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2-11-18 11:05:4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精選15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

  好聽的音樂總是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為此,特意設計了《大嘴鳥》的親子活動,旨在讓幼兒體驗唱歌的歡樂情緒,從而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運用樂器來表現音樂……

  一、點名游戲

  目標: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體氛圍。

  過程:

  1、家長帶寶寶面向教師席地而坐成一個半圓,寶寶做在家長的前面,教師做在寶寶的對面。

  2、繼續玩“唱名游戲”。教師有節奏地問“某某寶寶在哪里?”家長和寶寶有節奏地學小狗回應“汪汪汪,在這里!”。

  二、精細活動:爬呀爬

  活動目標:

  1、訓練寶寶手口一致,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的能力。

  2、發展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小手、小烏龜、小螞蟻圖片。

  游戲玩法:

  1、分別出示:小手、小烏龜、小螞蟻圖片,引導寶寶認識。

  2、小手、小烏龜、小螞蟻喜歡爬呀爬,看看它們爬到哪里去了呀?

  3、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激發寶寶的興趣。

  4、請寶寶跟著教師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小手或手指爬時要爬到頭頂、小腳、鼻子、膝蓋。

  5、寶寶與家長一起玩《爬呀爬》游戲。

  附兒歌《爬呀爬》

  我的小手向上爬,一爬爬到頭頂上。

  我的小手向下爬,一爬爬到小腳上。

  小烏龜呀向上爬,一爬爬到頭頂上。

  小烏龜呀向下爬,一爬爬到小腳上。

  小螞蟻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鼻子上。

  小螞蟻呀向下爬,一爬爬到膝蓋上。

  三、啟蒙活動:大嘴鳥

  活動目標:

  1、通過圖像引導和音樂欣賞,感知圖像中大嘴鳥歌唱的歡樂情緒。

  2、引導幼兒從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中來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CD手搖鈴

  活動過程:

  1、情境引導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只有翅膀的小動物,寶寶們知道哪些動物有翅膀呢?(蜜蜂、蝴蝶、小鳥......)我們來學一學它們飛的樣子。

  師:看看今天老師帶來的書里會來誰呢?哇,是誰呀,原來真的是一只鳥哦!它有好聽的名字哦,聽聽看它是怎么介紹自己的。

  2、聲音探索

  (放歌曲)師:這只鳥叫什么名字?(大嘴鳥)聽聽看它今天要干什么呢?(繼續放歌曲)小耳朵繼續聽哦!(張開翅膀飛高高)

  師:大嘴鳥它說我飛高高要準備唱唱歌咯。聽聽看哦,它會怎么唱歌?(繼續放歌曲)

  師:剛剛大嘴鳥是汪汪汪,嘎嘎嘎還是嗚啊嗚啊唱歌的?(嗚啊嗚啊)

  師:我們也跟著大嘴鳥唱唱歌,好嗎?(完整放歌曲)

  3、律動

  師:大嘴鳥唱歌這么好聽,他還想來跳舞,你們想學一學嗎?大嘴鳥有大大的嘴巴,你可以怎么做大大的嘴巴呢?——翅膀呢?——嘴巴?——唱歌?

  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唱唱歌、跳跳舞吧!(完整放歌曲)

  4、樂器

  (出示樂器——手搖鈴)

  師:這是什么樂器?(手搖鈴)怎么玩?我們先邊唱邊來試一試。再跟著音樂來試一試。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運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運用想象來表現小雞出殼的動作。

  2、體驗舞蹈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課件,一個禮品盒,一個雞蛋,一張雞媽媽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熱身運動)

  1、T:現在老師手里拿著一個雞媽媽的圖片,老師把它貼到自己身上,那老師就變成了誰?

  S:雞媽媽。

  T:那我的小雞寶寶們在哪里?

  S:在這里。

  T:那讓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2、T:今天啊,雞媽媽很高興,因為雞媽媽收到了一個禮物,小雞寶寶們想不想看?

  S:想。

  T:里面裝了什么呢?(請幼兒猜想)

  T:哦,原來里面裝了一個雞蛋。

  二、基本部分

  1、T:在這個雞蛋里面住著誰呢?

  S:小雞。

  T:小雞在里面它說它太熱了,要讓雞寶寶們幫一個忙,幫他想一個辦法怎么從蛋殼里面出來呢。

  S:可以敲碎它。(請小朋友自由回答)

  2、T:現在請小朋友們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小雞住在一個像雞蛋一樣的房子里面,可是這個房子沒有門也沒有窗,那么你們怎么從這個家里面出來呢?(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分來展現小雞出殼的動作,請好的幼兒來演示一下,讓其他的幼兒跟著學)

  3、現在讓我們聽聽歌里面的小雞是怎樣出殼的。(安靜聆聽)

  4、聽歌詞請幼兒創編動作,并請小朋友學習。

  5、T: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來把舞蹈再跳一遍吧。

  6、T:小雞寶寶們跳舞跳的開不開心啊,把你們的牙齒露出來給媽媽看看。現在讓我們對著客人老師,把舞蹈表演一遍好不好?

  三、結束(放松運動)小雞寶寶們跳了一會舞也累了,讓我們聽一段音樂放松一下吧。

  外面的陽光真好,讓我們去外面散步吧。

  活動反思在請幼兒創編小朋友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邊說歌詞邊讓小朋友做動作。并且在最后聽音樂表演之前可以把所有的歌詞都串聯起來,一起先表演一遍。對于個別幼兒創編的動作,教師不要一味的否定,而應該采用鼓勵的方式。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3

  一、設計意圖

  一次飯吃好后請幼兒自己去放碗時的驚奇發現。有兩三個幼兒一起去放碗,這幾位寶寶居然拿著手中的碗勺進行敲打起來、、、、、、敲的孩子越來越多并表現的特別開心,從中也帶動了吃飯很慢的幼兒吃的快多了,目的也是為了參加他們的這一發現。為了讓托班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吃中飯時也快一些,我設計了此活動《叮叮咚咚》。

  二、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跟著教師和同伴一起敲敲玩玩。

  2、在游戲中體驗敲打碗勺的樂趣。

  三、重難點

  重點:樂意與同伴一起玩敲打游戲。

  難點:主動去嘗試敲打碗勺。

  四、活動準備

  碗、勺子、背景音樂

  五、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用遮擋板擋住所有的材料,以引導幼兒的好奇。(小朋友想知道擋板后面有什么嗎)

  2、在遮擋板中逐一出示孩子們熟悉的勺子、碗并用動物的口吻與小朋友打招呼問好:(小寶貝們,你們好,認識我們嗎?我們可很喜歡你們哦)

  3、教師在擋板后面進行敲打,并要求幼兒拍手、頭、腿等形式與教師進行互動。

  4、教師把擋板拿掉,再次敲打并引導幼兒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變換。

  5、教師把材料擺放到每一張桌子上,請幼兒進行嘗試(教師應觀察即使引導幼兒進入游戲,體驗快樂的敲打)

  六、活動反思

  此活動借助了幼兒非常熟悉的碗與勺,平時他們在家中可能很少的去體驗敲打碗勺。而且現在很多剛入園的寶寶都對吃飯不感興趣,通過次活動讓幼兒對主動去使用碗勺,并樂意的自己去完成吃飯的過程。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碰鈴,掌握碰鈴的使用方法。

  2、用動作和語言表達對兩種不同雨聲的感受。

  3、初步學習看老師手勢指揮演奏。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鈴鼓、碰鈴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這是小兵》

  2、《我們大家做得好》

  3、《我愛我的小動物》

  4、《扮家家》

  二、復習歌曲

  1、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剛才老師談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2、大雨的聲音是什么樣的?請小朋友唱著歌回答老師。

  3、小雨的聲音是什么樣的?

  4、教師和幼兒一同演唱歌曲。

  5、大雨和小雨誰的聲音更大一些,我們要怎么樣唱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引導幼兒分別用大聲和小聲演唱大雨和小雨)

  三、表演歌曲

  1、如果請你來表演下雨,你會怎么表演?(幼兒自由表演后教師引導幼兒集中學習一、兩種比較好的動作)

  2、下雨可以這樣表演,下大雨可以怎么表演,下小雨又可以怎么表演呢?

  3、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表演歌曲。

  四、演奏歌曲

  1、剛才我們用聲音和動作表演了大雨和小雨,老師還為小朋友帶來了一些樂器,用他們來表演歌曲也非常好聽。

  2、教師出示鈴鼓和碰鈴,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學習這兩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3、教師分別演奏兩種樂器,引導幼兒傾聽哪種樂器演奏大雨,哪種樂器演奏小雨。(嘩啦啦處連續搖鈴鼓,滴滴滴滴嗒處用碰鈴,一字一次。)

  4、將樂曲分配給孩子們,教師組織幼兒演奏歌曲。(引導幼兒看手勢指揮演奏,明確自己的演奏任務。沒有樂器的小朋友拍手唱歌)

  5、請另外一些孩子用樂曲演奏歌曲。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父母與寶寶之間愛的情感。

  2、通過動作的表現,感受歌曲的韻律。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照片,地墊每人一個,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入場:小朋友們,娃娃家里用漂亮的小墊子鋪成了小路,我們爬上去吧。

  2、熱身活動:腳尖碰一碰,碰一碰!小手繞一繞,啪啪啪!頭兒搖一搖,搖一搖!

  3、讓我們象小鐘表一樣,擺一擺我們的身體。

  二、基本過程

  1、放錄音:聽一聽這是什么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啊?

  2、看看媽媽的照片,激發孩子對媽媽的感情。

  “小朋友,平時媽媽親你是什么感覺啊?你們喜歡不喜歡媽媽親你呀?

  3、“那么今天我們在娃娃家里,很開心的,我們一起和媽媽親親好不好呀?“

  4、教師演示教具唱歌曲,唱第一句可用手指指在小臉上,唱第二句搖搖頭,唱第三句雙手懷抱,念第四句,搖搖身體。(幼兒可自由跟唱)

  5、老師放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伴著音樂來做動作。

  三、教師帶領小兒唱歌曲。

  四、教師:“你們唱得真好聽,我們今天回家就唱給媽媽聽好不好呀?”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邊唱邊合拍做“小手爬”的動作,初步表現歌曲旋律的上行與下行。

  2.樂意創編身體不同部位的歌詞,體驗創造、表演活動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小手爬》,圖譜。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點頭,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今天,老師帶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然后用點頭來打節奏嗎”“加上小手來拍一拍節奏”集體練習,教師與幼兒隨著音樂做動作。

  二、學習律動,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集體學唱歌曲。“剛剛,歌曲說了一件什么事情,你看到圖譜上有什么,你能說一說嗎?”

  2.教師根據圖譜示范雙手上行、下爬的游戲,幼兒仔細觀察老師爬的動作,部位。

  3.集體看圖譜練習小手爬。

  4.幼兒練習根據歌曲的節拍,顯示雙手從腳背開始,一拍一拍輪流緊貼退、身體、臉部往上“爬”,前半段拍到頭頂,后半段雙手從頭頂開始,一拍一拍往下爬,一直爬到小腳腳背上。

  5.幼兒分組游戲。

  三、仿編律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1.學習創編其他身體部位的上行,下行動作。

  “小手向上爬,還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爬到眼睛,鼻子,大腿)

  2.創編出小手爬的不同動作,邊唱便按合拍用新創編的動作貼著身體上行、下行。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紳士,體驗表演小紳士的樂趣。

  2、感知樂曲不同的演奏形式,感受其輕松、愉快的氛圍。

  活動準備:

  1、課件《頑皮的小紳士》

  2、小狗、紳士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學小鳥飛進入活動室

  2、出示可課件:

  “看,我們飛到哪里啦?這里有這么多的大樹,綠綠的樹葉真美呀!中間還有一條林蔭大道呢?我們在這里休息休息,好嗎?”

  二、基本部分

  1、導入音樂

  (1)、“你們看,誰來了?原來是位小哥哥,你們猜猜小哥哥來做什么呢?”

  (2)、幼兒自由想象,后欣賞音樂

  2、感受音樂的不同演奏形式及輕松快樂的氛圍

  (1)、你在音樂里聽到了小哥哥在干什么呢?他的心情怎么樣呢?

  (2)、你覺得小哥哥是怎樣頑皮地邊吹口哨邊散步的呢?

  (3)、幼兒模仿小紳士

  3、出示各種圖片介紹紳士

  4、幼兒聽音樂模仿小紳士,教師跟隨音樂進行提示

  5、引出小狗

  “聽!小紳士還有一個好朋友呢?是誰呀?”(小狗)

  “小紳士是怎樣叫小狗的?”(幼兒嘗試學吹口哨)

  “我們一起學學小紳士,一起把小狗叫出來吧!”

  三、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有一天,一位美國的作曲家普萊亞,在路上看見了一位小紳士吹著口哨,牽著他心愛的小狗在林蔭大道上散步,覺得很有趣,于是寫下了著首歌曲“頑皮的小紳士”。樂曲是很多口哨藝術家吹著口哨表演的,用口哨來表現了一個頑皮的小紳士。

  四、結束部分

  1、“小朋友們,你們想跟著這位小紳士,帶著心愛的小狗在林蔭大道上散步嗎?”

  2、幼兒隨音樂扮演小紳士與小狗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8

  一、導入

  1.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進活動室。

  2.引出歌詞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都作了些什么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做對答的游戲,看我點點頭,幼:大家點點頭,讓幼兒反復的練習說歌詞)

  二、學習歌曲(樂幼教)

  1.念說歌詞

  教師放音樂,與幼兒一起按照音樂的旋律有節奏的邊練習念歌詞邊做動作。

  2.學唱歌曲

  (1)教師邊做動作、邊示范演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唱得和我們做的動作一樣嗎?歌曲是怎樣唱的?

  (讓幼兒隨老師一起小聲的清唱歌曲)

  (2)引導幼兒反復練習2-3遍

  三、游戲

  1.師幼互動:在幼兒掌握歌曲的基礎上,教師說游戲規則。

  (引導幼兒學習對唱的方法,教師領唱幼兒對唱,每唱一遍將相同的動作變換著做,讓幼兒模仿。)

  2.互動

  請一名幼兒領唱其他幼兒對唱。

  (要求領唱幼兒聲音響亮)

  3.創造性游戲

  啟發幼兒創編不同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仿編歌曲,邊演邊唱。

  (拍拍肩、跺跺腳、拍皮球、開汽車等。)

  4.請幼兒與自己喜歡的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戲。

  四、教師小結

  表揚表現好的寶寶,并隨音樂學媽媽做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學習演唱歌曲。

  2.能夠理解歌詞內容,自己創編歌曲動作,并記憶歌詞。

  3.體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制作餅干表演。

  活動準備

  烤箱圖片1張、烤箱實物1個、各色餅干圖片若干、油泥1團、餅干若干。

  活動重難點:

  理解歌詞內容,自己創編歌曲動作,并記憶歌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T:今天的早點是豆漿和什么呀?你們吃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呢?

  T:今天老師把餅干編到歌曲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學唱歌曲前半部分,嘗試創編動作。

  1.教師清唱歌曲。(第一遍范唱)

  T:歌曲里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請你用小手來表示圓圓的餅干。

  T:你們喜歡吃餅干嗎?喜歡吃餅干應該做哪個動作呢?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內容。(第二遍范唱)

  T:歌曲里的餅干是什么味道的呀?我們再來聽一聽。

  T:甜甜的你會怎么做?

  T:你用什么動作表示一起來做餅干?

  3.配樂演唱歌曲,幼兒用自己創編的動作表現歌曲前半部分。

  T:你們做的動作可真好看,下面我們一起把動作加到我們的歌曲中吧!(第三遍范唱)

  T:你們都做的非常可愛,我也來和你們學一學,你們教教我哦!(第四遍范唱)

  三、學唱歌曲后半部分。

  1.學習揉一揉的動作。

  T:小朋友們,你們做過餅干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烤箱和一個面團,首先怎么做呀?

  2.學習壓一壓的動作。

  T:揉好之后要做什么?

  T:壓得不夠扁,我們再來拍幾下。(強調拍3次)

  3.學唱歌曲后半部分。

  T: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哦。

  四、完整演唱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幼兒表演動作。

  T:這次我們要用烤箱來做餅干了,你們幫老師一起做哦!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演唱。

  T:你還吃過什么味道的餅干?(重復2-3次)

  五、情景表演。

  1.教師當烤箱,幼兒演唱歌曲,烤出一袋餅干。

  T:我們的烤箱制作了好幾塊餅干已經累啦,它需要休息一下,老師來當烤箱,看看能不能烤出餅干哦!

  2.出示實物烤箱,幼兒演唱歌曲,烤出一盤餅干。

  T:你們太厲害了!我們一起回班嘗一嘗我們烤出來的餅干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0

  游戲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時的不同強弱力度。

  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游戲準備:

  1、觀察過下大雨、下小雨的情形。

  2、掛圖第16號。音樂磁帶。

  游戲規則:

  幼兒用動作表現下大雨和下小雨時的狀態,如揮舞雙臂、雙腳跳躍等表示大雨,手指輕微擺動表示下小雨等等。

  簡譜:

  大雨和小雨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 用小手小腳跟著音樂做動作。

  2. 感受和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3.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 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教學重點、難點

  小手和小腳的配合

  活動準備

  CD,錄音機,手搖鈴

  教學過程

  一.欣賞和感受

  教師以固定節奏拍手,鼓勵幼兒跟著拍手。

  老師可以變換其他動作,如踏腳,甩手等。

  二.跟著音樂動起來

  學唱歌曲,配合邀請其他幼兒一起跟著歌曲動手動腳。

  三.配樂器演奏

  熟悉動作之后,可以加上手搖鈴樂器,讓幼兒雙手抓握手搖鈴,重復上述動作,配合節奏來搖動樂器。

  教學反思

  在這節活動課中,我對幼兒的了解不夠,幼兒的表現能力還差,對手搖鈴表現不夠好。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會用自然的聲音唱歌,能理解歌詞的內容。

  準備材料:小蜜蜂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蜜蜂采蜜的情景。

  重點難點: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做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教師啟發幼兒討論:蜜蜂是做什么的?為什么勤勞的采集花蜜?引起幼兒歌唱小蜜蜂的興趣。

  3、教師彈唱一遍《愛勞動的小蜜蜂》。提醒幼兒注意傾聽歌詞。

  4、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并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5、教師與幼兒一起彈唱幾遍歌曲,幼兒可以模仿小蜜蜂飛一飛,采一采蜜。

  6、讓幼兒說說怎么樣學習愛勞動的小蜜蜂。

  7、復習歌曲《螞蟻搬豆》,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并喜歡活潑可愛的小花貓。

  2、能聽著歌曲學做小花貓。

  3、喜歡聽老師歌曲。

  活動準備

  一只小花貓和一只用灰黑卡紙剪的小老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小花貓也來上幼兒園了,我們怎樣歡迎它?

  復習拍手動作。

  2、拍拍手和小花貓打打招呼吧!

  (學做拍手點頭動作)。

  二、復習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1、我們來唱首歌告訴小花貓,幼兒園里真快樂。

  齊唱歌曲。

  2、邊唱邊表演。

  三、欣賞歌曲《咪咪小花貓》。

  1、教師邊唱歌曲邊表演教具。

  (右手拿著小花貓,手拿著小老鼠并放在身后,邊唱邊按詞意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時,"

  小老鼠"放在小花貓的身體下面,表示被它吃完了。)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如:教師說"咪咪",幼兒接"小花貓";

  教師說"跑來跑去看見",幼兒接"小老鼠"等。

  教師再次邊演唱歌曲邊演示教具。

  3、教師演唱歌曲,邊和幼兒一起用雙手按詞意表演。

  (右手握空拳,翹起大拇指和小拇指扮"小花貓",左手握空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相碰扮"小老鼠"。)

  4、教師演唱歌曲,邊與幼兒一起學做可愛的小花貓叫、走路、吃老鼠等動作,最后拍拍肚子表示吃完了。

  5、知道歌曲名稱,并集體說1~2遍。

  四、和小花貓到院子里去看看有沒有老鼠,在樂曲伴奏下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嘗試隨音樂合拍的做貓走路的動作。

  2、感受能遵守游戲規則,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隨意走動。

  3、感受小貓與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場地背景圖:大樹、房子。

  2、貓媽媽的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

  3、課件《找小貓》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發幼兒學唱游戲歌曲的興趣。

  提問:寶寶們圖上都有誰?猜猜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找小貓》。

  1、教師完整地范唱歌曲,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中唱到了誰?它們要和媽媽干什么?(熟悉歌詞內容)

  2、完整地范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情感。

  提問:小貓和媽媽玩游戲的時候心情怎樣?(引導幼兒表現參與游戲的高興心情)

  3、師幼共同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注意傾聽幼兒學唱歌曲中出現的問題并指導。

  4、幼兒自由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用動作大膽表現。

  (三)理解游戲玩法與規則,能隨音樂節奏進行游戲,體驗小貓和媽媽做游戲的快樂心情。

  1、帶幼兒討論,初步了解游戲的玩法。

  提問:你和媽媽捉迷藏時,會躲藏哪里?(引導幼兒練習躲藏的動作)

  2、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游戲玩法學習游戲的規則。

  提問:你躲藏的時候,能不能說話?為什么?

  “不能動也不能說話"。聽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時候,被摸到的寶寶要跟著媽媽走。

  3、帶幼兒練本領,完整游戲。

  提問:你和媽媽捉迷藏的時候,你躲藏在哪里?(能用"我躲在……"完整的表述)。

  4、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掌握游戲玩法與規則。

  提問:你和媽媽游戲的時候心情怎樣?再次體驗游戲玩法和規則。

  5、請一名幼兒扮演貓媽媽,其他幼兒扮演小貓,再次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游戲時提醒幼兒要用最快的速度躲藏好,不動也不說話。)

  (四)活動延伸:

  “寶寶們真棒,我們今天不但學會了唱歌、做游戲,還學會了躲藏的本領。現在我們到活動室外面去玩一玩吧。"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5

  幼兒老師必須有非常的才藝,才會與孩子們真正完全打成一片。今天小魚哥哥再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小班音樂活動,拍手點頭。

  一,音樂選擇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節奏很好,而且配合拍手與點頭,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們進行音樂教學。

  二,工具選擇

  會樂器的老師可以選擇自己會的樂器,不會樂器的老師,也可以選擇用伴奏帶。

  三,授課過程

  事先讓孩子按一定的間距站好位。

  讓同時授課的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做動作,也是起到了帶頭引導的作用。

  會彈樂器的老師開始彈奏音樂,當音樂起來,帶頭的老師聽歌詞的引導,然后做出相應的東西。包括拍拍手,跺跺腳。

  孩子們也開始跟著老師做同樣的動作。

  等孩子們的動作做得差不多了,熟悉得差不多了,引導的老師,就停止動作,讓孩子們自己聽歌詞,聽音樂,自己來做動作。

  四,創新過程

  對于這個歌曲來講,主要的動作就是讓孩子們來拍手,動作過于簡單,而且重復,不利于鍛煉孩子的音樂節奏和肢體動作。因此,可以更好地豐富一下游戲的過程。

  老師彈奏音樂,然后自己唱歌詞,告訴孩子們,要按照老師唱的歌詞里的動作來做動作。例如,老師要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點點頭,這樣孩子們就需要點頭,而不是拍手了。

  因為老師歌唱的時候,其歌詞是可變的,可以讓孩子不斷地去做不同樣的動作,對于孩子的音樂節奏,聽力鍛煉,以及肢體語言的培養來講,有極好的效果。

  五,課程驗收

  最后,老師可以問一下小朋友,有誰已經學會唱這首歌了,看看到底有沒有小朋友已經學會了如此朗朗上口的節奏,如果孩子學會了,老師則可以讓孩子演唱一下,也可以讓會唱的小朋友唱,并帶動其他的小朋友繼續做動作。

  活動反思

  拍手點頭是一次韻律活動,樂曲瑯瑯上口,歌詞也就只有一句“拍拍小手點點頭”,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先用了玩偶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接著我說小玩偶想和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之后就是我邊清唱歌曲,邊拿著玩偶做拍手點頭狀,有的幼兒已經忍不住跟著一起做了。在經過“看”、“聽”和“做”后,我就讓孩子嘗試“說”,說一說我們剛剛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孩子們自然而然的說出了“拍拍小手點點頭”。之后就開始請幼兒學習歌曲了,孩子們也都很快學會了。但是,在動作方面,由于這是孩子們學的第一首歌,也是學習的第一次律動,很多孩子還協調不過來,往往是拍了小手就忘記點頭,點了頭就忘記拍手。在之后我們在清唱的過程中和孩子們重點練習了這一段,孩子們也都有所進步。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創編,要求孩子們說說除了點點頭還能做其他什么動作,可能是我的提問有問題,很多小朋友都想不出答案,于是我就做了個示范,打開了孩子們的思路,很快的孩子們都說出了很多不一樣的動作:拍拍小手踢踢腿,拍拍小手拍拍肩……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1-02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08-17

小班音樂幼兒園教案09-15

小班幼兒園音樂教案09-24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熱門】02-24

【推薦】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2-26

【熱】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12-26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薦】12-26

【薦】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02-14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精】0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Ⅴ |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 | 日韩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2020 | 亚洲n∨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