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匯總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內容體會長頸鹿和鱷魚之間濃濃的、幸福的愛。
2.嘗試根據故事情節和個人生活經驗,用語言和動作大膽表達對愛的理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繪本《天生一對》PPT。
2.收集班內孩子父母相親相愛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猜想,引發幼兒對繪本的興趣。
提問:長頸鹿愛上了一個動物,想和他配成一對,你覺得他會選誰呢?為什么?
2.欣賞并理解繪本內容,體會鱷魚和長頸鹿之間濃濃的、幸福的愛。
(1)觀察封面。
出示 PPT1,提問:長頸鹿和誰配成了一對?你能猜出它們誰是老公誰是老婆嗎?你怎么知道的?
(2)完整欣賞故事(PPT2~9),體會鱷魚和長頸鹿之間濃濃的、幸福的愛。
提問:你覺得鱷魚和長頸鹿生活得幸福嗎?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教師依次引導幼兒從繪本畫面中找出長頸鹿和鱷魚相愛的畫面,并進行自主的表達,如:一高一矮的屋門設計、拋硬幣、特別的兩用車、吃冰激凌、聞糖果、試穿鞋子等等,從中體會鱷魚和長頸鹿之間濃濃的、幸福的愛。
。3)再次完整欣賞繪本。
3.經驗拓展。
(1)幼兒結合照片相互交流爸爸媽 媽相親相愛的故事,感受生活中爸爸媽 媽之間幸福的愛。
。2)集體交流,分享爸爸媽 媽之間幸福的愛。
。3)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對朋友的愛。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整體還是蠻不錯的,孩子們很喜歡這個繪本故事,對于故事的理解也蠻不錯的。我覺得像這樣的故事,以后還可以多嘗試尋找繪本內在的亮點和學習點。但是在語言的組織上,我也多次可以提醒自己要精煉,廢話要少,但是還是需要自我學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內容
重點領域 語言
相關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 通過兒歌、故事,比高矮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發現自己已長
高、長大。
2、 愿意與同伴中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
3、 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發現自己已有的變化。
難點:大膽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活動中的發現。
活動準備 1、 幼兒成長冊、小時侯的照片整理成套。
2、 收集幼兒去年穿過的鞋、襪等、小孩、公雞、青蛙的對照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活動。
教師:“小孩、公雞、青蛙小時侯是怎樣的,比較一下他們小時侯和現在有什么不同,兩三人結伴,”
教師:“一人一句輪換著想想說說:我們小時侯和現在不同的地方!
二、收集去年穿過的鞋襪、戴過的手套和帽子,試著穿戴一下,談論各自的感想。
三、故事:我長高了
討論:“小猴到底長高了沒有,小猴子該在哪里測量?”
四、和同伴比高矮
1、兩人比高矮——身體站直背對背。
2、三人、四人比高矮——兩個兩個輪換著,身體站直背對背。
3、一組小朋友排排隊比高矮——議論:我們一組誰最高?誰最矮?
五、歌曲笑呀笑
學唱歌曲《笑呀笑》,按歌曲中的角色,隨著音樂節奏做動作模仿。
活動延伸:我們會長高
將長條紙一折四,在第一格畫臉,第四格畫腳,畫好后拉開,畫手和身體,
按此方法,選擇不同長度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地排一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信的內容,增進與朋友之間的友誼。
2、積極地嘗試與周圍的人交往。
二、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
故事中的信一封
三、活動過程:
1、視聽故事,理解信的內容
出示角色: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好朋友,獅子小小和老虎阿嗚是一對好朋友。小小住在河的上游,阿嗚住在河的下游。它們常常在一起玩,可是最近,小小好幾天沒看見阿嗚,有些想念它了。于是小小就寫了一封信給阿嗚。
出示信:看看這封信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信中有拼音、數字、漢字、圖畫等)
。盒⌒≌媛斆,碰到自己不會寫的字想到了這么多的辦法來代替,誰能看懂小小的'這封信?
幼兒討論理解信的內容。(鼓勵幼兒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說說)
信送到了阿嗚手里,猜猜阿嗚看懂這封信了嗎?
出示故事圖片。
二、寫給好朋友的一封信
獅子小小和老虎阿嗚就這樣用寫信的辦法告訴好朋友心里話。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我們幼兒園要放假,可能和好朋友碰不上面了,我們來試試給好朋友寫信,說說心里話。
幼兒嘗試寫信。
分享交流。
三、延伸
你們有沒有比寫信更方便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黑白配》
2、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尋找能夠相互匹配的事物。
3、樂意參與游戲,并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圖卡;男生、女生、碗、湯匙、星星、月亮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卡,讓幼兒觀察討論:誰與誰是好朋友。
二、 學習兒歌《黑白配》
——理解兒歌的含意。
——幼兒嘗試進行圖卡匹配。
三、學習游戲:黑白配。
——兩個小朋友一邊拍手一邊玩,一起念完的名字后,一個小朋友說:“黑白配,誰來跟我配?”另一個小朋友說:“我來跟你配。
小百科:黑色基本上定義為沒有任何可見光進入視覺范圍,與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見光光譜內的光都同時進入視覺范圍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兒童喜歡的童話故事,它采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并讓幼兒按故事角色表演,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講述故事中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
3、初步培養幼兒講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頭飾若干。。
過程:
一、進入主題。(音樂響起),帶小朋友到樹林里去玩玩。出示背景圖。
二、演示教具,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問:誰在小樹林里?干什么?討論后: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學習詞“高高興興”)。
2、插入老虎。哎呀!誰來了?它來干什么?小兔子們怎么辦?: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只大老虎,它張著大大的嘴,露著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學習詞“竄”)。
3、它們逃到了河邊,怎么辦?誰會來救它們呢?(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
4、出示大象。大象怎樣才能救它們?它會怎么說?怎么做?
。捍笙舐牭酵米拥慕新曔B忙跑過來說:“快!快從我身上跑過去!彼扉L鼻子,翹起尾巴,就像一座橋,小兔子就從這座橋上跑了過去。三只小兔得救了。
5、擴散性談話。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們都過了河,它會怎么做?老虎專門欺負小動物,真是個壞東西,你想大象會怎么懲罰它呢?(結果可以有多個)
三、教師演示教具,幼兒完整講述一遍。編故事題目。
四、教師示范講述一遍。
五、: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我們可不能學老虎,專門欺負別人,不然,總有一天會和老虎一樣受到懲罰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
2、能夠發揮想象力按照句型進行詩歌仿編。
3、能夠理解詩歌內容,并主動大膽地進行朗誦和表演。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動詞并能夠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難點:嘗試替換語詞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小花傘一把,相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轮i語引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小朋友們,快豎起小耳朵聽,老師給你們出一個小謎語,看誰的小腦筋轉得最快?“一根柱子許多梁,沒有門窗沒有墻,好像一座小亭子,用它擋雨遮太陽。”(雨傘)你們真棒一猜就猜出來了。
(二)出示小花傘,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傘。教師:看看老師的傘,那你的傘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在什么時間用它?(知道小孩用小傘,大人用大傘)。
。ㄈ┙Y合圖片欣賞詩歌,感受詩歌意境的美妙和奇特的想象,進一步領會和熟悉詩歌內容。
1、教師出示教學插圖,引導幼兒觀察、思考。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的天氣怎么啦?”“上面都有哪些小動物呢?”幼:小喜鵲、小青蛙、小螞蟻、小蜜蜂。師:小動物有自己的傘嗎?
。1)出示圖片一:小喜鵲和小楊樹。小喜鵲有自己的傘,是什么傘呢?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
。2)是什么地方的大楊樹?
(3)大楊樹這把傘能幫小喜鵲什么呢?(熱了乘涼,下雨了避雨)
2、學習仿編
。1)出示圖片二(池塘里的荷葉和小青蛙)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小青蛙有傘嗎?想想看,小青蛙會用什么當傘呢?
(2)引導幼兒看圖仿編一句兒歌。什么地方的大荷葉?荷葉是誰的傘?
(3)出示圖三、圖四、圖五,同同樣的方式激發幼兒仿編。圖三:(草地上的蘑菇、小螞蟻)啟發幼兒想一想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然后編一句兒歌:草地上的蘑菇,是小螞蟻的傘。圖四:(雞媽媽張開翅膀,小雞躲在下面)鼓勵幼兒根據圖意編兒歌。圖五:(花園里的花兒下面有只小蜜蜂)
3、教師幫助幼兒把自己編的兒歌串起來朗讀一遍。
《傘》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池塘里的大荷葉,是小青蛙的傘;草地上的大蘑菇,是小螞蟻的傘雞媽媽的翅膀,是小雞的傘花園的花兒,是小蜜蜂的傘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傘。
4、鼓勵幼兒看圖朗讀兒歌,加深理解?勺層變哼叡硌葸呎f,提高幼兒興趣。
5、啟發幼兒給詩歌起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如:《傘》、《小動物的傘》、《好玩的傘》
。ㄋ模┐竽懴胂,創編詩歌。
1、教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它還可以是誰的傘呢?”依次問池塘里的大荷葉和草地上的大蘑菇還可以是誰的傘?要求幼兒把話說完整,并鼓勵幼兒大膽、合理想象。
2、師:“今天圖片里的小動物們請我們小朋友去他們的幼兒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吧!我們先跟后面的老師說聲再見”,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優點:傘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所以,在本次活動我首先用謎語導入新課,然后出示了實物——傘,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并引出話題“我們什么時候會用到傘呢?”,幼兒很迅速地聯想到了各種場景,由此,引出了兒歌的內容。我通過逐幅出示兒歌《傘》的掛圖,讓幼兒直觀地理解兒歌的內容并引導幼兒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觀察并講述,通過利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熟記掌握兒歌內容。
不足:
1、我的眼神總是更多和那幾個活躍的、回答問題積極的孩子交流,看他們的眼神是那種充滿著期待、鼓勵。在邊上的或者是不怎么回答問題的孩子眼神更沒有交流,而且讓孩子互相交流的機會也特別少。
2、活動的一個環節——啟發幼兒給詩歌起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我將幼兒的能力高估了,盲目的對幼兒提出太高的要求,導致冷堂現象。
3、整個活動環節單調枯燥,應該設計各種情景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4、語言不簡練,重復啰嗦,導致課堂時間延長。我應該提高語言能表達能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03-22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優秀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幼兒園中班語言《紙》教案01-07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中班幼兒園語言教案04-23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語言春天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