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10-28 16:01:1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范文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范文七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初步學習根據幼兒園環境、設施、活動的需要,商量出需要制定標志的場所。

  2、能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并會對同伴的建議作補充發言。

  準備

  記錄紙、筆人手一份。

  過程

  1、引發幼兒為幼兒園制作標志的興趣。

  提問:我們的幼兒園附近有許多不說話的好朋友,的生活帶來的便利。我們的幼兒園有這樣的朋友嗎?我們需要不需要這樣的朋友?

  討論:幼兒園有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標志?

  2、尋找:幼兒園有哪些地方需要標志?

  幼兒自由結伴尋找、商量,并把自己認為需要標志的地方記錄下來。

  3、交流,確定幼兒園需要制作標志的地方。

  提問:幼兒園的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標志?制作什么樣的標志?為什么?

  教師以簡筆畫的形式把幼兒的建議畫下來。

  建議

  1、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鼓勵幼兒三兩結伴去尋找、商量。

  2、畫幼兒的建議時只需畫地點。

  

  1、能根據自己在幼兒園活動的已有經驗,考慮需要設立標志的地方。

  2、能大膽地提己的建議,并說出理由。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我們班很多孩子干事磨磨蹭蹭,我們對孩子一日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發現或多或少有磨蹭習慣的幼兒高達78%。在家中,幼兒磨蹭的行為習慣更為嚴重。早晨起床讓家長很頭痛。大班孩子將要升入小學,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現狀急需改變,于是,我設計組織了“一分鐘”的社會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3.學習制訂作息時間計劃,并能按計劃執行。

  【活動過程】

  1.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時間

  活動開始,我給幼兒講述了故事《一分鐘》,孩子們都被元元的慌張、忙亂逗笑了。“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懶了一分鐘,最后到學校卻遲到了20分鐘?”當我的問題一提出,孩子們有的說:“因為元元太懶了!”有的說:“因為元元碰到了紅燈!”還有的說:“因為元元沒有擠上公共汽車。”他們的認識都停留在元元做的事情上,沒有把元元的行為與浪費時間掛鉤,同時也充分表明孩子們沒有時間概念。我在肯定了幼兒的回答之后,出示了一副圖:晚起床一分鐘一十字路口遇紅燈耽誤時間一沒趕上公共汽車走著上學,耽誤時間一上課遲到20分鐘。

  在圖的提示下,幼兒明白了由于元元晚起床一分鐘,導致了在十字路口和車站都耽誤了時間,于是一分鐘就變成了20分鐘。但是,一分鐘到底是多長呢。從孩子的目光中我覺得他們的理解仍然是混沌的,于是引出了下面的環節。

  2.在操作實驗中體會一分鐘的長短

  我先請幼兒進行猜想“一一分鐘可以干多少事情”?孩子的猜想五花八門:“一分鐘看一本書、一分鐘可以看電視、一分鐘可以玩兒電腦、一分鐘能聽一首歌、眨一下眼”……一分鐘到底是多長?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我計時,幼兒開始做實驗,并把做事的結果記錄下來。一分鐘后,

  幼兒開始交流自己記錄的實驗結果。“我一分鐘眺了87 個繩、我用一分鐘涮完了牙;我用一分鐘洗干凈了臉;我用一分鐘穿好了大衣、戴好了帽子;我用一分鐘時間疊好了被子;我用一分鐘看了3頁書”……“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干這么多事情,我們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我及時進行了小結。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在操作和實驗中真正體會了一分鐘時間的長短。

  3.在制定計劃中理解時間與做事情之間的聯系

  幼兒有了對一分鐘長短的經驗,我就開始引導幼兒制定作息時間計劃。首先,我們一起討論:每天早晨起床、疊被子用幾分鐘時間,從家到幼兒園需要多長時間等。然后,幼兒開始制定自己的作息時間計劃。由于幼兒尚不認識時間,只是對多長時間能干多少事情有初步的體驗。因此,我們選擇了圖表形式制定作息計劃。

  在做計劃的過程中,孩子們真正把自己的實際生活和時間緊緊聯系在一起了。計劃完成以后,我們進行了小組內交流,每個幼兒都能夠把早晨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的時間說給同伴聽。最后,孩子們自己提出要把這份時間計劃貼到家里,并決心每天早晨嚴格按照計劃做事,不浪費一分鐘時間。我從孩子的表現中欣喜的發現:孩子體驗到了自己制定作息時間計劃的重要性,從內心產生了自己做決定的需要。經過家園的共同努力,必將慢慢內化成他們的行為。

  附:故事:一分鐘

  丁鈴鈴,鬧鐘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多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過了一分鐘,元元起來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到了學校,已經上課了。元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老師看著手表,說:“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

  元元非常后悔。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媽媽愛護寶寶的各種方法,感受媽媽對自己濃厚的的愛。

  2.探索保護生雞蛋的不同方法,并能創造性地運用輔助材料。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生雞蛋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

  2.棉花、紙盒、皺紋紙、繩、布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媽媽愛護寶寶的方法。

  根據需要進行以下提問:媽媽是怎樣保護寶寶的?你小時候,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媽媽為什么會這樣做?

  2.介紹護蛋行動的內容:要求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將雞蛋寶寶保護好放在自己身上帶一天(區域活動,早操、教學活動、吃放、睡覺等)。一天結束后,看誰的雞蛋完好無損,體驗保護寶寶的辛苦。

  3.組織幼兒利用輔助材料保護雞蛋并想辦法固定在自己身上。如:用棉花包裹放在紙盒里,將紙盒四邊穿上繩掛在脖子上;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等。

  4.引導幼兒相互展示介紹自己保護雞蛋的方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將寶寶一直帶在身邊并保護好,教師隨時記錄雞蛋的破損情況。離園前,組織幼兒檢查自己的蛋寶寶,探索蛋寶寶完好和破損的原因,引導幼兒交流護蛋行動的感受,體驗媽媽的辛苦。

  活動反思:

  通過探索保護生雞蛋的不同方法,創造性地運用輔助材料,從而了解媽媽愛護寶寶的各種方法,感受媽媽對自己濃厚的的愛,進一步增強幼兒的責任心的培養。對于不小心打破雞蛋的孩子教師要給與關愛,引導幼兒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保護蛋寶寶。

  小百科:行動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亦指活動,行動是動詞,附屬含義為行者動著做,能有行走動作的意思。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家庭開支情況,初步樹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2、在活動過程中學習互助、合作、分享,并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3、培養幼兒愛惜物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調查表了解一些家庭的開支情況。

  2、布置小超市,準備購物籃,購物單。

  3、將椅子擺放為七個家庭,每個家庭準備一個信封。

  4.磁帶。

  活動過程:

  一、組合小家庭。

  1、由孩子自愿組合成小家庭,介紹家中成員。

  2、發“工資”。介紹家中成員:(教師發給每個家庭一個信封,內有錢幣20元。)師:今天我們每個小家都領到了20元工資。我們的爸爸媽媽每個月也會有工資,他們是怎么花錢的呢? (幼兒根據自己調查的經驗講述。)師:今天我們來當家,我們的工資該怎么花呢?

  二、超市購物。

  1、師:每個家庭商量一下需要到超市去購買些什么。

  2、幼兒在超市購物,并將所購物品記錄下來。

  3、購物后討論:

  各家買了什么?還剩下多少錢?

  三、體驗家庭開支繳水電費

  1、請一名教師扮演收水電費的工作人員,報出每家需繳的水電費費用。

  2、每個家庭繳納水電費。

  討論:為什么每家的水電費不一樣?

  如果不繳水電費會怎樣?

  小結:我們要節約用水用電。娃娃入園費。聽錄音(需交娃娃入園費)討論:娃娃上幼兒園重要嗎?工資不夠花了怎么辦?小結:當家可真不容易,除了花錢買吃的、穿的、用的,原來還需要支付許多別的費用。

  四、交流、小結。

  1、今天你當家當得怎樣?

  2、如果下次再當家你會怎樣用錢?

  3、我們平時可以怎樣節約用錢,合理花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大,孩子們整天都會接觸來自外界的各種信息,特別在現在豐富的廣告世界中,人們都會借助廣告宣傳自己的商品,一些新鮮有趣的幽默廣告,寓意深刻的公益廣告,生動活潑的產品廣告都占滿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如何讓幼兒真正理解廣告在社會中的作用,提高幼兒的模仿力和創造意識,教育幼兒不能亂貼廣告,結合教綱精神,我認為要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導者,就必須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將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原有經驗結合起來,幼兒才能大膽的表現。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廣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及分類;

  2、引導幼兒模仿和創編有趣的廣告語:

  3、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從而發展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搜集各種廣告咨料;

  2、制作廣告課件一套(內容包括公益廣告、幽默廣告、商品廣告和實地拍攝的廣告照片);

  3、排演情景表演劇,布置場景,幼兒扮演角色;

  4、分組活動材料:

  一組:油墨、母板、油滾子

  二組:水彩筆、廣告空白單

  三組:水彩筆、空心字卡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手拉手隨音樂走入教室,開始智慧樹游戲活動,教師和幼兒齊說口號(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游戲,歡樂多又多)。

  2、情景表演引入主題

  教師講故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聽說小猴和小豬的商店開業了,大家都想到商店購買自己滿意的商品,你們瞧……

  幼兒角色表演:兩位幼兒分別扮演小猴和小豬,他們大聲地在招攬顧客前來購買自己的商品,小猴說出了每一種商品的特點和好處,而小豬只是大聲的吆喝著。

  (二)進行部分

  1、情景表演后,教師提問。

  教師:你們愿意購買誰的商品?為什么?

  幼兒:我們愿意購買小猴的商品,因為小猴說出了每一種商品的特點和好處,我們買起來放心。

  教師:小豬的商品一個也沒有賣出去,誰來幫助小豬呢?(請幼兒當商品導購員,幫助小豬推銷商品)。

  教師小結:剛才小猴宣傳商品的過程實際就叫做廣告,通過廣告宣傳來宣傳自己的商品,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商品的特點和作用。

  2、教師不斷引導,請幼兒說出自己見到的廣告。

  教師: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商品有廣告?

  幼兒:汽車廣告、服裝廣告、食品廣告、藥品廣告……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按照商品的不同出現了許多廣告,(出示課件讓幼兒欣賞各種廣告)。

  在我們生活中,有的廣告特別大,多出現在街道和商場中,我們給它叫巨型廣告,有的廣告很小,例如報紙上的'廣告,雖然它很小但它也能起到廣告宣傳的作用。由于廣告也有不同的宣傳方式,有的通過電視宣傳,我們叫它電視廣告,有的通過傳單形式宣傳,我們把它叫傳單式的廣告,有的借助流動的汽車來做宣傳,我們可以叫它流動廣告。相反固定在一個地方也能起到宣傳警示的作用的廣告,我們可以叫它固定廣告。另外,由于廣告的作用不同,我們可以分出商品廣告、幽默廣告、公益廣告。(邊出示課件邊欣賞講解每種廣告的特性)。

  3、教師引導提問不斷深入主題活動

  教師:你們在哪里見過各種各樣的廣告呢?

  幼兒:我們在衣服、傘、扇子、馬路旁、超市里見到過各種廣告。(教師出示實物讓幼兒直觀的觀察)。

  教師總結:生活中我們隨處都能見到廣告,它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4、鼓勵幼兒模仿說出一段廣告詞。(這個環節重點想給幼兒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機會)。

  5、教師鼓勵幼兒仿編一段廣告詞(重點強調廣告要瑯瑯上口,說明商品的名稱和特點及作用)。

  (三)結束活動

  教師總結和幼兒討論,亂貼廣告的危害,它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衛生,也讓許多人上當受騙(例如:有的人看到假廣告后買了假藥,生命受到了威脅。)教師教育幼兒看到假的廣告后要及時把它清理干凈。讓廣告發揮它的真正作用。

  [活動延伸]

  教師按幼兒的能力進行分組:

  一組:設計廣告衫,迎接六一的到來。

  二組:設計一則公益廣告,教育幼兒保護環境。

  三組:設計一則傳單廣告,宣傳我們的幼兒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紙工活動是我們班幼兒比較喜歡的活動,每次開展紙工課,幼兒們的積極性非常高,都很樂意參與活動。然而,一次性筷子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小紅旗也是非常受幼兒的喜愛。因此,根據我們班孩子的情況,同時也為了結合推普周的開展,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推普活動《小紅旗》。希望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講普通話的意識,體驗宣傳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次性筷子和紅色三角形彩紙組合制作成一面小紅旗。

  2.在小紅旗表面貼上標語,宣傳請講普通話的口號。

  3.提高講普通話的意識,體驗宣傳的快樂。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一次性筷子、做好的小紅旗一面、剪好的三角形、雙面膠、“請講普通話”標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已做好的一面小紅旗,引起幼兒的興趣。

  2.小朋友,這是什么呀?你們覺得漂亮嗎?小紅旗上面有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小紅旗是怎么做的。

  4.它是用什么做的呀?是怎么做的呢?

  5.教師小結。

  二、制作小紅旗

  1.教師簡單介紹制作小紅旗需要用到的材料。

  2.教師示范講解制作小紅旗的步驟,重點講解粘貼三角形的方法。

  3.分發材料,引導幼兒自主制作小紅旗。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指導幼兒粘貼三角形時是要沿著一次性筷子的邊緣粘貼。

  6.提醒幼兒在做好的小紅旗表面要貼上普通話宣傳標語。

  三、宣傳

  1.拍照記錄幼兒的成果。

  2.引導幼兒拿小紅旗宣傳“請講普通話”的口號。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拿著小紅旗向爸爸媽媽、身邊的人宣傳“請講普通話”的口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非常高,通過活動的開展,幼兒都學會了制作小紅旗,也很樂意宣傳普通話,感受到了宣傳的快樂。本次活動,總的來說,活動效果是比較明顯的,課上的氛圍也還好。但是,我發現課上有很多幼兒的小紅旗制作的不夠美觀,分析原因,是材料準備得不夠完善,這方面做得不夠好。此外,雖然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幼兒講普通話的意識,但是我覺得在日常活動和晨間談話中,還需要多引導幼兒、提醒幼兒,加強幼兒講普通話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父母繁榮工作,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2、能關注周圍生活,圍繞經驗談話,與同伴同享經驗。

  3、增強幼兒對父母的了解,知道父母在家要做很多事,引發幼兒愛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發展思維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張全家照。

  2、幼兒向父母了解工作。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的父母。

  1、提問: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的爸爸或者媽媽的姓名和他的工作,幼兒拿著照片介紹。

  2、談談父母在家中做些什么事?

  二、引導幼兒談談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體驗感受。

  1、你喜歡自己的家嗎?

  2、在家里,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三、啟發幼兒想象:假如我是爸爸媽媽。

  1、爸爸媽媽是大人,等你們長大了也會做爸爸媽媽的,假如你是爸爸媽媽你想怎么樣?

  2、幼兒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鼓勵幼兒合理的想法,對不合理的想法組織幼兒討論。

  3、讓幼兒想象: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覺得誰是個好孩子。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會關心自己的父母。

  1、爸爸媽媽平時很關心我們,我們可以怎樣關心自己的爸爸媽媽呢?做哪些事爸爸媽媽會高興?

  鼓勵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亂發脾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愛》12-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的優點》教案12-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m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