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為了豐富、充實科學角,我們除了設計了“聞一聞”、“拼一拼”、“認一認”小欄目,又用廢舊罐頭瓶經洗刷消毒后,盛上各種調味品擺了上去,這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的興趣,都爭著搶著來看、來問。我們抓住時機,以“嘗一嘗”為本次的活動主題,進行了實驗活動。
活動一:“品嘗各種調味品”
活動目標:
1、通過品嘗,使幼兒知道舌頭可以感覺各種不同的味道。
2、豐富詞匯:酸、甜、苦、辣、咸
活動準備:
1、夸張的大舌頭圖片一幅;幼兒分成四組,洗凈手坐好。
2、每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調味品,筷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舌頭”圖片,通過自編的故事“病人吃藥”,引出課題。
2、引導幼兒觀察說出桌子上的調味品是什么樣子的。
3、幼兒自由品嘗,相互交流所嘗出的味道。根據故事要求,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品嘗出的味道。
4、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所喜歡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活動二:“品嘗各種味道的小食品”
活動目標:
1、在初步了解各種味道的基礎上進行品嘗,培養幼兒細細品嘗食物的好習慣。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自帶一二種小食品。
2、每組桌上放有足夠供幼兒品嘗的各種味道的食品。
3、幼兒洗凈手;每人一把小匙。
活動過程:
1、以小小“自助餐”的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課題。
2、請幼兒觀察并說出桌上的食品名字。3、幼兒開始品嘗食品并相互交流嘗出的味道,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所品出的味道。
4、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自己還嘗過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以及自己最喜歡什么味道。
活動三:“拌涼菜”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體驗自己勞動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味道的調味品。
2、已切好的數量足夠的西紅柿塊、各種蘿卜絲、白菜絲。
3、供拌菜用的碗、筷子若干;幼兒洗凈手坐好。
活動過程:
1、以“開涼菜館”為由聘請全班幼兒做廚師,激發幼兒興趣。
2、在動手之前讓幼兒認識各種調味品,并提醒幼兒想一 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涼菜。
3、幼兒自選材料進行配料、拌菜。
4、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調料。
5、相互品嘗并說出所嘗出的味道。
1、延伸活動:
(1)請家長協助創造條件,讓幼兒在家里自己動手拌涼菜。
(2)請幼兒隨時將自己課堂外所品嘗到的特殊味道的食品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2、環境創設:“科學角”內擺上各種調味品和味道有代表性的食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小班語言活動:
吃香蕉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會“乖、扔、鼠”的正確發音,吃香蕉。
2、培養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小豬、小老鼠吃香蕉的圖片各一張;實物香蕉一個;紙簍。
活動過程:
一、進行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1、“吃水果”游戲:請你跟我吃××!
2、剛才我們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
3、出示香蕉,小豬和小老鼠剛才也吃了香蕉,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么樣吃香蕉的。
二、學習兒歌。
1、(出示圖一)圖片上有誰?它在干什么?
2、小豬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認識垃圾筒標記)
我們把小豬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注意幫助幼兒正音(乖、扔),幼兒教案《吃香蕉》。
3、(出示圖二)小老鼠和乖小豬吃香蕉的方法一樣嗎?它做得對嗎?為什么?(幼兒泛講)
教師小結:對,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衛生。
4、我們再編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兒歌,鼓勵發準“鼠”的音。
小結:我們要學乖小豬,在公共場所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扔進垃圾筒里?(幼兒泛講)
四、活動延伸:
今天大家的表現真棒,等一下請你們吃香蕉好嗎?
附兒歌:
吃香蕉
乖小豬,吃香蕉,
香蕉皮,拿手上,
拿手上,干什么?
把它扔進垃圾筒。
小老鼠,吃香蕉,
香蕉皮,扔地上,
不小心,踩上去,
摔個跟頭淚汪汪。
這是我馬上要進行的一次公開教學活動,還請大家多提建議:)
_________________
為了孩子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分享,一起進步!
吃香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具有擴散性思維,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2.喜歡實踐活動,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幫助烏鴉想辦法,萌發幫助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制作: 小烏鴉喝水
2.塑料瓶(若干,內放石子和水),石子,紙條,海綿,棉花,玻璃球,剪刀,臉盆,積木,紙,記號筆等等。
設計思路:現在幼兒都生活在大家庭中,以自我中心為主,不會主動地關心別人。所以在本活動中我嘗試運用讓幼兒來幫助小烏鴉想辦法的形式來萌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在活動的設計中我結合幼兒的興趣用電腦動畫的形式來引起幼兒參與地積極性,使他們更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在環境的創設上我也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在講講做做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朋友們我知道你們最喜歡看動畫片,那我這里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讓我們一起來卡看看吧!
二.欣賞動畫片第一段:
欣賞后提問:小烏鴉好好地在天空中飛,為什么突然停下來呢?它可能看見什么?
三.欣賞第二段:
1.哦,原來,他看見了一瓶水想和喝水,那猜猜它喝到水了嗎?(沒有)
2.那讓我們一起開來看看小烏鴉到底想了什么辦法。
四.欣賞第三段:
1.師:哦小烏鴉在瓶中放入石子,為什么要放石子?(老師操作)
2.可它還是沒喝到水,你覺得它會放棄嗎?
3.你們猜對了,小烏鴉沒有放棄他想了許多辦法,最后終于喝道水了,你們猜猜用了哪些辦法。(幼兒表達自己的意見)
4.那在我們的身邊和后面有些紙還有一些裝滿石頭的小瓶,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想的辦法畫下來,也可以動手去試試你想的辦法能不能讓小烏鴉喝到水。
5.幼兒探索操作,作畫。
6.讓幼兒介紹自己想的辦法。
活動結束:
1.小烏鴉會選擇那位小朋友給它想的辦法呢?(欣賞:小烏鴉喝水)
2.小烏鴉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喝到了水,它可高興還要我向大家說聲謝謝。我們小朋友給它想的那么多好辦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意圖】
千百年來鳥類和人類和諧共處相依相伴,共享一片藍天,生命得到了延續和繁衍。鳥類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的朋友,它們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維護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在消滅害蟲、保障農業增產增收,減少人為的藥害,減輕環境污染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讓孩子們知道鳥不僅長有漂亮的羽毛,清脆的歌聲,了解鳥的特殊本領,引發幼兒熱愛自然,保護鳥類的情感及人類的貢獻是我設計本節課的目的,本節活動我用:
1、用清脆婉轉的鳥叫聲把孩子帶入綠色的森林,讓孩子仿佛置身于鳥語花香的意境,引導幼兒知道鳥的名稱,鳥的居住環境。
2、出示常見鳥的圖片,讓孩子了解鳥的特殊本領,及對人類的貢獻。
3、通過故事引發幼兒對鳥的同情,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愛護鳥的辦法。
4、教師倡議,鼓勵幼兒加入愛鳥護鳥的活動中來,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小鳥的愛。
【教學目標】
1、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教學準備】
1、鳥(貓頭鷹、啄木鳥、杜鵑、海鷗)。
2、茂密的森林掛圖、小鳥無家可歸的掛圖。
3、自制鳥窩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請幼兒聽小鳥的叫聲引入課題,讓幼兒了解鳥的生活環境及與人們的關系:
1、播放錄音老師:你聽,是什么聲音?
幼兒:鳥唱歌的聲音,鳥叫的聲音。
老師:孩子們,聽到這歡快、清脆的鳥叫聲,我會想到好多漂亮的鳥,你能老師、伙伴說一說你知道的鳥嗎?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鳥的居住環境。
老師:孩子們,鳥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家,鳥的家在哪里?(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搜集的知識經驗),高高的大樹,綠綠的森林是小鳥的家。鳥兒們住在這美麗的家園自由飛翔、歌唱。鳥清脆、婉轉的叫聲能解除人得疲勞,多聽鳥的叫聲還能讓人心情舒暢,你們知道知道的鳥還有哪些特殊本領?
3、出示鳥的圖片,讓幼兒了解鳥的特殊本領及人們的關系。
貓頭鷹——年能吃掉1000只田鼠,相當于保護1000公斤糧食。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我們學習了“小鳥的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今后應怎么做?是的,小鳥是我們的朋友,讓我們行動起來,愛護它,保護它,給它們創造一個美麗溫暖的家。在本次活動中,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有關經驗,大膽說出自己愛鳥護鳥的辦法并積極參與制作鳥窩的活動,讓孩子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社會領域的教育關鍵是增強情感體驗,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無家可歸鳥的心情,從而引發孩子對鳥的同情心,萌發愛鳥護鳥的責任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