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12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1
【活動目標】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過科學小實驗,發展積極探索、動手操作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資源,產生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愿望,增強環保意識和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2個金魚缸(一缸有魚、一缸米內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組一份白糖、鹽、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課件。
【活動過程】
1、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兒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問: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你是怎樣知道的?提問:看看米里有什么?讓我來摸摸米里有什么?師:“真奇怪米里有個塑料玩具,我們怎么沒看見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別著急,讓我來告訴大家吧,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里的物體,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見里面的東西了,水除了這個秘密它還有好多秘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幼兒進行嘗試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讓幼兒嘗試后幼兒討論。師:這說明水會流動。
(2)溶解實驗。
師:“小朋友我們玩個游戲,桌上有糖、鹽,從中取幾樣東西一樣一樣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中的顏色及物質在水中的變化,相互交流)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糖、鹽、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被水溶解了。”提問: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沖劑、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蘇打)
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可我們的朋友卻有困難了,這些水發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我們人類的生活。
提問:那我們怎樣保護水呢?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4、改造容器。
師:“小朋友你們真是個環保的好孩子,也是有愛心的寶寶,鴨媽媽遇到困難了,我們來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難。”
(播放課件)提問:“我們來一起幫助它們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這些能盛水的工具給小鴨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這么幾個,小鴨子卻有那么多怎么辦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問:“怎么改才能使它們能盛水呢?師:那你們堵上后試一試能不能盛水,你們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們來幫助小鴨子澆澆花吧。”
5、師幼共同澆花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能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欲望,強調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開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寶寶。讓幼兒去探索水寶寶的秘密,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在探索活動(一)中,我通過聞一聞,嘗一嘗,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動(二)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在盛水活動和溶解實驗中,感知了水是流動的及有些東西在水里會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在每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把握上還比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個體操作與集體分享交流的時間分配,幼兒的自由探索時間再適當長些。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2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及探索活動,初步了解水的透明性、流動性及溶解性。
2、樂于在操作活動中和同伴共同分享探索得到的結果。
3、有初步的環保概念,懂得水資源的重要性,學會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兩個透明杯子(一杯內裝一彩球,另一杯內有沙,沙內埋一玩具),一玻璃杯清水
2、 每組一份奶粉、白糖、果汁、咖啡,用碗裝好。(溶解實驗使用)
3 、每組一套操作材料: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條毛巾。(驗證水的流動性實驗使用)
4 、水污染視頻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看看是什么
1、教師出示兩個透明杯子,一杯裝水,一杯裝沙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杯水和一杯沙,我現在要將兩個神奇的寶貝藏在它們里面,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老師藏了什么寶貝在里面
3、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水和沙里都有什么寶貝
4、師:為什么我們能很快的知道水里藏了什么寶貝,卻不知道沙里有什么呢?(水是透明的,能一眼看到)
二、游戲:水寶寶搬家
1、出示一個裝了水的塑料盆和碗
師:水寶寶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把家搬到面前的小碗里,你們都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水寶寶呢?(幼兒自主回答)
2、師:老師給小朋友們也準備了幾樣好玩的工具,我們來認識一下(介紹提供的工具,分別為:小筐、漏網、塑料袋、有洞塑料袋、小杯子)。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來幫助水寶寶,大家動手之前請先卷起袖子,如果桌子上面有積水了,可以用邊上的抹布來擦干凈。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試驗的過程
師:我們來請小朋友們分享一下自己幫水寶寶搬家的經歷。(用的.什么工具?發生了什么情況?)
三、游戲:會變化的神奇水
1、教師出示一杯清水
師:老師又把水寶寶請來了,這次,要和水寶寶一起變個魔術。
2、教師將奶粉放入杯中攪拌
師:誰來告訴我,水寶寶怎么了?(變渾濁了或者變成牛奶了等)為什么水寶寶變色了?(因為奶粉溶到水里了)
3、師:老師也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神奇材料,我們一起和水寶寶來變魔術吧!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5、幼兒坐在操作臺邊,教師進行提問
師:你們的水都發生變化了么?小朋友們可以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然后告訴我們大家,你的水寶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了。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嘗一嘗變了魔術之后的水寶寶。
四、愛護我們的水資源
1、師:我們今天和水寶寶做了這么多的游戲,大家都喜歡水寶寶么?
2、師:小朋友們還知道水寶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作用?
3、師:老師今天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看一看,視頻中的水寶寶怎么了?
4、師:水寶寶怎么了?什么樣的行為會讓水寶寶生病?我們應該怎么愛護水寶寶?
5、教師總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節約用水并且愛護好我們身邊的水寶寶,不讓臟東西污染了它們。接下來讓我們回到教室,繼續和水寶寶一起做更多有趣的游戲吧。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書的特征,學習簡單分類,了解圖書與人們的關系。
2、喜愛圖書,并能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對書的感受及經驗。
活動準備:各類書籍、書架、模擬小圖書館。
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
1、帶領幼兒進入小小圖書館,引導幼兒每人選一本書。
提問:你選的是本什么書?
2、大家選的書是不一樣的。但是圖書有許多一樣的地方,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
提問:
(1)書有封面,指給大家看
(2)書有封底嗎?找一找
(3)書內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在書的角落里的找找。
(這數字就書的'頁碼)你手中的書有多少頁碼?翻到最后一頁就知道了。
教師小結:所有的書都有封面、封底和頁碼。
3、提問:為什么書要有頁碼?
教師小結:書的頁碼從小到大,它告訴我們看書時,應該按照順序從第一頁開始,一頁一頁看。
二、看一看,找一找
1、小朋友按照頁碼的順序看人手中的書,書中有什么?說件什么事?
2、幼兒看書。
提問:
(1)這本書說件什么事?
(2)你喜歡看這本書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書有各種各樣的內容。有的書是講故事的,有的書是教小朋友畫畫、折手工、做游戲的,還有的書是告訴我們新知識的。
3、我們就把不同的書整理一下,這樣選書時就很方便了。
第一個書架放故事書。
每二個書架放折手工、畫畫、做游戲的書。
4、幼兒分類整理圖書。
(教師隨機引導,特別關注能力較差的幼兒較差的幼兒操作過程。)
5、師小結:圖書整理得真整齊。第一個書架是小朋友愛看的故事書,第二個書架是畫畫、折手工、猜謎語、做游戲的書,第三個書架上放著告訴小朋友新知識的書。
三、感知講述
1、朋友喜歡看書,爸爸媽媽也喜歡看書。現在我們就來告訴大家,平時爸爸媽媽喜愛看什么書?為什么喜歡看這本書?
2、幼兒說。(啟發幼兒這本書?爸爸為什么喜歡看這本書?)
教師小結:原來,爸爸媽媽也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他們真了不起。看那么多的書,能讓爸爸媽媽學到更多的知識。
3、你們猜猜,老師喜歡看什么書?請你們選一本老師最喜歡看的書?
4、幼兒為老師選書。
提問:你為老師先選了一本什么書?為什么選這本書?
小朋友為老師選了這么多的書,老師都喜歡。我要一本一本仔細地年看,等看完了,再把這書里有趣的知識告訴大家。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4
活動目的:
1、了解水的特性,如透明,液體,無色無味。
2、知道水能干什么?加入不同的液體之后的變化如何。
3、體會自己動手探索水的奧秘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紅墨水,黑墨水,藍墨水,各色顏料,各種容器,毛筆,紙。
活動重難點:
有序全面的探索水。
活動過程:
一,小貓喝水的兒歌導入。
二,進入水的特性主題。
小朋友們,知道小貓喝的水,是什么樣子的嗎?看看老師手里的,有誰想來探索探索水有那些特性呢?
恩,小朋友們真聰明,水是無色無味的,而且還是流動的。
三,自由探索水的奧秘。
那么,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這個小桌子上,有好多好多不一樣的東西,組長們上來,每個小組領一份下去,小朋友們自己試一試,看看能把水變成什么有趣的樣子。
四,總結。
哎呀,小朋友好棒!看看這邊,水變成漂亮的紅色啦!這是加的什么呀?哦,紅墨水,還有紅顏料呀。這邊黑色的水,是加的黑墨水嗎?
五,記錄。
那么,小朋友們看到五顏六色的'漂亮的水,要不要把它們留下來,以后也能夠看見呢?來老師這里領毛筆和紙,我們小心翼翼的沾取每種顏色的水,把它們記錄在我們的紙上吧。看看哪組的小朋友做出來的水的顏色最多。
六,下課。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5
活動目標
1. 教會幼兒認識圖書和圖書的功用,知道圖書的封面、封底及頁碼的名稱和作用。
2. 交友而學會看書的正確方法,能按順序翻閱圖書。
3. 培養有兒媳愛看各種各樣的書,能仔細看感興趣的圖書,理解圖書的基本內容。
活動準備
1. 幼兒人手一冊圖書,成人數、兒童書若干。
2. 看書的正確姿勢圖片。
3. 班機閱讀區的圖書肩上,放置著各種各樣的圖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圖書。 發給幼兒每人一本圖書,讓幼兒自由閱讀。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是否會按順序一頁一頁的翻看,并建議提問下列問題引導幼兒閱讀:
①書的封面、封底在那里?
②書頁有沒有順序?你是怎樣知道的?
③書頁碼的位置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④教師在介紹一下每本書前都有目錄,目錄能幫助我們方便查找內容。
2. 幼兒分小組活動,鞏固對圖書的認識。 幼兒分成6個小組,每組幼兒在小組里介紹自己手上這本書的'封面、封底和頁碼名稱、位置及作用。教師巡回指導,提問:“你是怎樣看書的,看書時應注意什么。”教師在巡回過程中及時給予幼兒指導。
3. 幼兒集體套討論書的作用和看書時的注意事項。教師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講將受傷者本書的各部委名稱和作用,并示范正確的看書方法。
教師小結看書時要一頁一頁的翻看,身體要作證,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再強光輝弱光下看書,眼睛要與書本保持一尺的距離等等,
然后,教師引導幼兒共同討論書的作用。教師可先示范,啟發幼兒的思路,如教師說:“我手上這本書叫《動物世界》,上面講了各種各樣的動物,這本書的作應是幫助我們認識的了解各種各樣的動物。”
幼兒通過講自己手上書的內容和作用,最后得出結論,人們可以從書中學到知識。
最后,教師啟發幼兒他自己家里有些什么有趣的書,進一步開闊幼兒的眼界。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說出不同動物叫聲的基礎上,初步認識象聲詞:嘰、呷、咩、喵。
2、指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嘰、呷、咩、喵”四個漢字的相同之處,知道它們都是從嘴里發出的叫聲,都與“口”有關,初步了解漢字構成的規律。
3、通過游戲的形式,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嘰、呷、咩、喵”漢字卡片各一張,“口”字卡片1張。
2、小雞、小鴨、小羊、小貓的圖片各兩張。
3、其它動物小狗、馬、牛、青蛙、豬的圖片各一張,“汪、嘶、哞、呱、嚕”漢字卡片各一張。
4、《在農場里》的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農場里的動物朋友邀請我們到農場去做客,小朋友你們愿意嗎?
二、出示小動物卡片,激發興趣。
1、出示農場背景圖及小動物圖片。
師:在農場里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叫的?要求幼兒能完整地回答問題。
(先采用出示圖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地點和人物,即農場和農場里的小動物,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看圖講述農場里的小動物和它們的叫聲,從而為下面的幼兒閱讀活動奠定基礎。)
2、游戲:小雞小雞在哪里?
——教師做動作并問:小雞小雞在哪里?幼兒回答:嘰嘰嘰嘰在這里。師出示字條“嘰嘰嘰嘰”。
——教師:又是誰來了呢?教師做動作并問:小鴨小鴨在哪里?幼兒回答:呷呷呷呷在這里。師出示字條“呷呷呷呷”。
——教師:教師做動作并問:小羊小羊在哪里?幼兒回答:咩咩咩咩在這里。師出示字條“咩咩咩咩”。
4、教師:這回是哪位小動物了呢?教師做動作并問:小貓小貓在哪里?幼兒回答:喵喵喵喵在這里。師出示字條“喵喵喵喵”。
三、教師引導孩子觀察漢字,啟發幼兒讀一讀動物叫聲的漢字。
提問:這個畫面上除了農場和小動物還有什么?漢字寶寶。
教師:孩子們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認識這些漢字寶寶嗎?
1、我們先來看看小雞旁邊的漢字吧!這里有幾個漢字?這些漢字一樣嗎?你能猜出這個漢字念什么嗎?
2、那小鴨旁邊的漢字呢?
3、誰來說說小羊旁邊的漢字?
4、我們一起來說說小貓旁邊的漢字吧!
教師:我們一起完整地說說這些漢字吧!這些漢字你們都記住了嗎?
四、玩找漢字游戲“在哪里”,采用游戲形式認識漢字:嘰、呷、咩、喵。
1、教師: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游戲,請把藏在你椅子下面的卡片拿出來,看看卡片上的字寶寶是什么?
教師:孩子們把你的卡片藏在手里好嗎?請你們看到什么動物就拿出什么動物叫聲的字寶寶,能做到嗎?
2、教師請幼兒將字寶寶送到相應的小動物身邊。(粘在墻上)
3、教師:送對了嗎?我們一起來檢查吧!
五、教師帶領孩子仔細觀察嘰、呷、咩、喵漢字,找一找這些漢字的相同之處。
1、教師:咦,孩子們你們發現這些漢字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嗎?
2、教師出示“口”字,提問:為什么旁邊都有一個“口”字?
教師小結:它們旁邊都有一個“口”字,我們把它叫做口字旁,“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因為動物的叫聲都是從嘴巴里發出來的,所以它們都有一個口字旁。
六、采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農場還會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么叫的?幼兒回答后,教師快速地將相應動物的圖片及相應的漢字出示在黑板上,并帶領幼兒認讀漢字,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漢字,了解漢字的構成規律
1、教師:農場里除了小雞、小鴨、小羊、小貓,還有哪些小動物呢?我們一起來說說看。教師:這些動物是怎么叫的?它們的叫聲也會有口字旁嗎?
2、孩子學一學動物的叫聲、做一做動作,集體念一念漢字。
七、音樂游戲:《在農場》
教師帶領幼兒采用接唱的形式,仿編歌曲《在農場》。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后半句的叫聲。如教師說:“豬兒在農場……”幼兒說:“嚕嚕”;教師說:“鴨子在農場……”幼兒說:“呷呷”……最后,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7
活動目標
1、認識撲克牌,能根據撲克牌的特征進行分類。
2、通過猜數游戲,發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協作完成任務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撲克牌沒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認識撲克牌
1、導入活動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撲克牌)
(2)老師給你們每組發了一副撲克牌(除j、q、k)
請你們觀察一下,看看撲克牌上都有什么?它們有什么規律?
(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發現規律)
(3)教師可適時引導:撲克牌上有什么?(數字)
都是些幾啊?那除了數字,還有什么顏色呢?(紅色、黑色)
相同的顏色,圖案一樣嗎?(梅花、方塊、紅桃、黑桃)
(4)小結:每副撲克牌都是有順序的,按數字1-10排列,
同樣的'數字上有四種圖案:撲克牌上的圖案數量和數字是相對應的。
2、分類游戲
(1)教師:原來撲克牌上有不同的數字,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
那我們今天就來玩分一分的游戲,好嗎?
(2)請每位幼兒拿10張撲克牌,找到特征,進行分類
(3)幼兒操作
(4)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撲克牌接龍(小組合作游戲)
1、每位幼兒10張撲克牌,小組共同商量,進行撲克接龍
2、建議:
(1)按兩種顏色
(2)按四種圖案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4)按單雙數
(5)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組代表介紹接龍規律
三、撲克猜數(兩人合作游戲)
1、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玩撲克猜數的游戲,需要兩個好朋友共同合作,你們想玩嗎?
2、介紹游戲規則:
一名幼兒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撲克牌,把撲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兒任意抽去一張,藏起來,
第一名幼兒猜猜藏起來的是哪一張牌
3、教師示范,幼兒共同尋找方法
4、幼兒操作,輪流游戲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8
活動由來:
最近,我發現每當開放活動區的時候,圖書區的桌子總是空空的,我盡量去引導他們,可是效果還是不太好,有的來到了圖書區,拿起書來沒有目的的亂翻,孩子們好像失去了看書的興趣。針對這一現象,我制定了《有趣的書》的主題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書的種類和用途。
2、掌握正確的看書姿勢,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問題板塊
利用墻角創設“問題板”。
1、你都喜歡哪些書?
2、書是從哪來的,在哪能買到?
3、看書有什么好處呀?
4、圖書會生病嗎?
5、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圖書?
6、看書時怎樣做才能保護我們的眼睛?
主題壁報
利用廢舊材料和彩色卡紙做幾本大的卡通的圖書布置在墻上,背景為藍天草地和大樹,在樹下坐著一個小朋友在認真的看書。
老師、家長及幼兒搜集的有關書的材料展示出來。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圖書區:幼兒將家中自己最喜歡看的圖書拿來放到圖書區。教師豐富圖書區各方面知識的圖書及不同材料的圖書。以及自制的圖書。
美工區:已經不能修補的廢舊圖書投放到美工區。以及相關的`工具。
家園合作
利用家園聯系冊向家長展示主題活動的目標、網絡圖、活動內容等相關資料。
提出:請家長在周末帶幼兒去圖書館看圖書,為幼兒講解圖書的種類及圖書的內容等。
資源利用
展示各種各樣的圖書。
廢舊的圖書
制作:自制圖書
健康:保護小眼睛
計算:書的分類
故事:聰明的熊博士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9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幾種有趣的書的發展歷程。體會中國古代,現代人的聰明才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11個生字。
教學難、重點:
1、了解書的發展過程的幾個階從而懂得事物是不斷發展進步的。
2、認識11個生字。
教學準備:
插圖或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你們喜歡讀什么書?你認為這些書怎么樣?那你知道他們的歷史嗎?你們手中用來學知識的書,在兩千多年前可不是這么輕,用起來這么方便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樣發展而來的`嗎?讓我們快快進入今天的“快樂讀書屋吧!”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
2、檢查生字,練讀。
3、小組合作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動筆畫一畫,把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把時間充分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4、指名讀課文,標出段落。
三、結合插圖,理解課文。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通過讀一讀, 議一議,畫一畫的方式,理解書籍發展的幾個階段。
2、學生自由匯報自己讀懂了什么,有疑問的提出來,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什么樣的書?(交流匯報)
(通過預先留下搜集材料的作業,讓學生們自己掌握懼資料的能力并積累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10
活動目標
1、發現每本書共同擁有的秘密,觀察書的結構,了解書各個部分的名稱及功能。
2、交流正確的看書方法,產生探究圖書有關知識和信息的興趣。
活動誰備
1、幼兒每人一本書。
2、制作好書本中的數字PPT(價格、條形碼、出版日期等放大圖片)。
3、幼兒用書第3冊第6~8頁。
活動過程
(一)書本共同的秘密
1、尋找書本共有的秘密。
什么叫共同擁有的秘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書本共同的秘密,就是不管哪本書都有的東西。請你和朋友本,并與同伴的書本進行一起翻翻書,比一比,找找每本書都會有什么。
2、教師小結:一本書一般都有封面、封底、正文、頁碼等要素。
(二)封面與封底
1、封面
請找到你手中書本的封面,看看說說封面上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2、教師小結:書的封面一般告訴我們書的名稱、出版社的名稱、作著的名字等
3、封底
請你找到書本的封底。看看書本的封底上面有什么。封面和封底對書起到了什么作用?
4、教師小結:封面是書的第一頁,封底是書的最后一頁,它們能保護好書的內文,同時也告訴我們一些關于這本書的信息。比如封底上面一般都有書的價格等信息。
(鼓勵幼兒自由翻閱書本,并與同伴的書本進行比較,發現書本的共有結構,激起幼兒自主探究書本的欲望。在自主發現書本結構的基礎上,和同伴們一起尋找相關的內容,并討論、交流自己的發現,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書本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三)書本里的數字
1、書本中的數字在哪里。
除了封底上有表示價格的數字外,書本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數字?
幼兒尋找數字。請你說說在書中的哪些地方能找到數字。
2、數字的作用。
討論:書本中數字的作用。(幼兒討論后回答。)
教師播放PT并小結:書本中有許多數字,每個數字有不同的意義,它們分別表示書的價格、書的頁碼、整本書的字數,代表書的身份證一條形碼以及印刷數量、出版時間等。
(四)游戲:比一比
1、比價格:小組里的小朋友比一比,誰的書價格高?誰的書價格低?
2、比頁碼:和小朋友比一比,誰的書頁碼最多?
3、比翻書: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翻到指定的頁碼。
(通過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書本中數字的作用,幫助他們提升閱讀能力。)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幾種有趣的書的發展歷程,體會中國古代、現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11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書的.發展過程的幾個階段。
教學準備:
各個階段的書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手中用來學知識的書,在兩千多年前可不是那么輕,用起來這么方便的。你想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全篇內容。
2、小組內“開火車”讀。
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動筆畫一畫。
三、理解課文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讀一讀,議一議,畫一畫。
2、學生自由匯報自己讀懂了什么。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3、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什么樣的書?交流匯報。
4、檢查識字
學會認字并用字組詞,再用詞說話。
四、作業
搜集一些不斷發展、進步的事物資料。
板書設計: 卷子——東漢
線裝書——宋代
鉛字印刷書、電子書——現代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 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看書,樂意參加摸書找紙的游戲。
2.練習分辨不同質地的紙,并找出相應的紙配對。
材料準備
一本用皺紋紙、瓦楞紙、電光紙、復印紙等做的紙書及與之相配套的不同顏色的紙。
活動效果
在幼兒對部分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我又根據小小班孩子對新奇事物特別感興趣、喜歡色彩鮮艷的物品的特點,設計制作了一本色彩鮮艷的紙書,書的每一頁是由皺紋紙、瓦楞紙、復印紙、電光紙等組成。為了吸引孩子看、摸這本書,并找出與書中紙一樣的紙配對,我特意將書邊剪成花邊狀,讓它從外觀上看就與其他書不同,并在每一頁貼上了從廢舊圖書、廣告畫兒上剪下的孩子喜歡的小動物形象。這樣,即使孩子說不出電光紙、瓦楞紙的名稱,也可以通過說小動物的名稱讓老師和小朋友都了解他指的是哪一頁了。書做好了,我將它放進了感知操作區。
早飯后,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玩了起來。雨楠拿出了那本“紙書”,一張一張地翻著,翻一張,用小手摸摸。翻完幾遍,她又從旁邊筐里的好幾種紙條中,拿出皺紋紙的紙條,在書里找了起來。雨楠的舉動吸引了旁邊幾名幼兒的注意力,他們也加入了進來。
軒軒挑了一張紙站在雨楠的身邊有些著急:“讓我找找我的紙跟哪張一樣?” “等我找完你再找。”雨楠繼續找。她找到了電光紙,高興地說:“我找到了!”我發現雨楠找到的電光紙也是綠色的。“你摸摸它們一樣嗎?”我在旁邊輕輕地說。幾只小手都上來摸。“這紙是滑溜的!不是雨楠拿的皺紋紙。”軒軒摸完后說。雨楠不服地說:“就一樣,都是綠色的。”“雨楠說得也對,她發現紙都是綠色的。那你們再摸摸,看看它們到底一樣不一樣?”我繼續引導。他們摸摸電光紙,又摸摸雨楠手中的皺紋紙。月月說:“皺紋紙有點剌手。”“那這種紙呢?”“這種紙不剌手,是滑溜的。”小昂搶著說.“那你們知道這種紙叫什么名字嗎?”我指著電光紙說。“叫滑溜紙。”“叫亮紙。”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感受給紙起了名字。“你們剛才摸的特滑溜的、還有點亮光的紙,它叫電光紙你們以后再看到它,就認識它了,對不對?”“對,它叫申光紙。”小昂一板一眼地說。“那你們再找找筐里的紙還有沒有跟書里一樣的了?”我輕聲地詢問。于是,孩子們又開始找紙的找紙,翻書的'翻書,繼續著他們的游戲。
活動反思
在上述這些有關紙的游戲中,幼兒在教師有意創設的環境條件中,不斷地運用感官來感知紙的特性,嘗試去發現問題,井運用已有的經驗解釋問題,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這個過程申,孩子們的感知覺不僅得到了發展,而且還在與同伴訴說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對紙的認識申提高了語言交往能力,同時,幼兒在操作中也了解了紙的不同用途和廢紙的再利用價值,增強了環保意識。所以說,游戲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材料是兩者間的橋梁。教師如果要讓孩子在游戲申成長,就必須隨時關注幼兒,在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后,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材料和指導,讓孩子在與材料妁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01-18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03-04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精選13篇)03-23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書》精選7篇01-18
有趣的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2-27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拓印》11-29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滾動》11-27
《有趣的布袋》幼兒園教案11-27
幼兒園教案:有趣的“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