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繪畫教案【薦】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繪畫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繪畫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繪畫形式大膽地表現“六一”活動中的愉快氣氛。
2.學習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并能合理選色和布局。
3.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4.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有參與六一活動的經驗,畫紙、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經驗喚醒。
提問:六月一日到了,你想怎么過這個節日?你最喜歡的是什么活動?為什么?
請幼兒思考回答,教師可給予一些提示。
教師:我們今天就把快樂的六一畫下來吧。
二、交流畫法。
1.討論:怎樣把“六一”活動中,興的事畫下來?并要讓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歡的是什么活動。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事要畫大,并畫在紙的中間;選用亮點的色彩、艷麗的色彩來裝飾畫面。
2.個別嘗試: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老師在邊上指導。
3.其他幼兒評價,并暢談如果我來畫我會這樣畫。
三、幼兒創作。
重點指導先想好畫什么高興的事情,再畫出高興的氣氛。難點指導通過構圖布局和色彩來表現獲得的快樂氣氛。老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構圖。
四、作品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相互介紹、欣賞他人的作品。自由結伴欣賞、交流。
2.幼兒評價。介紹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講講理由,多給幼兒交流評價的機會。
3.幼兒參與將自己的作品布置于環境中。
幼兒園繪畫教案2
活動目標:
1、練習在規定范圍內順著一個方向一筆一筆來回涂色的方法,;
2、發展小肌肉群,養成做事細心認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油畫棒、畫有蘋果的白紙、蘋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復習《蘋果歌》然后提問:小朋友,剛才我們唱的這首歌曲名字叫做什么你們還記得嗎?(蘋果歌)
2、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吃蘋果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呢?
3、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蘋果,請小朋友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狀的?它是什么顏色呢?
4、教師:小朋友,你們除了見過這個蘋果的顏色還見過其它顏色的蘋果嗎?請你們說一說吧。(教師出示蘋果,引導幼兒說一說)
二、出示范畫,教師講解涂色方法
1、教師:蘇老師可喜歡吃蘋果啦,所以我把它畫在了一張紙上,請小朋友看一看,漂亮嗎?(教師出示范畫)
2、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好多的蘋果,可是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蘋果怎么樣呢?(引導幼兒說出這些蘋果都是沒有顏色的,不是那么漂亮,讓幼兒引起繪畫的興趣。)
3、教師:小朋友,你們愿意幫這些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使它們變得更漂亮嗎?
4、教師示范涂色方法:用油畫棒在蘋果里面順著同一個方向來回涂,可以上下的來回,也可以左右的來回涂。但是注意提醒幼兒一定不能涂到線的外面去了,蘋果里面應該涂滿,不要留出空白的地方。
三、請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傳發繪畫工具。
2、請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并再次提醒幼兒一定要順著一個方向進行涂色,并將顏色涂滿。
3、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四、作品欣賞
1、引導幼兒欣賞一些比較好的作品,引導幼兒從畫面豐滿,顏色鮮艷,沒有涂到線外來欣賞作品。
2、指導幼兒有序地收拾繪畫的工具。
幼兒園繪畫教案3
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講述過“六一”節的歡快情景。
2、鼓勵幼兒用繪畫來表現節日中最感興趣的情景或最開心的時刻。
3、培養幼兒愿與朋友分享快樂之情。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準備
1、幼兒園過“六一”節的錄象片段。
2、圍繞“六一”兒童節啟發幼兒談論、交流。
3、紙、筆。
過程
1、引導幼兒講述“六一”節的快樂。
(1)昨天是什么日子?這天你過得怎么樣?
(2)討論:為什么覺得快樂?你都做了哪些事?(幫助幼兒回憶過“六一”節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戲、有許多好吃的東西等)
2、講述別人的快樂。
(1)昨天楊老師把小朋友在玩游戲時高興的樣子都拍下來了,我們來看一看錄象里誰很快樂,他在做什么?
(2)你看到誰很快樂,他在做什么?
3、講述最感興趣或興的一件事。
“六一”節使你最感興趣或感到興的一件事是什么?
4、用繪畫來表現自己的快樂。
(1)“六一”節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多快樂,讓我們把它畫下來吧!
(2)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把最感興趣的情景或最開心的事畫下來。(播放歌曲“快樂的六一”)
(3)把先畫好的作品張貼在展板上,幼兒結伴欣賞并交流作品。
(4)集體欣賞,請個別幼兒來介紹一下作品。
5、下一節課我們再把這些畫打扮一下,老師把它們訂起來做成一本“六一”小畫冊,早上爸爸媽媽送你來的時候,請他們翻翻我們的小畫冊,讓他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快樂,好嗎?
幼兒園繪畫教案4
設計意圖:
求異、好奇是兒童的重要的心理特點之一。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會使孩子們感覺到索然無味。在美術活動中,我們通常使用的繪畫工具都是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形式單一,幼兒缺乏對多種繪畫工具交替組合運用的能力,畫面單調。因此,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使孩子產生畫畫玩玩的心理,培養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棉簽畫,是本學期我們班級的特色活動。小小的棉簽,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繪畫工具,創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動中,我為孩子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讓孩子帶著興趣愉快地參與整個美術活動,激發他們對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創設的故事情境中,觀察范例,復習對一些裝飾線條的認識。
2.正確使用棉簽,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裝飾小魚的身體。
3.激發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發展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已經認識一些簡單線條和圖形。已初步欣賞過音樂《水族館》。
2、物質準備:范例,幼兒操作材料,顏料,棉簽,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一、創設故事情境,觀察了解裝飾小魚的方法。
1.欣賞音樂《水族館》
教師:小朋友聽,誰來了?
2.創設情境教師: 在一個碧水蕩漾的池塘里,柔軟的水草在水底搖擺著。一群快樂的小魚游來了。小魚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新衣服是什么樣的?
3.觀察范例,鞏固復習對一些線條和圖形的認識。
4. 教師:原來,今天小魚穿那么漂亮的衣服想去干什么呢?原來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個快樂的聚會。可還有很多小魚都沒有自己的新衣服,讓我們來幫助小魚。用棉簽給小魚換上一件美麗的新衣。
二、講解作畫要求,學習使用棉簽裝飾小魚。
1.講解要求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三、展示幼兒作品,分享交流。
1.將幼兒作品展示在背景圖上。
2.評價作品。
教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哪條小魚的衣服最漂亮?(重點鼓勵由自己想象,獨特創作的幼兒)3.聽音樂,一起游戲。
幼兒園繪畫教案5
活動目標:
1、加深對六一的認識,常適用于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繪畫)表達、記錄自己喜歡的六一游戲。
2、大膽在集體面前用較完整、清晰的語言表述,并能注意傾聽。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記號筆、記錄紙、照片、投影儀、粉筆、音樂磁帶、訂書記。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豐富知識
投影儀上出示本班幼兒托班時的照片
師: 六一節就要到了,我們以前托班時也過過六一節,你們上次玩了那些游戲?
幼兒觀看照片回答
二、討論活動,學習記錄
師:馬上又要到六一節了,我們又學了很多新游戲,這次你
們想玩什么游戲?
幼兒個別回答,教師記錄
三、運用繪畫,嘗試記錄
師:是不是你們都想說一說?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紙和筆,請把你
最喜歡的一個游戲畫下來好嗎?
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四、介紹作品,分享記錄
1、個別介紹
師:有沒有和他一樣的?請你送過來。(歸類,按照選擇人數多
排序)
2、師:還有一些游戲,怎么辦呢?放在平時玩好嗎?
五、延伸活動
師:游戲確定了,還要做哪些準備呢?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就做準備工作吧
幼兒園繪畫教案6
一、活動目標
用圖形融合的方法,畫出鳥的各種動態的整體圖象。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大膽創作。
二、重點和難點
用簡單的.線條勾出物體的輪廓,使圖形融合起來。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彩色水筆、油畫棒。
范例一幅。
區角中提供些反映上海城市新面貌的圖片或書籍供幼兒觀看。
四、設計思路
當幼兒觀察逐漸仔細,能用不同的圖形通過不同的組合,描繪出物體的基本特征時,個別幼兒的作品中局部開始出現用簡單的線條勾輪廓的現象。在此基礎上,設計“鳥兒回來了”這一活動內容,皆在讓幼兒嘗試用輪廓線取代呆板的圖形,畫出各種動態的鳥兒,使圖象更生動,活潑,進一步體會成功的樂趣。
“鳥兒回來了”是利用身邊的自然環境—天氣轉暖,候鳥回來和生活—上海越來越美,來家深幼兒的體驗,從而激發幼兒表現美的愿望,更積極、生動地投入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大膽表現,尤其要鼓勵創作出不同與別人的圖象的幼兒,不能單純以象或不象來評價幼兒的作品。對有些有圖象可啟發幼兒通過舔一點,改一改來體會成功,使每個幼兒獲得自信、投入創作。
五、活動流程
語言設計——欣賞討論——幼兒創作——引導講評
語言引導,引起活動興趣。
⑴觀察范例:畫上畫的是什么?(鳥)
⑵了解季節特征及候鳥的特征。
⑶談談上海的變化。
說明
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幼兒:請鳥兒快快來,看看新上海的情感。
欣賞討論
⑴觀察范例,了解作畫方法。
建議提問:這張畫上的鳥和我們平時畫鳥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如幼兒沒講出輪廓線取代圖形,教師可進一步提問:頭、身體、翅膀和尾羽是一部份一部份分開畫的還是用線連起來畫的?)
⑵幼兒嘗試,激發創作興趣。
說明這是解決難點的重要環節,可請二~三名幼兒來嘗試用圖形融合方法花鳥,要求盡量不重復同伴的圖象,集體可通過評議這些圖象個部位的連接是否要改一改、添一點等來進一步理解作畫方法,樹立創作信心。
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通過觀察可提示:
⑴大膽運用圖形融合方法作畫,畫出鳥的不同的動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⑵注意畫面位置安排,避免呆板的直排、橫排或太分散。
⑶鳥兒想在哪里安家:(注意背景的重疊)
⑷涂色,大面積處可選水粉色,小面處可用水彩筆或油畫棒。
引導講評
建議可在同一張畫內找找哪只鳥圖形融合的最合理,請小作者介紹作畫的順序。
看看鳥兒在哪兒地方安了家?(綠化多的地方棗人民廣場、公園、烈士陵園、新建的小區等。)
幼兒園繪畫教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記錄郊游時所應攜帶的東西。
2、互相交流自己的繪畫作品,體驗繪畫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4頁《畫下來,記得住》
2、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我想要記住
1、郊游的時候,你們想帶上哪些東西呢?
(飲用水,點心,小玩具,圖書,餐巾紙,雨傘,塑料袋等)
2、引導幼兒討論郊游時必須要帶的東西。
(飲用水,點心,小玩具等)
3、我們要帶的東西真多,小手拿不下了,想想辦法,把它們放在哪里?(小書包里)
4、這些東西在書包里應該怎么放?(分開放置)
5、如果把這些要帶的東西都畫下來,我們就不會忘記了。
二、畫下來,記得住
1、呈現示范畫。
小朋友想要帶的東西,老師畫下來了。
老師怎么畫的呢?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遍。
2、教師示范
先畫書包,再畫書包里面的東西。
引導幼兒把自己去郊游需要帶著的東西畫下來,模仿教師有序地將書包里面的物品畫出來。
重點討論幾種難以表現的物品的畫法,如有的幼兒認為要帶一把傘,有的幼兒認為要帶一只塑料袋,引導幼兒用簡潔的方法表示。
3、畫完以后,教師鼓勵幼兒在空白處作上標記圖案,表示這是自己的書包。
可以寫上自己的學號或者畫上自己的畫像,也可以畫自己最喜歡的圖案。
三、我的事情,我記住
1、繪畫完成之后,幼兒與鄰座的同伴交流畫了哪些東西。
2、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說說自己想記住哪些事。
3、展覽幼兒的作品,互相交流分享。
把自己的畫帶回去,告訴爸爸媽媽:我們學會用畫畫的辦法來記住事情了。
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個辦法幫助爸爸媽媽來記住事情。
幼兒園繪畫教案8
活動內容:《秋游》(繪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幾何圖形上聯想出簡單的花朵。(難點)
2.學習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重點)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家長帶幼兒出游,觀察秋天萬物的變化和人們的活動。
2.課件、范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一)出示范例:小朋友們看看這幅畫上畫的是什么?(花朵)再想想這幅畫是怎么畫成的?里面都藏有什么幾何圖形?
(二)幼兒討論后,師:這幅畫是用幾何圖形拼畫上去的,看看幾何圖形象什么,再添畫而成的。
(三)引導幼兒根據幾何圖形聯想
1.出示貼有幾何圖形的圖畫紙: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圖形象什么?
2.幼兒回答后師。
(四)出示課件幼兒觀察花朵的形狀、顏色與幾何圖形對比進行聯想。
二、幼兒作畫,師指導
(一)選擇一種幾何圖形進行繪畫,想想它象什么,畫于適當位置,根據想象添畫。
(二)涂色時注意顏色的搭配,添畫時主次分明。
(三)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想象添畫。
三、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請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對畫面顏色鮮艷、聯想豐富、創作新穎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
幼兒園繪畫教案9
活動目標:
1、掌握數的基本結構及樹干、樹枝和樹葉的形態,畫出不同的特征。
2、初步學習用彎曲的線條添畫背景的技能。
活動準備:
油畫棒、圖畫紙、黑色油性筆;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樹的一家》。
2、引導幼兒觀察樹的不同花紋、不同形態、不同顏色。
3、教師示范畫樹的各個部分。教師畫一部分,請幼兒說出這是樹寶寶的哪一部分。(樹干、樹枝、樹冠、樹葉)
4、出示錯誤范例,請幼兒為它們糾錯。
5、教師提出創作要求:大家都來種樹,種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樹林。
6、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分辨樹根、樹干、樹枝和樹葉,各部分不一樓。
(2)大膽表現各種樹的不同形態。
(3)能運用深淺不同的顏色涂色。
(4)用黑色油性筆畫出彎曲的線條做背景。
7、幼兒相互欣賞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教育反思:
孩子們掌握數的基本結構及樹干、樹枝和樹葉的形態,畫出不同的特征,初步學會用彎曲的線條添畫背景的技能。
幼兒園繪畫教案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繪畫來表現不同的性別、不同年齡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簡單的動態。
2、引導幼兒學習從不同角度構思畫面,表現節日喜慶場面,發展幼兒繪畫表現能力。
3、引導幼兒大膽選用色彩,渲染節日氣氛。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參與節日游戲。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用繪畫來表現不同的性別、不同年齡的人的基本特征和簡單的動態。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學習從不同角度構思畫面,表現節日喜慶場面,發展幼兒繪畫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節日活動照片、示范畫
活動過程:
一、用“六一”兒童節的照片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展示“六一”活動的照片,與幼兒交談,進一步回憶和再現“六一”活動的情景,啟發幼兒談一談自己參加了什么活動?表演了什么節目?最喜歡什么活動、什么節目?
二、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和照片,總結“六一”活動內容,并交代作畫要求:“六一”時我們進行了豐富有趣的慶祝活動,小朋友都和爸爸媽媽玩了各種各樣的游戲,有的玩了金蟬脫殼的游戲,有的玩了鉆圈的游戲、、、、、、現在請小朋友把這些活動畫出瞇。我們要畫出“六一”兒童節的歡樂場面。“六一”節很熱鬧,我們可以用鮮艷的色彩來畫。想好了,就把它畫下來。
三、幼兒作業,教師允許小朋友輕聲交談、提問。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從不同角度表達節日的場面和氣氛。
四、小朋友互相贈送并講解作品,分享歡樂。
五、結束活動。
幼兒園繪畫教案11
活動名稱:
繪畫《鳥兒滿天飛》
年齡段和領域:
大班美術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鳥兒飛翔的不同形態,嘗試用繪畫的方式創造性的表征小鳥的形象。
2、在整個繪畫過程中感受“中國元素”的獨特美。
3、體驗作品中不同形象、不同動態鳥兒滿天飛帶來的美感,進一步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手繪風凰、羽毛圖案“中國風”版幼兒畫紙、不同形態的鳥兒圖、展板、課件、《百鳥朝鳳》民族音樂
活動過程:
一、興趣與欣賞,通過《百鳥朝風》的傳說引起幼兒的繪畫興趣。
1、出示羽毛
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這是誰的羽毛?我們的繪畫課要從這些羽毛2、在《百鳥朝鳳》音樂中,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手繪傳說中不起眼的小鳳凰。(故事后附)
二、觀察討論
1、方向的引導
提問:漂亮的小鳥從四面八方飛來,看,這只小鳥是從哪兒飛來的?
它的頭朝哪兒?
教師小結:小鳥的頭朝哪兒,小鳥就朝哪里飛。
2、形態的觀察
教師請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鳥,從翅膀、尾巴、顏色等部位講述。
請幼兒講述見過的其它小鳥
教師可引導幼兒發現小鳥形態的不同之處
三、幼兒創作
1、提問:鳥兒滿天飛翔,你想不想畫一只更漂亮的小鳥?誰來說說你想畫一只什么樣的小鳥?
2、幼兒創作,老師從形態、花紋等方面進行巡回指導。
四、欣賞評價
1、請幼兒說說自己畫的小鳥
2、請幼兒說說喜歡的同伴的作品
3教師適當總結、提升
技能情感的延伸:
1、出示鳳凰的手繪圖片,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并整體感受畫面中鳥兒朝著鳳凰滿天飛舞的景象。
教師:小朋友畫的鳥兒滿天飛,我們飛到了鳳凰的家,看,鳳凰出來了,它可真美呀。
2、出示明清及近代藝術家以不同形式創作的《百鳥朝鳳》作品,開拓幼兒視野,進一步引起幼兒共鳴,激發幼兒“我要當藝術家”創作“大作”的興趣。
我們畫的小鳥朝著鳳凰展翅高飛,這幅畫就叫《百鳥朝風》。在我國許多繪畫家也畫過《百鳥朝鳳》這幅作品,我們一起在《百鳥朝鳳》的音樂中欣賞一下吧。
《百鳥朝鳳》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和其它小鳥一樣,羽毛也很平常,它很勤勞,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里。
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找不到吃的,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干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后,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并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后,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風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較好的實現了各個活動目標,活動中能較好的把握重難點,通過《百鳥朝風》的傳說引起幼兒對小鳥的興趣,并在接下來引導幼兒觀察鳥的方向及形態時孩子們能較完整的說出不同小鳥的特病·
在繪畫過程中幼兒能自主大膽地進行創作,積極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畫的小鳥。在整個過程中老師把引導作為重點,一直到全體幼兒創作講評結束才出示老師的“范例”一直華麗變身的鳳凰,既消除了“
教”的痕跡,又能將幼兒的創作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活動中各個環節目的明確“興趣欣賞”在前,引導觀察為重點,相互評價,老師與小朋友作品完美組合成《百鳥朝鳳》,讓孩子們眼前一亮,最后延伸活動中幼兒欣賞到不同創作的《百鳥朝鳳》,進一步激勵幼兒養成“我也要當藝術家”的愿望。
本節課將中國傳統元素很好的融入到孩子們的整個過程中,使幼兒在繪畫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感。
本節課比較欠缺的地方是在幼兒的追問上不夠“精”,老師的語氣有些平淡,今后還會繼續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及時糾正。
幼兒園繪畫教案12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利用小朋友常見的、比較熟悉的物體——太陽來發揮幼兒的想象和創造的能力,利用太陽這個支架,使幼兒獨立完成作品,在這作畫的過程中達到以下的兩個教學目標。
一、目標 1 能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太陽下發生的故事,學習合理的布局畫面,并能大膽地講述繪畫的內容。 2、知道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系。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準備:白紙、蠟筆、太陽的掛圖。
三、過程
1、猜謎引出課題。“有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
2、幼兒簡單講述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系。
(1)、知道太陽給我們光明,有了太陽,就有白天,人們可以愉快的生活,太陽供給我們溫暖和熱量,使地球上的動物、植物正常生長。
(2)、出示太陽,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太陽下的故事。
3、幼兒自由作畫,教師視指導。
(1)、引導幼兒把自己創編的故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提醒幼兒注意畫成的布局的合理,畫出主要特征和某些細節。
4、講評 (1) 請個別幼兒把自己創編的故事講述給小朋友及老師們知道。
(2) 幼兒開火車去互相欣賞作品。
幼兒園繪畫教案13
課前思考: 小動物對于幼兒來說是最喜歡的。刺猬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是不常見的,但幼兒是很感興趣的。于是,我先讓幼兒來認識一下真實的刺猬,讓他們通過觀察來說說他的特征,再一個小故事來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畫半圓形
2、用添畫的形式或重復圖象的方法把畫面畫滿。
活動準備:蠟筆、紙、課件
活動過程:
1、介紹內容,引導觀察
出示課件。提問:這是誰?
小刺猬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的身上有什么?有什么用?(刺可以用來刺食物,又可以用來抵擋敵人,保護自己)
2、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課件)
小刺猬來到樹林,看到樹上有許多果子,可是它不會爬樹,正在這時,風姑娘幫助它把果子吹了下來。小刺猬想把果子被回家,就在地上打了一個滾,把鬼子插在刺上,然后就回家了。
3、教師示范
小刺猬背果子的時候,肚子直直的還是平平的?(平平的一條直線)
彎彎的背在肚子的上面(畫一條彎彎的弧線)
果子是怎么背上去的?(插在刺上)
4、請幼兒上來示范
5、創作要求
小刺猬看見地上還有許多果子,請小朋友幫它多找一些刺猬一起來背果子,把所有的果子都送回家。
6、講評
7、結束
小刺猬請了這么多的朋友不停的背果子。把果子送回家,吃也吃不玩,準備明天請小朋友一起來吃。
課后反思: 此活動教師先讓幼兒觀察真實的刺猬,然后用簡筆畫的形式來畫刺猬,使幼兒知道復雜的事物可以用簡單的圖形表現出來。教師能運用課件,一個故事來引出繪畫主題畫刺猬。教師在活動中應注意語言的生動如:在進行涂色時可以說:給小刺猬穿衣服,背上背了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綠綠的……。請幼兒上來示范后,教師要做一些簡單的講評,說說哪些地方不好,讓幼兒在繪畫的時候可以注意。
幼兒園繪畫教案14
活動目標:學畫半圓形、用添畫的形式或重復圖象的方法把畫面畫滿。
活動準備:蠟筆、紙、活動過程:
一、介紹內容,引導觀察出示課件并提問:這是誰?小刺猬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的身上有什么?有什么用?(刺可以用來刺食物,又可以用來抵擋敵人,保護自己)、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小刺猬來到樹林,看到樹上有許多果子,可是它不會爬樹,正在這時,風姑娘幫助它把果子吹了下來。小刺猬想把果子被回家,就在地上打了一個滾,把果子插在刺上,然后就回家了。
三、練習繪畫
1、教師示范小刺猬背果子的時候,肚子直直的還是平平的?平平的一條直線)彎彎的背在肚子的上面(畫一條彎彎的弧線)果子是怎么背上去的?(插在刺上)、請幼兒上來示范、創作要求小刺猬看見地上還有許多果子,請小朋友幫它多找一些刺猬一起來背果子,把所有的果子都送回家
四、繪畫展覽
課題:秋姑娘的信
授課人:授課時間: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詩歌《秋姑娘的信》,學說詩歌中的部分短句。
2、了解一些動物的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1)楓葉實物或圖片若干,大雁、青蛙、松鼠的圖片;
(2)大信封
2、課件展示,感受秋天的景色。
活動過程:
一、秋姑娘來信了
教師出示大信封,引導幼兒討論。
問題:1。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2。猜猜看,這會是誰寄來的信?是寄給誰的?
二、欣賞并理解詩歌《秋姑娘的信》(出示課件)
1、教師朗讀詩歌《秋姑娘的信》,幼兒傾聽。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熟悉并理解詩歌內容。
給大雁的信:
問題:(1)大雁要去哪里?去干什么?
(2)秋姑娘在信信中叮囑了什么?
(3)還有什么鳥也像大雁一樣,秋天飛到溫暖的南方,春天又飛回來?(燕子、杜鵑)
給青蛙的信:
問題:(1)秋姑娘給青蛙寫了些什么呢?
(2)想一想:小青蛙不會飛,他用什么方法過冬呢?
(3)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在冬天里冬眠呢?(蛇、烏龜、刺猬)給松鼠的信:
問題:(1)秋姑娘給松鼠卸了些什么?
(2)小松鼠是怎么過冬的呢?
(3)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在冬天儲存食物呢?(螞蟻、老鼠)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朗讀詩歌《秋姑娘的信》
教師可朗讀詩歌的前半句,請幼兒朗讀后半句,引導幼兒學說詩歌中的部分短句。
幼兒園繪畫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回憶、討論和創作的過程中,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的快樂。
2、學習用布貼和繪畫相結合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快的生活。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 收集各種零碎布,了解各種不同質地的布。
2、 2-3幅布貼畫。
3、 白膠、布、油畫棒、白紙等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經驗回憶
教師:你覺得幼兒園里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和誰在一起?玩什么?怎么玩的?在哪里玩的?好里有些什么?玩得時候心情怎么樣?
2、 出示范畫2-3張,討論創作方法。
(1)、教師:布有什么用?(做衣服、貼畫等。)你見過用布制作的畫嗎?看看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好多地方是用布貼上去的。)
(2)、教師:在這幾幅畫中,小朋友用布做了什么?你知道他們是怎么做的嗎?先要做什么,再做什么?(先畫、再剪)布還可以做引起什么?(小包,蝴蝶結等裝飾品)
(3)、指導幼兒進行創作活動。
(1)、教師:在幼兒園里,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剛才小友說的事里,有人、有玩具、有背景。你沉得先畫什么比較好?為什么?(建底色幼兒先畫主體,再畫背景。)
(2)、教師:看看桌上這些漂亮的布,在你的畫里面可以做引起什么?怎么把布貼到你的畫上。
(3)、教師:怎樣才能使畫面變得好看?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高低、前后、大小、遠近)
4、作品展示和評價。
【幼兒園繪畫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繪畫教案04-24
幼兒園疫情繪畫教案03-23
繪畫活動幼兒園教案09-06
幼兒園美術繪畫教案10-01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12-07
幼兒園大班繪畫教案08-19
幼兒園繪畫教案【熱】12-24
【薦】幼兒園繪畫教案12-24
幼兒園中班繪畫教案11-29
【推薦】幼兒園繪畫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