的活動空間,注意安全。肯定幼兒有創意的玩法,組織幼兒互相學習并嘗試。

  (為了達成目標,教師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報紙的各種玩法。逐步提出由易到難的要求。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做一個發現者,努力發現玩法獨特的幼兒,并讓他們在集體面前展示,及時肯定他們的創意,以啟發其他幼兒思考。教師除了要捕捉幼兒有創意的玩法外,還要及時組織幼兒體驗同伴的玩法。喚起幼兒的創造熱情。)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7

  活動目標:

  1.嘗試剝蛋,體驗動手的樂趣。

  2.初步了解蛋類是有營養的,每天吃一個雞蛋有利身體健康。

  3.能夠區分生蛋和熟蛋,并了解幾種蛋制品。

  活動準備:生熟雞蛋若干、電磁爐、炒鍋、各種調料、小碗、小匙、課件、調查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與幼兒交流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并在調查表上標注上有多少名幼兒吃的是雞蛋。

  師:小朋友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早飯呀?

  二、區分生蛋與熟蛋

  1、教師拿出兩個蛋,讓幼兒從表面看哪個是生蛋哪個是熟蛋,然后用手摸一摸、搖一搖。

  2、教師把蛋殼剝開讓幼兒觀察生蛋與熟蛋的區別。

  師:我們把蛋打開,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吧!

  三、出示課件

  課件蛋寶寶介紹自己的內部構造與營養價值。

  師:有個蛋寶寶想和小朋友樣做朋友,我們來聽聽它是怎么介紹自己的吧!

  四、出示圖片

  教師出示各種蛋制品的圖片,讓幼兒了解蛋可以制作成哪些東西。

  師:蛋還可以怎么吃呢?你都吃過哪些東西是由蛋制作成的?

  五、剝蛋,體驗樂趣

  1、教師:平時你在家吃雞蛋的時候都是誰給你剝的殼呀?那今天自己動手來剝一剝,嘗一嘗怎么樣?

  2、提醒幼兒先把手洗干凈,進行操作。

  3、嘗蛋:教師巡回觀察幼兒剝蛋情況,提醒幼兒慢慢地品嘗。

  4、你們為什么喜歡吃蛋呀?

  5、教師小結:蛋有很多種營養,最主要的是蛋白質,對我們的身體很重要,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朋友,最好每天吃一個雞蛋。

  六、教師與幼兒共同制作炒雞蛋。并進行品嘗。活動指導:

  讓幼兒從多方面感知生蛋與熟蛋的異同。

  通過蛋寶寶自我介紹的過程讓幼兒更加深刻地了解蛋,知道吃蛋的好處。

  有的幼兒在家很不愿意吃雞蛋或是吃蛋的'時候都是家長剝現成的。,讓幼兒動手自己剝蛋并品嘗。

  活動延伸:把剝下的蛋殼投放在美工區提供圖片讓幼兒用蛋殼粘貼畫。

  環境創設:用剝下的蛋殼做成“有趣的蛋殼制品”粘貼在主題墻上。

  主題活動資源包:調查表、蛋的營養價值及各種蛋制品的圖片。

  活動評析: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等形式是幼兒認知的一個有效途徑,“食物”走進課堂,更增加了幼兒的親近感,在教師的要求下,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很愿意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到教師的肯定與小朋友們的贊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鼓勵幼兒在生活中更好的觀察、發現、總結、積累等。本節課的設計很完整,教師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教育內容使幼兒活動相對完整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幼兒園幼兒教育教案02-16

幼兒園的優秀教案12-18

幼兒園優秀教案04-19

幼兒園優秀教案07-22

優秀幼兒園教案11-05

幼兒園音樂教案優秀教案07-25

大班幼兒園優秀教案01-03

幼兒園語言優秀教案12-30

幼兒園優秀活動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優秀01-2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高清性爱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亚洲五码中文字幕 | 亚洲A在线V免费观看 | 亚洲成a人v影院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