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3-01-07 16:24:4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4篇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準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積極猜測,并能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

  2、體驗故事中角色之間的美好情感。

  3、能簡單復述故事。

  4、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ppt,兩段音樂《撓癢癢》、《愛的喜悅》,故事補充。

  【活動過程】

  一、小鳥和小田鼠。

  1、畫面上有什么?(樹)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又高又大的樹)。

  2、(出示三只鳥)在這棵高大的樹上,住著三只還沒長好羽毛的小鳥,那它們會飛嗎?(不會)

  3、(出示三只小田鼠)那樹下住著誰呢?小田鼠很想和小鳥交朋友,可是小鳥不會飛,小田鼠不會爬樹,這可怎么辦呢?(幼兒猜測)

  二、喇叭花電話。

  1、觀察畫面并猜想。

  (1)看看故事中的小鳥和小田鼠會想什么辦法呢?

  (2)小田鼠為什么要在樹下種喇叭花?

  (3)猜想:小鳥和小田鼠在電話中會說些什么呢?

  2、聽故事片段。

  聽聽故事中的小田鼠和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3、聽故事補充片段。

  (1)如果你是小田鼠有什么高興的事與小鳥分享?

  (2)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3)小鳥聽了,這么多高興的事,它會怎么做呢?

  (4)聽到這么優美的歌聲,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小鳥和小田鼠有什么感受呢?

  小結:一個人有了高興的事,可以通過電話來告訴大家,與大家分享,有了電話真好!

  三、好聽的故事。

  1、幼兒完整傾聽(邊看ppt邊聽故事)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2、小結。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發散幼兒想象力,用適合的語言模仿打電話。

  3、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樹、小鳥、小老鼠、喇叭花)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師:

  森林里可漂亮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森林水車》進入活動室

  二、理解想象

  1、森林里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么?教師講述1―2小節

  2、怎么辦呢?小朋友們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幼兒討論各種辦法)

  3、聰明的`小老鼠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好辦法?(出示喇叭花圖片)

  4、為什么小老鼠要在樹下種上喇叭花呢?

  5、為什么喇叭花會變成小電話?

  三、學說對話教師講述5―7小節

  1、你聽到了小鳥和小老鼠都說了些什么?分角色扮演小鳥和小老鼠學說對話

  2、如果你是小鳥和小老鼠,你們還會說些什么話呢?

  3、這喇叭花電話可真好,可以讓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著悄悄話,我們把它們的故事告訴其他小動物聽聽吧。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四、結束活動

  小鳥和小老鼠不光說著悄悄話,它們還在電話里唱歌呢,聽!

  歌唱《打電話》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附故事:喇叭花電話

  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3只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著3只小老鼠。

  小鳥很想去找小老鼠玩,可是它們還沒有長齊羽毛,不會飛。小老鼠想去找小鳥玩,可是,它們又不會爬樹。

  一只小老鼠在樹下種了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了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

  小老鼠在樹下問:"喂,是小鳥嗎?"小鳥們在樹上回應:"喂,是小老鼠嗎?"小鳥們為小老鼠歌唱:"滴答,滴答,滴滴答。"小老鼠為小鳥們念歌謠:"大尾巴長,大尾巴大……"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著悄悄話。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活躍。如果準備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操作圖片;小鳥和小田鼠

  2、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教師: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二、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1)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2)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講述后半段故事。

  教師: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三、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2)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為什么不能一起玩?

  (3)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為什么要打電話?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提問: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四、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故事:喇叭花電話

  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一只小鳥,樹下住著一只小老鼠。

  小鳥想找小老鼠玩,可是,他羽毛還沒長好,不會飛。小老鼠也想找小鳥玩,可是,他不會爬樹上不去。

  小老鼠在樹下種了一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鳥家。喇叭花長呀長,開出了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

  小老鼠看著這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心里想:這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多象電話機呀!這彎彎曲曲的莖不就是電話線嗎!有了電話機,我就可以給小鳥打電話了。

  于是小老鼠對著喇叭花喊:“喂,你好,我是小老鼠。”小鳥在樹上回答說:“你好,小老鼠,我是小鳥。”小老鼠說:“媽媽不在家,我好孤單,你能為我唱歌嗎?”于是小鳥就為小老鼠唱起了歌。

  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著悄悄話。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10-01

幼兒園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01-04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4-09

《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1-07

幼兒園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3篇10-01

幼兒園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5篇01-04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01-03

幼兒園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09-22

幼兒園小班教案《喇叭花電話》08-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亚洲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日韩综合永久久网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