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認識地球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認識地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認識地球1
教學意圖: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她就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著生存資源和條件。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她。不斷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自己美好的家園。
教學目標:
1、讓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可繪地球儀1個、白板、筆。
教學過程:
1、組建團隊、成員分工(如小組長、器材師、發言人)
出示地球儀。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地球儀有什么變化?
幼:他在不停的轉動。
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動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適合人類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認一認。
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它沒有邊際,你們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嗎?現在你們就要好好學習。
2、討論:為什么在地球上會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轉,它是在圍繞著太陽在不停的轉動。太陽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筆涂出地球上我們中國的形狀,(雄雞)。
看一看:
觀察中國的版圖的邊上鄰國的形狀及鄰國的國名。(蒙古、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
小結: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個有適宜人類及生物存在的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他是一個唯一一個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活動反思:
活動應當來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做到教師少動,幼兒多動;教師引導,幼兒實踐;這是活動的目的。在教學中倡導幼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培養幼兒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分工意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成為幼兒學習交往和合作的過程。
幼兒園教案:認識地球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環境污染,并逐漸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
3.能積極地參與活動。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游戲,認真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認識地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導入活動。(地球)
(二)播放幻燈片,認識地球的外形及特點
今天我想請你們看一看這些圖,想一想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是美的?”
“你們去過哪些地方也是很美的?”
請幼兒講述對地球的認識及自己見到美的東西
總結: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大家唯一的家,可是在這么美的地球上,有些地方卻因為被一些人不好的做法而遭到破壞,所以地球爺爺就生病了,周末的時候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過地球上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告訴我們,你找到了什么?
(三)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請幼兒來說說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總結:原來汽車排放的廢氣、破壞綠化等會使地球生病,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地球是怎么說的?
2.出示頭飾,
講述“我是一個生病的地球爺爺,最近幾年,我身上的病越來越多了,我的空氣中有許多的細菌,使空氣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藍藍的大海,清潔的河流,我的森林變得光禿禿了,有的樹葉也長不出來了,鳥兒沒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難過呀!”
(四)尋找為地球爺爺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掛圖)
我們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地球爺爺的病好起來?
幼兒分兩組進行比賽。
“每個人想一種,最好和前面的小朋友說得不一樣,你們每說一種,老師就拿掉一塊被污染的地球,看哪一組的小朋友為地球爺爺治好的病多!
。ㄎ澹┗顒友由
小朋友已經想出了許多治病的辦法,但是地球上還有好多好多的病,也有好多的治病方法是我們不知道的,請你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讓我們大家一起把地球爺爺的病治好,好嗎?
活動反思
教學應當來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還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怎樣做到教師少動,學生多動;教師引導,學生實踐;這是我設計“地球和地球儀”這一節時一直思考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地球和地球儀”一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立課堂教學的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符合學生的實踐活動;貼近學生生活,挖掘學生身邊的教學素材。這節課沒有沿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采取學生探究活動、小組合作及教師啟發性教學,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建立經緯網的空間概念,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分工協作的意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成為學生學習交往和合作的過程,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得到極大的提高。 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 1 、習題選擇要與時俱進; 2 、問題銜接過渡要自然; 3 、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小百科: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
【幼兒園教案:認識地球】相關文章:
幼兒園認識地球教案02-24
畫地球幼兒園教案06-28
神奇的地球幼兒園教案01-14
幼兒園畫地球教案02-26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球》08-18
幼兒園認識時鐘教案12-01
幼兒園認識樹的教案11-07
幼兒園認識左右教案11-06
幼兒園教案:認識圓柱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