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10-30 15:34:0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范文合集7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敢于大膽地與他人交談,并通過采訪進一步了解投幣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發揮想像,大膽表達自己對改進現有投幣機或新設計投幣機的想法。

  準備:

  1.小組已商議過采訪計劃。

  2.紙、筆等采訪工具。

  3.各種投幣機的圖示。

  過程:

  一、根據計劃書分組采訪,教師跟隨觀察

  1.觀察幼兒是否根據計劃書

  進行采訪。

  2.觀察幼兒怎樣記錄。

  3.觀察幼兒在采訪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如何解決。

  二、匯總采訪記錄并交流,了解人們對投幣機的看法

  三、給投幣機分類

  1.面對這么多投幣機,我們可以怎么分類?

  2.啟發幼兒思考:哪些投幣機可以幫助我們得到食物,哪些可以幫助我們做事情,哪些可以幫助我們玩?

  3.引導幼兒通過討論將相應的投幣機圖示放置到分類圖中。

  四、思考想像

  1.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投幣機器來幫助我們完成?

  2.你覺得哪些投幣機還需要改進?怎樣改進?

  延伸活動:

  在活動區提供繪畫工具和材料,讓幼兒發揮想像自制投幣機。

  反思:

  路邊投幣機是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孩子們對它既熟悉又覺得陌生。為此,我們開展以“路邊投幣機”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關注周圍生活的變化及搜集新信息的熱情。

  ●與幼兒的興趣及當前經驗整合

  投幣機是幼兒經常能夠看到的路邊事物,如何幫助幼兒了解投幣機與生活的關系呢?在主題活動安排中,我們從故事導入,引發幼兒對投幣機的探究興趣。孩子們興致很.高,紛紛在自己家、幼兒園附近尋找各種投幣設施,有的甚至在外出做客、購物、散步時也特別關注。他們還在父母的幫助下嘗試使用投幣機,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觀察到的投幣機和使用過程記錄下來,然后與同伴分享。他們有的帶來了照片,有的帶來了畫,有的帶來了錄像。教師也及時提供空間讓幼兒展示自己獲得的信息資料,并命名為“我看到的投幣機”。

  面對各種資料,孩子們經常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地進行交流、討論。對此,教師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幼兒進行思考與討論:“你是在哪里找到投幣機的?”“投幣后投幣機可以幫我們做什么?”由此,師幼一起將零碎、個體的經驗進行提升。孩子們驚奇地發現,周圍生活中的投幣機正在日益增多,有投幣電話、投幣照相、投幣存包、投幣廁所、投幣乘車等,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強調幼兒獲得豐富的體驗

  能親手使用投幣機并觀察投幣以后的有趣現象,是每個幼兒所向往的事。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特別注重讓幼兒親歷親為,強調幼兒獲得豐富的體驗。如親子共同尋找和使用投幣機并進行記錄,使孩子有機會接觸投幣機,直接擁有投幣經歷和體驗。幼兒介紹自己觀察到的投幣機,講述投幣趣事,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提出探討問題,如“大家都用投幣機嗎?”“誰經常使用?為什么?…‘誰不喜歡使用?為什么?”“沒零錢能用投幣機嗎?”引導幼兒深入探究。為了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投幣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我們還組織他們開展采訪活動,直接與成人對話,搜集和整理信息。通過親身體驗和感受,孩子們感悟到投幣機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就這樣,我們將多種學習方式統整在主題活動中,使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中獲得豐富的體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和孩子相處了兩年,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滲透了很多關于爸爸的活動。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而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這些從幼兒平時的談話都能聽到。

  其實爸爸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來做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樹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間接了解教學,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景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家長準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工具。

  教師準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對象,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生、IT經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

  2、為家長準備展現技能的舞臺,提供環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干什么的了嗎?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并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對象,進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6、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干什么、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活動反思: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設談話的情境導入談話的內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么喜歡爸爸?”“你愿意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范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節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調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將面臨入學的變化——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差異,化解幼兒的顧慮,并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變化。

  2、樹立幼兒的自信心。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激發興趣:

  1、老師這幾天心里很難過,你們知道為什么?

  那么老師想知道當你們馬上要離開生活學習了三年的幼兒園時,你們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

  2、 幼兒交流

  3、 教師總結:每一個人的心情都是不一樣的,有開心,有緊張,有擔心,有的既高興又有些害怕……..那今天我們這位小朋友他的心情和你們一樣嗎?

  二、感受歌曲,引導思考

  1、幼兒觀看課件。

  2、提問:歌曲里的小男孩他是什么樣的心情?他擔心什么?

  3、你們有這種擔心嗎?除了這個之外,你還有什么擔心的?

  4、幼兒相互交流

  5、師:原來我們小朋友對上小學還有那么多的擔心,我倒有個好主意,有一句話說:人多力量大。老師就來和你們一塊兒商量討論一下,看看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這些擔心消失。

  三、觀看課件,交流討論

  1、老師統計了一下,發現我們小朋友對這些事特別擔心。

  2、演示課件

  3、幼兒討論交流。

  4、通過剛才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那么你們現在的心情和剛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樣?

  5、那么我們進入小學以后還會遇到困難,或者發生讓你擔心的事,你會怎么辦?

  6、教師總結。

  活動延伸:

  1、現在對上學不擔心了吧,那么讓我們一塊兒高高興興被起小書包唱著歌去上學。

  2、幼兒演唱歌曲。

  課后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以角色形象的口吻將小學與幼兒園的具體差異表達出來,更要引導幼兒去感受角色形象的心態變化:擔心——不擔心。也就是,因為將面臨“變化”而擔憂,有因為“不變化”(熟悉而親切的人際環境,熟悉的好朋友,“笑瞇瞇”的老師)而放心,進而主動勸慰家長“別擔心”。請楚地認識,了解將面對的“變化”觀察,體驗“榜樣”(角色形象)應對“變化”的心態歷程,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如何面對這一變化的應對策略————認識“變化”的是什么,“不變化”的是什么,去除茫然失措的焦慮。活動中幼兒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幫助歸納,有的問題在活動中根據幼兒已有經驗達成共識后當場解決,而有的問題是幼兒沒有經驗的,教師則引導幼兒在下一個教學活動中參觀小學的時候注意觀察,尋求答案。

  本次活動,教師適時適宜地為幼兒創設環境,給幼兒大膽表訴自己內心的相法的機會,為他們入小學做好良好的心理準備,幫助他們化解仍然擔心的問題,最終以健康愉悅的心理狀態進入小學。

  小百科:擔心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dānxīn,意思是對某事或某人或某物放心不下去。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就像我們大班的楊旗,每天早上爸爸送她上幼兒園都要走十多里的山路,每天兩個來回需要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毅力以及對孩子的愛,有一天我無意中問道:“楊旗,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楊旗竟然說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驚訝的同時我在思考: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于是我就想滲透了一些關于爸爸的活動,引導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了解爸爸的工作,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敬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2、認知目標: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能力目標: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經驗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物質準備:爸爸的照片

  課件準備:mp3《我的好爸爸》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為他們唱支歌吧(提前做好安排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剛才大家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爸爸好不好?你喜不喜歡他?

  二、介紹自己的爸爸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拿出爸爸的照片,引導幼兒在小組內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指名幾個幼兒向大家介紹爸爸。(可以是爸爸的名字、年齡、工作、愛好、外貌或者性格等等.在孩子介紹完畢后要鼓勵說的清楚的孩子,注意培養孩子聽說能力)。

  三、了解爸爸的工作

  1、剛才有不少孩子介紹了爸爸的工作,下面我看看我們班有哪些孩子的爸爸在外務工。了解一下他們在外都干什么工作。如果有在煤窯挖煤的`爸爸,可以展示一塊黑煤給孩子看看,想想爸爸每天都和這黑漆漆的煤炭打交道臟不累不?我聽有個叫小胖的孩子說:爸爸總是在外面打工也不管我,有時他給我打電話我都不想理他。你們認為小胖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2、介紹幾位特殊家庭的爸爸(吳自政、李鑫這倆孩子只有爸爸沒有媽媽,他們日常既當爹又當媽,真是不容易,希望他們倆能多多的體諒爸爸,做一個乖孩子。)

  四、激發情感

  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也可以給在外打工的爸爸打電話等)。

  五、延伸活動:

  學唱歌曲《好爸爸壞爸爸》。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班級的一員,要隨時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服務。

  2、學會整理物品的簡單方法。

  3、讓幼兒體驗到為班級服務的樂趣和意義。

  重點、難點:教會幼兒學會用簡單的方法來整理物品,能找到當小主人的感覺。

  活動準備

  1、請大班幼兒排練情景表演“小椅子”倒了。內容大致為:看到小椅子倒在地上的不同表現:(1)視而不見;(2)告訴老師;(3)自己把它扶起來。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1、組織有觀看情景表演“小椅子倒了”,小椅子倒了,一個小朋友去報告老師,但有的小朋友就視而不見。

  2、表演完后老師提問小朋友:

  (1)看了這個表演,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

  (2)這件事情里你認為哪種行為是對的,那種是錯的,為什么?如果讓你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做?

  (3)老師請小朋友來討論一下,我是怎么為大家服務?都服務了什么?如果我自己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我應該怎么做?會不會像第一個小朋友一樣視而不見呢,還是會像第二個同學學習,報告老師或自己把他扶起來。

  二、改編情景表演內容:

  請小朋友按照這個情景表演,把自己的行為表現表現一下,讓幼兒親身體驗。

  三、結合圖片幼兒交流討論

  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應該怎么來關心我們的活動室,平時可以為我們的活動室做些什么。

  四、小結:

  通過這個情景表演,老師讓小朋友明白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要做個時時注意身邊事的小朋友,不能自私自利,只顧自己。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讓幼兒感知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境技能目標 激發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欲望情感目標 幼兒以自身的肢體語言體現綠色植物的美,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重點

  通過看綠色、親綠色、種綠色讓幼兒感知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境活動難點激發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欲望,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參與環保的意識

  物質準備各類綠色植物、綠色背景、綠色地毯彩色種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導入:

  1、看綠色老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一玩!

  老師:啊,這兒的空氣真新鮮呀,原來這兒有那么多的綠色植物!有綠色的-,有綠色的-,讓我們在這兒玩一玩吧!幼兒自由玩耍。

  2、親綠色老師:玩得真開心呀,我和小草、小樹成了好朋友,我也想變成一棵小草,你想變成小草、小樹嗎?

  小草、小樹們一起來跳舞。

  3、種綠色老師:小草、小樹們有點累了,休息一下吧,咦,這兒有一座動物新村,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老師:這只小鴨告訴老師這兒什么都好就是沒有綠色,那怎么辦呢?我們來為它們栽些小樹、小草吧。

  教師與幼兒一起栽樹。

  4、結束活動和小動物們再見,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要求: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了解標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流程:

  理解各種標志--學會運用標志--制作生活中所需的標志

  材料與環境創設:

  標志的背景圖

  活動指導:

  一、理解各種標志(知道什么是標志,了解標志是各種各樣的。)

  1.這里有些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重點讓幼兒描述醫院,麥當勞和紅星幼兒園三個標志)

  2.小結:看到了這些標志,就知道這是哪里了。標志是各種各樣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二、學會運用標志(認識常見標志,知道它代表什么,哪些地方適合用這些標志)

  1.我們平時生活中會遇到各種標志,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標志,看看哪些是你認識的,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幼兒討論這些標志告訴人什么?

  (1)(在適合的場所貼上相應的標志)幼兒張貼標志。

  (2)教師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啟發性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張標志貼在這里合適嗎?

  三、制作生活中所需的標志

  幼兒園需要標志嗎?哪些地方需要標志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想想,做一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合作》教案范本12-17

幼兒園大班社會雪白的墻教案04-0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日本三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 熟女作爱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