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范文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聲說出"我愛你",能用"我愛你"表達對同伴的情感。
2、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3、在活動中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愿意說出"我愛你",并能用"我愛你"表達對同伴的情感。
活動難點:
能大聲對人和物表達"我愛你"的情感,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1、繪本《我愛你》幻燈片,小印章若干,黑板,愛心卡人手一張。
2、關于愛的背景音樂,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我愛你》,教師與幼兒一起律動,感受歌曲中"我愛你"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以繪本《我愛你》幻燈片移情。
1、通過觀看幻燈片,傾聽故事,愿意大聲說出"我愛你",能用"我愛你"來表達對同伴的情感。
(1)教師播放幻燈片,伴隨著輕柔音樂,講述故事。
提問:小獾都對什么說了"我愛你"?
小結:他們都是小獾喜愛的,所以小獾就把心里的愛都大聲地說了出來,這樣小獾心里會感到很開心。
(2)繼續觀看幻燈片,傾聽故事,模仿故事內容說出"我愛你"。
——小獾還喜歡一些什么呢,他還會對什么說"我愛你"?
——引導幼兒說出故事內容: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上床睡覺的時候。
(3)教師請幼兒說出自己喜愛的物品。
2、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1)請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表達"我愛你"的情感,鼓勵幼兒之間親一親,抱一抱。
(2)教師向幼兒表達自己喜愛的人和物品。
(3)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對自己喜愛的物品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4)請幼兒說出表達和接受愛的感受。
小結:故事里的小獾對他喜歡的很多人和物都說了"我愛你",原來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3、制作愛心卡,互相送愛心卡,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1)示范用愛心卡記錄"我愛你"的情感。
(2)幼兒用印章印在愛心卡上,記錄自己愛心。
(3)播放音樂,幼兒互相贈送愛心卡,貼在喜歡的人或物品上,并大聲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三、結束部分:師幼兒共同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教師引導幼兒不要把愛憋在心里,要大聲的說出來,這樣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最后,讓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聲:"我愛你"!
延伸活動:
1、帶領幼兒到戶外去,對更多的人和物品大聲說出"我愛你"。
2、與家人分享活動內容,并向家人大聲表達"我愛你"的情感。
3、在美工區,自作小作品,送給自己喜歡的同伴。
活動反思:
"我愛你"的主題,側重于情感激發和表達,適合小班幼兒。設計和實施按照幼兒傾聽—說—行動的學習邏輯展開。
1、所選繪本材料"我愛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樂很很合適。
2、老師講完故事,應著重讓幼兒討論:小獾說了什么,都是對誰說的,為什么會說"我愛你"?說"我愛你"的時候小獾的心里感覺怎么樣?側重討論"是長頸鹿阿姨還是心里本來就愛他們才說的"?"為什么對身邊的親人說了"我愛你",小獾還對他"用過的東西"也說"我愛你"?(難點部分)3、制作愛心卡,教師示范引起幼兒模仿,好在教師注意到并隨機引導幼兒關注其他的任何東西。
4、送愛心卡的時候,幼兒說"還想玩一會""沒有",幼兒還有活動的需求和興致,可以考慮制作愛心卡除了印圖章還可以提供畫筆材料供幼兒表達,進一步推動幼兒接近下一個最近發展區。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認識、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萌發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食堂師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點心。
(2)請大班幼兒準備好能帶著弟弟、妹妹跳的舞蹈。
(3)準備一些小班幼兒喜愛的布娃娃和各種電動玩具。
活動過程
1.通過“開汽車”游戲,組織幼兒參觀園內的主要場所
老師當司機,幼兒坐上“汽車”。老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小汽車,笛笛笛,跑到東,跑到西,跑到x x地方看看(玩玩)去。每到不同處所,兒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變動。如:
(1)跑到食堂看看去,吃點好吃的
(2)跑到活動室玩玩去,玩一會兒電動玩具
(3)跑到音樂教室玩玩去,和哥哥、姐姐跳個舞
(4)跑到游戲室看看去,看哥哥、姐姐做游戲
(5)跑到游戲場玩玩去,玩有趣的大玩具
2.在參觀的基礎上,學念兒歌《大家一起真快樂》
幼兒園里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戲,大家一起真快樂。
3.帶領幼兒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1)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主要場所,并到游樂室玩耍,使小班幼兒親自感受到幼兒園是個好玩的地方,在幼兒園里生活很愉快。
(2)音樂活動:學唱歌曲《幼兒園像我家》,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小百科: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年齡小,自律能力差,剛剛融入集體生活,還沒有適應集體生活。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經過半年的集體生活的鍛煉,孩子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復提醒。通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排隊喝水、洗手、入廁、取放學具的過程中,都有搶排、隨意插隊、推搡同伴的現象,使得班級常規很亂。由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排隊的重要性,學會排隊的.基本方法,一個跟著一個站,先到的站前面,后來的站后面,不擁擠 、不插隊,讓幼兒自覺遵守排隊規則,養成排隊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著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則,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了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活動重點 :在游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并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大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大青蟲一條,糖果一盒。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基本活動: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提問:(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么話?
(2)小雁為什么會受傷?
教師小結:大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搶 不吵鬧 。
游戲: 《大雁排隊向南飛》。
游戲規則:教師扮大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著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游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著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
游戲:《螞蟻搬蟲》
游戲規則:幼兒排隊運大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
教師扮螞蟻大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大青蟲的游戲。游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么?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志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 ,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 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
結束活動: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糖果。
活動延伸: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游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游戲規則,沒有一個違反規則的,游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 自編故事 《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大雁媽媽要帶著小雁和大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大早,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后,聽從頭領的指揮 ,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貪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
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著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大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伙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后。
這時有一只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大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只兇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大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大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了解警服、醫生等工作服。
2、了解職業服裝的特點、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職業和物品的連接游戲
2、課件:圖片-警察,醫生,運動員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
教師:今天你穿了什么樣的衣服?感受怎么樣?
(請幼兒互相交流。)
2、為什么要穿衣服?
教師小結:衣服不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衣服會“說話”,
你看見有人穿了一件衣服,就知道他是做什么工作。
3、觀察、了解不同職業服裝。
(1)觀察警察叔叔的服裝,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觀察、發現醫生工作服的特點。
4、通過圖片觀察周圍人們的工作服裝。
廚師,教師,警察,軍人,消防員,運動員,飛行員等。
5、趣味練習
看一看這些職業并把和職業相關的物品連接起來。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出于自己生存和發展需要,總是在嘗試著適應社會,他們通過活動與成人或同伴接觸、交往,慢慢地接受和內化社會規范、道德準則以及行為方式,逐漸使自己從一個生物意義上的“自然人”變成為“社會人”。根據幼兒社會化進程特點,我園在建構社會領域課程中,注重培養符合未來社會要求的完整人才,在目標和內容選擇上,總體地反映社會要求和社會狀況,深入淺出地引導幼兒熟悉、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包括家庭、家鄉、國家乃至世界;了解并學會處理自己與社會、他人之間的關系,從而萌發其親社會情感。在組織形式上,積極采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游戲手段,因為游戲本身就是對社會現實特殊反映的一種活動,是幼兒了解社會和參與社會實踐的有效手段,這具體地體現在幼兒游戲的內容、形式和規則中。
在游戲中幼兒能心情愉快、自主地活動、能積極反映他們所接觸的事物,現實生活中的要求,身體力行模仿成人的活動,并在與同伴相互游戲中,學會如何分工和適應群體生活,從中實踐了輪流、謙讓、分享、協作等行為規范,較好地積累了社會經驗,為幼兒日后成為社會合格成員打好基礎,從而促進其社會性發展。下面具體介紹我園組織大型社會性游戲活動“精彩小世界”的設計。該活動是在幼兒已經對家鄉、祖國以及世界一些國家有了粗淺認識的基礎上舉行的,旨在讓幼兒置身于生動活潑的情景中,體驗與各種民族、各種膚色的人種友好往來的美好情誼,并學會相互了解、合作、遵守規則等良好行為規范。通過初步接觸跨國公司教育,讓幼兒開闊視野,增強主動探索欲望,萌發產生了解和關心我們的世界,使他們從小就有初步的全球意識。
二、活動目標
(一)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不同國家、民族的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和習慣,懂得應該互相遵重、和平共處,初步萌發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
(二)學會與同伴相互協商、分享、謙讓、互助等基本交往技巧,并獲得相應內心體驗。
三、活動準備
豐富幼兒一些與游戲內容相關的感性經驗;師生共同創設好所負責的游戲場地和材料。
四、過程
(一)各班幼兒自己協商所開設主題的角色分配,按自己意愿裝扮成不同人種的社會角色。如金發的小姑娘、黑人爸爸等,同伴之間可互相幫助化妝、打扮。
(二)小班三位老師以導游身份,分管班內三個“旅游團”,手持“信用卡”,乘坐“旅游車”到各個旅游點游玩。大班和中班可自由組合成某一家庭成員的關系去游玩。如扮演“爺爺”“奶奶”可以共同去找一個“小孫女”。
(三)各游戲主題的內容和指導。
1、世界餐廳
(1)日本料理
目的:在游戲中初步感知、了解日本有趣的飲食方式,學習禮貌交往技能。
準備:訓練幾位日本料理的“服務員”(由幼兒扮演),并學說幾句簡單日本禮貌用語:您好!歡迎光臨等;自制日本飲食品:海鮮、豆腐、小豆飯、米團、三色米糕等替代物;師生共同布置“日本料理”店:用印有木板花紋的塑料膠紙鋪在地面,并隔成一個個小廂房,廂房內擺放木板桌面,以便“顧客”能跪坐用餐。
重點指導:
①老師以餐廳“領班”的身份參與游戲,提醒身穿和服、腳著木履的“服務員”用自己已有感知經驗和想象,學習以日本禮儀向“顧客”提供服務。如:“領班”可帶領“服務員”站在日本料理門前迎候“顧客”,當“顧客”來臨時,用日語問候、彎腰鞠躬,并引進入廂內……在廳內可播放“櫻花”歌曲,“服務員”可隨時跳日本舞為“顧客”助興,“顧客”也可即興換上木履跳日本舞等服務項目。
②引導“顧客”用餐時,根據已有經驗模仿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如“顧客”入廂時要脫鞋并用跪坐方式進餐。如果“顧客”忘記或不懂日本料理的飲食方式,“領班”或“服務員”中隨時給予提醒和幫助。
(2)潮汕風味館
目的:進一步了解潮汕小吃的特點,會自制潮汕小吃2至3種,學習有禮貌地接待客人的技能。
準備:提供各種米果印、面團、竹葉、濕報紙團等半成品材料;紅桃米果、水晶球、粽球等各種風味小吃的替代物若干;各種盤碟、湯匙、筷子等潮汕餐具和炊具玩具幾套;“廚師”和“服務員”的服飾。
重點指導:
①引導“廚師”根據“顧客”口味,利用半成品材料制作各種潮汕小吃。如教師以“顧客”的身份向“廚師”提出自己要吃什么口味的粽球,讓“廚師”用竹葉包“餡肉”(濕報紙碎),并多放些其他“蝦米”或“雞蛋”的配料等情節,使“廚師”懂得應以服務顧客為主,讓“顧客”吃得滿意才有生產做的道理。
②引導“服務員”用已有潮汕風俗服務方式的經驗招待“顧客”。如可適時為“顧客”沖上潮汕工夫茶;或播放潮劇、潮樂,并模仿潮人樂手搖頭腦演奏以招攬生意;教師還可以“顧客”身份向“風味館”預訂小吃,引導“服務員”開設“送貨上門”等的服務項目。
世界餐廳除了開展“日本料理”、“潮汕風味館”的主題外,還同時開展了“麥當勞餐廳”、“中國烹調”等主題(具體活動內容可根據幼兒實際需要而定)。
2、世界風俗村
村內分設有中國和西歐風俗村,區內有各具特色的節日游戲。
(1)狂歡節
目的:感受西方狂歡節的歡樂場面,盡情領略狂歡的樂趣。
準備:各式假面具:王子、公主、巫婆、精靈、小丑等。
重點指導:
當“游客”投幣后,可自選喜愛的面具帶上,然后播放狂歡舞曲盡情狂舞。老師以“游客”的身份戴上假面具與其它“游客”一起手舞足蹈,有時可做一些滑稽動作來調動狂歡的氣氛,以此帶動其他“游客”,并引導他們盡量與更多的“游客”交換舞伴、面具,擴大交往范圍。
(2)春節
目的:進一步了解中國最隆重的傳統佳節的習俗,感受其歡樂、祥和的氣氛。
準備:女“工作人員”頭扎紅頭繩,身穿“如意衫”,男“工作人員”頭戴留有辮子的“鄉紳帽”;面團、色紙、紅紙袋等若干;舞獅頭二個;錄音機二臺。
(二)感受世界豐富多彩文化生活,萌發了世界人類一家親的美好情感。
實踐是人產生情感的基礎,在整個游戲中幼兒始終在充滿“世界公民”、“世界餐廳”、“世界風俗村”的環境刺激下,與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親密無間、友好往來,親如兄弟姐妹般地一起嘗試各種有趣的“進餐”方式,一起玩耍各種民俗游戲,共同感受“世界”生活文化的多樣性,在他們的心中絲毫沒有歧視、抗爭和敵意的成份,在這美好、溫馨的“世界”氛圍里感受到人類生活的多姿多彩及和平共處的情感熏陶,“世界”在他們的幼小的心靈已經是“人類的大家庭”,他們長大之后將會更珍惜、熱愛這個人類的世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社會《借玩具》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