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

時間:2023-01-10 17:30:3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1

  活動生成:

  《烏鴉喝水》的故事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烏鴉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實驗過,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加入石子,烏鴉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無意的科學小實驗。孩子們有了新的發現。我們給幼兒講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后,請孩子回家做了實驗。第二天,有個孩子告訴我,他做了實驗,結果水沒有到瓶口,烏鴉還是喝不到水。為了驗證他的發現是否正確,我親自進行了實驗,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關系。為此,我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孩子自己發現的現象,設計了本次具有很強操作性、探索性和嘗試性的學習活動——烏鴉喝水。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的關系。

  3、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互相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烏鴉喝水的課件。紙剪的石子、沙子堆積圖,實驗記錄表一張。

  2、每組6只瓶子,瓶子中的水量為少、半瓶、大半瓶(不同水量的瓶子各兩瓶),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一把小勺,一個漏斗。

  活動過程:

  (一)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師:烏鴉是怎樣喝水的呢?

  師: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我們一起來做實驗。6個人一組,每組有3個瓶子,可以怎樣做?

  師:兩個人一組合作做。在3只水量不同的瓶子里加石子。石子不能掉在桌上,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能喝到水。在相應的格子里做好記錄,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記錄。

  (二)用石子進行實驗,并記錄

  1、幼兒分組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2、交流實驗結果——師:實驗后,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和幼兒一起看記錄。提問:往3只不同水量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嗎?

  師: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烏鴉還是喝不到水。

  (三)用沙子進行實驗并記錄

  1、提出要求:現在我們再用沙子試一試,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現?還是兩個人合作,做好實驗后分別記錄。

  2、幼兒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3、幼兒實驗后交流。

  師:這次你發現了什么?烏鴉能不能喝到3個瓶子里的水?

  (四)比較兩次實驗結果的不同

  1、師: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烏鴉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這是什么原因呢?請小朋友討論一下。

  2、出示紙剪的石子和沙子的堆積圖,幫助幼兒理解,因為石子和沙子的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烏鴉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烏鴉才能喝到水。

  師:這是老師剪的放大的石子和沙子的圖,你們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師:對了,石子之間的縫隙大,沙子之間的縫隙小,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縫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滿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縫隙里去,但縫隙小,所以還有一點水在瓶口,烏鴉還是可以喝到一點水。

  (五)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要想讓烏鴉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還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應該有半瓶左右的水,烏鴉才可以喝到水。看來〈〈烏鴉喝水〉〉的故事要改一改了,以后,我們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有的事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到更準確、更科學的結論。下次,老師請你們來講新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好嗎〉

  活動延伸:

  1、嘗試用其他材料做實驗,并做記錄。

  2、講述新編的《烏鴉喝水》的故事。

  活動反思:

  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要想讓烏鴉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還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應該有半瓶左右的水,在瓶子里投放石子,烏鴉才可以喝到水。所以,鼓勵孩子知道以后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有的事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到更準確、更科學的結論。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2

  活動目標:

  1.具有擴散性思維,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2.喜歡實踐活動,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幫助烏鴉想辦法,萌發幫助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制作: 小烏鴉喝水

  2.塑料瓶(若干,內放石子和水),石子,紙條,海綿,棉花,玻璃球,剪刀,臉盆,積木,紙,記號筆等等。

  設計思路:現在幼兒都生活在大家庭中,以自我中心為主,不會主動地關心別人。所以在本活動中我嘗試運用讓幼兒來幫助小烏鴉想辦法的形式來萌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在活動的設計中我結合幼兒的興趣用電腦動畫的形式來引起幼兒參與地積極性,使他們更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在環境的創設上我也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在講講做做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朋友們我知道你們最喜歡看動畫片,那我這里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讓我們一起來卡看看吧!

  二.欣賞動畫片第一段:

  欣賞后提問:小烏鴉好好地在天空中飛,為什么突然停下來呢?它可能看見什么?

  三.欣賞第二段:

  1.哦,原來,他看見了一瓶水想和喝水,那猜猜它喝到水了嗎?(沒有)

  2.那讓我們一起開來看看小烏鴉到底想了什么辦法。

  四.欣賞第三段:

  1.師:哦小烏鴉在瓶中放入石子,為什么要放石子?(老師操作)

  2.可它還是沒喝到水,你覺得它會放棄嗎?

  3.你們猜對了,小烏鴉沒有放棄他想了許多辦法,最后終于喝道水了,你們猜猜用了哪些辦法。(幼兒表達自己的意見)

  4.那在我們的身邊和后面有些紙還有一些裝滿石頭的小瓶,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想的辦法畫下來,也可以動手去試試你想的辦法能不能讓小烏鴉喝到水。

  5.幼兒探索操作,作畫。

  6.讓幼兒介紹自己想的辦法。

  活動結束:

  1.小烏鴉會選擇那位小朋友給它想的辦法呢?(欣賞:小烏鴉喝水)

  2.小烏鴉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喝到了水,它可高興還要我向大家說聲謝謝。我們小朋友給它想的那么多好辦法。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3

  科學:烏鴉喝水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組間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兒間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讓每個幼兒都有學習、表達的機會,有利于幼兒主體性得到最大的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發,同時這種學習是要與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科學探索活動中,這種學習方法尤為有效。前幾天,有一位小朋友給大家講了個《烏鴉喝水》的故事,許多孩子對石子投入瓶中能讓水位升高很感興趣,并提出,要是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還會想出其他辦法嗎?為了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同時進行幼兒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獲得使瓶子里水位升高的具體經驗。

  2 、嘗試“猜想——驗證”的科學方法,并能進行實驗與記錄。

  3、對材料與沉浮關系產生探究興趣,在困難面前動腦思考有自信。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

  2、小石子、玻璃球、雪花片、木頭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

  4、統計紙

  活動過程:

  一、 課件引題

  1、演唱小烏鴉愛媽媽

  2、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 幼兒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出示材料,請幼兒猜想:哪些材料能讓烏鴉喝到水?

  2、請幼兒結合猜想兩人一組自主進行試驗驗證。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提醒幼兒動作小心,不要讓水灑出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位線的變化,并認真記錄實驗結果。

  3、交流分享實驗結果,獲得能讓水位線升高的具體經驗。

  提問:水位線升高的瓶中都有那些材料?

  教師小結:比較沉的材料放到瓶子中會馬上沉到水底,讓烏鴉很快喝到水。

  三、介紹故事結果,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興趣。

  1、播放視頻結尾讓幼兒了解烏鴉喝水的辦法

  2、討論還有什么辦法也能讓烏鴉喝到水?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故事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嘗試在新的問題情景下創編故事。

  2、通過實驗驗證,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 、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后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并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并將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里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匯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回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并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并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借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為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說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著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么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么心情?小烏鴉想到了什么辦法?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并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2、在區角中開展設立《烏鴉喝水》的內容,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水、石子與能否喝到水的關系。 我的創新:

  小結及反思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剛看到這個故事時,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太熟悉了,而就是因為太熟悉,又讓我感到了把握這次活動的難度。作為傳統的語言活動,要給予幼兒的可能更多的是理解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按照原先的預設思路,我是準備先欣賞故事,再做小實驗。但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推翻,這樣做很有可能會得到一致的實驗答案:扔石頭,那么實驗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將這兩個環節互換一下位置,或許故事的內容能在實驗的過程中被理解,被再現。調整后的預設環節果然效果頗佳,幼兒不僅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次嘗試和體驗到了小組實驗的成功,而且創編故事時能根據實驗結果創出不一樣的故事情節,效果很好!

  小百科:烏鴉主要棲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次生雜木林、人工林等各種森林類型中,尤以疏林和林緣地帶較常見。大多為留鳥。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烏鴉喝水》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過親自實驗,進行驗證,嘗試在新的問題情境中表演歌曲。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托盤、瓶子數個。

  2、大小石子若干、水。

  歌曲《烏鴉喝水》視屏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1、聽歌曲《烏鴉喝水》第一段,思考烏鴉怎樣才能喝到水,并在歌曲第二段中證實。

  2、說一說烏鴉是想什么辦法喝到水的。烏鴉在瓶子里放入石子,使水面升高。

  二、分組實驗

  1、第一次實驗:水的多少、石子的數量和大小均與歌曲中的一致。

  (1)實驗提示:瓶子里有水,幼兒扮作烏鴉,嘗試用烏鴉的辦法往有水的瓶子里放石子,看水能不能升上來。

  (2)分組試驗、驗證討論,并加以解釋(瓶子里的水都滿了上來,大家都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真有用)。

  2、第二次實驗:石子的數量和大小與歌曲中的一致,但水不一樣多。

  (1)實驗提示:烏鴉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每次都能喝到水嗎?

  (2)幼兒分組試驗、驗證討論,并加以解釋(如果瓶子中的水太少,石子放進去也沒有用,烏鴉還是喝不到水)。

  3、第三次實驗:水的多少、石子的數量與歌曲中的一致,但石頭分兩種大小。

  (1)先假設:你們覺得烏鴉這次能喝到水嗎?為什么?

  (2)再實驗:幼兒分組試驗并加以驗證。(瓶子里放大石子,烏鴉喝倒了水,因為大石子把水的地方占據了,水就漸漸地滿上來了。而小石子小,占的地方少,水沒有辦法滿到上面來,烏鴉就喝不到水。)

  4、教師:除了上面幾種實驗得出結論,還有其他方法嗎?

  5、幼兒大膽推理想象,例如:把瓶子側過來。教師鼓勵幼兒活動結束后再去驗證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確。

  三、表演歌曲

  1、根據不一樣的實驗條件和實驗結果分成4組,幼兒自由選擇其中一組。

  2、表演部分歌曲內容(幼兒按照所選擇的實驗條件和實驗結果,表演歌曲的局部內容)。

  3、幼兒分角色,使用道具,合作表演整個歌曲(將創編的內容融入其中)。

  活動延伸:

  1、對幼兒實驗中有疑惑的問題,教師可創設區域活動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實驗。

  2、對幼兒進行推理想象部分所推斷的可能性,教師可再次提供幼兒所需的材料,讓其嘗試驗證。

  附歌曲

  烏鴉喝水

  1、小烏鴉呱呱呱,想喝水,沒辦法,瓶口小頭太大,水又淺,伸不下,哎呀呀呀哎呀,哎呀呀呀哎呀,累壞啦,渴死啦。

  2、小烏鴉呱呱呱,要喝水,想辦法,銜石子輕放下,三、四、五、六、七、八,啊哈哈哈啊哈,啊哈哈哈啊哈,水滿啦,喝到啦。

  教學反思:

  教師不只是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主導者,更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孩子們扮演了各種角色,讓他們在這舞臺上盡情地創造表現自我吧!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學會遇事情懂得冷靜,認真想辦法解決。

  2、幼兒會復述故事。

  3、學會與同伴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畫畫心得。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領悟故事中的含義;

  2、復述故事中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圖片:烏鴉,石頭,玻璃瓶

  2、添畫《烏鴉喝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人體不能缺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我們可以從哪里可以喝到干凈衛生的水呢?如果給你一只杯子,里面只有很少的水,又不讓你把杯子拿起來,說說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關于喝水的故事,這是一只和聰明的鳥,我么先一起猜猜它是誰?

  3、猜謎語:身穿黑袍子,長得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

  二、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1、幼兒邊看圖畫,邊聽老師講故事;

  2、幼兒思考并討論:故事里講了一講什么事情?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解決的?最后它喝到水了嗎?(幼兒進行分組討論,最后每組派一名小朋友進行總結)

  3、教師進行總結:是的,我們要像烏鴉學習,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冷靜,要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4、認識詞語:烏鴉,石頭,玻璃瓶

  5、幼兒復述故事。

  三、添畫《烏鴉喝水》

  1、討論:如果你是烏鴉,發現瓶子旁邊沒有石子,你會想到什么方法喝到瓶子里的水?

  2、幼兒添畫《烏鴉喝水》的.辦法;

  3、幼兒分享自己的畫面及畫面的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通過聽故事,討論,悟出其中的道理,使幼兒明白,遇到任何事情要學會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活動通過添畫的方式,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并進行動手操作,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只是孩子們在添畫時存在一定的難度,今后將加強引導幼兒的畫畫水平,期待有更高的提升!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7

  設計意圖: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孩子們通過故事都知道烏鴉是通過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后使水位升高的辦法來喝到水的,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和水量的多少有沒有關系呢?和材料的不同有沒有關系呢?我想這可以讓孩子來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正確答案的,而不是僅僅靠故事來知道結果,所以我就選擇了一個內容讓孩子進行小實驗,在探索中了解真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關系。

  3、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悉烏鴉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組:每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別是少,半瓶,大半瓶(各兩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實驗記錄紙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聽了烏鴉喝水的故事,那你們知道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結:原來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烏鴉就喝到水了。

  師:那老師今天準備了三瓶水和石子,請你們看看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樣?

  師:有沒有發現每個瓶子上都有一條藍色的線,這個是水位線,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線說明烏鴉可以喝到水。

  師:那是不是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兒猜測)

  師:那我們來做個小實驗吧!四個小朋友一組,合作完成這個實驗,三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瓶子做實驗,另一個小朋友負責觀察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等一會兒你們自己商量誰做實驗、誰記錄。

  師:那記錄的小朋友怎么記錄呢?

  師:那我們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夠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實驗過程中,邊做實驗邊觀察,看看會有什么發現,等一組小朋友都做好實驗了,那請你們把實驗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嗎?現在請小朋友們去找一張桌子開始實驗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完成實驗的小組把記錄紙交給老師,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實驗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師:(和幼兒一起看記錄紙)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記錄紙上的結果。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發現了什么?(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師:那你們想想,為什么紅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還是沒有升到水位線,烏鴉還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實驗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來做第二個實驗,還是和剛才一樣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把石子換成沙子來做這個實驗。

  師:在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要求,請大家聽仔細:還是和剛才一樣四人一組,因為沙子比較細,所以老師請了小漏斗還有沙子和筷子來幫忙,注意不要把沙子灑出來,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而且這次要請小朋友自己來取材料了,老師已經幫大家分配好,請每組負責記錄的小朋友來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瓶子,拿好就開始實驗,請第一組的小朋友先來拿(一組一組跟上)

  師:巡回觀察指導,直到完成實驗

  師:請負責記錄的小朋友把記錄紙交給老師,其他小朋友和剛才一樣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潑出來,慢慢走。

  師:我們一起來看記錄紙,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發現了什么?(請個別幼兒)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次的記錄紙和第二次的記錄紙上的結果有什么不一樣?

  師:為什么剛才在紅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線,而現在加了沙子卻可以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出示圖片)我們請小圖片來幫個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說的一樣的呢?

  師: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師:對呀!石子之間的縫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紅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縫隙里了,烏鴉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較細,縫隙很小,雖然水也流到了縫隙里,但是還能夠上升到水位線,烏鴉還是可以喝到水的。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材料,課后請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嘗試一下,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好嗎?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烏鴉喝水》教案11-29

烏鴉喝水幼兒園教案08-27

幼兒園教案《烏鴉喝水》08-27

烏鴉喝水幼兒園教案08-27

《烏鴉喝水》幼兒園教案09-03

幼兒園大班《烏鴉喝水》教案04-03

《烏鴉喝水》的教案誰有?03-11

幼兒園教案《烏鴉喝水》15篇08-27

幼兒園《烏鴉喝水》教案15篇02-23

烏鴉喝水幼兒園教案15篇08-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日本一点不卡高清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 亚洲性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