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我們都會長大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我們都會長大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科學我們都會長大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電動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
2、發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興趣。
3、使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4、愿意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電動玩具。
活動進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貓頭鷹博士邀請我們去它的電動城玩,想去嗎?那我們就出發吧!”
2、帶幼兒參觀后,出示貓頭鷹:“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我的電動城來玩,剛才的玩具都看到了嗎?現在請你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一玩,不過,玩過以后,要來告訴我,你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還有,玩得時候請你們愛護它們,好嗎?”
3、幼兒分散按意愿玩,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進行觀察。
二、尋找電池。
1、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請3-5名幼兒講)如“我玩的是××,它會亮(走、響、動……)。
2、小朋友蜜察得真仔細,發現玩具會亮、會響、會動,它們可真好玩。可它們為什么有的能動、有的能響呢?(幼兒互相發表自己的想法)
3、幼兒自由操作,尋找電池:請你們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誰供給它們電,使它們動的?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4、小朋友都認為電池能供電給玩具讓它們動,電池真的能供電嗎?我們來試試,如果把電池拿掉,看看它還會不會動了?(請一名幼兒上來邊操作邊講述,引導其他幼兒觀察)。
5、幼兒自由操作,取出電池試試。
提問:“你們把電池拿出來了,它怎么樣了?”
6、教師簡單小結:看來,真是電池起了作用,電池可以供電給玩具讓它們能動、能亮,電池的本領可真啊!
三、學習正確安裝電池。
1、好,請小朋友說說電池長什么樣?(幼兒自由講述)
2、在平時還有哪些地方用到電池?(幼兒自由講述)如:收音機、遙控器、電子手表、照相機里……
3、教師小結。
4、請小朋友再給玩具裝上電池,讓它們能再動、再跑。(幼兒嘗試裝電池,教師巡回觀察,不作指導)
5、老師剛才看到小朋友都給玩具裝上了電池,可我卻發現有的小朋友的玩具能動,而有的小朋友的玩具卻沒有動,這是怎么回事呢?
幼兒園科學我們都會長大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小朋友、青蛙、樹小時候的名稱及樣子。
2、懂得人、動物、植物都會長,初步理解一切都會變的現象和道理。
3、對自然科學現象感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嬰兒的圖片;青蛙、蝌蚪、樹、小樹苗的圖片
2、幼兒用書第五頁
3、知道動物和植物的概念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初步小朋友、青蛙、樹小時候的名稱及樣子
2、運用圖片進一步觀察認知。
(1)了解小朋友“嬰兒”時的樣子和活動,知道人會長。
(2)了解青蛙、小樹小時候的情況,知道動物、植物也同樣能長
3、交流分享
引導幼兒翻看幼兒用書,并和小朋友說說人、青蛙、樹不同階段的名稱及變化。
4、通過游戲鞏固認知。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人、動物、植物都是從小慢慢長的,而且還會不斷地變化,先自愛我們來玩個游戲《比比誰最快》。老師說出人、動物、植物小時候的名稱,小朋友必須趕緊說出他們
(它們)長后的名稱,并且用動作模仿出他們(它們)不同階段的樣子或是活動的樣子,看看誰又快又對。
活動反思:
活動的開始我先以故事《我們都會長》導入,并提出問題:“小時候的你的樣子是怎么樣的?人們是怎么稱呼你的?”從問題中讓孩子回憶并初步透過故事感知家小時候的名稱和樣子。接著再次引出嬰兒的相片,讓孩子從具體形象的圖片中了解人類小時候的樣子,并轉折出問題:現在的你為什么和小時候不一樣?想想我們將來會變成什么樣子?能干什么?在這一環節的里面,讓孩子敞開的聊,教師再進行小結,接著圍繞這些問題,再引出植物樹、動物青蛙,讓孩子知道動物植物也和人是一樣的,需要成長。接著再讓孩子們一起三三兩兩交流分享幼兒用書,再次從小圖上了解認識人、青蛙、樹不同階段的名稱及變化。活動的最后以游戲《比比誰最快》,老師說出人、動物、植物小時候的名稱,小朋友必須趕緊說出他們(它們)長后的名稱,并且用動作模仿出他們(它們)不同階段的樣子或是活動的樣子。但在本次活動也存在有不足之處,在引出圖片時,沒有注意到可以做到逐一出現,而給孩子一個懸念、更好的思考空間。
幼兒園科學我們都會長大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小朋友、青蛙、大樹小時候的名稱及樣子。
2、懂得人、動物、植物都會長大,初步理解一切都會變的現象和道理。
3、對自然科學現象感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嬰兒的圖片;青蛙、蝌蚪、大樹、小樹苗的圖片
2、幼兒用書第五頁
3、知道動物和植物的概念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初步小朋友、青蛙、大樹小時候的名稱及樣子
2、運用圖片進一步觀察認知。
(1)了解小朋友“嬰兒”時的樣子和活動,知道人會長大。
(2)了解青蛙、小樹小時候的情況,知道動物、植物也同樣能長大
3、交流分享
引導幼兒翻看幼兒用書,并和小朋友說說人、青蛙、大樹不同階段的名稱及變化。
4、通過游戲鞏固認知。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人、動物、植物都是從小慢慢長大的,而且還會不斷地變化,先自愛我們來玩個游戲《比比誰最快》。老師說出人、動物、植物小時候的'名稱,小朋友必須趕緊說出他們
(它們)長大后的名稱,并且用動作模仿出他們(它們)不同階段的樣子或是活動的樣子,看看誰又快又對。
四、活動反思:
活動的開始我先以故事《我們都會長大》導入,并提出問題:“小時候的你的樣子是怎么樣的?人們是怎么稱呼你的?”從問題中讓孩子回憶并初步透過故事感知大家小時候的名稱和樣子。接著再次引出嬰兒的相片,讓孩子從具體形象的圖片中了解人類小時候的樣子,并轉折出問題:現在的你為什么和小時候不一樣?想想我們將來會變成什么樣子?能干什么?在這一環節的里面,讓孩子敞開的聊,教師再進行小結,接著圍繞這些問題,再引出植物—大樹、動物—青蛙,讓孩子知道動物植物也和人是一樣的,需要成長。接著再讓孩子們一起三三兩兩交流分享幼兒用書,再次從小圖上了解認識人、青蛙、大樹不同階段的名稱及變化。活動的最后以游戲《比比誰最快》,老師說出人、動物、植物小時候的名稱,小朋友必須趕緊說出他們(它們)長大后的名稱,并且用動作模仿出他們(它們)不同階段的樣子或是活動的樣子。但在本次活動也存在有不足之處,在引出圖片時,沒有注意到可以做到逐一出現,而給孩子一個懸念、更好的思考空間。
【幼兒園科學我們都會長大教案】相關文章:
我們都會努力07-13
我們都會努力07-13
我們都會老去散文04-1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我們身邊的科學07-27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我的身體都會響_中班科學教案07-1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等到我們長大了》10-27
我們長大了02-18
幼兒園科學教案:我們的鳥類朋友04-08
大班科學我們的幼兒園教案04-22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的幼兒園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