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美術活動:陽光下的樹林
目標:通過觀察、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系,并能嘗試用水粉表現陽光下的樹林,初步積累寫生經驗,美術活動:陽光下的樹林-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重點:表現陽光下的樹林
難點:理解近的物體清晰,遠的物體模糊,能初步表現。
準備:
1.各種樹模板(清晰和模糊兩種)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過程:
一.觀察:感知各種樹,初步感知物體遠近關系。
師:你們看見了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二.擺放:理解遠近關系。
1.實物擺放BR P/P(1)師:這里有許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為什么?
(2)幼兒分組擺放,教案《美術活動:陽光下的樹林-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晰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后面。
2.皺紙表現樹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么多顏色呀,那么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2)師生共同撒皺紙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強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三.自由創作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后?還有些什么?
這些樹可以用什么筆觸來畫?
四.欣賞交流
師:誰的樹林最美?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在規定的圖形上添畫成不同的物體。
2、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彩筆畫紙投影儀圓形教具(特制)
(兩個圓形虛線處縫合,再在圓形的面上繪圖。教師演示時要快,像是變魔術,幼兒會很感興趣。)
活動過程:
1、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進入活動場地,以手形游戲導入課題,調動幼兒學習興趣。
2、以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激發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想象出于圓形相象的物體。
3、通過幼兒書空添畫和投影添畫,引導幼兒舉一反三,進行其它幾何圖形變通思維,構畫出與其相象的物體,激發幼兒繪畫欲望。
4、與孫悟空比本領的形式,進行繪畫作業。
5、講評,展示優秀作品。
結束部分:
我們帶著自己的作品與孫悟空去比賽。
活動延伸:
利用各種幾何圖形,進行組合添畫。
詳細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好!聽說你們上午學了一個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你們還會跳嗎?我們一起跳起來好嗎?(進入活動室)
2、小朋友跳的真好,洋娃娃和小熊跳的室什么舞啊?(圓圈舞)來,我們也來圍成圓圈坐下來玩個手指游戲好嗎?
手指游戲:教師:我的小手拍一拍,幼兒:(拍拍拍拍拍)
我的小手碰一碰,(碰碰碰碰碰)
我的小手握一握,(握握握握握)
我的小手敲一敲,(敲敲敲敲敲)
我的小手做三角,(做做做三角)
我的小手做個圓,(做做做個圓)
3、小朋友,誰的小手做的圓好啊,比一比誰的圓?(幼兒相互比手)
看,我的圓好嗎?(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教具)
4、你們可不要小看這個圓形,它可是一個寶圓啊,知道是誰送給我的嗎?告訴你們吧!昨天晚上我夢到孫悟空,孫悟空的本領可大啦,他七十二變,還教了我幾招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啊?大家跟我一起喊123,這個圓就會變的,準備好!(齊)123,(教師翻動教具)這是什么?(是西瓜),你們怎么看出來是西瓜的?(有瓜紋啊,綠綠的)(齊)123變,又變成什么了?(小娃娃),在圓形的圖面上添上眼嘴頭發就變成了娃娃頭,真有趣啊!(齊)123變,這是大家最喜歡的足球,這也是圓形變的,上面有黑白格子,成為大家喜歡的足球!
5、我只跟孫悟空學了這幾招變法,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圓形還能變出什么物體來呢?
幼兒想象,回答。示范繪畫,在投影儀上展示。
6、剛才小朋友在圓形上添畫了幾筆就變出了不同的物體形象,真是有趣,我發現小朋友很聰明,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們,除了圓形可以變,還有什么幾何圖形可以變呢?(長方形可以變成……三角形可以變成……梯形可以變成……)
7、小朋友說出了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可以變出好多的物體形象來,真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我相信大家團結起來用聰明的智慧,靈巧的小手,在不同的圖形上添畫出不同的物體形象,肯定會超過孫悟空的本領的!你們有沒有信心和孫悟空進行一次比賽啊?
8、每個小朋友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在不同的圖形上添畫吧!(放輕音樂作畫)幼兒畫完一幅,交一幅,教師巡回指導。
9、作品展示:大家快來啊,我們來看看大家的作品吧!(在投影機上,投放幼兒的作品)
10、總結:小朋友用聰明的智慧,靈巧的小手在不同的圖形上添畫幾筆就變出了不同的物體形象了,真棒,而且種類多多,我看到小朋友這些作品肯定能超過孫悟空的本領!(播放汽車的聲音)聽,是旅游車來了,我們坐上旅游車去花果山與孫悟空比本領去嘍!!(隨著音樂下場)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
1.運用了幼兒感興趣的泡泡機 ,增加了師幼之間的互動,引起了幼兒興趣。
2.活動難度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
3.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
4.在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再稍加一點難度。
小百科:圓形,在一個平面內,一動點以一定點為中心,以一定長度為距離旋轉一周所形成的封閉曲線叫做圓。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喜歡參加水粉畫美術活動,感受用水粉作畫帶來的樂趣。
2 能遷移生活經驗,運用相似聯想描畫秋天。
3 能用黑色的線條進行創作,大膽發揮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1 教具和學具的準備:白色土布5米,海綿墊子兩塊(拼在一起和白色土布大小相似,課前大面積潑上橙色、藍色、黃色、紅色、綠色等,海綿潑色之后將白色土布覆蓋在上面),鞋套每人一雙(課前穿上),一次性桌布、排筆各若干。水粉顏料,丙烯顏料,香水。
2 樂曲三首:《世紀秋雨》《郊游》《森林狂想曲》。
3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感受過秋天的季節特征,學過有關秋天的兒歌或詩句、歌曲等:有畫水粉畫的前期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欣賞、感受
(一)欣賞樂曲,描述感受
1 幼兒欣賞歌曲《世紀秋雨》,感受秋天的季節特征。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關于秋天的音樂請大家一起欣賞,你們仔細聽聽音樂里的秋天是什么樣的?你們聽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2 請幼兒閉上眼睛完整地傾聽一遍音樂。(在幼兒欣賞音樂時教師噴一點桂花香水)
3 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
師:音樂中你們聽到了什么?(流水聲、小鳥叫聲等)
師:秋天,小河里有什么動物在玩呢?(小魚、烏龜、螃蟹,教師講解一下螃蟹的樣子)
師:秋天里還有什么動物飛到南方去過冬?
教師小結:秋天來了。小河的水潺潺地流動著,小魚、小烏龜在水里快活地游戲著,就連四處橫行的螃蟹也從河里跑出來找小魚、小烏龜玩,天空中有一群排著“人”字形的大雁往南飛,飛到暖和的南方去過冬。
師:你們還聞到了什么?(桂花香)
師:秋天還有哪些花開呢?
師:秋天也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有哪些水果是我們秋天才能吃到的呢?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呢? (二)說說秋天的詩、秋天的歌、秋天的舞
師:有誰能說說關于秋天水果的兒歌或者詩歌。如兒歌《秋的畫報》: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棗,金燦燦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風娃娃鉆進樹林,在翻著秋的畫報。詩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何老師前段時間吃了一種食物(做動作)。對了,就是螃蟹。秋天有一句話——橘黃蟹肥。
教師小結:原來秋天是這么美好!有香氣撲鼻的桂花,各種顏色的菊花,還有各種顏色的水果和好吃的螃蟹。說到這我還想問問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描寫秋天的歌曲啊?你們可以唱一唱、跳一跳嗎?(幼兒邊唱邊跳《秋天多么美》)
師:啊,跳得好極了!我也想跳了,我想邀請你們和我一塊在這塊布上跳。你們愿意嗎?
二、基本部分:舞蹈后聯想作畫
(一)彩色足跡
1 播放音樂《郊游》,師生一起在棉布上隨音樂“舞蹈”,棉布上留下了彩色足跡。
2 舞蹈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指導幼兒。觀察踩踏出來的色塊。
師:你們看。白布現在有什么變化沒有?
師:有哪些顏色呢?(紅色、綠色、藍色、橙色、黃色——五顏六色)
(二)豐富感受,展開相似聯想
1 展開相似聯想。
教師根據畫面提問,引導幼兒展開相似聯想。
哪一塊是橙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橙色的呢?
哪一塊是藍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藍色的呢?
哪一塊是黃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黃色的呢?
哪一塊是紅色?——秋天里什么東西是紅色的呢?
2 教師提出作畫的要求。
幼兒根據棉布上的足跡進一步展開相似聯想。
師:啊,我終于明白了,秋天有這么多漂亮的顏色。我們把剛才說的都畫下來好嗎?
師:今天我們畫畫用丙烯顏料還有小排筆,你們是第一次用,老師有個要求你們可要聽好了。用小排筆沾上顏料之后,要在杯子的旁邊舔一舔、刮一刮,然后再開始畫。 3 幼兒自由作畫。 活動要求:幼兒先想一想棉布上的舞蹈足跡像什么,然后用黑色的丙烯顏料,在印有足跡的棉布上進行相似聯想勾畫或添畫秋天的景象。
教師指導:鼓勵幼兒根據足跡的形狀,大膽地進行相似聯想并用黑色線條勾畫,再說出自己所畫的秋天。
三、結束部分:相互評價,體驗成功
教師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并評價。
1 幼兒相互評價作品,說說自己最喜歡作品的哪個部分?為什么?
2 教師評價總結。如“我今天非常高興,我喜歡黃顏色的這一塊,因為小朋友把它想象成××,線條很流暢,構圖也很美。我還喜歡藍色的這一塊……”
3 師: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湖州是太湖邊上有名的“魚米之鄉”,讓幼兒能夠了解家鄉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漁民伯伯是如何捕魚的?新鮮的魚兒是從何而來的?而且,平時在學校期間,我發現幼兒也很喜歡飼養一些小魚等水生動物,我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橫線、豎線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膽編制自己喜歡的
網,注意線與線之間的疏密;
2、 能繪畫出幾種基本的網狀圖形;
活動準備:
自制圖片 宣紙 毛筆 顏料
活動過程:
一、 教師做小魚游動作,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配樂)
二、 出示圖畫
1、 師:(1)從前有個捕魚人,他非常厲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魚。看!(出示圖片)他為什么他能抓到這么多的魚呢?(捕魚人用網抓魚)這些魚能不能從網里跑出來?為什么?他的網怎么織的?怎么樣的?(觀察網的特點,認識橫豎線交叉的編織方法)為什么能牢牢網住魚不會跑掉呢?(注意觀察網眼的疏密)
2、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張圖上,有沒有發現魚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條魚跑得出來,說明編織時注意控制網眼大小)
3、 教師補畫
三、 顏色匹配
1、 師:這個捕魚人很聰明,你們看看他是用什么顏色的線織網的?那他捕到的魚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他要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顏色”,這樣魚不容易辨別)
2、 教師出示藍色魚示范
四、 創編魚網
1、 師:除了這樣的編織方法編網,還可以怎么編?你還見過其他的網嗎?是怎么樣的?
2、 嘗試讓若干幼兒講述、表現創編的魚網
3、 幼兒操作練習編網
師:現在請你們也做一個小小捕魚能手,去編織一張和別人不同的魚網,看誰捕的最多最能干!出發!
五、 評價活動
1、 展示幼兒作品
師:捕魚人都很累了,我們現在來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豐收?有沒有都網住魚呢?(觀察幼兒編織的網有沒有注意疏密和顏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編織方法的網)你覺得誰的網編織的最好?
2、 戲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也大豐收了,抓了這么多的魚,我們拿回去吃魚大餐吧~!好嗎?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表現人體各部分的結構關系和發型、服裝的細節特點,鞏固畫正面人的技能。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加深幼兒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請配班老師配合上課。
2、帶花邊的紙或一次性紙餐盤若干、彩筆。
活動過程:
1、引出教師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班上有幾位老師?你們怎樣稱呼她們?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我們給老師畫張像,畫好后,送給老師好不好?
2、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特征。
教師:現在我們看看王老師的頭發是什么樣的?(長發、短發、直發、卷發、辮子等)衣服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式?衣服上有什么特點?
幼兒觀察、回答。
教師:我們看看王老師的胳膊在身體的什么部位?腿在身體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動的?再看臉上眼睛的位置等。
幼兒回答。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可以畫一位老師,也可以畫兩位老師。要把老師的頭發和服裝的詳細的特點畫出來,先畫頭,再畫身體,最后畫胳膊和腿,大家都很喜歡王老師,要把老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系和各部分的比例。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畫老師的側面。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來找一找,哪幾張畫畫的是王老師?哪幾張畫畫的是耿老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老師非常喜歡,這是我們教師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謝謝小朋友們。
活動延伸:開展照相館游戲,為顧客照像(畫像)。
小百科:老師又作教師、師長、導師等,是一種職業,古已有之,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有各種教育類型(如語文、數學等),班主任也為老師之一;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正確知識和指導,有能力的人。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6-13
《母與子》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12-10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燈籠》教案08-28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9-27
大班美術活動《我們的幼兒園》教案01-04
橋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1-04
《織網》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12-20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范文07-06
《蘋果》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