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扮演游戲里的角色中,學會想象,思考,理解游戲的內容,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
2、讓幼兒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3、讓幼兒嘗試著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問題。
活動準備:
1、輕緩的鋼琴曲
2、小蝸牛頭飾、小蝸牛手指偶
3、圖片:四季景色各一幅、春草發芽、草莓、蘑菇、冬雪等情景
4、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叫牛不是牛,背著房子走(蝸牛)
1)、請幼兒觀察并描述小蝸牛的特征(慢)
2)、請幼兒暢想和小蝸牛有關的故事情景
2、出示題目《小蝸牛走過四季》
1)、請幼兒暢談四季的不同特征
2)、講述故事《小蝸牛走過四季》
3)、請幼兒看圖復述故事《小蝸牛走過四季》
a、個別復述
b、集體復述
c、比賽復述
4)、角色表演《小蝸牛走過四季》
3、幼兒討論:小蝸牛走過了哪些季節?都看到了什么?它為什么什么都沒采到?
4、創編故事
5、請幼兒根據自己創編故事的情節,把它畫下來,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蝸牛走過四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傾聽,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情節變化。
2、能夠用完整的語言復述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懂得尊重別人,能夠知錯就改,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傾聽,理解故事內容,能夠根據提問回答問題。
難點:能夠用完整的語言復述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小蝸牛、啄木鳥、小螞蟻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PPT1—2(小蝸牛嘲笑啄木鳥)
(1)師提問:
①小蝸牛遇見了誰?(啄木鳥)啄木鳥在干什么?(在給大樹治病)
、谛∥伵Uf了什么話?
(都說你是森林醫生,原來你是給大樹治病的,這太容易了。)
、圩哪绝B聽了小蝸牛的話是怎么做的?
(2)幼兒學習說一說小蝸牛與啄木鳥的對話。
。3)討論:小蝸牛說的對嗎?為什么?
(師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2、觀看PPT3—4(小蝸牛嘲笑小螞蟻)
。1)師提問:
、傩∥伵S钟鲆娏苏l?(小螞蟻)
②小蝸牛見小螞蟻沒理他,是怎么說的?
③小螞蟻是在玩嗎?它到底在干什么?(往高處搬家)
、苄∥浵伿遣皇呛妥哪绝B一樣沒理他?(不是)小螞蟻說了什么?
(2)討論:小螞蟻說的對嗎?
(引導幼兒從他們各自本領談談自己的意見)
(3)幼兒學一學小蝸牛與小螞蟻的對話。
(4)繼續提問:小蝸牛是怎么暈過去的?
。ū淮笥隂_下了大樹)
。5)討論:小螞蟻醒來后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3、觀看PPT5—6(小蝸牛認錯)
。1)提問:
、僬l叫醒了小蝸牛?(小螞蟻)
、谛∥伵P褋砗蟛缓靡馑嫉恼f了什么?
、坌∥浵伿窃趺凑f的?
。2)幼兒學一學小螞蟻和小蝸牛的對話。
4、完整的看一遍PPT故事。
。1)告訴幼兒故事的名稱《小蝸牛的本領》
(2)組織幼兒認真完整欣賞一遍課件。
(3)提問:啄木鳥有什么本領?小螞蟻有什么本領?小蝸牛有什么本領?
。4)討論:我們可以嘲笑別人嗎?為什么?
。總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尊重別人才能學到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5、談一談
。1)你有哪些優點?你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ń處熆梢詮淖陨碚勂鹑纾何耶嫯嫼芎每矗俏也粫。)
(2)我們該怎樣去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ㄈ纾阂鹬貏e人,虛心請教)
二、學習復述故事(分角色表演)
1、教師扮演小蝸牛,幼兒扮演啄木鳥和小螞蟻進行對話。
2、出示頭飾請三名幼兒進行情境角色表演。(教師給予語言和動作上的指導。)
3、幼兒自由選擇頭飾三人一組進行情境表演。
三、情感教育(結束活動)
小蝸牛雖然嘲笑別人不對,但他也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今天他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我們,希望我們小朋友也能做的知錯就改,學本領時要知道尊重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學到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能做到嗎?小蝸牛要去學本領了,我們和它道別吧!再見。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最后一片葉子》,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人物的情感。
2、體會最后一片葉子給瓊西帶來的希望,并樂意幫助身邊的人給別人帶去希望。
二、活動準備
PPT、樹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人物引題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個故事,我們先來看認識一個人(出示圖片1)師:這個女孩叫瓊西問:小朋友們瓊西怎么了?(很傷心、很難過、想哭)回應:看到她這么難過,你難過嗎?我發現你是一個很能體會別人心情的人問:那你認為他為什么會難過、傷心呢?
回應:有這個可能,看來你已經動腦經了,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真厲害師:瓊西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
2、分段講述故事A、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出示PPT3-7、音樂)(蘇和瓊西是一對好姐妹。一個寒冷的冬天,瓊西不幸得了肺炎,她病得很厲害,治好的希望很小。這一天蘇發現瓊西的眼睛睜的大大的,望著窗外,倒數著10、9、8、7、.....原來窗外的樹葉正被風吹得一片一片往下落,瓊西正數著樹上剩下的葉子。瓊西對蘇說:“我在看樹上的.葉子,如果樹上一直有葉子,我就會慢慢好起來,如果樹上一片葉子也不剩了,我就會死掉。)問:小朋友們瓊西到底怎么了?(生病了、快要死了......)她病的怎么樣?
問:誰聽清楚了病床上的瓊西在干什么?(數樹葉......)她是怎么數的?
回應:她倒著數是因為樹葉越來越少了。
追問:她為什么要數樹葉?(因為樹葉一直有葉子.........)提升:你回答得真好,瓊西是把樹上的葉子當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師:可是樹上的葉子越來越少了,瓊西她能活下去嗎?
B、講述故事第二部分(蘇把瓊西的怪想法告訴了他們的朋友貝爾門,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畫家。)師:聽,這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兒?
師:在這樣的一個夜晚你害怕嗎?有一個人比你更害怕,她是誰?
問:瓊西她在害怕什么?
問:那貝爾門爺爺知道后,他會怎么做呢?
:在這樣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瓊西的希望葉子有沒有掉光呢?
C、講述故事第三部分(第二天早晨一醒來,瓊西和蘇驚奇的看到窗外的樹上還有最后一片葉子,白天過去了,那片孤零零的葉子仍牢牢地掛在樹枝上。第三天早晨,那片樹葉還在那里。一連好幾天,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有掉落。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問:第二天發生了什么事?樹上的葉子掉光了嗎?(樹上還有最后一片葉子)提升:是呀,就是因為這片葉子瓊西才慢慢的好起來。
師:可是故事里告訴我們說瓊西慢慢好起來了,可樓下的貝爾門爺爺卻去世了。
問:為什么貝爾門爺爺過了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就去世了呢?誰能猜猜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D、講述故事最后一部分(原來,在最后一片葉子掉下來的那個刮風下雨的夜晚,貝爾門冒著風雨在墻上畫了一片葉子,他因為淋雨受涼也得了肺炎,他年紀太大,身體又弱,幾天后就死去了。)師:孩子們,原來這片希望的葉子是誰送給瓊西的?
師:貝爾門爺爺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卻給瓊西來了希望。我們一起為貝爾門爺爺鼓鼓掌吧。
師: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欣賞一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吧。
3、完整欣賞故事師:孩子們,每個人都需要希望,希望可以給生病的人帶來健康,希望可以還給不開心的人帶來開心。
4、結合生活師: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貝爾門爺爺一樣給別人帶來的希望,我們一一看吧。
A、醫生B、解放軍C、小朋友之間的幫助5、結束部分(希望的葉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有益的學習經驗:
1、 學習朗誦兒歌,能較好地表現詩句的重音與停頓。
2、 知道對人謙讓是很好的。
活動準備:
木偶哥哥和弟弟。準備一個大梨一個小梨。
活動與指導:
1、 出示木偶哥哥、弟弟、出示大梨和小梨。
讓幼兒進行設想:這是哥哥這是弟弟,一天媽媽買回兩個梨,一個大一個小,哥哥和弟弟會怎么分這兩個梨呢?讓幼兒進行設想,表現各自的態度。
2、 引起學兒歌的興趣:哥哥弟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聽聽兒歌“兩個梨”。
教師操縱木偶朗誦兒歌,教師大聲朗誦幼兒小聲跟著,反復學習。
3、 幼兒可以自由結合,你朗誦給我聽我朗誦給你聽。
附兒歌:
兩個梨
媽媽下班來,
帶回兩個梨,
大的給哥哥,
小的給弟弟,
哥哥說:
“弟弟比我小,
大梨給弟弟!
弟弟說:
“我是小弟弟,
應該吃小梨!
媽媽點點頭,
臉上笑瞇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某老師結婚了,孩子們為某老師舉行了富有孩子童真樸素的婚禮。不久,某老師有了小寶寶,身體的反應很大,孩子很好奇,于是就有了學習主題“我的身體"——身體里的聲音、身體里有什么、身體哪些地方會動等。
孩子奇怪:寶寶在某老師的肚子里干什么?某老師怎么沒有應老師有,會很累的樣子?于是就有了這次活動。
內容與要求
了解出生的秘密,知道媽媽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正懷孕7個月的老師。
2、有關小生命孕育產生的影像。
3、一些有關小生命孕育的圖書和圖片。
過程與指導
一、看看老師有什么不一樣了
老師:某老師和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你們發現她和我們哪里不一樣了?
幼兒:她越來越胖了……不是的,她的肚子越來越大了……
幼兒:是啊,她肚子里的小寶寶越來越大了。 幼兒:她走路很慢的,這樣子,很不方便的樣子。
老師:怎么會的呢?
幼兒:小寶寶在里面很重的。
幼兒:她蹲下來是這樣的,因為,這樣是為了保護小寶寶。
幼兒:某老師從來不跳的、不奔的,因為小寶寶會受不了的。
幼兒:某老師有時候會嘔的,大概是東西不好吃吧……不是的,是小寶寶在里面動,某老師難過了。
幼兒:某老師吃東西很多的,有一次,她吃了許多面包和肉……是啊,小寶寶也要吃的,所以才吃得多的。
幼兒:某老師的衣服不一樣了,很大的。
老師:這叫孕婦衫。是啊,自從某老師有了小寶寶之后,她的身體和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這都是因為她的肚子里多了一個小寶寶。
二、討論肚子里的寶寶的事情
老師:對肚子里面的寶寶,你們一定有許多問題吧。那么,有什么問題呢?說出來聽聽。
幼兒:小寶寶是怎么長大的?
幼兒:他在媽媽肚子里有一根帶子。
老師:這根帶子叫臍帶。(出示圖片或看影像)
幼兒(邊看邊問):A:寶寶吃的是飯嗎?B:不是的,是營養。C:某老師吃下的是飯,寶寶就吸收某老師身體里的營養。
男幼兒:我們男人怎么不會生寶寶,你們女的會生寶寶?(孩子們都一片茫然)
某老師:這是因為我們女人的身體里有一張小床。
幼兒:小床是怎么放進去的?是木頭的還是鐵的?
老師:這是因為我們女人的身體里有一個可以給孩子生長的宮殿,叫子宮(指示圖片)。
幼兒: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看得見東西嗎?聽得見聲音嗎? 寶看得見嗎?
幼兒:看不見的,像摸黑一樣。
某老師:他在四個月的時候,我對他說話,他就會動了。所以,我還給他聽音樂的。
幼兒:寶寶有大便、小便嗎?
老師:(出示圖片)書上說寶寶是有小便的。
幼兒:是啊,他喝了某老師的營養水,當然有小便啦。
幼兒:那大便有嗎?
幼兒:沒有的。
幼兒:應該有的,我們都有的。
老師:我們的大便是怎么才會有的?(孩子沉默)老師指著模型:這件事我們明天再研究。
幼兒:為什么媽媽生了孩子之后,’肚子上都會有疤呢?
老師:你們的媽媽都有疤嗎?
幼兒:我沒注意過。
幼兒:你有嗎?生過孩子的才有。
老師:我已經生過孩子了?墒俏覜]有。
幼兒:給我們看看。(給這個孩子看)真的沒有的。怎么有的媽媽有,有的媽媽沒有?
老師:這件事,你去問問媽媽吧。明天來告訴大家。
幼兒: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干嗎?
幼兒:是啊,他大概在做什么事?
幼兒:他不會動的。
某老師:不,他動得可厲害了。
老師:(把一個上了發條的鬧鐘放在某老師的肚子上)你們看。某老師的肚子的表面有小寶寶動的。
幼兒:小寶寶會動的。他在里面干嗎呢? 寶看得見嗎?
幼兒:看不見的,像摸黑一樣。
某老師:他在四個月的時候,我對他說話,他就會動了。所以,我還給他聽音樂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并根據手勢進行創造性地想象。
2、引導幼兒看手勢創編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聯系生活實際,引起幼兒學習各種手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表演臺、VCD、錄像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會說話的手”
、僮龊唵蔚氖謩荩辣磉_的含義。
T:不光嘴能說話,手勢也能講話。
②做生活中常見的手勢,知道其表達的含義。
2、手勢像什么
①教師做簡單的手勢,讓幼兒聯想像什么。
T:有的手勢能讓你聯想到一些東西。
現在我做一個手勢,你們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谡垈別幼兒做手勢,讓其余幼兒猜猜是什么。
3、看手勢編故事
T:手勢不僅可以說話,還能講故事呢!
、倏词謩荼硌莨适。
、谟變焊鶕謩葑杂删幑适隆
、壑v述故事。
4、聯系生活,學做手勢。
①聯系幼兒看過的手勢,提問:
T: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 你還在哪里見過? 為什么要做手語?(激發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诮處熥鍪终Z,幼兒學做手語動作。
T:我也來用手說一句話,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兒學做)
5、結束部分:欣賞手語歌曲,幼兒邊看邊學做手語動作。
T:這兒還有一首用手語表演的歌呢,咱們一起來學一學、看一看吧!
觀摩意見和建議:
該活動內容既是生活中常見的,又是我們容易忽略的,教師選取了這一內容,讓幼兒在想象活動中根據手勢編故事,通過手看影子,調動了幼兒創造的積極性。 建議教師給予幼兒想象、講述的機會再多一些,結尾時給予幼兒的音樂節奏太快,最好教師自己編一段可以用手語表演的歌曲讓幼兒模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可讀性很強的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易懂,生動活潑,富于情趣,能夠抓住孩子的心,讓他們津津有味讀下去。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相信幼兒的心靈也會有所觸動。懂得有了目標,一定要不怕困難,付出努力的道理。
幼兒分析:中班幼兒會在集體中發言,但是態度還有點拘謹,表達還不夠流暢。他們喜歡用自身的語句將生活經驗表達出來。能夠感受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會用較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在活動中,通過讓孩子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讓幼兒遷移自身經驗,知道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2、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3/遷移自身經驗,知道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的道理。
附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池塘邊的石縫里,周圍光禿禿的連個遮攔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之苦!只有陰天下雨時,他才從殼子里探出身子喘口氣。
一天,蜻蜓和螞蟻來看蝸牛。蜻蜓說:"前邊的小土岡是個好地方,那兒有密密的樹林,有鮮花野果,林中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螞蟻說:"我們和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都住在那里,蜜蜂采蜜,蚯蚓翻松泥土,蝴蝶傳播花粉,大家快活極了!"蝸牛送走了蜻蜓和螞蟻心里很高興。他沒想到,前邊不遠的小土岡是個好地方;也沒想到蜻蜓他們過得那么快活。蝸牛打定注意,也想搬到小土岡上去住。
過了兩天,蜜蜂來了,蜜蜂說:"蝸牛我幫你搬家吧!"蝸牛看看頭上的太陽,就有些猶豫了。他說:"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陽光會曬著我的!"又過了兩天,蝴蝶來了,蝴蝶說:"蝸牛我幫你搬家吧!"幫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刮著風,就說:"今天我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經不起風吹!"又過了兩天青蛙來了,青蛙說:"蝸牛我幫你搬家吧!。這天下著蒙蒙細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可是蝸牛說:"今天我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小土岡的斜坡爬起來很吃力的!"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著小土岡,低聲嘆息:"只怪我怕這怕那,要不然,這會兒我也在那邊過著愉快的生活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看講恐龍媽媽藏蛋
目的要求:
1、根據圖片大膽猜測,并清楚地講述恐龍媽媽藏蛋的幾種辦法
2、能看圖講述故事,體驗編構故事結尾的樂趣。
材料準備:
布置場景(草叢樹洞沙灘鵝卵石泥土)圖片掛圖恐龍蛋若干
指導要點:
1、以玩藏蛋的游戲。體驗藏的方法,知道怎樣藏不被人發現。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東西。你們看看是什么?”(雞蛋)“我們一塊來玩藏蛋的游戲“一些小朋友來找蛋。”“你們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發現?”
師提問:“你把蛋藏哪了?你為什么要這樣藏?”
2、教師出示圖一圖二。引導幼兒圍繞恐龍媽媽怎樣藏蛋進行看圖講述。并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恐龍媽媽藏蛋的辦法。
。1)教師提問:恐龍媽媽要去找東西吃?伤峙碌按蛩,你們猜猜恐龍媽媽會想什么辦法?
教師出示圖一問圖上畫著誰?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請小朋友來幫助恐龍媽媽找一找圖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龍蛋?
。2)當幼兒說出藏的地點時。組織幼兒討論這樣藏蛋會安全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藏蛋會更好?學習詞語“四處尋找”“又大又圓”并體驗四處尋找心情和樣子。
。3)師問“恐龍媽媽最后會把蛋藏在那?你覺得這個辦法好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恐龍蛋又大又圓和鵝卵石的樣子很像,恐龍媽媽認為不會被人發現。)
教師出示圖二證明小朋友的猜測。并和幼兒一塊把圖一圖二連起來講述。
3、提出懸念“恐龍媽媽把蛋藏好后,就離開了。那后來又會發生什么事?”請小朋友討論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可讓幼兒派代表回答)
4、教師出示圖三圖四圖五問幼兒說“你們說得不錯。那我們看看這幾副圖上發生了什么事?”
幼兒邊看圖片教師邊提問“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龍蛋當作什么?學習詞語“砌”。如句子:砌圍墻是用石塊砌、
5、現在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故事的結尾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請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編故事,比比看誰編的好。
活動反思:
《恐龍媽媽藏蛋》這個故事情節雖簡短,卻跌宕起伏,清淅的畫面、簡潔的角色形象、便于幼兒觀察,適合中班幼兒講述。因為語言活動中充分、有效的觀察能促進幼兒的表達。因此,本次活動我主要以引導幼兒觀察、猜想、驗證、完整講述的思路來組織。首先,我通過問題提示引導幼兒觀察1、2兩幅圖,并猜想:蛋可能會藏在哪里,最后藏在哪里?由于前面的情節沒有太大懸念,因此幼兒很快就能觀察、猜想并完成講述1、2幅圖;而真正富有懸念的觀察與猜想則在后面的三幅圖,我重點讓幼兒觀察猜想了第4幅圖:“小熊睡著后被誰的聲音吵醒。他會怎么做?小熊床上的小恐龍是哪來的?小熊的表情如何?”等,并請幼兒體驗、模仿小熊“好奇”的神情,幼兒沉浸在情節巨大差所帶來的情感愉悅中,更加激發了幼兒的講述欲望,使幼兒體驗到了表達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教案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每幅圖的主要內容。
2、看圖說出圖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分別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3、體驗講述和創編情節的快樂。
教案準備:
1、秋天背景圖,小魚、小蟲、小燕子、樹葉圖片各一張。2、教學掛圖
教案過程:
一、秋天到了
1、小朋友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秋天來了小樹葉會怎么樣?
2、秋天到了,小樹葉落到地上,他碰到了一條小蟲子,會發生什么事
情呢?
二、我把樹葉當小床
1、教師把小蟲把樹葉當床的圖片,放在背景相應的位置上。
2、小蟲看到了樹葉會說什么?樹葉會怎么回答?
3、教師小結: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來說:“樹葉,你當我的小床好嗎?”樹葉說:“好的,好的。”小蟲躺在樹葉上面,好舒服啊。
三、我把樹葉當小傘
1、我們來看看,小樹葉飄呀飄,有落到了哪里?
2、小樹葉有碰到了誰?
3、小魚會說什么呢?(教師邊提問,邊配以小魚把樹葉當傘的圖片,放在背景的響應位置上。)
4、教師小結:樹葉落到河里,小魚游過來說:“樹葉,你當我的小傘好嗎?”樹葉說:“好的,好的!毙◆~藏在樹葉下面,好安全啊。
四、秋葉催我到南方
1、最后小樹葉落到了哪里?
2、小燕子會對小樹葉說什么呢?
3、教師小結:樹葉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見了高興地說:“秋天到了,我們到南方去吧!
五、完整講述圖片
1、教師結合圖片完整講述圖片內容。
2、提問:里的小樹葉碰到了誰?它和小樹葉說了什么?
3、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
4、幼兒集體講述。
六、創編
1、你們猜猜小樹葉還會落到什么地方?它還會遇見誰呢?它會對小樹葉說些什么?
2、教師做小樹葉,幼兒做小動物,鞏固學習對話。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人物形象,能運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形式表現自己的理解。
2、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對于親人的愛。
3、享受為媽媽奉獻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帝企鵝的影片、《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你愛我嗎》。
基本部分:
1、提問:
歡歡怎么知道袋鼠媽媽很愛小袋鼠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歡歡怎么知道猴子媽媽很愛小猴子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歡歡怎么發現媽媽對自己的愛呢?
2、教師通過播放動物親子互動的影片《帝企鵝日記》片斷,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其他動物的親子關系。
提問:
動物媽媽是怎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呢?
動物媽媽為什么會這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
3、請幼兒討論,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提問:
想想看自己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
媽媽表現哪些行為的時候,你們會覺得媽媽最愛自己?
4、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何讓幼兒知道自己也好愛她?請幼兒說說,當幼兒覺得好愛媽媽時,可以用哪些方法讓媽媽知道呢?
一位幼兒面對大屏幕中的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結束部分:幼兒向園長、老師媽媽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03-22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優秀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幼兒園中班語言《紙》教案01-07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中班幼兒園語言教案04-23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語言春天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