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幼兒園健康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健康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簡單了解保護手的方法。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1.手的圖片
2.動物大指偶5個小指偶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3.操作材料:
(1)夾珠子(筷子、木珠)
(2)穿珠子
(3)繪畫(涂色:“手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么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提問:
1.剛才你做了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2.除了剛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么?(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為什么會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提問: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認識手指名稱。
(1)介紹手指名稱。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
(2)鞏固認識手指。a.老師分別將動物指偶戴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說:老師將xx戴在xx指上。b.游戲:“戴指偶”老師說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指偶戴在相應的手指上。
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長在哪里?(手掌)
(2)手還可以怎樣分?(手心、手背)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如果沒有手會怎樣?怎樣保護手?討論后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小結: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提問: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啟發幼兒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請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干?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延伸:
1.讓幼兒繼續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著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健康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戴口罩的誤區,初步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初步了解選擇與佩戴口罩的正確方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并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一次性口罩、常用口罩、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謎題:四四方方一塊布,嘴和鼻子都蓋住,兩根帶子耳上掛,不怕風沙不怕土。(打一物)
(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體討論
1、引導語:“口罩朋友來我們班開展覽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參觀,自由發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如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卡通口罩雖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
四、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中密切提醒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幼兒園健康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2、水彩筆,畫紙。
三、活動過程
(一)自由游戲。
1、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并重點提醒幼兒注意游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2、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并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說一說高興的事。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盡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1)不高興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興的事等。(2)生氣時: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四)表達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并與小朋友們分享。
幼兒園健康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練習助跑、跨跳等動作,提高幼兒彈跳能力和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勇敢及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讓幼兒熟練跑、跨、跳等動作,提高幼兒彈跳能力和平衡能力。
三、教學難點:通過游戲,培養幼兒勇敢及合作精神。
四、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音樂律動“我是小小兵”。
2、物質準備:紙質獨木橋4個(長2米,寬20厘米)、紙箱12個(高30厘米)、紙筒4個、紙團若干(是幼兒人數的2~3倍)、毛線一根(長4米)、音樂2首、獎品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音樂律動:“我是小小兵”
導語:小朋友們好,今天天氣可真好啊,所以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在戶外做一個小游戲,大家高不高興啊?(高興)不過,在做游戲之前,我們先活動活動身體,好不好啊?(好)讓我們一起來做音樂律動吧!(音樂起,教師和配班教師一起做動作)。
二、基本部分:
1、游戲“勇敢的小戰士”
導語:小朋友們,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好不好啊?你們喜歡穿軍裝的小戰士嗎?(喜歡)那你們想不想當一名勇敢的小戰士呢?(想)看來我們的小朋友都很勇敢,那老師今天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游戲就叫“勇敢的小戰士”,讓我們一起來玩好不好啊?
2、教師組織幼兒站到起點線后面,分為四組,每組7人
(1)介紹游戲規則及玩法。
說明:每名“小戰士”應先跑完紙質平衡木,單腳跨過紙箱,然后拿起紙團,跳到指定地點,把紙團扔到紙筒里(第一次沒有扔進去,可進行第二次,直到扔進去為止),然后從隊列的右側返回,站到隊尾后,第二位小朋友繼續上一位小朋友的動作。
(2)游戲保證每位小朋友都嘗試一遍。
三、結束部分:
導語:小朋友們今天表現的都很棒,都很勇敢,我們鼓勵一下自己吧!(鼓勵紙團投的最多的一組小朋友)老師今天買了好多的糖果,作為給小朋友的獎勵,好不好啊?(發放獎品,每位小朋友2個糖果)小朋友們排好隊回教室吧!
幼兒園健康教案5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設計了《動一動真有趣》這節活動,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模仿幾種常見的運動項目,既讓幼兒對各種運動有所了解,又增強了幼兒的體質。
【活動目標】
1、模仿幾種有趣的運動,體驗運動的快樂。
2、能根據兒歌內容快速反應做動作。
3、知道運動能使人快樂。
【活動準備】教學課件
【活動重點】能根據兒歌內容快速反應做動作。
【活動過程】
1、剛才,老師接了個電話,說:“動物園要開運動會,想讓小一班的小朋友去參加,你們想不想去?(幼兒自由回答)
2、我們去之前活動活動筋骨吧。(做熱身運動)
手、腿、胳膊、膝蓋(左右踵起)腰、腿、跳……
孩子們,你活動筋骨時,哪個地方在動?怎樣動的,學一學。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你們太棒了,我們一起出發吧!(教師帶幼兒在教室環繞一圈)
3、播放教學課件。
我們到動物王國了,看,門口還有個標志呢。
歡迎小一班的小朋友來參加動物運動會。
但是要想進入動物王國有一個要求,要模仿一下幾種運動項目才能進去,我們看看有哪些運動項目。
(1)灌籃(2)踢球(3)射擊(4)騎馬(5)打羽毛球(6)劃船(7)游泳(8)跑步
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模仿的特別棒,那我們一起進入動物王國看看小動物們是怎么運動的。
觀看錄像:A長頸鹿B小鳥C大象D小兔E小花貓運動時的動作。
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我是一只長頸鹿抬頭挺胸走,
我是一只小小鳥飛呀飛得高,
我是一頭小小象甩著鼻子走,
我是一只小白兔輕呀輕輕跳,
我是一只小花貓,喵、喵、喵。
聽信號,教師說出哪種動物幼兒模仿哪種動物。
4、小動物們都那么愛運動,我們也那么愛運動,請小朋友說說運動的好處。
長得高、身體健康、不感冒……
5、我們在動物王國中看了這么多項目,我們在去幼兒園看看小朋友們在做哪些運動吧。教師帶幼兒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健康教案6
活動背景:
幼兒進餐是幼兒園最重要的生活環節,老師希望孩子們不挑食、吃得好、吃得快,但是幼兒卻很難達到老師的期望,比如:有的孩子在喝湯時,不吃里面的菜,象冬瓜、紫菜、蘑菇等,在吃飯時把飯里的菜挑出來不吃,或者乘別的小朋友不注意,趕快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別的小朋友的碗里。針對中班幼兒出現的這種情況,有必要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對他們糾正挑食、偏食的心理與行為,進而愛吃各種食物,有著重要的影響。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對人體的作用。
2、知道愛吃各種蔬菜,有益于身體健康。
3、養成每天吃蔬菜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初步了解各種蔬菜吃的部位
活動難點:
知道各種蔬菜的不同營養。
活動準備:
1、芹菜、蘿卜、胡蘿卜、黃瓜、青菜、蔥、花菜、西紅柿等蔬菜,籃子。
2、豐富詞匯:維生素。
幼兒園健康教案7
冷飲好吃我不貪
活動目標:
1、了解冷飲中的一些成分,明白冷飲的一些小常識,能夠有選擇地食用冷飲。
2、結合一些具體的事例,了解多吃冷飲害處多。
3、在自制冷飲的過程中,體會操作的歡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幫忙幼兒了解有關冷飲的一些小常識。如:冷飲中的多種成分,對身體有利的和無利的甚至是有害的成分┉
2、自制冷飲的飲料:奶粉、不一樣口味的果珍、蘋果汁、蜂蜜、糖、筷子┉
3、教師收集一些冷飲的外包裝。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提議提下列問題:
▲我明白小朋友都喜歡吃冷飲,你們都吃過哪些冷飲?
▲你最喜歡吃哪些冷飲,它是什么味道的?
▲你為什么喜歡吃冷飲?吃冷飲有哪些用處?
▲吃冷飲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冷飲雖然好吃,異常是在夏天,吃了冷飲會讓我們感覺很舒服、很涼爽,但冷飲吃多了,我們的肚子會提意見了,肚子不喜歡太冷的東西,它碰到太冷的食品就會生病。冷飲大多是很甜的,人體內如果有了太多甜的食物,會影響食欲,讓我們不想吃其他的食物,長期下來我們身體沒有了其他營養來補充,就生病了,會營養不良。
3、了解冷飲中的成分和營養量。
▲教師:你們吃過許多冷飲,你明白冷飲有哪些口味的?冷飲里面有哪些原料嗎?你明白制作冷飲需要哪些原料嗎?▲教師向幼兒介紹冷飲包裝上介紹的成分,每說一種成分便讓幼兒了解其中的營養成分的數量。這樣能夠讓幼兒更清楚地認識冷飲的營養成分并不多。
▲教師小結:不一樣口味,不一樣名稱的冷飲所需要的原料也不一樣,并且冷飲的營養并不高。
4、啟發幼兒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討論什么最解渴。提問:當你口渴的時候,你喝過什么?你覺得選擇什么樣的水最解渴?(讓幼兒明白喝白開水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5、制作冷飲活動。
▲幼兒按組進行,選擇一種主要原料。如:奶粉或果珍等。制作完成后,請幼兒說說自我是如何制作的。
幼兒園健康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身體上哪些部位能動,并愿意積極探索。
2.能根據歌曲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有趣動作。
3.知道運動能使人健康,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身體上哪些部位能動,并愿意積極探索。
難點:能根據歌曲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有趣動作,體驗運動的好處。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
《健康歌》《走路》《健康快樂動起來》
運動器械:
球呼啦圈沙包自制沙包飛盤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激發幼兒動一動的興趣。
小朋友,又到了我們運動的時間了,讓我們跟著音樂動起來吧。
2.通過親身體驗,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并能大膽表現出來。
(1)剛才運動時我們的身體都動起來了嗎?哪些地方動起來了?它是怎樣動的?
(2)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和同伴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也可以動?怎么動?
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上很多地方都能動,有我們的頭、手、胳膊、腿、小腳、眼睛、嘴巴,太神奇了。
3.通過模仿小動物走路,體驗動一動的樂趣。
(1)聽音樂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有趣動作。
(2)哪些小動物來了?它們是怎么走路的?(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
通過模仿、交流,讓幼兒感知小動物們走路時哪些部位在動。
小結:剛才我們的身體很多地方都動起來了,動一動真有趣,也很開心。
4.運用器械讓身體動起來,體驗運動的好處。
(1)出示活動器械,引導幼兒了解活動的玩法和規則。
音樂開始,每人只能選一個玩具,音樂停止,放回原處,一定要注意安全。
(2)分享交流玩玩具的感受,懂得運動的好處。
剛才我們和誰一起玩了?心情怎么樣?運動還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怎么樣?
小結:運動不僅讓我們很開心,而且還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的更加強壯、有力氣、健康。
5.放松運動,知道運動后身體要休息。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討論運動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正處于直覺行動到具體想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認識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行動。因此整個活動設計我從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出發,利用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激發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探索身體上可以動起來的部位,體驗動一動的樂趣和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1.注重感受和體驗,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
熱身運動,激發興趣;親身體驗,探索發現;模仿操,體驗樂趣;玩器械,體驗好處,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幼兒的感受和體驗在前,教師的總結提升在后,進而幫助幼兒獲得新的經驗。
2.挖掘游戲的價值,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游戲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本次活動,游戲貫穿始終,剛開始的導入環節,通過游戲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感知身體上能動的部位,接下來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游戲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了身體動一動的樂趣,最后的玩器械游戲讓幼兒體會到運動不僅能使人健康,還讓人很快樂。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學,在玩中學,體現了寓教于樂。
3.有效的提問、追問,促進幼兒積極主動的思考。
活動中,我設計了如“哪里動了?為什么動?”等能夠激發幼兒思考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來玩,根據老師的追問,積極思考,主動獲取新的知識點。
以上是我對此次活動的簡單分析,在教學中,肯定會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
幼兒園健康教案9
活動目的:
1、感受flash動畫,理解故事內容。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初步培養幼兒識字的興趣。
4、初步了解牙齒的小常識。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每桌上有識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首頁,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小狗熊(認識字)糖(認識字)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現在我們來看小狗熊吃糖后發生的事情。
2、幼兒看一遍動畫。
幼兒講述,老師簡單小結:原來小狗熊長了蛀牙,很疼呀?它怪牙齒,牙齒怪嘴巴,嘴巴怪手,手怪眼睛,眼睛怪小狗熊自己,牙齒疼到底該怪誰呀?這個故事名字就叫牙病怪誰。
二、分頁講述
1、觀看第一張:(看后講述)
你看到了什么?(認識牙齒)牙齒怎么了?
幼兒講講看到的內容,老師小結:小狗熊只有六顆牙齒,小狗熊長了蛀牙,真疼!
2、觀看第二張:(看后提問)這是什么?認識“牙齒”。猜猜“牙齒”到底怪誰?
老師小結:牙齒說:怪嘴巴,嘴巴老是在吃糖,糖留在牙縫里弄壞了牙齒。
認識字:嘴巴。
3、觀看第三張:嘴巴會說什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從那里看出是怪手的。
老師小結:嘴巴說:怪手,手老是拿糖給我吃。
4、觀看第四張:認識:卡片“手”字,手會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認識字:眼睛。
老師小結:手說:怪眼睛,眼睛一看到糖,我就癢癢地想去拿糖。
5、觀看第五張:請孩子找出“眼睛”字,并猜眼睛說什么?眼睛它怪誰呀?
老師小結:眼睛說:怪小狗熊自己,睡覺前老是吃糖。
6、觀看第六張:復習詞:小狗熊。小狗熊聽了會怎么樣?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認識“哭”字。小朋友,你們說,牙疼到底怪誰呢?讓幼兒講。
7 、觀看第七張,問:“小朋友,你們來說一說?牙疼到底怪誰呢?到底什么原因?”
原來,是小狗熊睡覺前老是吃糖引起的,(認識字:糖)睡覺前可不可以吃東西?睡覺前該干什么?(刷牙)
8 、再完整的從頭閱讀觀看,放聲音,放后問,你們知道了嗎?你愿意做小狗熊嗎?為什么?
三、我們認識了幾個字,來復習一下:小狗熊、糖、牙齒、哭。
自由操作活動卡片與老師同步練習。
四、幼兒自由操作活動卡片和小朋友講講。
幼兒園健康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用多種方法保護骨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身體的結構-骨頭,
2、圖片:身體的結構-內部,
3、圖片:身體的結構-肌肉。
4、圖片:我的身體
活動過程
一、以骨骼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圖片:我的身體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誰呀呀?說說他的身體上長了什么?(幼兒自由議論,發言)
二、了解人體的支架――骨骼
1、出示-圖片:身體的結構-骨頭
(1)說說哪兒有骨骼?它是怎樣的?
(2)結合圖片,了解人體骨骼的數量和有關名稱。
小結:成人骨頭共有206塊有頭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
2、了解骨骼的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人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撓”和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現在人的幼年時期,骨髓腔內含有大量的造血細胞,這些細胞參與血液的形成。
3、懂得保護骨骼的多種方法。
三、了解身體的內部
課件-圖片:身體的結構-內部
結合圖片,給幼兒介紹身體的內部結構。
四、了解身體的肌肉
課件-圖片:身體的結構-肌肉
結合圖片,給幼兒介紹身體的肌肉。
五、師幼小結
喝牛奶呀么呵嘿,喝牛奶呀么呵嘿,我們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強又壯呀!
(喝牛奶可更換為:曬太陽、作運動、坐得直、站得穩等)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保持正確的坐立姿勢。
2、養成愛鍛煉,不挑食物的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健康教案11
目標:
1、用肢體動作表現煙花燃放的情景。
2、通過合作表演,模仿煙花的情景,體驗“放煙花”的快樂。
準備:
1、自選一段節奏歡快的音樂。
2、用各種顏色的縐紙,裁成細長條,數量是幼兒人數的3——4倍,按顏色分類放在筐里,分別放在活動室的四周。
過程:
1、回憶煙花燃放的情景
——放煙花是小朋友在過年時最開心的事了,你們還記得煙花在空中是怎樣燃放的嗎?
——煙花燃放時有哪些顏色?
2、讓煙花跳起舞來
——讓我們把煙花燃放的情景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把!
——幼兒跟著音樂自由舞蹈,鼓勵幼兒表現煙花燃放時的動態。
——出示縐紙條,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紙條,設想怎樣用縐紙條來表現煙花的樣子。
3、歡天喜地“煙花舞”
——請個別幼兒展示煙花舞動的樣子,其他幼兒可自由模仿。
——教師將幼兒的動作加以組合,并配上音樂表演。
——教師與幼兒共同表演“煙花舞”。
——鼓勵幼兒動作到位、節奏正確,能愉快、大膽地表演。
幼兒園健康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兩人合作玩拋接球的方法。
2、加強合作意識,體驗合作樂趣。
3、通過這次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球、塑料筐
【活動過程】
1、玩球,引導幼兒自由探索玩球的方法,看誰的花樣多,和別人玩的不一樣。
2、玩拋接球游戲,幼兒分成兩組,面對面分別站在場地兩條相距3—4米,投擲線上,教師發口令,幼兒把手中的球拋向對方,對方再拋回來。
3、游戲“你拋我接”。
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與規則: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手拿框,另一人將球投向框里。拿框的幼兒可以改變方向、高低,嘗試去接球。接到后互換角色進行游戲。
幼兒分成兩組,兩兩面對面站立,一人負責拋球,一人負責接球。每位幼兒拋十個紙球,最后看看誰投進的框里的球多,誰就是優勝者。然后互換角色。
評選配合最佳的投球手和接球手,讓幼兒理解游戲時的相互配合協調的重要性。
4、進行放松活動。
教師和幼兒隨著音樂做放松整理活動。
幼兒整理操場上的碎紙片,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園健康教案13
【說教材】
1、<綱要>中要求小班幼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于生活。春天主題下的健康活動《不露小肚皮》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幼兒可以通過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從中了解認識到保護自己的小肚皮的重要性。因此,我選擇了既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的《不露小肚皮》這個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我班的幼兒是九月剛入園的小班新生,他們從原來每家的獨生兒生活,一下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需要一個適應教育的過程。特別是自立能力方面,需要很好地引導加強。《不露小肚皮》這個既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很讓幼兒感興趣的健康活動,可以鍛煉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發展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并能感受父母愛孩子的孩子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聽故事、看圖片引導幼兒知道“小肚皮”露在外面,會受涼生病。
2、教幼兒學會穿衣服時將上衣塞到褲子里。
【重點難點】
這是一次健康游戲活動,其中穿插了一些科學常識教育,但教學仍以游戲教育為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幼兒反復操作塞衣服上。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張:春天背景圖(有幾個小朋友在戶外做游戲,其中一個小朋友露出了小肚皮。)
2、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布娃娃、娃娃穿好衣服,但褲子沒穿好,每個娃娃都露出了小肚皮、錄音機、磁帶。
【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為主,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我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講解法
是指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用直觀、生動的形式來示范講解,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活動目的。如何掌握正確的塞衣方法是本活動的重點。在活動中,我結合自己怎么塞褲子,激發幼兒嘗試的欲望,并在老師的講解下,引導在自己身上實際操作,教師隨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
2、找錯法
在活動中,我故意把衣服沒塞好,讓幼兒主動找出老師的錯誤,幼兒興趣很大,這種方法恰恰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師幼的互動性更推進了一步。
3、參照物練習法
活動中我請孩子當爸爸媽媽,讓娃娃當孩子,從而激發幼兒興趣,直觀生動的將將操作活動內容更深入化,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活動的愉悅中。
【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采用了如下方法:
觀察法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上的小寶怎么了,體會自己得感冒的感受,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能力,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講述、示范、游戲,讓幼兒認識自己身上的肚皮非常重要,我們要保護好,不能讓它受涼。并盡量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找到感冒的原因。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講故事:《小寶為什么咳嗽》,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3、引導幼兒講出小寶咳嗽的原因:衣服沒有塞好,小肚皮露出來了,所以咳嗽了。
4、幼兒動手操作:請幼兒看看自己的小肚皮是不是露在外面了,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不讓它露在外面,(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5、老師示范講解:先檢查自己的肚皮是不是露在外面,然后邊講邊示范,重點講解、演示后腰部分餓內衣怎么塞到褲子里。
6、游戲:長高了、變矮了
聽音樂做游戲,在游戲中檢查幼兒的衣服是否都塞到褲子里。
7、當爸爸、媽媽
請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各抱一個娃娃,請爸爸媽媽給孩子穿衣服、塞衣服,老師巡回指導。
8、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操作,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著知識經驗,發展幼兒的認知結構,而教師不再是教練式的指揮者,也不是混同于幼兒的玩伴,而是引領舞伴,并與幼兒協調著,合作著,整個活動在有組織、有規范、有秩序中進行,又適合個性發展,而不是隨意,無序的行動,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中,師幼交融互動,幼兒成為獨立自主的建設者和成功者。
幼兒園健康教案14
教學目標:
1.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2.養成幼兒飯前,便后,手臟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教學準備:
關于洗手順序的圖片,臉盆,水,肥皂,毛巾。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拍手活動,穩定幼兒情緒
2、教師提問,引出課題。
①教師:"請小朋友們伸出你的雙手來,如果小手臟了怎么辦?"(引導幼兒 說出小手臟了應該去洗手)②教師:"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洗手?"(請個別幼兒講講,也可以讓幼兒小組討論后再回答,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③教師小結,適時的給幼兒鼓勵。
二、基本部分:
教師教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1.教師拿出關于洗手的操作圖片,幼兒邊看老師貼上的圖片順序,邊聽老師講解。
濕手——擦肥皂——搓手——沖洗干凈——毛巾擦干2.教師將圖片打亂,請個別幼兒上去按順序將圖片掛好(進一步鞏固洗手的正確方法)3.教師示范:
①.教師將準備好的一盆水端來,讓幼兒說出洗手的順序,然后一步步的根據這個順序洗手,讓幼兒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這樣洗的。
②.教師總結③.教師提問:"什么時候我們要洗手"(啟發幼兒說出:飯前,便后,手臟時要及時洗手。培養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讓我們一起去將我們的小手洗干凈吧!
2.將幼兒帶出場。
幼兒園健康教案15
活動目標:
1、練習輕輕的走和跑。
2、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在場地周圍放些障礙物供幼兒躲藏。活動前學習游戲中的兒歌。
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帶領幼兒歲音樂做模仿小貓走的動作。
2、展開: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2)游戲中教師應指導和提醒幼兒走和跑時角邀輕輕落地,以免被老貓聽見。
(3)幼兒熟悉游戲后請幼兒輪流扮演老貓。
3、結束:帶領幼兒散步。
教學反思:
這樣的活動,要想一下子讓幼兒養成什么都輕輕的習慣是比較難的,我和班級的老師交流,并對孩子們提出要求,只要能堅持在老師要求“輕輕地”情況下,老師就會獎勵他們一顆小紅花。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并且有家長們的配合,孩子的良好習慣一定會養成的。
小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一般的貓:頭圓、顏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夜行性。
【幼兒園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健康教案《健康操》04-03
幼兒園健康教案06-14
幼兒園健康教案03-04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健康的皮膚》06-22
健康操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12-02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吃健康的食品》06-10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健康郊游餐08-12
幼兒園大班健康優秀教案《健康娃娃》08-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吸煙有害健康》08-23
幼兒園寒假健康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