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憫農》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憫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憫農》1
活動日標
初步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語言的精練及節奏之美。
能夠仔細觀察畫面內容,理解詩歌寓意。
感受農民種糧的辛苦與不易,知道要愛惜糧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有關古詩《憫農》的圖片或視頻短片。
活動過程
出不圖片或視頻短片,欣賞古詩。
鼓勵幼兒觀察畫面人物的動作、表情及背景,并與同伴交流。
欣賞古詩。
①老師朗誦古詩,幼兒欣賞。
②老師:這首古詩名字叫什么?
老師鼓勵幼兒針對古詩提出問題,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
老師:聽了這首古詩,你已經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
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中午太陽當頭照的'時候,農民伯伯還在地里松土,鋤草。農民伯伯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種禾苗的土里,他們很辛苦。知道嗎?我們吃的這些糧食,一粒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
了解古詩語言精練。
老師:你們來數數這首古詩一共有多少個字?這么少的字能表達這么多的意思,古詩的語言是很精練的。
學習朗誦古詩。
老師打拍子,幼兒跟著節奏朗誦,語速稍慢,體驗詩歌的韻律美。
幼兒進一步感知詩歌的寓意。
老師:朗誦這首古詩時,你有什么想法?
老師:農民這么辛苦,我們要怎樣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附:古詩《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幼兒園教案《憫農》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尊重家民伯伯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2、學習古詩《憫農》
活動準備:
米飯、饅頭、花卷等幼兒常見的食物;農民伯伯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通過出示多種食物的圖片引出活動的主題
出示圖片后,教師請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二、關鍵步驟
1、教師請幼兒觀看農民耕種的FLASH的動漫,告訴幼兒糧食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
2、教師大志地、有韻律地朗誦古詩《憫農》
3、幼兒學習朗誦古詩《憫農》
三、結束活動
師生共同朗誦古詩,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泥塑區
在泥塑區投放采泥,指導幼兒學習團、搓、壓、捏的技能,練習制作好吃的面食
2、其他活動:比比誰最節約糧食
制作一張大表格,寫上小朋友的名字,誰吃的最干凈就給誰蓋上小印章
活動反思:
1、孩子對哪些活動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是什么?
3、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幼兒園教案《憫農》】相關文章:
憫農的教案12-01
《憫農》幼兒園教案08-26
幼兒園憫農教案12-02
幼兒園大班教案《憫農》11-18
憫農07-17
憫農07-17
憫農02-02
憫農02-02
《憫農》教案(精選20篇)12-08
幼兒園憫農教案11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