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10-31 18:52:5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匯編十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生成背景:

  平時里,我們常能聽到孩子們對家長說:今天是的生日,他給我們吃生日蛋糕和飲料,我們大家給他唱歌、跳舞、送禮物真快樂,媽媽(爸爸)下次我生日,也要到幼兒園來過。至后,每個孩子都扳著手指頭期待著自己生日早日到來。

  父母如此關心子女,那有幾個孩子關心他們的父母。今日又一名孩子來園過生日,午餐閑聊中,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有誰記得父母的生日”我問周圍的孩子們,多數孩子的回答讓人失望:“不知道”, “爸爸媽媽從來沒告訴過我”。只有四五名幼兒能確切地記得父母的生日。對自己的生日都記得清清楚楚,并都很在乎家長是否記得。而不記得父母生日的原因有多種,回答“爸爸媽媽從來不提醒,或者家長不喜歡過生日,不知道關愛父母的孩子,將來也不會懂得關心他人。

  在感恩教育的今天,教育孩子知恩感恩也是學校的責任,在家長開課時,我預設了《父母生日會》一課,想通過此活動讓孩子懂得,為父母過生日是愉快的,記住父母的生日是自豪的。”

  目標:

  1、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

  2、通過為父母過生日,表達愛父母的情感。

  準備:

  1、了解并記住自己父母的生日。

  2、事先知道幾位生日在本月的家長

  3、老師自制的愛心蛋糕,上有愛心小棒(上有孩子表演節目的內容和祝福的話)

  4、若干紙、筆。

  過程:

  一、引出活動

  小朋友前幾天,我們班里誰過生日了?(幼兒回答)我們是怎么給她過的?在家里你們又是誰給你過的?(幼兒回答)

  二、了解父母的生日

  1、你們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他們是怎么過的?(幼兒回答)

  2、如果今天是爸爸、媽媽生日了,你們想給他們怎么過?(幼兒回答)

  3、今天,老師要給這個月出生的爸爸、媽媽過一個特別的生日,大家說好不好?那壽星是誰呢?大家想知道嗎?好!我們用掌聲請他們上臺。

  三、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啊!特別的日子,很有紀念意義,我好想給這些爸爸媽媽們拍張照,留個影,可又想,我得把這個好機會讓給這些聰明、能干的孩子,大家說對不對?(幼兒回答)請壽星的孩子們上臺。

  (一)為爸爸、媽媽克隆和攝影

  首先請本次“魯鎮杯”攝影二等獎的傅奕東小朋友為他們合個影。接下來,我們請這些孩子用能干的小手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克隆一個半身像,作為爸爸、媽媽的禮物,大家說好不好。(幼兒回答)

  講評:真能干,克隆的真好,等會請爸爸、媽媽帶回家。好,我們不看看東東剛才拍的照片,棒不棒。

  (二)生日時裝表演秀

  臺下,大家一定等急了。為了讓生日的氣氛更熱鬧,我們的第二個項目:就是請大家穿上剛才做的時裝,開生日時裝表演秀。大家說好嗎?(幼兒回答)請主持人張錦濤上臺,各位準備好。

  1、首先請左邊的媽媽上臺,排成二排聽音樂自由表演。。

  2、請右邊的媽媽上臺,排成二排聽音樂自由表演。

  3、請所有爸爸上臺,排成二排聽音樂自由表演。

  4、請壽星上臺表演,請壽星在桌前就坐。

  5、請所有的孩子到外面排隊。

  6、壽星們最興奮的時刻來到了。看!生日歌曲響起。一批批身穿時裝的小模特,手捧蛋糕出場了。他們個個面帶笑容,多么可愛。隨后一群漂亮的小模特精英姍姍而來,多美呀!

  把蛋糕放在桌上,小模特聽錄音自由表演(1-2分鐘)我簡直看呆了。音樂停,所有的小朋友退回到爸爸、媽媽身邊。

  (三)給爸爸、媽媽表演

  1、唱生日歌。今天是六個爸爸、媽媽的生日,我們大家圍坐在一起,為他們過生日。大家想想我們首先應該干什么?(唱生日歌,小朋友唱,音樂起。)

  2、請他們許愿。接下來我們應該請他們干什么?

  3、表演節日。這是一只特殊的蛋糕,它是老師精心制作的,也表達了我的一份心意,蛋糕上的根根蠟燭是孩子們準備給爸爸、媽媽表演的節日單,請每位壽星按順序抽一張打開,讀出上面的文字,孩子們就會以不同的方式給你們表演。

  四、家長代表表示謝言,夸獎孩子懂事了。

  請壽星代表上臺講話,大家鼓掌。

  分析與反思:

  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產生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行為,說白了就知恩、報恩。我設計此課就是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我們的學生或者子女實施的識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很多孩子在自己快樂幸福時,早已把父母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當然,他們記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卻記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們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價格卻不知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獻,這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教育來說,是多么的危險,多么悲哀啊,難道還能夠說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嗎?

  通過活動使他們知道感謝父母,因為他們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們。雖是一個小小的《父母生日會》,但從中看似簡單樸素的感恩教育中蘊涵著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關懷。讓孩子們體會到給父母過生日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有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游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重點難點: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課前可與環衛工人聯系好,約定參觀的時間和地點。(盡可能與幼兒園靠近一些,且能確保安全。)

  2、小抹布(與幼兒人手相等)。

  幼兒用書:《城市美容師》

  活動過程: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城市為什么清潔、漂亮嗎?(有環衛工人)環衛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去看看環衛工人在干些什么。

  (2)、教師帶領幼兒在環衛工人工作的馬路對面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2、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3、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教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看看書上這些小朋友誰對誰不對呢?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干凈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并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衛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衛生的好習慣!總的來說,幼兒對環衛工人、保潔工人的工作很了解,但對綠化工人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目標:

  1.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種,住在地球上的人是一家。

  2.感受不同人種的文化,并有繼續了解的興趣。

  3.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準備:

  圖片若干、錄象、不同膚色的木偶娃娃。

  過程:

  1.情境導入課題:

  ―――“新年到了,為了和小朋友一起過愉快的新年,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看看是誰?”(木偶娃娃登臺亮相。)

  2.觀察膚色不同的小朋友的特征(膚色、頭發、臉、服裝等):

  ——這些小朋友,和我們長得哪些地方不一樣?

  “他們的五官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他們愛穿什么樣的服裝?

  3.“感受膚色不同的小朋友所在地的文化:

  (1)看錄象:

  歐洲白皮膚孩子、非洲黑皮膚孩子、亞洲黃皮膚孩子的.生活片段。(進餐、音樂舞蹈、生活等環境等。)

  討論:“看了錄象后,你們有什么想法?哪些鏡頭是你喜歡看的?”

  “住在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小朋友的平時生活和我們一樣嗎?”

  “你喜歡哪些地方嗎?為什么?”

  “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教育理論依據:

  孩子到了大班,通常會有許多需要記錄的機會。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就有點心區的記錄、區域活動的記錄、問題角、新聞角、氣象角、種植角等等的記錄。對于記錄許多孩子都并不陌生。然而,除了運用繪畫的形式來記錄,還有哪些形式也是記錄呢?于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開始了有趣的尋覓……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了解幾種記錄方法,閱讀欣賞記錄的方式,感知記錄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大膽在

  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一份、泥人作品3份、問題延伸(打印)、幼兒記錄紙一份、投影儀等

  教學重難點:

  了解、閱讀、欣賞各種記錄的方法,并感知記錄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課時:

  1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一)說說身邊的記錄(找找、說說記錄的不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記錄方法。孩子們,你們知道有哪些呢?你也可以在我們教室里找找(氣象角、新聞角、種植角、離園倒計時、點心區記錄等)

  (二)觀看各種記錄(了解并掌握各種記錄的方式方法)

  1、出示照片、報紙大家說了這么多,老師這也有一些記錄,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么記錄的呢?

  小結:象這些記錄,通常包括有圖片形式和文字形式的記錄。

  2、泥塑記錄作品(出示泥人3個)T:今天鄭老師這里挑了幾個泥人,讓我們一起從左到右看看:第一個人泥人在干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

  小結:怎么樣的才是圈?所以,同樣是個圓,卻有許多的不同,以后你們記錄也好,做東西也好,要想辦法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我說個關鍵字吧:"從左到右的第3個泥人在干什么?從哪看出來的呢?

  那第二個泥人呢?為什么?(如果有疑問,請小主人來介紹一下)小結:這些泥塑作品都記錄了我們運動會上的一些比賽項目,我覺得真不錯,讓沒參加的人也知道了我們幼兒園的運動會了。提問:那你們曾經用泥塑的方法記錄過什么事情呢?

  3、繪畫記錄作品(出示記錄紙)"我這有一張小朋友的記錄紙,讓我們看看,她在干什么?和我們平時的記錄有什么不同?--得出"云記號"(猜、討論)聽聽小主人的正確答案。"小結:你們都猜對了,那是因為這個小朋友記錄的符號用的很清楚。而且她還使用了新的記錄方法,把她在區域活動中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了出來。我們也可以學著來試試。

  4、線條記錄的圖書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里面有許多神奇的線條,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線條都表示了什么?故事名叫《失落的一角》"

  (一頁一頁地翻閱圖書):介紹主人公,它到了哪里?為什么?遇見了誰?它又怎么樣?同樣是一根線,為什么是上山和下山呢?這個線條還可以象什么?……"小結:很簡單的線條,卻讓人很清楚地看得明白。那我們以后在使用線條記錄的時候也要象它這樣又簡單,又清楚。

  (三)問題延伸(引出再學習的興趣)"看了這個故事老師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出示記錄紙)請你們今天回去后做一份計劃書,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來記錄你的一件事,但是要別人一看就明白。"

  教學評析:

  1、取材有趣而來源生活:

  記錄的方法,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天里會遇上許多。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記錄形式。幫助孩子們整理和歸納,是老師給予孩子的最好啟示。選擇繪本《失落的一角》,激發孩子們對記錄的美好興趣。也發展了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的能力。

  2、環節清晰、有條理活動的環節上,設計清晰,便于執教者層層推進,深入問題。提問中也能夠顧及到全體孩子,面廣。能夠時不同層次的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各旅游景點的紀念品、商品等。

  用于開設旅游商品店的貨架三個。

  用于分類的貨品貼片若干,用于分類的記錄紙、磁性板三塊。

  活動目標:

  感知旅游商品的多樣性,了解我國各地物產的豐富。

  運用層級分類的方法,嘗試布置旅游商品的貨架,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們的旅游商品

  1、介紹各自帶來的旅游商品,說說它們的名稱和產地。

  2、談論這些產品的功用,了解我國各地的豐富物產。

  二、觀察、討論怎樣擺放商品

  1、思考:我們只有三個貨架,怎樣分別擺放商品?

  2、按已有經驗說說各自的方法。

  3、選擇一堆物品,按幼兒設想的分類方法擺放。發現多種分類擺放的方法。

  4、共同商議確定本次分類擺放的一種方法。

  5、根據商品的特征做分類的標記。

  三、布置柜臺

  1、按標記將商品送人柜臺。

  2、思考:每個柜臺上的物品還是很多,能不能再分一分,使擺放的物品更容易看清。

  3、幼兒分成三組,分別觀察討論進一步分類擺放的方法,分類后嘗試用一種標記加以標示。

  4、嘗試再分得更清楚的辦法,并繼續用另一種標記表示。

  四、交流

  1、觀察三個貨架的標記和貨物。

  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分別擺放貨物的,看不明白的地方請該組幼兒作解釋(例如:食品柜臺,先分成罐頭食品和非罐頭食品,又分成大和小。

  又如:觀賞物品柜臺,先分成給大人觀賞的和給小孩觀賞的,又分成容易打碎的和不容易打碎的,再分成彩色的和單色的等)。

  2、嘗試購物:

  (1)各組分別選一位小朋友當售貨員。

  (2)請三位幼兒當顧客購物。

  (3)規則:不能選購同組柜臺里的物品。

  3、說說哪一組能最快地拿出顧客想要的商品。

  體會層級分類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貨物分了又分,又整齊又方便,顧客來購物一下就能找到)。

  活動延伸

  嘗試在角色游戲中運用層級分類的方法布置旅游商品柜臺,豐富“開商店”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發票,了解發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樹立維護自我權益的意識。

  3、懂得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體驗消費者的權益。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和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發票。

  2、幼兒用書《消費者的保護者》。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舉行“發票博覽會”。

  幼兒將自己收集的發票張貼在展板上,互相觀看、介紹。

  師:你知道發票是什么嗎?(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項憑證)發票上有什么?(購買單位、銷售單位、商品名稱、商品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款、開票單位、收款人、開票日期、公章、發票號碼等內容)

  師:你知道發票上的這些公章、號碼、金額都表示什么意思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發票的用途。

  師:你和爸爸媽媽在消費的過程中,有沒有要過發票?

  師:如果你們要了發票,是做什么用的?(報銷、抽獎、退換貨、防止偷稅漏稅、尋找失物等)

  師:如果你們沒有要發票,有沒有碰到什么問題?碰到問題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引導幼兒討論:我們在消費的過程中需不需要索取發票?(發票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必需的,我們要養成消費者后索取發票的好習慣)

  三、我是發票設計師。

  觀察幼兒用書中不同類型的發票(手寫發票、撕票、電腦打印發票等),請幼兒說說這些發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討論: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寫發票逐漸被撕票和電腦打印發票所取代,今后發票還會發展成什么樣呢?(從制作發票的材料,發票票面內容等加以討論)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美工區自己設計發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消滅白色污染》案例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當今社會,隨著快餐業、包裝業和超市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由于現代生活行為方式的不當,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方便的同時

  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導致過量的“白色污染”成為繼大氣污染、水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會公害,是現代人們生活的一大難題。目前全國上下紛紛掀起了消滅“白色污染”的活動,我們幼兒園也開展了“保護環境,救救地球,爭做環保小主人”的環保教育活動。

  “白色污染”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且用得最多的一次性垃圾,如何引導幼兒收集生活中無毒無害的一次性垃圾——“白色污染”,如各種方便袋、泡塑、一次性碗、盤、盒,各種塑料瓶、瓶蓋等,結合環保教育

  開展系列活動呢?因此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分類的基礎上,再引導幼兒進行“白色污染”處理(再創作)等實踐活動,使幼兒懂得:只有減少垃圾,變廢為寶,才能美化生活、凈化環境,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激發幼兒爭做環保小主人的強烈欲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廢棄的塑料袋、泡沫用口等屬于白色污染,知道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2、了解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基本方法。

  3、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4、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幼兒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2、教學難點:認識“白色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性。引起學生對白色污染現狀的關注,養成自覺的環保行為。

  活動準備

  1、塑料袋、泡沫飯盒和紙盒、紙袋、布袋若干。

  2、無處不在的白色垃圾圖片

  3、教學掛圖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生活經驗談話,引發活動。

  (1)出示塑料袋、泡沫飯盒,教師問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人們在什么時候會使用它們呢?

  (2)教師:“人們為什么都喜歡用這些物品?”

  2、認識塑料袋,泡沫用品難以分解、處理的特性。

  (1)引導幼兒思考將布袋、紙袋、塑料袋丟棄到自然環境中,對環境的影響。教師:它們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2)小結“紙袋和布袋埋在土壤中會被分解掉,不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而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卻不容易分解,又很難處理,隨意丟棄會污染環境。

  3、觀看教學掛圖,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

  (1)幼兒觀看教學掛圖,了解塑料袋和泡沫用品到底會產生哪些危害?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的閱讀發現。(這些東西,如果埋在地下,會破壞土壤,影響植物生長,如果被動物不小心吃掉的話,可能會因消化不好而導致死亡,人們如果長期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會影響人體健康,如果焚燒這些垃圾,會污染空氣,

  (3)小結:廢舊塑料包裝會產生很大的危害,由于這些塑料袋、泡沫用品大部分是白色的,因些人們把它們造成的污染稱為“白色污染”。

  4、尋找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幼兒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樣減少白色污染,鼓勵幼兒開動腦筋,交流自己想出的解決方法,如購物時自帶紙袋,制造出能分解的塑料袋等。

  (2)小結:為了減少“白色污染”,科學家們開發了對環境污染少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商家也開始減少這些物品的使用量。小朋友們也應該從現在做起,不亂扔塑料袋、泡沫用品,減少白色污染,人人都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3)一起制作紙袋。

  教學反思

  1、在請幼兒說白色污染危害性和減少白色污染措施時,幼兒很有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出了許多有創意的機器來消滅白色污染,教師在此要加強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膽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2、在上課頭一天就跟幼兒交流一下,看看幼兒知道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課一開始,就可以讓小朋友介紹自家使用塑料袋的情況。讓全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從而加深了對白色污染的感性認識,進一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過去玩具與現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現在玩具的豐富。

  2、學習、掌握一些過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愛護它們。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幾種玩具:滾鐵環、陀螺、彈子、紙飛機、沙包、繃繃繩。

  2、每個幼兒帶一種自己喜歡的玩具。

  3、邀請1~2位家長參與活動,活動前與他們交流活動的相關事項。

  4、幼兒用書:《各種玩具》。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陀螺,引出"玩具"的話題。

  ★教師(出示陀螺):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每個小朋友都回去詢問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玩過的玩具,現在可以介紹給大家聽一聽。

  ★同伴間相互交流。

  ★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

  ★請家長介紹自己小時候的玩具。

  ★教師和幼兒的利用幼兒用書進行小結。

  2、教師分別出示一些簡單的玩具,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

  ★教師: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爸爸媽媽小時的玩具,哪些你們也玩過?與現在的玩具相比,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兒自由進行觀察、比較。

  ★幼兒相互討論: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和我們現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師:現在玩具的種類很多,而且每個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們都很幸福。

  ★教師:你們知道玩具是哪來的?你們應該怎樣來玩?玩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我們應該愛護每一樣玩具,不能隨便向家人要求買新玩具。

  3、幼兒嘗試玩一些簡單的玩具。

  ★教師:你們也可以試著玩爸爸媽媽小時候玩過的玩具。

  ★幼兒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嘗試玩玩具。

  ★家長、教師帶領幼兒玩一些跳房子、編花籃等民間游戲,引導幼兒感受游戲的快樂。

  ★教師:以后我們比一比,看誰愛護玩具,看誰會玩的游戲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感受著來自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寵愛,成為了"家中的寶",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具體表現為:習慣接受別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積極主動地用愛心去對待別人,甚至驕橫跋扈。本次活動以身邊熟悉的"愛的故事"為支點,截取生活中常見的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都要擁有一顆愛心。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分享愛的故事,并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最感激的人和事。

  2、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初步懂得人人都應有一顆愛心。

  3、體驗關愛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分享愛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活動難點:

  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

  1、愛心卡片,音樂《讓愛傳出去》。

  2、公益廣告"關愛他人";PPT課件。

  3、心愿卡、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愛心卡",導入活動。

  "這是什么?"(打開愛心卡,認讀"愛"字)"什么是愛?猜猜華老師為什么要送愛心卡給你們?"--愛就是喜歡。

  2、感受、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里還有一些愛心照片,我們來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愛?"阿姨這個手勢表示什么意思?(愛),模仿手語。

  (逐一觀看愛心照片),這里的愛心表示什么意思?

  (1)婚禮現場的愛心氣球---------愛是相親相愛。

  (2)給災區愛心捐款、愛心車隊------愛是互相幫助。

  (3)點燃蠟燭許愿------------愛是一種祝福。

  (4)醫院里的愛心氣球----------愛是關愛生命。

  (5)愛心書屋--------------愛是一起分享。

  (6)奧運火炬愛心傳遞----------愛是傳遞。

  (7)愛心小屋無償獻血----------愛是奉獻。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愛,每一顆愛心里面都藏著一個愛的故事。

  3、觀看公益廣告"關愛他人",分享生活中的愛心故事。

  "在下面這段愛心廣告中也藏了許多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提問:你在廣告中看到了哪些愛心故事?(幼兒自由交流討論)(1)小朋友踢足球,差點砸到嬰兒車里的寶寶,大哥哥及時用頭頂起了球。

  (2)叔叔手里的書太多,快要滑下來時,大哥哥幫忙扶了一把。

  (3)老爺爺騎著裝滿東西的山輪車,爬不上橋,大哥哥在后面推了一把。

  (4)看見倒在地上的自行車,馬上把車扶起來。

  (5)姐姐的羽毛球掛到了樹枝上,大哥哥幫忙拿下來。

  (6)大姐姐把可樂罐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生活中有這么多人給了我們愛和幫助,我們應該從心里感謝他們。我們也要有一顆愛心。

  4、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1)討論:有誰幫助過你?幫助你什么事?想對他說些什么?請你大聲的說出來,我想他們會聽到的。

  (2)除了用語言來表示感謝,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

  (3)剛才大家在感謝別人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原來被別人幫助是件開心的事,感謝別人同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4)記錄愛的故事。

  "華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愛心卡,你們可以把最想感謝的人畫下來,還可以畫一畫你們之間愛的故事,感謝的話不會寫可以請客人老師幫忙,畫完后可以送出你的愛心卡。"活動延伸:

  1、送愛心卡,共同分享愛的故事,體驗愛的快樂。

  2、小小發布會--愛的故事。利用晨間談話十分鐘,講講愛的故事。

  3、家園配合。請家長和孩子講要感謝的人或事;關注身邊發生、媒體報道的愛的故事;帶孩子一起用行動對周圍的人或事表示感謝。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1、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皮膚很黑,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人臉上長著痣,有的人臉上長滿了痘痘,有的人戴著眼鏡,有的人喜歡留長頭發,有的人喜歡留短發。

  2、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即使是雙胞胎只要你仔細觀察他們也會有小小的不同,體會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是“獨一無二”的。

  (二)說說同伴“獨一無二”的地方

  1、用耳朵聽辨:猜猜是誰的聲音。

  2、用眼睛看:每個人的五官、長相,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3、說說班上小朋友“獨一無二”的地方。

  (三)討論交流:哪些地方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發現

  每個人的愛好、性格等也是“獨一無二”的,但要很長時間才能發現。

  三、交流各自最喜歡做的事情

  1、每人在紙上用簡單的圖像畫一畫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

  2、看看說說大家的獨一無二:

  (1)看一看同伴的畫面,說一說他的獨一無二。

  (2)猜一猜朋友的獨一無二,從畫上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3)找一找哪些朋友的畫面相同,說一說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例如:都是愛彈鋼琴,但是有的愛舞曲,有的愛搖籃曲等)。教師念開頭和結尾,幼兒用“我喜歡……”“我和別人不一樣”創編中間部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標志》04-27

幼兒園大班社會過生日教案04-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a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尤物yw193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日韩在线一区精品视频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