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模板(精選13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節氣中第20個節氣。
2、了解簡單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來與相關習俗。
3、理解小雪兒歌的含義,并大膽嘗試復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1、PPT故事《二十四節氣圖畫故事|第二十節小雪》或“圖片+老師講故事”的形式。
2、兒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凍開始了。
冷風吹,雪花飄,山川樹木盡蕭條。
穿厚衣,帶厚帽,加強鍛煉身體好。
3、節節蟲身體中間留出空白可添畫的部分。
活動過程
1、故事圖片(節節蟲、吉鳥、大尾魚)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小雪的節氣特點。
。1)小雪的天氣是怎樣的?
。2)大地、樹木都有些怎樣的風景?
。3)在天冷的時候,我們要怎樣保護自己,抵抗嚴寒?
小結:在二十四節氣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寒氣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是“小雪”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過后,要要添加厚實冬衣保暖,還要加強身體鍛煉。
3、添畫節節蟲: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數物對應的內容。
4、健康領域還可以延伸,給樹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臘肉、吃糍粑的風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鯽魚等良好飲食習慣)。
活動延伸
美工區,制作節節蟲;閱讀區,自制繪本;建構區,搭建節節蟲。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小雪節氣后,南北方氣候的變化。
2、了解各地相應的習俗(給樹木保溫、腌臘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樹木保溫的方法。
4、體驗串山楂,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用草秸包裹樹木的圖片、腌制臘肉、制作糍粑的過程圖、草秸草繩(或薄膜紙、繩子)、山楂、木簽。
2、諺語:節到小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凍,趕快把樹種;瑞雪兆豐年;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等。
活動過程
1、通過圖片簡單了解小雪節氣時各地的習俗。
2、一起學習幾個諺語,理解諺語的意思。
3、戶外實踐:到戶外幫助樹木保暖。
4、室內實踐:串山楂活動。
活動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習慣的幼兒家庭,請幼兒回家與父母共同制作臘肉,并帶來幼兒園觀察臘肉的變化。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了解小雪節氣的由來,包括小雪的時間以及文化
2、通過科學實驗,讓大家在動手動腦中加深對節氣的印象
活動安排
小雪節氣相關兒歌、風俗、科學知識
兒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凍開始了。
冷風吹,雪花飄,山川樹木盡蕭條。
穿厚衣,戴厚帽,加強鍛煉身體好。
小雪問答知多少?
。1)小雪節氣的時間?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寒氣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是“小雪”節氣的原本之意。節氣小雪與天氣預報中小雪不是同一概念,節氣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一個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2)小雪節氣有哪些風俗?
民間有“冬臘風腌”的習俗。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還有吃糍粑的`習俗,是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
。3)小雪節氣意味著天冷了,要開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斷循環的,陽光蒸發陸地、大海、動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氣到空中,水與灰塵凝結聚攏,受重力開始下落,通過降雨回到地面。當氣溫足夠低時,則會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實是一個個固體小冰晶組成的,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會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4)雪的科學知識拓展
A、雪具有保溫性
俗話說的“瑞雪兆豐年”,就是指雪能夠像被子一樣覆蓋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熱量過快地散發到空氣中。
B、下雪后,為什么有時候在枯草上堆積,而水泥路上卻沒有積雪?
當地面溫度低于0度時,雪落在地面上就不會化。地面溫度高于0度時,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塊整體,體積大、熱容量大(除非是寒帶凍土層,否則一般情況下,地下溫度都高于0度),且導熱系數高于植物纖維等,于是當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熱量便將其融化。
C、下雪后影響交通,怎么解決?
因為鹽水溶液的凝結點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樣的溫度下不容易凝結成冰;工作人員正是利用了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鹽水來化積雪,防結冰。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11月22日是小雪節氣。
2.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間的感情。
3.引導幼兒通過天氣變化,植物變化等生活中的自然現象了解小雪節氣。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內容:
介紹小雪節氣的風俗、農事活動、節氣故事、節氣兒歌、手工制作、親子活動等。
小雪的由來:
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提醒人們該御寒保暖了。
關于"小雪"節氣,它有哪些秘密……小朋友們可要認真聽哦。
小雪節氣的相關民俗:
腌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
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節氣有三候:
一候: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現了;
二候: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面的陰氣下降;
三候:萬物失去生機,進入嚴寒的冬天。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庇捎谔炜罩械年枤馍仙,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小朋友們學到了那么多,都躍躍欲試的想要做一些有關小雪的東西啦。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傳統文化,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們懂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需要在他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ㄒ唬⿴椭鷥和私庑⊙┻@個節氣的由來和地理知識特點;
(二)帶領兒童認識小雪與農業的關系;
。ㄈ┱J識小雪這個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ㄋ模⿲W習“酒釀”制作方法并進行實際操作。
內容
。ㄒ唬┕潥庥蓙
這個節氣之所以叫小雪,是因為“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靶⊙笔莻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对铝钇呤蚣狻分小笆轮,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笔菍π⊙┯蓙淼拿枋,其中十月是指農歷十月,轉換到公歷就是11月22或23日。
。ǘ┑乩碇R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所以需要多多注意保暖。
需要注意的是,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系,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反映氣溫與降水量。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氣象學上把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積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小雪”。
所以小雪節氣不一定下雪就不奇怪了,而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確實不是在小雪節氣。比如,黃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在春季的“雨水”節氣。
。ㄈ┬⊙┪锖
那么問題就來了,小雪節氣大自然會發生什么呢?在小雪節氣初,東北土壤凍結深度已達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晝夜平均多凍結1厘米,到節氣末便凍結了一米多。所以俗話說“小雪地封嚴”,在小雪之后大小江河就會陸續封凍。
還有一句農諺與小雪有關,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边@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小雪落雪,來年雨水均勻,無大旱澇;二是下雪可凍死一些病菌和害蟲,來年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三是積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機物分解,增強土壤肥力。
。ㄋ模┬⊙﹤鹘y
俗語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毙⊙┕潥獾牧曀装缦滩、品嘗糍粑、曬魚干、吃刨湯、釀小雪酒等。小雪腌菜,主要是北方腌雪里蕻,漬酸菜。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后還有吃糍粑的習俗。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是用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小雪酒是在小雪后,用新糧食釀酒,所謂“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1.“冬臘風腌,蓄以御冬”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臘肉的習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對臘味情有獨鐘。廣州人最喜歡用臘味來做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還有臘腸炒蜜豆。
2.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3.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4.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ㄎ澹┲谱骱喴拙漆
剛剛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小雪的很多習俗,仔細聽的小朋友一定記得老師提到過“釀小雪酒”這個習俗,其實小雪酒不是指一種專門的酒,只要是小雪到來后開始釀的酒都可以叫做小雪酒,那么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酒是怎么釀成的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講酒釀的制作方法,請小朋友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看看誰學得又快又好!
制作酒釀的方法可以分為四個大步驟:煮米飯,拌酒曲,保存,發酵。煮米飯呢就是把糯米或大米在水里泡上半天,漂洗干凈后,放在容器里煮成熟米飯,米飯煮好后放到碗里放涼到30度左右,放涼的操作是為了方便進行下一步拌酒曲。這時候有小朋友要問了,酒曲的作用是什么呀?酒曲是一種霉菌,它能讓米飯長出菌絲,同時產生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叫做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幫助下就能釀出又甜又香的米酒。那么淀粉酶工作的原理是怎么樣的有些復雜,老師就不具體地講了,小朋友們可以去網絡上搜索一下,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一下。
現在回到我們制作酒釀的步驟中來,煮完米飯晾涼以后,我們就要把酒曲均勻地攪拌在米飯里,攪拌完我們要把米飯的表面抹平,中間壓出一個凹陷,再在里面放一些酒曲,倒上一點點涼開水,最后我們把容器密封起來,讓它保持30℃的溫度發酵就可以了,如果溫度不夠,我們可以用厚毛巾或者棉被把容器包起來保溫。
做完這幾步等待一兩天,我們的酒釀就制作完畢了!小朋友們記住了嗎,老師想請一個小朋友來幫我回憶一下,老師剛剛講了哪些步驟。好,現在我們就來一起試一試?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能在游戲情景中學會使用剪刀,對紙工活動有興趣。
。、鞏固認識紅、黃、藍三色,初步學習將紙條按顏色進行分類擺放。
。、積極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紙條,剪刀,籃子每組一份。
2、小花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條,激發興趣
教師抖動紙條,“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它象什么?”“聽,它有聲音嗎?”“這個紙條可調皮了,它還會飛呢?你們看,它飛呀飛呀飛到哪里了?對,它飛到老師的頭上,象什么?紙條又飛呀飛呀飛到嘴上,象什么?飛到腰里象什么?”
二、制作雪花,學習使用剪刀
。、交代制作要求:今天我們來把紙條變成小雪花。我們一起來做做,一只手拿著剪刀,另一只手拿紙條,張開咔嚓,剪成一片小雪花。剪好后要把剪刀閉攏,不然它會很累的。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玩游戲:下雪了
。薄⒓ぐl幼兒的游戲興趣:在這一片雪白的廣場上要下一場五彩的雪,你們想玩嗎?
2、幼兒按要求找雪花:滾一滾,爬一爬,找片紅色的雪花給我瞧。
四、情境表演,激發裝扮小花的興趣。
“聽,什么聲音?誰在哭?”“它說旁邊的花兒多漂亮,我們怎么沒有漂亮的衣服呀?”激發幼兒幫小花打扮打扮的愿望。
五、按顏色分類擺放紙條,結束活動。
“你們看,地上還有許多小雪花,我們不能丟下它們,將它們帶回去打扮小花吧!币龑в變喊搭伾诸悢[放。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感受意境美,會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樣子。
2、會用紙團沾白顏料,在空中、房屋窗戶上、地上、手心印雪花。
3、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性,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體驗集體作畫的愉悅。
4、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小雪花”音樂磁帶、卡座、天空底版、房屋模型、手掌卡紙、顏料、紙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啟發幼兒感知雪花飄落的地方。
冬天到了,小雪花飄呀飄,飄到了哪里?雪花是怎樣飄的?
二、豐富歌詞及動作。
小雪花飄呀飄,飄在空中像朵花。我們一起來做一下飄在空中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飄在窗上變窗花。我們一起來做一下飄在窗上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飄在手里不見了。小雪花不見了,搖搖手。
三、聽音樂感受歌曲的優美并能用動作表示出來,鼓勵幼兒自由表現。
寶寶們做得真棒,我們一起跟著好聽的“小雪花”音樂來跳舞吧!
四、教師示范蓋印雪花。
五、幼兒聽著“小雪花”的音樂,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作。
六、在音樂聲中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寶寶們看,天空變白了,房子變白了,窗戶變白了,這個冬天真漂亮!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體驗“我”在雪中盡情嬉戲的愉快情境。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理解詞語:飄、物、掛滿、鋪滿。
活動重點:
掌握和理解詞匯飄、掛滿、鋪滿。
活動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美意境,理解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意境。)
活動準備:
1、繪制雪花飄舞的圖片或搜集下雪天的資料。
2、歌曲《雪絨花》的磁帶,雪花指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雪花的美。
1、欣賞雪花飄舞的畫面,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學習詞語:飄、舞,并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飄、舞的意思。
3、播放《雪絨花》的音樂,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雪花輕盈地旋轉、飄舞的情景。
二、欣賞兒歌。
1、結合“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畫面或實景,播放優美的配樂兒歌。
2、引導幼兒看一看、找一找“小雪花在哪里”。
3、結合背景圖,重點學習詞語:掛滿、鋪滿。
4、啟發幼兒討論“如果你們看到了這么美、這么多的雪花,想干什么?”
5、學習完整朗誦兒歌。
三、分組表演兒歌。
1、鼓勵幼兒戴上雪花指偶進行表演。
2、交換朋友進行第二次表演,進一步感受兒歌的優美意境。
活動延伸:
提供指偶繼續讓幼兒在語言區進行表演,并擴展想象,雪花還會飄到什么地方,有什么變化。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冬天到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集體欣賞、交流、協商,從而形成最佳的編排方案。
本活動集個人表述、小組交流、集體表演等多種形式于一體。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創編、表演的積極性,體驗創編的樂趣;顒釉O計力圖突破學科領域界限,整合語言講述、環境創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等各種形式,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幼兒分組后引導他們大膽創編舞蹈動作,發展創編能力。
2、激發幼兒以快樂的心情和同伴協調一致的表演自己創編的集體舞,體驗集體表演的愉悅,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分析:重點:幼兒合作創編舞蹈動作,節奏準確、動作優美協調。
難點:幼兒在表演集體舞時能按隊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投放有關下雪的圖片、頭飾等。
2、在活動室懸掛各色雪花吊飾。
3、事先讓幼兒學會歌曲《小雪花》。
4、音樂磁帶、活動標志小雪花。
活動過程:
1、師生交流對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課題。
2、請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舞蹈,并啟發幼兒討論應注意的事項。
3、分組進行編舞,選出幼兒最喜愛的動作進行練習。
4、在幼兒舞蹈當中添加隊形的練習。
5、對創編的舞蹈,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6、教師對本節課做出評價。
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說出如果上臺表演應需要什么物品如:服裝、頭飾等,并鼓勵幼兒進入活動區自行制作。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聽音樂做雪花飄的動作。
2、學習走跑交替,并會聽信號做相應的動作。
3、鼓勵幼兒進行紙的多種玩法,體驗游戲與創造的樂趣。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掛飾”。
2、廢報紙折好若干。
3、錄音機及磁帶(快慢不同的音樂)。
活動過程:
。ㄒ唬┘ぐl幼兒對雪花的興趣
提問:
(1)冬爺爺給我們教室里送來了許多新朋友,它們是誰?(小雪花)
。2)小雪花,小雪花輕輕的從天空飄下來,飄到了我們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小雪花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3)小雪花有幾個小花瓣?一起來數一數。
。4)小雪花有六個瓣,跟著風兒跑,飄到這兒,飄到那兒,可高興了,小朋友我們來學學小雪花飄起來好嗎?
(5)小雪花飄的這段音樂好聽嗎?一起來聽一聽。小朋友這段音樂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一樣嗎?你覺的在前面的音樂中小雪花該怎么飄?后面的音樂中小雪花又該怎么飄?
。ǘ┯變郝牴澴嗦囊魳纷鰟幼
提問:
(1)小耳朵聽的真仔細,讓小雪花跟著音樂飄起來吧!
。2)誰愿意把你學小雪花飄的樣子做給大家看?(個別表演,其他幼兒學習做)
(三)幼兒聽節奏快的音樂做動作
提問:
。1)千朵花、萬朵花,開在藍天下,飄飄灑灑(放音樂),哎呀!大風吹來了,小雪花會怎樣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誰愿意把大風來小雪花飄的樣子做給大家看?(個別表演,其他幼兒學習)
(3)學小雪花飄來飄去可真美,現在讓我們聽著音樂,學著小雪花飄起來吧。ㄍ暾硌菀魳罚
。ㄋ模┯變核貉┗
提問:
。1)師:小朋友學小雪花飄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變成一朵小雪花?
。2)老師介紹玩法: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小雪花的紙片,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手來撕一斯,撕成一朵小雪花,把它帶在自己的身上,讓我們大家都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好嗎?(幼兒撕紙,老師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ㄎ澹┖托⊙┗ㄗ龅挠螒
提問:
。1)小朋友你們都變好了嗎?準備游戲。
。2)小雪花說:小朋友們,我非常喜歡你們,你們愿意和我一起游戲嗎?
。3)鼓勵幼兒用多種玩法和小雪花玩。(即紙的多種玩法)
活動反思:
音樂教育應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生活中也經常蘊含著音樂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時的各種機會將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學習用連貫、柔和的聲音唱歌。
2.會用動作表現雪花落下的輕柔和“飄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雪花》歌曲磁帶、錄音機。
小雪花的頭飾一個。
小雪花的胸飾(跟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發聲練習:北風吹。
12|3一|32|l―|
(教師)北風吹,(幼兒)呼呼呼。
2.學唱歌曲。
放《小雪花》的音樂,教師隨音樂歌唱。
提問:歌里唱了誰?小雪花飄的時候像什么?
教師戴上頭飾,邊做動作,邊念歌詞。
提問:小雪花飄在天上像什么?小雪花飄在手里哪去啦?
幼兒貼上胸飾邊聽音樂邊學念歌詞。
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唱歌。
幼兒跟著音樂演唱歌曲。
3.“小雪花”們跟著音樂,邊唱邊創編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姿態。
活動建議:
念最后一句旁白:“咦!哪里去了!”時引導幼兒念出雪花在手里不見了的情趣。
活動評價:
喜歡創編動作模仿小雪花跳舞。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動作模仿能力很強,但是語言發展能力不強,對歌曲的理解能力更加談不上。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情景表演,并引導幼兒邊表演邊唱歌曲,讓幼兒在表演中學習歌曲。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12
設計思路:
“小雪花的旅行“是在主題活動“冬天不怕冷”的背景下的一個綜合活動,整個活動以小雪花的旅行為主線,通過賞—做—尋三個環節讓孩子在看看、說說、做做、找找中進一步感受冬天下雪的特征,并嘗試用各種美術表現方式表現下雪的情景,體驗下雪的情趣。在此基礎上,通過尋找雪人肚皮里的小秘密,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探索冬天不怕冷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撕、貼、印、畫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體驗下雪的情趣。
2、初步了解冬天各種抵御寒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下雪了”flash課件
2、“下雪了”大背景圖一張,小背景圖幼兒人手一張,小雪人12個
活動內容:
1、 觀賞下雪情景
請幼兒欣賞“下雪了”flash課件
“你看 了什么 ?”,“小雪花像什么?”,“小雪花要旅行了 ,它會飛到哪里去呢?”,“今天,小雪花飛到哪里了?”
2、 下雪了
在下雪情景的烘托下,教師示范用撕、帖、畫等方法表現下雪的情景。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操作,表現下雪的情景。
3、 雪人的秘密
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小雪人(要求作品形狀與小雪人的帽子形狀對應)
幼兒在雪人的小肚皮里尋找“冬天不怕冷”的小秘密
幼兒與同伴分享冬天御寒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隨意把紙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
2、享受撕紙活動帶來的快樂。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已經學會唱《小雪花》;音樂:小雪花
2、人手一份:白紙、手工紙、盒子、粘有透明膠布的紙團(用于滾雪球)
3、flash下雪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冬爺爺給我們送來了禮物,看看是什么禮物?
觀看flash下雪。引導幼兒說說雪花是什么樣子的?(雪花是白白的、小小的,一片一片的雪花從天上飄下來了)告訴冬爺爺你們怕冷嗎?(冬爺爺我們不怕冷。)
2、講解撕紙的要領。
今天我們就來撕雪花。請幼兒把雙手舉起來,跟隨老師的兒歌做動作:大拇指爸爸,食指媽媽來幫忙,撕出小小雪花。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小雪節氣活動教案(精選17篇)11-16
幼兒園節氣小雪教案11-03
幼兒園小雪節氣教案11-21
幼兒園節氣小雪教案11-21
幼兒園小雪節氣的教案11-22
小雪節氣幼兒園活動教案(精選6篇)11-18
小雪節氣幼兒園活動教案模板(精選6篇)11-19
小雪節氣幼兒園活動教案范文(精選5篇)11-19
小雪節氣幼兒園活動教案模板(精選5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