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山行》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山行》,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山行》1
活動目標:
1、了解古代書籍的閱讀方式,對古詩誦讀活動有興趣。
2、會有表情地朗誦七言絕句,初步有順序地擺放詩句。
活動準備:
1、大圖書一本,《山行》音樂磁帶,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兒大拇指上畫紅娃娃(綠娃娃),大號字四份。
活動過程:
1、小朋友,這兒有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
你覺得什么地方有趣呢?
教師小結:古時候的書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書時從后面一頁頁往前翻。
2、告訴你們,這本書里還藏了一首古詩呢!我們再來看一遍。教師翻書并念古詩《山行》。
這首古詩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個大詩人寫的?描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
3、你們想來學這首古詩嗎?
出示大號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第二遍)
我們連起來念,會念的小朋友聲音響亮一點。(第三遍)
我們再來一遍。
4、這張紙上還有幾幅圖畫。你們猜猜看,這些圖畫里藏的是哪個字寶寶?(認識“山、石、白云、車、花”)
5、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看顏色標記念。
我是黃娃娃,黃顏色畫的字寶寶我來念。那紅顏色的'字寶寶誰來念?綠顏色畫的字寶寶呢?(四張紙)
6、紅娃娃、綠娃娃真能干!
這兒還有字卡,你們會把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詩嗎?那請你來排一排,念一念。可以去念給后面的老師聽。擺對了,念得好,老師還會獎你一個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將字卡收起來,坐在椅子上,跟著錄音機一起唱《山行》這首詩。(放音樂磁帶)
附: 古詩《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幼兒園教案:《山行》2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熟悉、理解古詩的內容。
2、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
3、體會詩中描繪的美景和作者抒發的感情。
教學重點:
讓幼兒欣賞故事內容,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描繪的'美景和作者抒發的感情。
教學時數:
一課時教學方法:講解法教學準備:課件、字卡、鋼琴曲《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
2、復習古詩《楓橋夜泊》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欣賞老師《山行》一圖。
2、教師朗誦《山行》(配音樂)3、組織幼兒來欣賞畫中的內容。結合古詩逐句的來欣賞有關詩句。
4、請幼兒從圖中找一找詩文所描述的景色。
提問:圖上畫了些什么?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5、引導幼兒學習古詩《山行》。
(1)引導幼兒感受古詩中的語句,知道古詩的名稱。
(2)古詩里說了些什么?說的是什么意思?
(3)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6、總結全詩,體會感情這首詩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
7、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8、引導幼兒逐句的來朗誦詩文,并向幼兒介紹我國故事的有關知識,從每句的詞、字中來了解古詩有五言、七言之分。
三、結束部分:
1、配樂朗誦《山行》
2、小結課情。
教學效果分析:
1、通過學習,幼兒理解了山行這首唐詩的意境,能準確的朗誦詩歌;
2、還需引導幼兒逐句理解古詩的內容。
3、激發幼兒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喜愛。
幼兒園教案:《山行》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熟悉、理解古詩的內容。
2、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
3、嘗試用熟悉的旋律來唱詩句。
活動準備:
畫有與古詩內容相一致的圖片、鋼琴曲《春江花月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欣賞老師畫的《山行》一圖。教師朗誦《山行》(配音樂)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來欣賞畫中的內容結合古詩逐行的來欣賞有關詩句,請幼兒從圖中找一找詩文所描述的景色。
2、引導幼兒逐句的來朗誦詩文,并向幼兒介紹我國故事的有關知識,從每句的.詞、字中來了解古詩有五言、七言之分。
3、配樂朗誦《山行》
引導幼兒用原有的學習經驗來嘗試唱一唱古詩。
教師根據幼兒要求彈琴,請幼兒有節奏的來唱詩句。
活動結束:
教師彈琴請幼兒用分唱的方法來演唱古詩,加深對古詩內容的了解。
遠目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提示:
沿著不平的石路登上帶有寒意的山間,白云飄出的地方有人家。因為深深喜愛傍晚楓林的美景而停車欣賞,經過霜打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
[注釋]
1. 山行:在山里走。
2. 寒山:深秋時節的山。
3. 徑:小路。
4. 坐:因為、由于。
5. 于:比。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
(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
(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幼兒園教案:《山行》】相關文章:
幼兒園《山行》教案02-21
幼兒園教案:《山行》02-08
《山行》優秀教案匯編08-09
山行07-09
山行02-20
《山行》改寫12-06
《山行》改寫01-15
《山行》改寫10-08
改寫《山行》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