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讓座教案(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讓座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讓座教案1
1 、活動目標
1、能分辨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
2、培養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3、教育幼兒關心、尊敬老人。
2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讓幼兒能分辨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樂于助人的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難點:
能制作“好行為記錄卡”。
3、動準備
1、幼兒用書《讓座》。
2、情境表演劇“讓座”所需的各種道具:用椅子排成公交車、老婆婆的服飾、阿姨的服飾。
3、大字卡“謝謝”“笑”。
4、教師將自己收集和制作的各種好行為和不好行為的圖片布置成圖片展覽。
4 、活動過程
一、欣賞情境表演劇“讓座”
1、觀看情境表演劇“讓座”。一位教師扮演老婆婆,另一位教師扮演阿姨,請一個幼兒扮演小朋友,3個人合作表演情境劇“讓座”。
2、討論。
(1)教師:你覺得讓座是好行為還是不好的行為?為什么?
(2)教師: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那些好行為和不好的行為?
二、觀看圖片展
1、教師把自己把自己收集和制作的各種好行為和不好行為的圖片布置成圖片展覽,讓幼兒觀看。
2、討論。
(1)教師:在圖片展覽的這些行為中,哪些是好的行為?哪些是不好的行為?為什么?
(2)教師:面對不好的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學說兒歌《讓座》
1、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讓座〉,學念兒歌〈讓座〉。
2、認讀漢字“謝謝”“笑”。
四、情境劇表演:讓座
教師請幾個幼兒表演情境劇“讓座”。其他幼兒一邊觀看,一邊輕聲說兒歌“讓座”,配合情境劇“讓座”的表演。
延伸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好行為記錄卡”。
5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觀看情境劇表演“讓座”和觀看圖片展之后,讓幼兒懂得“讓座”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讓幼兒懂得得到別人幫助后,要有禮貌地謝謝別人。但由于情境表演劇“讓座”的內容較片面,只強調了尊老愛幼,忽略了其他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比如:殘疾人、孕婦等人群都是需要幫助的人員。)所以說讓幼兒認知到好行為的概念還是比較籠統的。因此在設計本活動過程中應考慮得更加詳細、全面,這樣會更好。
幼兒園讓座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讓座”的意思。
2.懂得讓座是一種美德,知道要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
3.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螞蟻讓座》故事音頻及圖片;《讓座》歌曲音頻。
紙面教具:《我會讓座》。
活動過程
一師幼討論,幫助幼兒初步理解“讓座”
——小朋友們坐過公交車嗎?
——你有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別人嗎?給誰呢?
二播放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一段。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二段。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三段。
4.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四段。
三播放歌曲,令幼兒進一步理解給需要的人讓座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給老婆婆讓座嗎?
四提供紙面教具,鼓勵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幼兒園讓座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在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大膽地創編歌表演動作。
2、讓幼兒懂得文明乘車、尊老愛幼、學會禮讓。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懂得文明乘車、尊老愛幼、學會禮讓。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幼兒座位模擬車廂擺放、扮演老媽媽的頭巾和拐杖。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拍手進入教室依次坐在位置上,觀察幼兒就坐的情況(因以前音樂活動時幼兒的座位排列多是半圓形的)。
2、導入談話;今天小朋友們發現我們就坐的位置變了,現在我們像是坐在什么地方呀?(汽車上)
3、提問;你們是怎樣乘坐公共汽車的?如何做才是文明乘車呢?
4、總結幼兒回答,讓幼兒聽聽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5、學習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讓幼兒簡要了解雷鋒叔叔是誰。
6、鼓勵幼兒大膽地創編歌表演動作,老師幫助整理后指導幼兒邊唱邊進行表演。
7、請幼兒上前扮演老媽媽,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情景表演。
教學反思
歌表演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過程是要在學習并理解歌詞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我將教育幼兒懂得文明乘車、尊老愛幼、學會禮讓作為活動目標之一,就是讓幼兒能充分理解歌詞的教育意義。因而,在活動前期觀察幼兒入座的情況,并以此為切入點提出問題;‘怎樣文明乘坐公共汽車”?就是為導入歌詞內容作鋪墊。但在老師的提問中大部分幼兒能回答出‘先上后下’、‘不亂扔垃圾’、‘不把頭、手伸出窗外’····等,只有幾個幼兒說出要給老人讓座這個主題,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經過進一步的談話才明白,在平時生活中由于幼兒年齡小,與父母乘車時往往出現的是別人給自己讓座,或是根本不會讓座。可見,我們生活的氛圍和城市中的人、事、物對于幼兒的經驗積累會有多大的影響呀。因此在活動中我以歌表演為載體,進一步加強對幼兒文明乘車、尊老愛幼、學習禮讓的教育培養,希望能為幼兒的文明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百科:座位,包括廂座,香港所指的卡位,及餐廳、交通工具、戲院等一種對坐的座位。
幼兒園讓座教案4
活動目標
能理解“讓座”的意思。
懂得讓座是一種美德,知道要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
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螞蟻讓座》故事音頻及圖片;《讓座》歌曲音頻。
紙面教具:《我會讓座》。
活動過程
師幼討論,幫助幼兒初步理解“讓座”。
——小朋友們坐過公交車嗎?
——你見過別人把座位讓給另外一個人嗎?
——你有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別人嗎?給誰呢?
小結:在公交車上,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們把座位讓給他們,這就叫讓座。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一段。
——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公交車)
——公交車上還有哪些小動物?(小羊、小狗、小猴、小豬)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二段。
——車開到了半路,誰上車了?(熊婆婆)
——哪些小動物要給熊婆婆讓座?它們是怎么說的?
——熊婆婆說了什么?(謝謝你們)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三段。
——熊婆婆最后坐了誰的座位?
4。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四段。
——小螞蟻最后坐在了哪里?(熊婆婆肩膀上)
——一路上小螞蟻在熊婆婆的肩膀上做了什么?(唱歌)
播放歌曲音頻《讓座》,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要給需要的人讓座。
———誰給歌曲中的“我”讓座呢?(叔叔)
——后來“我”給誰讓座了呢?(老婆婆)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給老婆婆讓座嗎?
小結:讓座是一種文明的行為,也是傳統的美德,老婆婆年紀大了,公交車行駛的時候會站不穩,容易摔倒。所以,我們如果遇到一些身體不好的人、老爺爺老奶奶或者是帶著小寶寶的媽媽,可以給他們讓座,這樣我們會感到快樂,別人也會覺得很溫暖。
提供紙面教具《角色頭飾》,鼓勵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幼兒園讓座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本活動設計“讓座”一般都指在公交車上,但我們的幼兒所處的生活環境都是在農村,目前我們農村還沒公交車。
活動目標
1.能分辨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
2.培養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能分辨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樂于助人的良好行為習慣。并能制作“好行為記錄卡”。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讓座》。
2情境表演劇“讓座”所需的各種道具:用椅子排成公交車、老婆婆的服飾、阿姨的服飾。
3、大字卡“謝謝”“笑”。
4、教師將自己收集和制作的各種好行為和不好行為的圖片布置成圖片展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情境表演劇“讓座”
1、觀看情境表演劇“讓座”。一位教師扮演老婆婆,另一位教師扮演阿姨,請一個幼兒扮演小朋友,3個人合作表演情境劇“讓座”。
2、討論。
(1)教師:你覺得讓座是好行為還是不好的行為?為什么?
(2)教師: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那些好行為和不好的行為?
二、觀看圖片展
1、教師把自己把自己收集和制作的各種好行為和不好行為的圖片布置成圖片展覽,讓幼兒觀看。
2、討論。
(1)教師:在圖片展覽的這些行為中,哪些是好的行為?哪些是不好的行為?為什么?
(2)教師:面對不好的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學說兒歌《讓座》
1.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讓座〉,學念兒歌〈讓座〉。
2.認讀漢字“謝謝”“笑 ”。
四、情境劇表演:讓座
教師請幾個幼兒表演情境劇“讓座”。其他幼兒一邊觀看,一邊輕聲說兒歌“讓座”,配合情境劇“讓座”的表演。
延伸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好行為記錄卡”。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觀看情境劇表演“讓座”和觀看圖片展之后,讓幼兒懂得“讓座”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讓幼兒懂得得到別人幫助后,要有禮貌地謝謝別人。但由于情境表演劇“讓座”的內容較片面,只強調了尊老愛幼,忽略了其他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比如:殘疾人、孕婦等人群都是需要幫助的人員。)所以說讓幼兒認知到好行為的概念還是比較籠統的。因此在設計本活動過程中應考慮得更加詳細、全面,這樣會更好。
幼兒園讓座教案6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圖片內容。學習詞:乘客、連忙、讓座。
2、教育幼兒關心、尊敬老人。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說說你坐公共汽車的故事吧。(幼兒自由講述)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講述圖片內容。
1、這是什么地方?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是在車上?(引導幼兒從車門、扶手、座位、售票員等來肯定這是在車上)
2、車上有些什么人呀?(教新詞:乘客,引導幼兒講出車上有許多乘客,售票員阿姨在售票)
3、車到站了,上來了一位什么樣的乘客?
4、小姐姐看見白發老爺爺上車來,她怎么做了?又怎么說?(教新詞:連忙、讓座,并教幼兒集體說:“老爺爺,請這兒坐!)
5、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呀?
6、老爺爺見小姐姐給他讓座,心里怎么樣?說什么了?(教幼兒集體學說:“謝謝,謝謝好孩子!”)
7、車上的乘客見了,都怎么樣了?還說了些什么?
三、老師完整小結圖片內容。
四、幼兒集體講述。
五、個別講述。
六、情境表演。
幼兒園讓座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讀字詞:座、年紀。
2、讓幼兒指導 主動幫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3、找相應字詞。
活動準備:
VCD一張、字卡、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又許多的小動物來搭公交車,我們一起來看看公共汽車上發生了什么事情?
2、觀看VCD,熟悉兒歌內容。
提問:公車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山羊公公說了什么?小兔娃娃說了什么?山羊公公和小兔娃娃是怎么做的?
3、出示字卡。
座、年紀。
4、學習兒歌。
(1)出示掛圖,教師示范朗讀。
(2)幼兒劃指朗讀。
5、情感教育伙伴之間要互相謙讓,要做個懂事的孩子。
6、游戲《看誰指得快》
7、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讓座教案8
教學內容:
歌曲《讓座》
設計意圖:
正值各地爭創首批文明城市之際,對幼兒進行做文明小市民,我做主動人公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平時幼兒在出游時多以乘座公共汽車為主,為此選擇<讓座>這個古老而又洋溢著熱情的兒歌為主線展開教育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幼兒在游戲中體會文明禮貌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關愛他人,并體驗到互敬互愛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材料準備:
小椅子若干,小娃娃一個,自制方向盤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引題:星期天去了哪里?乘什么去的?看到了什么?
(二)進行部分
1、表演:公交車上的故事
2、講評:車上出現了什么情況,乘客們是怎么做的,你怎樣看這件事?
3、教師用兒歌的形式講述公交車上的故事。
4、師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由組合成三組進行表演游戲、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表演,不拘泥于兒歌的內容,盡情想象,扮演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將公交車上的故事表演的生動活潑。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幼兒園讓座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讓座教案01-09
幼兒園讓座教案8篇01-09
讓座11-12
讓座03-10
讓座05-20
讓座11-28
讓座03-26
讓座02-22
讓座07-06
讓座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