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并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
活動準備: 1.參觀小學并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了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活動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征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里看到了什么?(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不同的課。每節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里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了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1)課間十分鐘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們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么事,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游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試著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了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愿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么?(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游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2、為幼兒創設多項交流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律的排序,同時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為什么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了解胎兒在母親懷里的生長過程。幼兒看完后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
(3)你為她準備了什么?
二、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么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么有什么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后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三、表達愛。
1、向媽媽表達愛。
老師:“小朋友的媽媽是很辛苦的,媽媽為了你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的愛,那你們愛媽媽嗎?你們想對媽媽說句什么話?(出示說的圖畫)表達愛除了可以用嘴巴說,還可以用行動來表達你的愛,你們會在什么時候(出示時鐘的圖畫)為媽媽做什么事呢?”幼兒一邊說一邊進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師表達愛。
老師:“朱老師你懷孕了,你這么辛苦,可是還堅持來給小朋友上課,為什么呀/小朋友,你們愛朱老師嗎?你們愛我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老師表達愛。
(1)老師:“還有一位老師說很愛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們猜猜她是誰?”幼兒看錄象:楊老師快生寶寶了。
老師:“你們想楊老師嗎?那你們想怎樣表達對她的愛呢?”(出示手的圖畫)
(2)幼兒分組制作禮物:
(a)寶寶的衣服。
(b)寶寶的拖鞋。
(c)寶寶的項鏈。
(d)寶寶的小手帕。
活動反思:
愛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筑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一)嘗試交新朋友,學習和新朋友認識、交往的技能。
(二)體驗與新朋友共同游戲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選擇好語言區、建構區、手工區(橡皮泥、畫畫)、益智區(飛行棋)、科學區、操作區域活動的場景資源利用:與大三班教師約定好互動時間五、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相互交新朋友的愿望。
(1)提問:①你們有自己的朋友嗎?誰來說一說?②兩個已經認識的朋友叫做老朋友,今天每個小朋友要找一個以前沒認識過的新朋友。怎么樣才能交到新朋友呢?有哪些好辦法?
(2)引導幼兒討論結交新朋友的辦法。
(3)幼兒集中交流,教師:交新朋友的時候需要,知道對方的名字,向他介紹我們班上好玩的東西,還可以和新朋友玩游戲,和他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互相幫助,兩個人玩得很開心。
2.交新朋友,提出與新朋友交往的任務,幼兒初步進行交友游戲活動。
(1)引:今天我們要去認識大三班的小朋友,我們班一半的小朋友要去大三班做客,去做客的小朋友要有禮貌,一半的小朋友留在班上當小主人,歡迎并認識大三班的小朋友,要求每人找一個新朋友一起玩,看誰最快交到新朋友。
(2)幼兒兩兩結伴,參與區域活動游戲,教師觀察幼兒的交友情況,鼓勵幼兒相互交往,并根據需要隨機指導。
(3)認識新朋友后,請小朋友與新朋友再次擁抱,并說"再見,新朋友!",然后帶回本班班級。
3. 集中交流初次交友的體會。
引:①你交到新朋友了嗎?他(她)叫什么名字?②記不住新朋友的名字怎么辦?這里有一個辦法,可以問問新朋友的小名,因為小名比較容易記得,你們可以試一試。③你們和新朋友相互認識時說了哪些好聽的話,做了些什么?
:認識新朋友時,我們要禮貌地和別人打招呼,主動地做,問問朋友的名字,喜歡做的事,還可以拉拉手、對他微笑表示友好。記不住新朋友的名字,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記住新朋友的小名。
4.提出繼續交新朋友,結束活動。
引:今天交新朋友的方法還可以用到以后遇到其他小朋友,上小學后遇到新同學,希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說出郵票的基本特征。
3.認識郵票上的數字。
4.認讀“郵票”。
活動準備:
?/FONT>1.搜索有關郵票的圖書、圖片、集郵冊。
2.每人一個放大鏡,一張郵票。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一張郵票。
2.讓幼兒用放大鏡觀察,看郵票上有什么?代表什么?
如:寫有“中國郵政”“ china”是中國“100分”表示金額費用。
3.鼓勵幼兒找出與別人不同的問題,發現郵票上的秘密。如T代表特種郵票;J代表紀念郵票;“1900”代表發行年代--------
4.認讀“郵票”。
5.讓幼兒互相欣賞郵票,能說出各種郵票的區別。
活動建議:
在觀察郵票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引導其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并合力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強加給幼兒。
延伸活動
讓幼兒自己設計郵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關心鳥類和保護鳥類。
活動目標
1、體驗關心鳥類和保護鳥類的情感。
2、喜歡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感受交流的快樂,愉悅身心。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關心、保護鳥類的做法。
活動準備
圖畫《做小鳥的朋友》、各種用來制作的紙。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畫,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么?”
“他們怎么了?你想干什么?”
(2)、幼兒分組交流
教師:“為什么要有自然保護區呢?”(交流)
2、討論:怎樣和小鳥做朋友。
教師:“你在平時怎樣保護動物的?”
“你準備為鳥類做些什么事?”(交流)
3、幼兒動手做:為小鳥朋友造個家。
幼兒分組制作小鳥的家。
4、展示幼兒制作的“小鳥的家”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育活動,幼兒受益匪淺,知道了怎樣愛護小鳥,怎么保護小鳥,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特別是幼兒討論環節,大家都很感興趣,以后的教學中要多設計幼兒喜歡的環節。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感受拜年時的喜慶氛圍。
知道中國人春節拜年的傳統習俗。
學習拜年做客時的動作及祝福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過初一拜年的經歷。
課件準備:《拜年》歌曲視頻;“拜年”組圖;“我會拜年”組圖;喜慶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播放歌曲視頻《拜年》,激發幼兒興趣,導入活動主題。
——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拜年)
——我們什么時候會做這件事呢?(春節過年的時候)
——去年春節,你有和爸爸媽媽去拜年嗎?
出示組圖“拜年”,引導幼兒了解拜年的方式。
——過年啦,我們有哪些拜年的方式呢?(登門拜訪、賀卡、電話、視頻……)
——如果是登門拜年,我們會穿什么?說什么?做什么呢?
小結:拜年是我們中國人過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在過去,人們大年初一走親訪友,登門拜年,現在人們還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拜年。登門拜年的時候我們一般穿著紅色或暖色的喜慶衣服,準備一份合適的小禮物,并向親朋好友道賀新年好等祝福。
出示組圖“我會拜年”,引導幼兒學習拜年的動作及祝福語。
1、出示組圖“我會拜年-1”,學習拜年動作。
——你會拜年嗎?誰來演一演。
——說拜年祝福語時,男生和女生的手勢動作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圖學一學吧。
小結:春節拜年男女手勢各不同。男生拜年時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右手。女生拜年時不抱拳,只壓手,右手壓在左手上面。s
2、出示組圖“我會拜年-2”,學習拜年祝福語。
——給不同的人拜年,我們所說的祝福語會有點不一樣。
——圖片上的是誰?想一想,給他/她拜年我們可以說什么呢?
小結:春節拜年,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祝叔叔阿姨事業順意;祝哥哥姐姐夢想成真;祝小朋友們健康快樂。
播放喜慶的背景音樂,創設拜年情境,鼓勵幼兒向伙伴、老師“拜年送祝福”。
——馬上要放假過新年啦,你有哪些祝福想提前送給親愛的老師和小伙伴呢?
——請你找到你想祝福的人,用正確的手勢向他/她拜年送祝福。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卡紙、畫筆,鼓勵幼兒自制拜年賀卡送給想要感謝的人。
家園共育
春節期間,家長可以帶領幼兒進一步體驗拜年的習俗,鼓勵幼兒向親朋好友表達自己的美好祝愿。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于周圍人們與自身的關系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社會中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為大家的生活奔走著,并能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我發現班中常有幼兒在互相討論"我是從哪里來的?"這一話題,結合小朋友們的這一話題,我們大班段的全體教師一起討論,決定開展"我從哪里來"這一主題教學活動,希望通過觀看錄象、談話等活動,使幼兒了解自身的由來與生長過程,進一步了解媽媽與自身的關系,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媽媽,愛周圍人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
3、進一步了解自身與媽媽的關系,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光盤,磁帶,錄音機,皮球每人一個,結婚照一張,紅皺紙、繩子、剪刀、彩紙、橡皮泥、蠟筆白紙、破舊圖書等幼兒手工操作資料。
四、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題、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聽錄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啊?到底是誰的生日啊?
(幼兒任意猜想,引起興趣)
2、(聽錄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又唱歌又跳舞,氣氛可熱烈啦。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過生日那該多好啊!"唐唐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一年中只在今天過生日?"媽媽說:"因為你是六年前的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呀!""那我是從哪兒來的呢?"
3、小朋友,你們能告訴唐唐嗎?他是從哪兒來的呢?
4、媽媽是怎么把你生出來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自然、有趣。)
(二)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了解自身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1、(出示結婚照)我們先來看看這是誰?他們表情怎么樣?
(他們結婚了,他們緊緊的靠在一起,接下來會怎么樣呢?)你們瞧!
2、(放錄像)精子象什么?說說他的樣子?猜猜他在媽媽的肚子里游來游去干什么?(他和媽媽肚子里的卵做了好朋友他們合在了一起)猜猜他們會變成什么?到底變成了什么呢?我們來看看。
3、(放錄象)你看到了什么?(這就是我們呀)說說臍帶兩頭的連接,并與我們現在的樣子進行比較,突出頭特別大。我們住在媽媽的肚子里媽媽會怎么樣呢?
4、(放錄象)媽媽怎么了?吐的時候感覺怎么樣?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接下來會怎么樣?
5、(放錄像)變成了什么?他在哪?與剛成型時相比較,并找找他的五官、四肢。
6、(放錄像)媽媽肚子發生了什么變化?(幼兒把皮球當娃娃體驗大肚子活動的不方便)說說感覺怎么樣?
7、(放錄像)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我們也一天天長大,看看媽媽怎么了?(了解小朋友生出來的過程,體驗媽媽的辛苦)
8、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辛苦?
9、媽媽那么辛苦,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生病了,在家怎么關心,洗被子了該怎樣拿下來,有好吃的等等)
(在教師的牽引下,幼兒從錄象中的外表現象逐漸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感受到媽媽生育自身的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五、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禮物
三八婦女節快到了,你們想不想做份禮物送給媽媽呀?回家去想一想
六、活動點評:
本活動的設計思想是比較新穎的,能夠在幼兒園中大膽地進行性教育的嘗試,選擇適宜的鏡頭給幼兒真實的體驗,由此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活動后一幼兒的話可能是對本活動最好的評價:“原來我不知道媽媽生我這么痛,有時發脾氣還打媽媽,現在回家要對媽媽好一點。”小朋友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也恰恰說明老師的設想和預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傾聽、想象、情緒遷移,感受小老鼠漫長一夜的不安心情。
2.了解一些幫助睡眠的好方法,并愿意嘗試獨自睡覺。
活動準備:
PPT、"我能獨自睡覺啦"意愿版、畫好一張自我的頭像。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知道小老鼠的將一個人睡覺。
1.觀察"美麗的夜晚"圖片。
師:現在是什么時候了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在這么安靜、美麗的夜晚可愛的小老鼠獨自睡覺了。
2.出示小老鼠獨自睡覺的畫面。
師:誰來說說,為什么小老鼠要一個人睡覺呢?
師: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小老鼠長大了,而且有了自己漂亮的房間,有軟軟的小床,香香的被子,這樣會睡得更舒服。可是,今晚小老鼠會睡得怎樣呢?
二、分段觀察畫面、傾聽故事,理解小老鼠獨自睡覺時害怕的心理。
1.播放小老鼠一個人睡覺的畫面及故事第一小節錄音。
提問:我們來仔細看看小老鼠睡著了嗎?你從小老鼠的表情上看出了什么?(害怕)小老鼠為什么會害怕,睡不著呢?
師:究竟怎么了,我們一起聽聽。
2.播放各種奇怪的聲音。
(1)提問:小老鼠為什么睡不著呢?
它剛才聽到了什么?
它心情怎樣?
(2)再次播放奇怪的聲音(風聲、雨聲),幼兒判斷。
師:你們想不想做回小偵探,幫小老鼠聽聽到底是什么發出的聲音?
師:這是呼呼呼的風聲,嘩啦啦的雨聲。
師:我們一起告訴小老鼠吧:小老鼠別害怕,那是呼呼呼的風聲,嘩啦啦的雨聲。
師:這些都是自然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聽到。小老鼠獨自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風聲、雨聲怎么也睡不著,忽然它又聽到了其他的聲音。
(3)播放(腳步聲聲),幼兒判斷。
師:小老鼠從床上爬起來,往床底下看看,心怦怦地跳著,想"這是什么聲音,這是什么聲音呀?"誰來告訴小老鼠?
幼:這是腳步聲!……師:這腳步聲是從什么地方傳來的呢?會是誰呢?
師:哦!原來在我們現在住的商品房中,有好多的鄰居,上面、下面、隔壁的等,由于我們房子的隔音設備不是很好,經常能聽到他們的踢踏踢踏的腳步聲,假如說話聲音響也能聽到,所以我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影響了別人。特別是我們有的小朋友喜歡在自己家里拍皮球,你覺得這樣做可行嗎?
師:耳朵特別靈敏的小老鼠又聽到了一個聲音。
(3)播放(打呼嚕聲),幼兒判斷。
師:剛才小老鼠還聽到一個什么聲音?誰來學學?
幼:打呼嚕聲音。
師: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原來小老鼠的爸爸媽媽早就睡著了。只有小老師眼睛盯著天花板翻來翻去怎么也睡不著,誰來對小老鼠說句話,讓他能安心地睡覺。
師:原來小老鼠聽到的呼呼呼的是風聲,嘩啦啦的雨聲,踢踏踢踏的腳步聲,呼嚕嚕的打呼嚕聲。晚上非常安靜,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聲音,但是這大多是自然界的聲音或者是人們做事發出的聲音。
三、拓展:播放音效、圖片,判斷并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1.討論:在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會聽到什么聲音呢?
師:那該怎么做呢(關緊水龍頭)……
2.櫥柜里的物品掉落圖片。
提問:我們來看看小老鼠的櫥柜吧,這個會有什么情況發生,嚇到小老鼠呢?(東西要掉下來)怎樣讓這些東西不影響小老鼠?(放好)師:我們房間的物品要放得整整齊齊,玩具不玩的時候要關掉電源放好。如果物品擺放不整齊會掉下來,發出很大的聲音,特別是在晚上不僅嚇了自己,也會影響到其他的人休息。
師:小老鼠把東西好后爬上軟軟的小床,準備睡覺了。可是他還是翻來翻去睡不找著。
四、討論睡不著的好方法。
1.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幫助入睡的方法告訴小老鼠嗎?
幼:看看書、心里數數。
2.師:剛才小朋友介紹了很多幫助入睡的方法,這些方法都很好。其實,我們在睡覺前洗個熱水澡、泡泡腳都是能幫助睡眠,還有利于身體健康呢!
五、"我能獨自睡覺啦"調查表,鼓勵幼兒獨自睡覺。
1.談話"剛才我們做了回小偵探,知道了晚上發出的很多感覺害怕的聲音其實都是自然現象,一點都不可怕。那我們小朋友你們是獨自睡覺的嗎?"幼:
2.鼓勵獨自睡覺:出示"我能獨自睡覺啦"調查表,了解其意思。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張圖,你能看懂什么?
幼:兩張床放在一個房間、大人講故事陪一會兒再睡、單獨一個人睡覺2.幼兒將自己的頭像貼在相應的格子里。
師:現在請我們的小朋友想想能不能獨自睡覺,怎樣睡,把自己畫好的頭像貼在下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雪白的墻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愛》社會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