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昆蟲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昆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昆蟲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看圖譜,表現(xiàn)簡單的節(jié)奏型。
2.初步嘗試聽旋律拍出簡單的節(jié)奏型。
3.嘗試用樂器演奏簡單的節(jié)奏型。
4.對器樂演奏活動產(chǎn)生興趣,并喜歡演奏。
活動準備
1.幼兒對螳螂、蟋蟀的外形特征及叫聲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2.《昆蟲音樂會》教學掛圖、音樂CD。
3.節(jié)奏圖譜一張,打擊樂器木沙鈴、沙錘、沙蛋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圖片,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景,激發(fā)活動興趣。森林里面要舉辦一場隆重的昆蟲音樂會,有很多昆蟲都要來參加,你覺得會有哪些昆蟲會來呢?
2.教師出示三種旋律及節(jié)奏型,以螳螂、蟋蟀及蝗蟲三種昆蟲依次出場為線索,引導幼兒分別認識三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并能夠用身體進行表現(xiàn)。
(1)教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用踏腳的方式表現(xiàn)節(jié)奏型XXXX︳XXX-︳,并跟隨樂曲旋律表現(xiàn)。
(2)教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用拍手的方式表現(xiàn)節(jié)奏型XXX-︳XXX-︳,并跟隨樂曲旋律表現(xiàn)。
(3)教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模仿蟋蟀的叫聲表現(xiàn)節(jié)奏型XXX XXX︳XX- - -︳,并跟隨音樂旋律表現(xiàn)。
3.播放《昆蟲音樂會》樂曲,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用身體動作連貫的表現(xiàn)不同的節(jié)奏型。
4.嘗試學習用樂曲進行演奏。
(1)逐一出示沙蛋、沙錘、木沙鈴,介紹樂器,分發(fā)樂器,讓幼兒嘗試探索樂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師用指令、哼唱旋律帶領(lǐng)幼兒嘗試演奏樂器。
(3)播放樂曲,教師帶領(lǐng)幼兒演奏樂曲。
(4)播放樂曲,帶領(lǐng)幼兒看教師指揮演奏樂曲。
教學反思
千姿百態(tài)的昆蟲形象能極大地引起孩子的興趣。喜愛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感受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常見昆蟲,知道昆蟲的本領(lǐng),了解昆蟲的生長環(huán)境與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發(fā)學習興趣。
幼兒園昆蟲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昆蟲的特征,觀察昆蟲的居住環(huán)境。
2、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找答案的態(tài)度。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昆蟲掛圖、玩具、標本、模型等。
2、有關(guān)描述昆蟲的圖畫書。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昆蟲王國”。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發(fā)討論:請幼兒說說哪些昆蟲是曾經(jīng)見過的,叫什么名字?
2、請幼兒比較這些圖片上的昆蟲哪些地方是一樣的?教師記錄幼兒的觀察結(jié)果。如都有六只腳,大部分有翅膀,身體分成頭、胸、腹部,有觸角,有殼等。教師引導幼兒將其按益蟲、害蟲進行分類。
3、找一找 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昆蟲,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仔細觀察,小心愛護昆蟲。
4、說一說 引導幼兒分享觀察經(jīng)驗,讓幼兒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什么昆蟲,是否找到了我們“昆蟲王國”里的昆蟲?在哪里找到?這些昆蟲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幼兒園昆蟲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蟋蟀、螳螂,觀察比較它們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2、能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之間的關(guān)系,大膽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知道愛護益蟲。
活動重點:
了解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仔細觀察蟋蟀、螳螂間的異同,并能大膽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在生活中見過螳螂、蟋蟀;
(物質(zhì)準備):
1、畫有螳螂、蟋蟀的記錄板6塊、表征圓點若干;
2、課件、蟋蟀叫聲音頻、蟋蟀&螳螂生活習性的音頻;
3、展示板(空間準備):幼兒圍半圓&圍桌坐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方式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一)猜螳螂提問:身穿綠衣裳,揮舞大刀忙,左一下右一下,消滅害蟲美名揚!這是誰呀?
(二)猜蟋蟀提問:家住暗角落(播放課件),身穿醬色袍,頭戴黑鐵帽,窸窸窣窣叫。(播放音頻)聽,它還會唱歌呢!
二、幼兒觀察、操作、比較、感知蟋蟀與螳螂外形特征的異同,并分組記錄表征螳螂和蟋蟀腿、翅膀的數(shù)量。
(一)幼兒觀察圖片,分享各自發(fā)現(xiàn),了解蟋蟀、螳螂的不同之處。提問
1:看一看蟋蟀、螳螂分別長得什么樣子?它們的頭上有什么?身體上有什么?
小結(jié):原來螳螂和蟋蟀有這么多的不同之處:身體的顏色不一樣;螳螂前腿有大刀一樣的武器,頭呈三角形,這是蟋蟀沒有的;而蟋蟀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螳螂?yún)s不能。
(二)幼兒操作、記錄,并分享交流蟋蟀、螳螂的相同之處。
過渡語: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它們身上有相同的地方——各自有翅膀和腿,到底有幾對翅膀和幾條腿呢?請大家一起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用貼圓點的方式記錄下來。
(觀察要求:2名幼兒為一組,觀察、表征蟋蟀與螳螂腿和翅膀的數(shù)量,請一名幼兒把大家的發(fā)現(xiàn)與表征進行分享)提問:誰來分享一下你的發(fā)現(xiàn)?它們的腿有幾條?翅膀有幾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用了最短的時間把螳螂和蟋蟀翅膀、腿的數(shù)量觀察的又快又準確,發(fā)現(xiàn)原來蟋蟀、螳螂分別都有6條腿、2對翅膀,都會飛,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三、引導幼兒討論、交流,進一步了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播放視頻)
提問1:你知道蟋蟀、螳螂生活在哪里嗎?(鼓勵幼兒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自由交流各自想法)
提問2:蟋蟀和螳螂各自有什么本領(lǐng)呢?它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褑幔浚úシ乓曨l)
小結(jié):螳螂生活在田地里、草叢里的植物上,有自身的保護色,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它是益蟲,也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眩惑吧钤谕裂ɡ铩⒉輩怖锘蛘叽u塊的下面,喜歡在夜里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fā)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農(nóng)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過渡語:通過觀看視頻,我們又了解了蟋蟀和螳螂更多的小秘密,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小昆蟲,春天到了,它們也開始出來活動了,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多去觀察、探索更多昆蟲的小秘密,有時間一起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
延伸活動:
1、鼓勵家長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在生活中認識、了解更多的昆蟲,探索、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2、在科學區(qū),投放其它相關(guān)昆蟲的標本,供幼兒觀察、學習。
幼兒園昆蟲教案4
教學理論依據(jù):
草地上的螞蚱、花叢中的蝴蝶,神秘的昆蟲世界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他們能蹲在地上看一上午的螞蟻搬家,喜歡追著蜻蜓飛舞,更想捉一只瓢蟲數(shù)數(shù)到底有幾顆星星……
他們玩著、說著、畫著、問著,樂此不疲。但是,螳螂有幾種顏色?竹節(jié)蟲長什么樣?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離大自然卻越來越遠了。
因此選擇《捉迷藏的昆蟲》這個教學內(nèi)容正是遵循了《綱要》中關(guān)于教學內(nèi)容選擇的三個原則: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是幼兒所感興趣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
《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正確的教育能夠加速兒童的發(fā)展。教師只是兒童學習的促進者,要尊重兒童學習的愿望,不能強加給學生。教師的作用是間接的,教師不應該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是介紹問題和對策,讓兒童自己主動地、自發(fā)地學習。”
在《捉迷藏的昆蟲》活動中,教師始終堅持幼兒想、說、做在前,教師指導、小結(jié)在后的原則。皮亞杰還認為“游戲是兒童認識新的復雜客體和事件的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維和行動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
因此,本次活動將探索過程與游戲結(jié)合起來,既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又能維持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從而達到科學探究活動的目標。
實施策略:
整個活動的組織以游戲貫穿始終。
1、師幼游戲,打好鋪墊。通過游戲“捉迷藏”,理解 “隱藏”與“發(fā)現(xiàn)”之間的關(guān)系,為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做鋪墊。
2、趣味尋找,探索發(fā)現(xiàn)。尋找花草叢中、圖片中利用保護色隱藏自己的小昆蟲,探尋昆蟲保護自己的奧秘,體驗發(fā)現(xiàn)、探究的樂趣。
3、角色扮演,知識拓展。通過扮演角色,復習鞏固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知識經(jīng)驗。
教學目標:
1、了解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jié)蟲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
2、產(chǎn)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lǐng)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藏有螳螂、蝴蝶、螞蚱等昆蟲的花草叢。
2、《昆蟲躲貓貓》圖片。
3、《春天》的音樂,昆蟲頭飾若干,小鳥頭飾一個。
活動重點:
了解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jié)蟲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
活動難點:
對昆蟲“保護色”的理解。
活動過程:
1、游戲“捉迷藏”,理解“隱藏”與“發(fā)現(xiàn)”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師帶領(lǐng)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讓幼兒親身感受:如果想不容易被別人發(fā)現(xiàn),必須要隱藏好。
2、探究、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
(1)找找、說說
①教師帶領(lǐng)幼兒尋找藏在花草叢中的昆蟲。
②請幼兒說說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討論為什么這些昆蟲藏在和身體顏色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觀察昆蟲以及與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2)看看、聽聽
教師播放課件,讓幼兒了解枯葉蝶、竹節(jié)蟲、蘭花螳螂等昆蟲是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
(3)找找、認認
①教師出示《昆蟲躲貓貓》大圖片,請幼兒尋找圖中已經(jīng)認識的蘭花螳螂、枯葉蝶、竹節(jié)蟲。
②請幼兒找出圖片中的其他昆蟲,拓展幼兒關(guān)于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經(jīng)驗。
3、游戲《小鳥和小蟲》,復習鞏固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知識經(jīng)驗。
教師帶領(lǐng)幼兒玩“小蟲和小鳥”的游戲,鼓勵幼兒將掌握的知識經(jīng)驗運用到游戲中。
延伸活動:
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lǐng)的興趣。
1、鼓勵幼兒和家長收集關(guān)于動物利用“保護色”自我保護的圖片、圖書、影像等資料。
2、鼓勵幼兒通過向家長、教師請教或觀看圖書、影像等途徑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動物保護色原理”的應用。
3、帶領(lǐng)幼兒到大自然中觀察各種昆蟲。
幼兒園昆蟲教案5
活動重點及難點:
幼兒能夠掌握五個詞組,認識昆蟲名稱,對昆蟲知識有充分的了解。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輕松、活潑、師幼互動的氛圍中學習有關(guān)昆蟲的五個詞語:蜜蜂、螞蟻、蝴蝶、螳螂及蜻蜓,并了解五個詞語的共同特征--都有蟲字旁。
2、擴散幼兒思維,幼兒了解各種昆蟲的習性和特征。
3、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律動--《去郊游》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大森林里有一件高興的事情發(fā)生,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我們出發(fā)吧。
二、幼兒了解參加音樂會的昆蟲,學習詞語。
1、幼兒聽聲音樂,猜昆蟲。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蜜蜂)蜜蜂為什么這么熱鬧?原來大森林里要開昆蟲音樂會,昆蟲們都想?yún)⒓樱覀兛纯催@么熱鬧的音樂會都有誰來報名了?
2、在觀看課件基礎(chǔ)上,教師與幼兒互動,進行識字活動。
(看課件認識蜜蜂兩個字)教師提問:第一個來報名的是誰呀?(幼兒看后回答蜜蜂)教師配著旋律提問:誰來了?(教師引導幼兒說:蜜蜂)哦,勤勞的小蜜蜂來報名參加音樂會,我們在看看還有誰來了?
(看課件認識螞蟻)教師提問:第二個來報名的是誰呀?(幼兒看后回答:螞蟻)教師配著旋律提問:是誰呀?(幼兒說:螞蟻)教師:小螞蟻也來報名參加音樂會了,大森林里太熱鬧了,有一只昆蟲都等不及了,急忙忙的趕來報名,它是誰呢?
(看課件認識蜻蜓兩個字)教師提問:第三個來報名的誰呀?(蜻蜓)教師配合著旋律重復提問,讓幼兒認識詞組。
(看課件認識螳螂兩個字)教師:這么熱鬧呀,有一只昆蟲從這里經(jīng)過,也來湊熱鬧,這回誰來報名了?(螳螂)。螳螂是第四個來報名的,這時,有一只昆蟲正在遠處傳花粉,它聽到大家的議論,也跑過來報名,誰來報名了?(幼兒回答:昆蟲)(看課件認識蝴蝶兩個字)教師:第五個來報名的是誰呀?﹙蝴蝶﹚,教師配合著音律問:是誰呀?﹙蝴蝶﹚教師:有這么多的昆蟲報名參加音樂會,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昆蟲來報名?點數(shù)1、2、3、4、5,有五只昆蟲來報名了。
教師:大森林里要求昆蟲們用2天的時間練習節(jié)目,2天之后在音樂會上表演。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小昆蟲們都排練了節(jié)目。兩天過后,音樂會要開始了,你們還記得誰來報過名?
三、師幼互動,鞏固認識的昆蟲名稱。
教師:誰是第一個來報名的?﹙蜜蜂﹚哪只昆蟲是最后一個來報名的?﹙蝴蝶﹚誰是第3、4個來報名的?﹙蜻蜓和螳螂﹚第二個來報名的誰?﹙螞蟻﹚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的記憶力真好!小昆蟲們都精心準備了節(jié)目來參加音樂會,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四、在游戲中,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進行領(lǐng)域間的整合。
1、蜻蜓將登上紫色的舞臺為大家表演節(jié)目,誰愿意送蜻蜓登上舞臺?誰知道蜻蜓有什么本領(lǐng)?
2、下面小蜜蜂將登上藍色的舞臺,誰愿意送蜜蜂登上舞臺?蜜蜂每天為什么在花叢中忙碌?蜜蜂怎樣采花蜜,誰能學一學?
教師:蜜蜂真勤勞,每天采蜜忙,我們一起學一學蜜蜂采蜜的動作。蜻蜓和蜜蜂是益蟲還是害蟲?對了,它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
3、螳螂將登上粉色的舞臺,誰愿意送螳螂登上舞臺?誰知道螳螂的故事?
4、這么多昆蟲都登上了漂亮的舞臺,美麗的蝴蝶著急了,誰愿意送蝴蝶登上舞臺?如果你是蝴蝶你會表演什么節(jié)目?﹙請幼兒表演﹚
5、還有誰沒有登上舞臺?誰愿意送螞蟻登上舞臺?
教師:小螞蟻是怎樣來參加音樂會的?﹙全體幼兒學一學﹚教師小結(jié):昆蟲們都登上了星光閃閃的舞臺,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字寶寶都有一樣的地方,哪些地方一樣?
尋找規(guī)律:這些詞語都帶有"蟲"字旁。對了,所有的名字都帶"蟲"字旁,這么多昆蟲都來參加音樂會,你還知道哪些昆蟲嗎?今天,也有一些昆蟲來參加音樂會,它們是來做觀眾的,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誰?
五、了解帶"蟲"字旁的其他昆蟲。
1、我們先看看蚊子的名字,蚊子的名字中有沒有"蟲"字旁?
2、我們再看看蟬的名字?"蟬"的名字中有沒有"蟲"字旁?
3、前兩只昆蟲我們看到了,下面再看看蚱蜢的名字長得什么樣?"蚱蜢"的名字中有"蟲"字旁嗎?有幾個蟲字旁?
4、再看看蟋蟀的名字?蟑螂的名字呢?
教師:這些觀眾都是昆蟲,它們的名字中都有"蟲"字旁,有的是一個蟲字旁,有的是兩個蟲字旁。下次活動時,我們來學習它們的知識。
六、幼兒猜謎語戴詞卡,音樂會開始,一同跳舞。
教師:昆蟲音樂要開始了,昆蟲們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參加,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可是小朋友們必須回答問題,回答正確了才能帶上詞卡,我們看誰會得到詞卡?
幼兒園昆蟲教案6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2、昆蟲掛圖一張。
3、捕捉到的昆蟲,或者是昆蟲標本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昆蟲的活動主題。
教師念蜜蜂的謎語兒歌,提問:這是什么動物?
教師念蜻蜓的謎語兒歌,提問:這是什么動物?
讓幼兒猜謎語,引起幼兒對昆蟲的關(guān)注。
二、出示昆蟲,或用實物展示儀放大昆蟲標本,感知昆蟲主要特征,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
教師:他是什么樣子的?頭上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對翅膀和腳?
教師: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愛吃什么嗎?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啟發(fā)幼兒按照“動物名稱——身體特征——生活習性”講述。
幼兒自主閱讀畫面,啟發(fā)幼兒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昆蟲?他們都有什么?
教師:他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們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嗎?
教師小結(jié):畫面上的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昆蟲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著三對腳,背上一般長著兩對翅膀;腹部一節(jié)一節(jié)的,兩側(cè)還有氣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蟲,例如:七星瓢蟲,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一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掛圖,找一找藏在畫中的昆蟲。
教師:今天有許多小昆蟲來和我們捉迷藏游戲,他們就藏在這幅畫里面,請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蟲?他們藏在哪里?
教師: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你是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昆蟲的?還是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的?為什么仔細看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顏色與周圍的顏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五、介紹幾種關(guān)于昆蟲自我保護的知識,認識保護色。
教師介紹昆蟲利用保護色自我保護的常識,讓幼兒了解昆蟲會變顏色保護自己,這種變色白虎自己的辦法,叫保護色。
介紹幾種常見的昆蟲保護色。
1、身體顏色與周圍環(huán)境顏色相同的昆蟲,如:螳螂、枯葉蝶;
2、身體顏色隨著周圍環(huán)境顏色而變化的昆蟲,如:蝗蟲;
3、身體顏色鮮艷,警告對方自己有毒,不要傷害自己,如:瓢蟲。
教師擴展幼兒思路:你還知道哪些昆蟲會利用保護色白虎自己的?
六、初步感知益蟲和害蟲。
教師:在昆蟲的大家庭里,對我們?nèi)祟悂碚f,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教師:你知道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為什么?(蝴蝶在幼蟲時有愛吃嫩菜等危害,但在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和觀賞的益處。
引導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昆蟲?
使幼兒知道:我們要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聚集是害蟲無法無法生存,同時,我們也要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殺和殺死益蟲。
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lǐng),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huán)境,體驗到了制作昆蟲標本的樂趣,他們具有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而且增長了知識,各個領(lǐng)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幼兒園昆蟲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與同伴的分享交流中,鞏固對常見昆蟲名稱和主要特征的認識。
2、培養(yǎng)觀察辨別細節(jié)的能力,感受昆蟲世界的奧妙。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利用各種工具在校園里捕捉過昆蟲,和爸爸媽媽參觀過昆蟲館。
2、材料準備:多媒體制作——昆蟲小博士、昆蟲小偵探圖片數(shù)張或昆蟲錄像。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喚起回憶。
最近你們和爸爸媽媽參觀了昆蟲館,請給大家介紹看到的昆蟲名稱。
二、學當昆蟲小博士
1、挑戰(zhàn)一:看陰影猜猜我是誰?
2、挑戰(zhàn)二:躲起來猜猜我是誰?(出示昆蟲局部明顯特征)
(交流:天牛的觸角是它們年齡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帶刺的刀。瓢蟲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蟲是益蟲,二十八星瓢蟲是害蟲等)。
3、挑戰(zhàn)三:看看誰的眼睛最厲害?
亮眼睛一:快速看圖片,合上圖片回憶有哪些昆蟲?
亮眼睛二:哪些昆蟲躲在里面?
亮眼睛三:再次打開圖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種昆蟲?
4、挑戰(zhàn)四:從以下圖片中猜一猜什么昆蟲會和它們在一起?
(出示花、雷鳴記號、燈泡,猜出蜜蜂、蝴蝶、螢火蟲等昆蟲。)
為自己當上昆蟲小博士而高興。
三、建造昆蟲館
1、昆蟲是個大家族,雖然它們有不同的名稱,可是家族成員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從以上昆蟲中歸納發(fā)現(xiàn)昆蟲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貼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蟲館里來了許多蟲子,有一些不是昆蟲也混在里面,請小博士把它們找出來。
(教師將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獨角仙、蝸牛等都放進原來出示的昆蟲中,請幼兒分別把不是昆蟲的蟲子找出來。)
4、共同對照檢查對錯,說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蟲的朋友告別:“對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蟲館。”
(例如:蜘蛛八條腿、蝸牛沒有腿都不是昆蟲,蜜蜂符合昆蟲的特征要求,是昆蟲。)
5、蟲館開館。播放錄像,感受昆蟲世界的奧妙。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guān)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fā)幼兒從物體發(fā)信號、用聲音發(fā)信號、用文字發(fā)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fā)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fā)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fā)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fā)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guān)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xiàn)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nèi)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qū)內(nèi)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昆蟲教案8
活動設(shè)計背景
這次活動是在主題“有趣的昆蟲”背景下的一堂制作課。我發(fā)現(xiàn)我班幼兒對蜻蜓特別感興趣,他們在區(qū)角活動時,也會在美工區(qū)畫蜻蜓,舞蹈區(qū)學做蜻蜓飛等等,趁者孩子對蜻蜓的喜歡,于是我就想設(shè)計了一些關(guān)于蜻蜓有關(guān)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親手操作,對蜻蜓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制作帶來的成功滿足感和快樂。
3.能夠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蜻蜓的相關(guān)知識,有利于他們主動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好的昆蟲知識,豐富他們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形成系統(tǒng),有序的昆蟲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認識蜻蜓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征。
2、通過說說、做做、玩玩,體驗制作蜻蜓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色吸管、彩色卡紙、剪刀、膠水、記號筆、背景音樂、蜻蜓圖片、制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
1.最近,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在舉辦一場昆蟲玩具比賽,老師呢準備了一件作品去參加。
2.讓幼兒猜猜準備了什么昆蟲玩具?
3.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
4.組織幼兒重新觀察,說出蜻蜓的身體組成部分。我們來找找蜻蜓的身體有些什么部分組成(出示蜻蜓圖片)
5.小結(jié):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細細長長的,身體也是細長的。
二、制作蜻蜓
1.啟發(fā)幼兒也做個蜻蜓參加比賽。
2.制作蜻蜓需要些什么?
3.我們要先做哪一個部分?
4.剪翅膀和眼睛:卡紙對折,用記號筆在上面畫上一個細細長長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采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制作圖)
5.動作示范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兒用剪刀剪
6.尾巴可以做什么動作呢?(幼兒自由探索)
7.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
8.個別指導
三、成功體驗
帶領(lǐng)幼兒到室外操場上,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玩具蜻蜓。
幼兒園昆蟲教案9
教學理論依據(jù)
《捉迷藏的昆蟲》這個活動將昆蟲擬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綱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戲中”,本活動以游戲為主線,讓孩子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學習并鞏固新知識。同時科學是嚴謹?shù)模虼嘶顒又械牟牧隙酁閷嵨镌汀@ハx的自衛(wèi)防身方式通常有保護色、擬態(tài)、警戒色三種,鑒于中班孩子的認知水平,只選擇了其中一種“保護色”,其他的知識留待以后探討。
教學策略
1、采用觀察法和語言交流,引導幼兒對已有昆蟲的經(jīng)驗進行梳理。
2、通過捉迷藏游戲,尋找有保護色的小昆蟲。
3、通過錄像,直觀的呈現(xiàn)昆蟲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理解昆蟲的保護色及其作用;
4、采用討論和直觀法拓展,激發(fā)幼兒探究更多動物自我保護本領(lǐng)的興趣;
5、采用游戲操作法,鞏固對保護色的理解。
活動目標
1、了解枯葉蝶、螳螂等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
2、產(chǎn)生探究動物自我保護本領(lǐng)的興趣。
活動重點
了解枯葉蝶、螳螂、竹節(jié)蟲三種昆蟲的自我保護方法。
活動難點
理解“保護色”。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捉迷藏的昆蟲》
2、錄像:《昆蟲的保護色》《動物的保護色》
3、音樂:《春天》《清晨》
4、背景圖四組,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昆蟲圖片,梳理幼兒已有經(jīng)驗。
隨著音樂《春天》表演入場。
出示昆蟲圖片,提問:你認識它們嗎?這些昆蟲你在哪里見過?
2.尋找昆蟲,探究保護色的秘密。
(1)出示幻燈片,請幼兒尋找躲藏的昆蟲——枯葉蝶、螳螂、竹節(jié)蟲。
(2)討論它們身體的顏色和藏身地顏色的關(guān)系。
3.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
(1)觀看視頻《昆蟲的保護色》。
(2)討論保護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蟲有保護色。
4.經(jīng)驗拓展,了解其他動物的自我保護辦法。
(1)提問:還有哪種動物有保護色?
(2)觀看課件:動物的保護色。
5.分組操作:游戲——幫小動物躲貓貓。
幼兒分成四組,將小動物圖片放到適合其隱藏的背景圖上,然后老師來找小動物,進行糾錯和交流。
活動延伸
在圖書區(qū)投放相關(guān)圖書、資料,讓幼兒繼續(xù)了解動物利用保護色進行自我保護的本領(lǐng)。
幼兒園昆蟲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看、聽、做了解幾種昆蟲的外形及特征。
2、使幼兒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哪些昆蟲可以分為益蟲和害蟲,哪些是在土里生活的昆蟲。能按照昆蟲的分類找到自己的小組。
活動準備
1、帶掛鉤的昆蟲彩色卡片(每種昆蟲制作4份)。
2、代表各種小昆蟲的背景音樂。
3、大掛圖和大樹模型。
4、擺放昆蟲卡片的小盒子。
活動過程
一、逐一播放代表昆蟲的背景音樂,引起讓孩子猜一猜是哪種小昆蟲的興趣。(蚊子、蜻蜓、蜜蜂、蝴蝶、蚯蚓、
七星瓢蟲、螞蟻、蒼蠅、蝗蟲、螳螂、蟋蟀、知了、枯葉蝶、蒼蠅、蟑螂…..、有些昆蟲沒有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演示一下)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認識他們嗎?幼:想這第一位小客人說:“我要考考大班的小朋友,
我出了一個謎語一個讓你們猜,你們猜對了我就出來和你們玩兒,好嗎?幼:好。謎語:有個醫(yī)生真古怪,打針反而
把人害,不要他來他偏來,專門來盯人的血。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幼:蚊子出示蚊子圖片及對應的字卡。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蚊子長什么樣子?有什么特點?它喜歡干什么?它都在什么時間出來?它是怎么飛的?
你們怕不怕它?為什么?
二、準備的昆蟲都猜出來后,進行昆蟲分類討論,引導幼兒思維拓展,進行語言交流。
師:小朋友都選一個昆蟲拿好,我們大家一起按照益蟲和害蟲來分成兩個小組,好嗎?看看小朋友們都知道自己的昆蟲該站到哪邊的隊伍里去。
師:小朋友們,昆蟲大分類,分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有沒有站錯隊伍的“小昆蟲”。
師:啊!哪位小朋友把螳螂分到害蟲的隊伍里了?是誰把蝗蟲分到益蟲的隊伍里了?讓我們分析一下它們應該站到哪個隊里?
三、合作探討,讓幼兒了解哪些昆蟲是在天上飛的大樹上的,哪些昆蟲是在土里的和地上的?
引導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昆蟲再分成幾個小組,分組將昆蟲安排到樹上、樹下、地上。
在天上飛的有:蝴蝶、蜜蜂、蜻蜓、
在樹上的有:知了、蒼蠅、枯葉蝶
在地上土里的有:蚯蚓,螞蟻、蟋蟀、螳螂
四、讓幼兒扮演昆蟲回到大自然去。
活動結(jié)束:師:昆蟲想請小朋友到森林去做客,你們愿意嗎?幼:愿意
但是呀,小昆蟲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想讓你們扮成他們的樣子飛到大森林去玩好嗎?
幼兒園昆蟲教案11
活動目標:
1、會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判斷和推理,進一步積累昆蟲方面的經(jīng)驗。
2、知道昆蟲與人類的關(guān)系,萌發(fā)愛益蟲、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重點:區(qū)分昆蟲與非昆蟲。活動難點:區(qū)分益蟲與害蟲。
活動準備:
1、昆蟲分類框架圖、昆蟲及其它動物卡若干。
2、對一些常見昆蟲的名稱、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破譯招聘啟事:
(1)出示圖夾文的招聘啟事,讓幼兒討論猜測。“招聘啟事上說了些什么?”
(2)出示“報名者”讓幼兒回憶昆蟲及其它動物的名稱。
2、區(qū)分昆蟲與非昆蟲:
(1)揭開第一個條件,讓幼兒猜測,并將符合條件的放到合適的分類圖中。
(2)教師小結(jié):昆蟲有三對足 、一對觸角、兩對翅膀。
3、區(qū)分益蟲與非益蟲:
(1)揭開第二個條件,讓幼兒猜測,幼兒再次合作分類。
(2)幼兒介紹分類方法并一起檢查、糾誤。
4、判斷能否除害:
(1)揭開第三個條件:“除害、不除害”。
(2)幼兒分類介紹。
5、成立昆蟲保安大隊:宣布昆蟲保安大隊的名單,并以開慶祝會的形式結(jié)束活動。
幼兒園昆蟲教案12
活動目的:
知道昆蟲會用擬態(tài)來保護自己,并能按照擬態(tài)的不同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昆蟲的擬態(tài)圖片、集合圖片
活動重點:
昆蟲擬態(tài)的涵義
活動流程:
引起愛好---初步接觸---觀察分類---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
1、出示圖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看看它是誰?
2、引導觀察:它是誰?它在哪里?
二、初步接觸
1、觀察蓬萊蛾獵蟬,提問:
(1)、你們看見它了嗎?
(2)、單獨觀看:它長得什么樣?為什么剛才我們找不到它?
(3)、蓬萊蛾獵蟬為什么要長得象樹上的斑點?
2、介紹擬態(tài):昆蟲為了保護自己,能模擬別的東西的本領(lǐng)就叫擬態(tài)。
3、過渡提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昆蟲會擬態(tài)這種本領(lǐng)?
三、觀察分類
1、出示圖片:這些都是誰?
2、熟悉不同的擬態(tài):這些昆蟲都是模擬什么呢?(蚱蜢、竹節(jié)蟲、尺蠖、貓頭鷹蝶、寬尾鳳蝶幼蟲)
3、小結(jié):有些擬態(tài)昆蟲是模擬植物讓敵人看不見來保護自己、有些是模擬別的動物恐嚇敵人來保護自己。
4、提出分類要求:哪些是模擬植物?哪些是模擬動物?
5、出示集合圖片,幼兒操作:把模擬植物的放在一起,模擬動物的放在一起,該怎么放?
(模擬植物的放竹節(jié)蟲那邊,模擬動物的放貓頭鷹蝶那邊)
活動結(jié)束:
提問:除了昆蟲,別的動物會不會用擬態(tài)來保護自己?
幼兒園昆蟲教案13
教材分析:
夏天到了,各種各樣的小昆蟲飛出來了,昆蟲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自然界中的昆蟲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生物,有趣的昆蟲會引發(fā)孩子無限的好奇心,激發(fā)孩子探索的欲望。用昆蟲作為教學活動的素材定能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昆蟲的家》是選自幼兒園《建構(gòu)式課程》中班下冊《有趣的昆蟲》主題中的一個活動,主要通過昆蟲搬新家讓幼兒找出各個昆蟲家所在的位置,從而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使幼兒獲得一些空間方位概念。
活動目標:
1、利用昆蟲排隊、昆蟲回家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能用序數(shù)詞表示昆蟲在樓層中的位置。
2、通過昆蟲搬新家,學習區(qū)分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建構(gòu)二維空間方位概念。
3、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重點:
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會用序數(shù)詞表示。
活動難點:
學習區(qū)分物體在不同層級中的序列位,建構(gòu)二維空間方位概念。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認識各種昆蟲,知道各種昆蟲的名稱。
物質(zhì)準備:
1、多媒體一套;
2、帶有門牌號標簽的各種昆蟲圖片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3、紙制多層平面樓房4幢(1幢2層2間,2幢5層2間,3幢3層3間,4幢4層3間)。
活動過程
一、昆蟲排隊,感知橫排物體序列中的位置。
1、課件:昆蟲飛到草地上,說說昆蟲飛來的先后次序,數(shù)數(shù)有幾只昆蟲?
幼兒園昆蟲教案14
活動目標:
1、鞏固學習5以內(nèi)的分成,初步學習5以內(nèi)的加法應用題,體驗應用題的基本結(jié)構(gòu)。
2、理解應用題中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3、能夠用語言描述應用題。
活動準備:
課件PPT
數(shù)學操作材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ppt導入
1、師:看小明爸爸給小明買了幾件T恤?(5件)
2、師:這些T恤都一樣嗎?可以按照那些特征將它們進行分類記錄?(有愛心和沒有愛心;圓形和三角形;橢圓形和正方形;大小不同)
3、師:按照有愛心和沒有愛心:5可以分成幾和幾?
按照圓形和三角形:5可以分成幾和幾?
按照橢圓和正方形可以怎么分?
按照大小應該怎么分?誰上來分一分,寫一寫?
二、學習解答加法應用題
1、師:小明有一輛小汽車,他的爸爸又給他買了一輛,那么小明一共有幾輛小汽車呢?
2、師:你是用什么辦法算出來的?(添加、合并、加起來)
3、師:我們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小明現(xiàn)在一共有幾輛小汽車。教師寫出算式1+1=2,并讓幼兒認識“+”“=”。
三、看圖描述,解答加法應用題
1、師:小明去草地上秋游,看到草地上有兩只兔子,又來了一只兔子,那么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兔子呢?誰能用我們之前學到的“+”“=”把這個故事用算式表示出來?(請小朋友上來列算式,然后大家一起念一念算式)
2、繼續(xù)播放PPT,看這幅圖上小明看到了什么?你能模仿老師剛才的三句話,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嗎?
3、幼兒回答:小明看到草地上有2只羊,又來了2只羊,草地上一共有幾只羊?
4、師:草地上一共有幾只羊呢?誰能用算式表示出來?(請小朋友上來列算式)
四、幼兒操作
1、師:看看,說說圖上有幾顆紐扣?它們有哪些不同點,各有幾個?請看圖按照標記分了記錄。
2、請小朋友看下面的三幅圖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再說一說,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活動評價
師幼共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幼兒園昆蟲教案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習性,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使幼兒了解這些昆蟲和人們的關(guān)系,教育幼兒愛護益蟲,消滅害蟲。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jié)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各種昆蟲的掛圖一張。
2.操作卡片"各種昆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去野外觀察并捕捉樹上、花上、地上的昆蟲。
你捉到了什么?怎樣捉到的?
2.引導幼兒觀察昆蟲的主要特征及習性.
(1)(出示掛圖)圖上有什么?它們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樣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蜒、七星瓢蟲等,它們生活在不同的場所:花上、地上、樹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稱叫什么?(有頭、胸、腹二部分,二對翅膀、三對足等。都叫昆蟲。)
(3)你還知道哪些昆蟲?為什么是昆蟲?(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3.幫助幼兒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么?
(2)昆蟲里哪些是害蟲?哪些是害蟲?為什么?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教師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蝴蝶,蝴蝶在幼蟲時嫩菜葉等有害處,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
(4)幼兒操作:每人一張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紅筆一支,請兒用"O"劃出益蟲,"X"劃出害蟲來。
(5)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昆蟲?(保護益蟲,不隨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蒼蠅把它們打死,要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積聚等等。)
活動反思:
有愛心的小安妮因為喜歡昆蟲,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蟲和蛻下的皮,給昆蟲自由的生活空間,甚至在夢中,自己都變成昆蟲,感受當昆蟲的樂趣,以其獨特的方式,表達出對昆蟲的喜愛。為了讓孩子了解昆蟲,課前讓孩子們收集有關(guān)昆蟲的資料,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中來。
1、注意學法的指導。緊扣“愛”字,突出重點。在課堂上,以“愛”字貫穿全篇課文,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突出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教育,在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滲透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課文的2——5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都是圍繞重點句展開敘述的,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寫作特點來學習。在第二課時教學3——5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圍繞課后問題“安妮很喜歡昆蟲,她是怎樣做的?”展開學習。首先,我讓學生勾畫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寫安妮怎樣做的句子;然后,具體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樣喜歡收集昆蟲的;最后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學習后面的內(nèi)容。
2、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的指導寫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體的寫法,讓孩子們在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能夠進行仿寫,通過檢查可以證實大部分孩子學會這一寫法。課文的2——5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都是圍繞重點句展開敘述的,要引導學生掌握這種寫作特點來學習。整篇文章都是圍繞我喜歡昆蟲來寫,但每個自然段寫一個方面。
小百科:昆蟲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是地球上數(shù)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幼兒園昆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昆蟲教案10-27
《昆蟲》幼兒園教案12-04
昆蟲的家幼兒園教案08-21
幼兒園夏天的昆蟲教案06-08
《昆蟲》幼兒園大班教案09-03
秋天的昆蟲幼兒園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秋天的昆蟲》教案12-15
幼兒園《昆蟲的家》備課教案12-25
有趣的昆蟲幼兒園主題教案05-13
幼兒園教案:捉迷藏的昆蟲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