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通用1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1
活動目標:
1、根據歌曲前奏、領唱、伴唱的不同要求,嘗試創編動作。
2、感受歌曲鏗鏘激昂的風格,體驗和表現好漢的英雄氣概。
3、萌發對好漢品質的崇拜。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關于《好漢歌》的VCD及磁帶
活動過程:
師:向客人老師問好!請坐!
1、和幼兒共同探討什么樣的人是好漢,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為幼兒理解和表現好漢做準備。
師:好漢!你知道什么樣的人是好漢?(3-4名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初步欣賞《好漢歌》,將幼兒原有經驗與當前活動建立聯系。
指導語:為什么一聽這首歌就感覺像好漢?
(幼兒第一次欣賞歌曲)
師: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是什么樣的好漢?(3-4名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分段欣賞《好漢歌》,并嘗試用歌聲和動作來表現歌曲。
1)參與伴唱部分的表演,感受歌曲中領唱和伴唱的處理效果。
讓幼兒創編為好漢加油的動作
指導語:可以怎樣為好漢加油呢?請你做一做。
請幼兒聽音樂,在歌曲的伴唱部分做加油的動作。
(幼兒第二次欣賞歌曲,隨老師做加油的動作)
隨琴聲練習伴唱部分的表演。
指導語:很多人在唱什么?怎么唱?
教師扮演好漢,幼兒參與伴唱部分的表演。
指導語:你們來為我這個好漢加油吧!記得在什么地方加油嗎?
2)嘗試創編兩個能表現好漢英雄氣概的靜態造型,感受前奏音樂。
指導語:誰能做一個動作,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好漢。
4、完整欣賞和表現歌曲《好漢歌》。
5、再次引發幼兒去思考什么樣的人是好漢?
活動反思:
自主性學習的首要條件是學會提出問題,而讀書,貴在有疑,這是古今學者的共同體會和寶貴經驗。在這節課中學生在我的啟發誘導下,學生的提問是很有價值的。
學生在質疑后積極讀書,讀中思、讀中悟、讀后議,使教學水到渠成,體會到查理發生的變化,感受到了善良、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這樣,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課中設疑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不了的讓學生討論,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感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了這個問題,領略到成功的歡愉,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別林斯基說:“教學方法應該使學生自覺地掌握知識,使他們發展積極的思維”。讓學生自己去尋求問題的正確解答,這不僅對他們領會知識和掌握技巧,而且對他們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當他們嘗到成功的樂趣后,對學習的熱愛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結構,探索用不同身體部位和打擊樂器表現樂曲三段不同的節奏型。
2.學會借助圖譜理解表現音樂,控制自己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圖譜1張,節奏型3張;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
2.《巡邏兵進行曲》音樂CD、雜技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借助圖譜,運用雜技表演的情節,探索《巡邏兵進行曲》中三種不同節奏型的打擊方法。
(1)樂曲A段:節奏型x x | x x | x x | x 0 |,對應圖譜“拋繡球”請幼兒探索節奏型的打擊方法,并能說出共有幾個樂句。
(2)樂曲B段:轉呼啦圈,x x | x 0 | x x | x 0 |。
(3)樂曲C段:頂酒杯,xx x | xx x | xx x | xx x |。
2.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進一步熟練A、B、C段的三個節奏型。
3.引導幼兒探索三種雜技可以分別用什么身體動作表示,并隨音樂表演。
(1)教師啟發幼兒創編各個節目的身體動作并集體表演。(可用拍腿、捻指、彈舌、跺腳等)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用身體打擊樂表現樂曲。
4.教師出示三種打擊樂器,引導幼兒探索配器方案,并嘗試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
(1)組織討論:每一個雜技表演節目可以用什么樂器伴奏,為什么?
(2)教師當指揮,請幼兒看圖譜分組進行打擊樂器演奏,提醒幼兒看指揮、聽好音樂節奏進行演奏。
(3)請幼兒交換樂器演奏,交換時幼兒交換位置,樂器不動位置。
(4)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其他幼兒起立完整地演奏一遍打擊樂。
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看真正雜技表演的視頻,了解相關項目。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旋律,并用相應的語調跟隨音樂朗誦歌詞。表現樂曲優美寧靜的風格。
2、創編柔美、舒展的動作隨音樂表演。
3、認真觀看同伴的創編動作,積極參與表演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2、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在《小鴿子》的樂曲伴奏下,自由動作進入教師。
二、復習歌曲《詠柳》。
1、繼續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詩意。
2、隨音樂輕生吟鳴,并即興動作。
三、出示背景圖。
幼兒邊聽音樂《小白船》,邊看圖,想象音樂好像說的是什么:
四、體驗樂曲情緒。
1、用和音樂一樣優美、安靜的聲音,隨音樂念歌詞。
2、用按三拍子節奏的搖晃動作,體驗樂曲的情緒
3、隨音樂即興舞蹈。
4、請動作較好的幼兒領跳,集體跟隨樂曲舞蹈。
5、一半幼兒隨音樂輕輕跟唱,另一半幼兒隨音樂跳舞。
6、相互交換聯系內容。
五、復習歌曲《青蛙和蛤蟆》。邊唱邊手指表演、看指揮分角色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4
活動內容:
歌聲與微笑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旋律。
2、學會以歡快活潑的情緒、有彈性的來演唱。
3、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唱歌曲,同老師一起表演。活動重點:學會以歡快活潑情緒,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活動難點: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唱歌曲,同老師一起表演。活動準備:音樂MP3、電子琴
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小司機》、《藏貓貓》
二、欣賞歌曲《歌聲與微笑》的音樂氣氛,感受一下節奏高潮活躍的情緒。
三、老師示范朗讀歌詞。
四、小朋友一句句的跟著老師把歌詞讀熟,讀三遍后,讓小朋友齊聲朗讀一遍。
五、欣賞音樂《歌聲與微笑》,老師帶唱。注意引導幼兒唱的時候要有彈性,聲音不要拖拉。
六、老師教唱完三次之后,讓幼兒齊聲唱一遍。
七、律動唱,教幼兒一句句帶動作唱歌曲加深對歌曲的認識。
八、請個別幼兒出列表演唱。
九、男女組比賽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5
活動目標
感受音樂歡快的特點,理解音樂的主題。
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體驗隨樂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日月潭風景區相關知識。
物質準備:音樂CD、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引入
以去郊游引入,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進場,初步感受音樂旋律。
二、欣賞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歡快的旋律特點。
2、教師結合動作,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所表現的主題。
3、結合圖譜欣賞音樂,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結構。
4、分段欣賞音樂。
(1)請幼兒看圖譜說說:哪些音樂像是表現小朋友繞樹林拐彎,哪些音樂像是表現小朋友擦汗,哪些音樂像是表現快到了景點,小朋友很高興?
(2)引導幼兒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郊游時繞著樹林走、擦汗、快到景點很高興、擺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現音樂
1、引導幼兒嘗試聽音樂完整表演一遍。
2、引導幼兒從空間層次上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設計的造型再次聽音樂完整表演。
四、拍照結束
幼兒聽音樂去下一個景點郊游。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美。
重點難點:
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1、帶幼兒到戶外找一找小草,曬一曬太陽,觀察周圍景色的變化,感受春天的來臨。
2、音樂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談春天。
現在是什么季節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說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傾聽。
2、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拍手打擊節奏說歌詞。
三、聽歌曲。
1、教師放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式為歌曲拍節奏。
如:
①強拍拍手,弱拍拍腿;
②強拍拍手,弱拍拍頭;
③全體幼兒圍成圓圈并逆時針轉身強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后背;
④全體幼兒將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強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邊小朋友的左手;幼兒每聽一遍歌曲,就換一種排擊方式,在拍節奏的過程中,教師引領幼兒跟唱。幾遍之后,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首歌曲。
四、唱起來。
1、教師彈琴,請幼兒齊唱歌曲。
2、變換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組合唱、加入打擊樂演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小雞出殼的有趣形象,在理解的基礎上探索形象地表現歌曲。
2、體驗自由表現的愉快。
活動準備:
小雞出殼的動畫、歌曲錄音
教材分析:
重點:根據歌曲的內容大膽地表現,體驗自由表現的愉快
難點: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形象。
主要流程:
一、欣賞感受(感受小雞出殼的動態變化)
1、(看動畫)小朋友,你們看見過小雞出殼嗎?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見的?(孩子之間互相交流)
2、小雞是怎樣出殼的?小雞出殼以后會干什么?
二、理解、表現(解決重難點)
1、(幼兒欣賞歌曲)小雞要出殼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你聽到了什么?這首歌曲一共有幾段?每一段里唱了什么?(讓幼兒更好的了解歌曲)
3、為什么歌詞里反復在唱“奇怪”“奇怪”?
1、你認為小雞出殼奇怪在哪里?
2、如果你是一只小雞,你是怎樣出殼的?(教師引導幼兒個別展示)
三、集體表現
1、欣賞
教師情景表演《小雞出殼》
2、讓我們都變成可愛的小雞,一邊唱一邊表演吧!
四、活動延伸
假如我要將歌詞里的內容畫出來,你會怎么畫呢?(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歌曲配畫)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熱烈和柔美。
2、能用身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音樂內容,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五線圖譜、創設豐收情境
活動過程:
一、感受部分。
1、師幼隨《喜洋洋》樂曲進入活動室。
提問:秋天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成熟了,豐收了呢?
師:對,花果豐收了,農作物也成熟了,秋天可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聽!大家還在慶賀豐收呢!(邊播放音樂邊出示圖譜)
2、幼兒傾聽音樂《喜洋洋》。
1)聽了這首樂曲,你覺得這是一首怎么樣的曲子?你有什么感覺?
2)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段?
二、理解、創編部分。
1、第一段聽過來是怎么樣的?
2、恩,很歡快,讓人感覺心情很舒暢、愉快,正好象看到豐收的田野一樣。那在豐收的日子里農民會干什么呢?
3、田野里的稻谷豐收了,那果園里的果子也成熟了,農民會怎么樣呢?
4、第一段表演。
5、看到豐收的瓜果,人們的臉啊笑的像花朵一樣。農民伯伯真辛苦,他們累了會做些什么動作讓自己放松一下呢?
6、田野里的稻子豐收了,果園里的果實也豐收了,農民伯伯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那他會用什么動作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呢?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表現的真棒!現在我們一起聽著這首《喜洋洋》的樂曲去田野、果園里逛逛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9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雄壯有力,體驗演奏樂器的快樂。
2、能根據舞蹈動作的節奏拍出相應節奏型,討論樂器演奏的配器方法,并能看指揮協調一致地演奏樂器。
3、在學會舞蹈《大中國》的基礎上,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二、活動重難點:
探索配樂方法。保持聲音和諧、統一的表演。
三、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熟悉《大中國》,已有舞蹈經驗
物質準備:碰鈴、圓舞板、鈴鼓若干、圖譜一張、音樂《大中國》
四、活動過程:
(一)復習舞蹈《大中國》
1、引導幼兒徒手隨樂復習舞蹈《大中國》,注意幼兒在舞蹈中動作的節奏性。
(二)出示圖譜,鼓勵幼兒觀察并嘗試將舞蹈動作轉換為拍打節奏。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理解含義。
——你能看懂這張圖譜嗎?這張圖譜上的每種符號表示什么意思呢?
2、嘗試根據圖譜提示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你們能試著根據圖譜提示拍拍它的節奏嗎?
3、分三組用徒手動作再次熟悉音樂。
(三)共同討論配器方案。
——在揮舞彩帶處什么樂器最適合呢?
(四)幼兒隨音樂進行打擊樂演奏。
1、根據圖譜提示,進行分組練習。
2、看老師指揮嘗試進行分聲部完整練習。
(五)完整地演奏樂曲
1、鼓勵幼兒看教師指揮完整演奏樂器。
2、反復交換樂器完整演奏樂器。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10
教學目標:
在欣賞歌曲的基礎上,初步了解夏天打雷、下雨、閃電的不同聲音,引導幼兒學著用樂器表現雷雨時的各種聲音。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音樂錄有閃電、雷、雨聲的音帶鼓、沙球、三角鈴等打擊樂器若干
認知準備:幼兒生活中曾感知過下雨、打雷。
活動重點:
安靜聽賞,了解打雷時的.自然現象。
活動難點:
愿意用小樂器表現不同的聲音。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播放錄有雷、閃電、雨聲的音帶,讓幼兒說說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這些聲音你們聽到過嗎?什么時候聽到的?
小結:夏天來打了,常常會打雷、下雨、還會閃電,它們發出不同的聲音,小朋友不要害怕,這是一種自然現象。
二、歌曲——夏天的雷雨
1、完整欣賞一遍
歌曲好聽嗎?你聽到里面都唱了什么?一閃閃是什么聲音?轟隆隆是什么聲音?嘩啦啦又是什么聲音呢?
2、再次欣賞
說說歌曲里下雨打雷、閃電是什么聲音?
3、樂器模仿
出示各種鼓、沙球、三角鈴不同的樂器,讓幼兒來選擇樂器,并敲擊樂器模擬閃電聲、雷聲和雨聲
個別幼兒上來敲打
說說聲音像什么?
播放音樂。請幼兒用小樂器模仿不同的聲音
三、活動延伸:
找找夏天到了,大自然還有哪些聲音?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以及說唱的趣味,嘗試對唱歌曲。
2.嘗試根據動物的特點按照節奏創編謎語。
活動準備:
1.動物圖卡若干。
2.音樂CD(《動物猜謎歌》)。
3.圖譜。
活動過程:
一、猜猜它是誰。
1.聽一聽,想一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今天老師要用一首又說又唱的歌曲來介紹我的動物朋友,請你聽一聽,想一想會是誰呢。
2.猜一猜、聊一聊。
猜一猜,它是誰?(教師可以多說幾個類似的謎語,以幫助幼兒熟悉說唱的節奏和歌曲的旋律。)
能像我一樣有節奏地說說謎面嗎?(幼兒有節奏地學說謎面。)
二、大家來猜謎。
1.討論回答歌詞。
如果要用歌聲來說出謎底,可以怎樣來唱呢?請你們想想,最后一句該怎么唱呢?
2.師幼對唱歌曲。
我來說唱第一段,你們試試說唱第二段。
3.更換謎面猜一猜(固定一些詞讓幼兒創編,慢慢的增加難度)。
我們再換一個謎面來試試看!我出謎面,你們來猜。
三、我說你來猜。
1.分組選圖卡創編。
請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卡,和好朋友一起商量怎樣編謎語。(同伴討論與分享。)
2.我來說大家猜。
誰能自己創編一個謎語給大家猜呢?既要說出動物朋友的主要特征,又要合上節奏念起來朗朗上口。
哪一組能分享自己創編的謎語給大家猜呢?既要說出動物朋友的主要特征,又要合上節奏念起來朗朗上口。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12
活動目標:
1、能夠學會并有感情地唱出歌曲。
2、對紅色文化初步了解,萌發愛國情感,傳承愛國精神。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歌曲并有感情演唱
難點:萌發愛國情感,傳承愛國精神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上課前老師想邀請小朋友們來看幾幅圖片,看看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什么?
2、教師和幼兒討論交流圖片內容。
3、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學習一首和圖片內容一樣的紅色歌曲《紅星閃閃》。
二、欣賞音樂,學習歌曲。
1、第一次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樂曲。聽到這首音樂你有什么感受?這首曲子是雄壯有力的么?
2、第二次完整欣賞音樂,做動作表現歌曲內容。聽到了雄壯有力的音樂你想做什么樣的動作?請幼兒進行表演。
3、第三次完整欣賞音樂,給予幼兒自主表演的機會。要求幼兒聽到什么樣的音樂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達。
三、開闊思維,引導幼兒
1、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音樂?用手在空中畫出來,用表情的豐富來表現歌曲,還可以用多種多樣的道具來表現。
2、大家一起來試一試,教師放音樂孩子們自由發揮。
活動延伸:
回家后根據歌曲內容和爸爸媽媽們一起來畫一幅畫。
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孩子們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對紅色文化也非常的感興趣,很好地培養了幼兒的愛國精神。在學習歌曲時可以再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戲來加深幼兒對于歌曲的記憶。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 篇1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循環往復的曲式與尾音的長短。
2、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尾音的長短變化。、
3、體驗與同伴共同跳問候舞、表現音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報紙、黑板和筆、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旋律,聽辨樂曲中的尾音
1、請幼兒觀察老師兩組無聲動作,然后討論:這兩組動作有什么不同?
2、完整欣賞音樂,聽辨樂曲中的尾音:
老師做有變化動作的.時候,音樂中出現了怎么樣的音?(邊做動作邊放音樂)
還可以做什么動作來配這個音?(師幼共同聽音樂做動作)
二、感受樂曲結構和尾音長短變化
1、討論:這個變化的音是怎么在變呀?(有長有短)這個有長有短的音在曲子里有多少個呢?
2、幼兒邊欣賞音樂邊看老師畫圖譜。
提問:在圖譜上你發現了什么?看看前面都是?后面的有什么變化?
小結:這個有趣的音在每一句的后面像個小尾巴,叫它“尾音”,尾音有長有短,一次比一次多。
3、聽音樂撕尾音
提問:給你一張報紙你能把尾音長短撕出來嗎?怎么撕?(提示幼兒前面不撕,尾音時再撕)
教師嘗試,幼兒嘗試:看看你把尾音留下來了嗎?
三、學跳問候舞,表現尾音的長短變化
1、教師哼唱邀請幼兒跳問候舞:你明白了嗎?明白了什么?(說說玩法)
2、師幼共同游戲
3、引導幼兒創編動作更改“你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11-18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11-18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1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表演教案:好漢歌(3篇)11-1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好漢歌09-09
幼兒園音樂教案:好漢歌06-0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雜技表演》08-23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雜技表演》04-2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雜技表演》3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