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時間:2022-11-25 16:45:4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小蝌蚪、認識過小蝌蚪

  三、過程: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展開想象,去理解詩歌內容。

  (1)理解第一句“小蝌蚪,細尾巴。”

  師:“春天,小河邊的柳樹發芽了,河里長出了綠綠的水草,小朋友,你們看誰會來呢?”(出示背景圖片)

  師:“小蝌蚪來了,他們在河里玩的真開心,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樣的?”(細細的,長長的)

  “尾巴有什么用?”(游泳、扭來扭去)

  師:“對了,小蝌蚪游泳就是靠細尾巴扭來扭去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在表演時,教師可提示:小蝌蚪,細尾巴,游呀游,扭呀扭,游來游去真開心)

  (2)理解第二句“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的,真開心。忽然聽到小鴨子在呷呷地叫‘媽媽,媽媽”。小蝌蚪聽到也跟著小鴨子叫‘媽媽’,鴨子媽媽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鴨的媽媽”。小蝌蚪著急地說:“那我們的媽媽呢?我們快點去找吧”。(邊出事圖片邊講述)

  師:“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東找找,西找找;東游游,西游游)

  師:“小蝌蚪這里游游,那里游游,這里找找,那里找找,我們可以說‘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怎樣找媽媽的。”

  (師生一起表演,教師提示幼兒“東找找,西找找,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在哪里呢?”并引導幼兒很著急地在這里游游,那里游游,這里找找,那里找找)

  (3)用對話的形式理解最后三句,體驗母子親情。

  師:“小蝌蚪游來游去怎么也找不到媽媽,心理多著急,如果我們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你會怎么辦?”(喊媽媽)

  師:“是的,我們可以大聲一點喊媽媽,誰來試一試你心里著急時喊媽媽的?”(引導幼兒注意表情和語氣的變化,并做呼喚的動作,讓幼兒知道聲音可以傳更遠一點)

  師:“我們來聽一聽,小蝌蚪是不是也是這樣做的呢。”(錄音:“媽媽,媽媽你在哪里?”)

  師:“小蝌蚪和我們的辦法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來幫小蝌蚪一起喊媽媽,喊的時候響一點,慢一點。(全體起立,做呼喚狀一起喊“媽—媽,媽—媽,你在哪兒?”)

  配班教師(幼兒喊第三遍時,帶著青蛙頭時跳出來)邊跳邊親切地說:“來了,來了,我來了,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大青蛙”。(歡呼“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

  師:“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大青蛙)

  2、幼兒通過看、聽、表演學習整首詩歌。

  (1)欣賞整首詩歌,幼兒安靜、專心地聽一遍。

  師:“小朋友真能干,老師把你們剛才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叫《小蝌蚪,找媽媽》。

  我們來聽一聽。(教師有激情地朗誦一遍)

  (2)幼兒整首念詩歌二遍(邊看圖片邊念,注意引導對話時的語氣和表情)

  (3)以游戲的方式表演、復習鞏固詩歌,體驗母子親情的愉悅。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你們做小蝌蚪,老師做媽媽。(戴上頭飾)

  師:“你們剛才念的很好,但是在喊媽媽的時候,可以稍微輕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聲音媽媽才喜歡。現在我們再來做一遍,看誰表演最好。”

  師:“現在老師來做媽媽,你們做小蝌蚪。(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語氣、表情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在對話時,讓配班教師引導喊得好聽一點,這樣媽媽就會很快出來的)

  3、活動,教師扮青蛙媽媽的角色,自然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表演地真棒,以后媽媽再也不和你們分開了,現在我帶你們到小鴨子家里去玩嗎,去告訴小鴨子,你們也找到了媽媽。

  (幼兒聽歌曲《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小蝌蚪游泳的動作,走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2

  計劃思緒:

  小朋友都喜好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變節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經由過程小蝌蚪找媽媽的彎曲履歷,使幼兒相識到田雞的發展轉變歷程,用繪畫的情勢表示出來,相識連環畫的情勢,會區分故事中差別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后次序,制造成連環畫,而且在運動中造就幼兒互相互助的本領。

  運動目的:

  1、進一步熟習和明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相識故事的重要情節。

  2、會區分故事中差別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后次序,并能經由過程繪畫表示出來,制造成連環畫。

  3、與搭檔協商,在分工與互助的根本上配合完成使命。

  運動預備:

  1、白紙裁成32k,數目7倍于幼兒人數。

  2、事先熟習《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

  3、水彩筆、連環畫、動物圖片、訂書機。

  運動過程:

  一、回想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重要情節。

  1、播放灌音,再次觀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么樣子?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本身的媽媽了?

  小蝌蚪去找媽媽,先遇到了誰?厥后又遇到了誰?末了它找到本身的媽媽了嗎?

  幼兒手工制作小結:小蝌蚪碰到了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在各人的資助下,終于找到了本身的媽媽。

  二、評論辯論:奈何制造連環畫?

  1、師: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連環畫嗎?(連環畫便是由一張張一連的畫面,組成一個完備的故事,按順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奈何來做連環畫呢?

  ①.畫故事。每張紙畫一個故事變節,有幾個情節就畫幾張紙。

  ②.把畫好的故事內容依照先后次序分列并寫上頁碼。

  ③.裝潢封面。操縱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媽媽》,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畫報告我們的是什么故事。

  ④.裝訂。

  三、請幼兒觀賞丹青書,邊思索邊評論辯論繪畫要領。

  這么長的.故事我們可以怎么畫?(小組互助)小組互助時怎么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張?

  四、播放故事,幼兒繪畫,制造連環畫,先生巡回引導,賜與實時的資助。

  留意提示幼兒憑據情節的生長表示完備的畫面。

  難點:與搭檔分工互助完成使命。

  五、幼兒之間相互觀賞、交換。

  這是篇好文章,講的是關于大班美術活動:自制連環畫《小蝌等方面的內容,覺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新詞。

  2.聽寫:蝌蚪一群灰色烏龜寬嘴巴鼓眼睛

  3.說說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二、導學課文

  1.導讀第1自然段

  (1)課文里是怎么描寫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教師一邊講評一邊板書: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現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來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也來快活地讀讀書,請齊讀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過了幾天——怎么了?(長出了兩條后腿。)(師貼長后腿的畫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了,于是鯉魚媽媽決定幫助它們找媽媽,它是怎樣回答的呢?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我們就是這群小蝌蚪,再來讀讀他們的話。(生讀蝌蚪的話)

  (5)(出示——鯉魚)老師現在來當鯉魚媽媽,誰來當小蝌蚪,向我打聽?(請學生當小蝌蚪來練習)

  (6)交換,學生念鯉魚媽媽,教師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師生對讀,邊讀邊做動作)

  (7)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蝌蚪媽媽的特點是什么?(四條腿,寬嘴巴。)

  2.導讀第3自然段

  (1)小蝌蚪聽了鯉魚媽媽的話,繼續游啊游,過了幾天,小蝌蚪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又長出了兩條前腿。)(師貼長前腿的畫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錯把烏龜當媽媽。(烏龜同青蛙一樣是四條腿,寬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從背后趕上去打招呼)表演動作。

  3.導讀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青蛙媽媽什么樣?找出描寫大青蛙的句子。

  板書:四條腿(蹲)寬嘴巴大眼睛(鼓)綠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過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媽媽,心里很高興、很踏實)表演動作。

  4.齊讀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們同學一樣聰明,認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媽媽,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么變化昵?(小蝌蚪尾巴變短了)(師貼出小蝌蚪尾巴變短的圖片)小青蛙以后跟著媽媽做什么?(捉害蟲)

  5.小結: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專門吃害蟲。青蛙善于捕捉害蟲,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蟲40~50只,多的達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蟲。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

  三、課堂練習

  1.讀寫生字新詞。

  2.仿寫句子。

  地點有什么樣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有一群鵝

  有一群小雞

  有一只猴子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4

  【學習目標】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1、或多媒體課件,有關青蛙的知識。

  2、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等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揭示新課,板課題:小蝌蚪找媽媽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自讀課文

  1、標出不認識的字。

  2、讀準字音。

  四、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1、課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2、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4、組詞練習。小蝌蚪找媽媽教學設計

  五、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合圖學習:

  1、指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理解“甩著”。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2、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果怎樣?

  ⑴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比較后,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板書:長出兩條后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分角色讀。

  ⑵ 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 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⑴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⑵ 交流:為什么小蝌蚪會錯把烏龜當媽媽呢?

  ⑶ 分角色讀。

  六、小結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

  二、圖文結合,理解內容

  1、自讀第4、5自然段。

  討論交流: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是什么樣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

  3、課件出示青蛙媽媽的話,結合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用“已經”說話。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畫出小蝌蚪最后變化的詞句。

  教師板書:尾巴消失 捉害蟲。

  5、小結: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變化的過程。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字卡,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我會寫”的字,學生讀一讀。

  2、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該怎么寫?

  3、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輔導。

  4、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書寫情況。

  五、演一演

  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本劇《小蝌蚪找媽媽》。評出表演得好的小組予以獎勵。

  六、拓展學習(作業)

  1、課后進一步了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衛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了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蝌蚪找媽媽09-24

幼兒園小班小蝌蚪找媽媽語言教案(精選7篇)08-17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優秀教案(精選6篇)08-17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8-25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3-05

幼兒園小班小蝌蚪找媽媽體育教案12-22

幼兒園小班小蝌蚪找媽媽語言教案范文(精選5篇)08-16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優秀教案范文(精選10篇)08-17

《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08-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αv天堂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热99精品只有这里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