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表情動作,發展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敏銳性,并學會運用新詞:踢、滾,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
教育幼兒與同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三)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大膽表述,追求獨特性,引導幼兒向獨創性方向發展。
二、活動準備圖片一套:圖①,小欣在踢毽子。圖②,小欣的毽子擱在樹上。圖③,小明一邊玩滾圈一邊走來。圖④,小明把毽子還給小欣。實物投影機。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由排圖講述。
1.發給幼兒每人四張圖片。師:這里有幾張圖片?每張圖片講什么?
2.師:請你們把圖片排好順序,編成一個故事。
3.幼兒排圖講述,教師巡回引導。
(三)講述,交流,互動學習。
1.出示實物投影機,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排圖的方法和編成的故事告訴大家。
2.鼓勵幼兒質疑,教師解答。
3.結合學詞:踢、滾,教師質疑,幼兒解答。
(四)幼兒排圖講述。
1.幼兒變換圖片位置,編出不同的故事。
2.教師注意提示幼兒編故事的連貫性、邏輯性。
3.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同伴。
(五)品德教育。師:你喜歡誰?為什么?
(六)講評,議論。
幼兒評:誰的故事編得最好,為什么。
教師出示評價表評價。
四、各領域滲透社會:在活動區擺放有關團結友愛的圖片,開展角色游戲,教育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
五、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行為。
六、環境中滲透將圖片放在語言區,配上文字卡片讓幼兒復習、鞏固。
七、家庭中滲透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品德。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主要內容,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
2.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匯“五顏六色”、“千姿百態”。
3.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變化?大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講講你感受到的秋天的變化。(出示一些標志:秋天的天氣、秋天的果園、秋天的花園、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穿著。)
二、看看講講、聽聽學學,分段欣賞散文,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
(一)看小猴的畫
今天來了一位老師,是誰?熊貓老師的學生是誰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小動物)
你們猜猜熊貓老師要上什么課?你是怎么知道的?
熊貓老師今天的要求是請大家畫一畫秋天,如果是你,你會畫什么?
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畫了什么?(出示小猴的畫)請你用好聽的話來講一講小猴的畫。
我們聽一聽,小猴是怎樣介紹自己的畫的。(傾聽錄音:我畫的是果山。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小猴的話好聽嗎?哪里好聽?對呀,把水果的顏色都說進去了,真好聽!我們也來說一說好聽的話。
(二)看小松鼠的畫
小松鼠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他的作品了,我們也來看一看吧。小松鼠畫的是哪里?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小松鼠的這幅畫?
我們也來聽一聽,小松鼠是怎樣介紹自己的作品的。(傾聽錄音:我畫的是樹林。梧桐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小松鼠的話好聽嗎?你覺得哪里好聽?為什么?
我們也來說一說這樣好聽的話。
(三)看小兔子和小花貓的畫
小兔子和小花貓說,小朋友們,快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畫吧。(打開畫面)
請小朋友看著這兩幅作品,兩個兩個說一說,小兔子和小花貓分別畫的是哪里的景色?你們也用好聽的話、連貫的話來介紹一下。
三、完整欣賞,整體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一)初次完整欣賞。
小兔子和小花貓講的話藏在一首優美的散文里,散文的名字就叫《秋天的圖畫》,讓我們完整地欣賞一遍吧!
聽到小兔子和小花貓的話了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吧,仔細聽啊,小兔子的話里面哪個詞語很好聽?什么叫五顏六色?什么叫千姿百態?我們連起來說一說小兔子的話。
小花貓的話還想不想聽?他的話哪一句你最喜歡,為什么?
(二)再次完整欣賞。
熊貓老師讓小動物畫畫的事,連起來就是一首優美的散文。散文的語言很美,很美的語言如果加上優美的音樂,朗誦起來就會更加動聽,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聽完之后,要說一說你最喜歡散文里面的哪一句。(完整有聲課件)
(三)嘗試朗誦散文。
散文真的很美,現在我們在音樂聲中,用最美的聲音一起來說說散文。
(評析:在幼兒充分感受理解散文內容,獲得美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跟隨課件用最美的聲音展示,讓幼兒又一次的感受散文的美。)
活動延伸
我們知道秋天很美,它不僅是個豐收的季節,還是個色彩斑斕的季節,除了小朋友和小動物們畫的,秋天里還有好多美景。今天回家以后,我們也用畫筆來畫一畫美麗的秋天,用今天散文里面學到的好聽的話,來說一說你自己的圖畫,好嗎?
附:散文“秋天的圖畫”
上圖畫課了,熊貓老師讓小動物們畫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圖畫畫好了,小動物們都來介紹自己的圖畫。
小猴子畫的是果山。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小松鼠畫的是樹林。梧桐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小兔子畫的是花園。美麗的菊花開放了,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真是漂亮極了!
小花貓畫的是田野。農作物成熟了,金黃色的稻谷,金燦燦的玉米,等著農民伯伯去收割。
熊貓老師高興地說:“秋天的圖畫,多么美麗呀!”
活動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并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贊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么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并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么?”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老北京的特色叫賣吆喝,體驗生活,從中學會怎樣做人。
活動準備:
自制:糖葫蘆(山楂、草莓、橘子瓣、山藥等),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視頻。
活動過程:
一、 甜甜糖葫蘆。
1、播放歌曲片段《冰糖葫蘆》,通過歌詞回憶提問,引出今天的活動,并出示自制山楂串葫蘆。
2、談話引導幼兒回想自己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小朋友們還記得糖葫蘆除了山楂做的,還有什么樣的嗎?橘子瓣、山藥。。。。)
3、根據幼兒回憶,出示其他品種的糖葫蘆,草莓、橘子瓣、山藥(豆)等。
二、 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
1、教師扮演賣冰糖葫蘆的人,唱買糖葫蘆,引出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幼兒觀看欣賞。
(我吆喝的像賣糖葫蘆的嗎?不像、像。那接下來請小朋友欣賞一段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你們注意觀察小品中買糖葫蘆的是怎么做的。)
2、幼兒欣賞小品后提問:
小品中都有誰?賣糖葫蘆的是怎么吆喝的?后來發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娘是怎樣做的?
3、討論:小姑娘那樣做對不對?她為什么要那樣做?
假如你是賣糖葫蘆的,你會怎么做呢?
三、我來演幼兒學習吆喝唱賣糖葫蘆,模仿小品中人物的語氣對話,并進行分角色表演。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
延伸活動:
制作糖葫蘆串。
小品簡略內容: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賣糖葫蘆的喊。媽媽給了小姑娘一元錢,小姑娘邊唱邊跳出門了。碰到一個叫賣糖葫蘆的,他想買,糖葫蘆一元一支,小姑娘還價五毛,賣糖葫蘆的不賣。一會又來一時髦女郎,賣糖葫蘆的急忙攬生意,時髦女郎給十元買一串,找9元,時髦女郎嘗過糖葫蘆后說酸,就隨手扔掉了。賣糖葫蘆的四處看沒人注意撿起來又重新賣,小姑娘發現后用1元錢買下后扔進了垃圾桶。
設計思路:我班主題活動為"我愛北京",老北京吆喝是北京的一大特色,通過欣賞相聲小品活動,可以讓幼兒體驗感受叫賣吆喝的藝術特色,對北京有另一面的認識。另一方面是學會做事、做人。
活動評析:
糖葫蘆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食品,以糖葫蘆為題材,幼兒的興趣點高。活動利用歌曲形式引出,主題,幫助幼兒回憶生活中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方式新穎。教具準備新穎,充分,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很好的帶動活動氣氛。活動中,相聲小品《賣糖葫蘆》利用多媒體形式,幼兒易于接受,聲、影結合,形式新穎。活動提問能抓住重點。一系列活動后,為后面的學習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活動中滲透了10以內錢幣的換算,并教育幼兒不要亂花錢,并體驗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還進一步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講衛生、不吃臟東西,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荷花的各種特點,從而理解兒歌的含義。
2、啟發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想象并用動作來表演。
活動準備:
1、帶幼兒認識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長過程。
2、與兒歌相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荷花,幼兒說說荷花的主要特點和生長過程
1、師:荷花是長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葉子是怎樣的?荷花池里還會有什么呢?
2、幼兒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講述。
二、結合圖片學習兒歌《荷花開》
1、出示圖片:圖上有什么?(小魚、小蝦、小雨還有風兒和荷花)
2、老師把這張圖片上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
3、教師示范朗誦兒歌《荷花開》
4、教師指圖,幼兒根據圖片內容逐步念出兒歌的內容,同時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含義。
師:兒歌里說的紅色的大傘是什么呀?(荷花)
三、啟發幼兒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
1、師:暖暖的風兒吹過來,可以做什么動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動作呢?
小魚、小蝦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
2、先讓個別幼兒演示他創編的動作,在選擇合適的集體練習。
3、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
附兒歌:
池塘里,
暖暖的風兒吹過來,
細細的小雨落下來,
小魚兒、小蝦兒游過來,
紅色的大傘,
一朵一朵打開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 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相關信息
2、 能按動物的特征或習性進行分類,嘗試創編自己喜歡動物的謎語。
3、 萌發喜愛動物的情感準備:
動物圖片 PPT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一物長來真奇怪,肚皮下面長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動物)謎底 :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 (打一動物) 謎底: 大象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動物)謎底 :螃蟹師:剛才我們猜出來的謎底它們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歡什么動物?說說喜歡的理由
2、你知道關于它的有趣的事嗎?(幼兒結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三、提升經驗
1、教師展示動物圖片ppt
2、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指導,提升談話經驗。
四、嘗試分類
1、引導幼兒根據空中、陸地、水生分類,或根據家養和野生進行分類
2、引導幼兒從動物的食性(食肉、食草)、習性(溫順、兇猛)等方面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動物、皺皺皮的動物來分五、互相交流,嘗試給自己喜歡的動物編謎語。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07-28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26
幼兒園大班語言《微笑》活動教案08-12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冬天教案07-12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2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09-22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比尾巴》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