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保護自己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會保護自己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意圖:
近年來關于兒童侵害的案件頻繁發生,很多人感嘆這個社會怎么了?怎么忍心對這些花朵下手,在我看來是我們的性教育缺失和幼兒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導致的。中國著名兒童性教育研究專家——胡萍老師曾在她的《善解童貞》一書中提到:幼兒在三歲左右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性器官與異性性器官的不同來確認并理解自己的性別。孩子的全面成長,這期間當然也包括了他們的性成長,希望通過我們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愛自己并且提高對自我的保護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男女有別并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及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2、讓孩子知道危險來臨如何保護自己。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重點:
通過活動讓孩子知道自己及如何保護隱私部位。
活動難點:
讓孩子知道在遭遇危險時敢于反抗,并積極想辦法讓自己人身得到安全。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遠離陌生人》。
通過講述PPT讓幼兒知道不能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零食玩具,并能夠勇敢的拒絕。
二、出示PPT《單獨在家不開門》。
通過講述PPT讓幼兒知道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堅決不能給陌生人開門,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三、出示PPT《特殊部位要保護》。
通過觀看PPT讓幼兒知道自己的隱私部位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四、聽兒歌《提防怪叔叔》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教學綱要》指出,要培養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幼兒不是被動的“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護幼兒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讓小班幼兒掌握發生危險時的保護,逃離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和組織了《我會保護自己》這個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動中采用了綜合性、趣味性、直觀性較強的圖片PPT,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讓他們更直觀的了解危險及求救方法。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感十足,對活動的內容很感興趣,但我覺得活動的形式還應該再豐富些,力求與各個領域相結合,可以適當的配上瑯瑯上口的兒歌、形象有趣的謎語等,來喚起幼兒對自我保護方面知識的了解欲望,效果會更好。
在幼兒進行思考過程中,我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幼兒角度進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得到滿足。
【我會保護自己教案】相關文章:
《我會自己睡覺》幼兒園大班教案03-31
幼兒園小班《我會自己吃飯》教案03-17
幼兒園大班《我會自己睡》教案01-12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會自己吃飯》09-03
保護自己幼兒園教案11-25
《我會自己吃飯》幼兒園教案(精選9篇)09-07
幼兒園大班教案:保護自己07-01
幼兒園教案《如何保護自己》06-09
環保,保護自己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