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匯編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xx幼兒園的小朋友,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房舍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2)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3)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幼兒園多美麗。
(4)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等好習慣。
(5)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一個生活在愛和美好的世界里。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提問:誰知道,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
2.知道自己是x x幼兒園的小朋友,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一認園名
參觀幼兒園大門,告訴幼兒門旁墻上金光閃閃的字是我們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x幼兒園”。
3.參觀幼兒園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1)走進大門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2)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提問:我們的幼兒園漂亮嗎?你最喜歡什么地方?
(3)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景物、房舍前坐坐、玩玩、談談、說說。
(4)念兒歌(小結):我們幼兒園,又大又漂亮;我們小朋友,人人都喜歡。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濕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觀察湯圓和動手操作能力。
4.讓幼兒了解元宵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花燈,布置活動室。
2.用濕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幼兒用肥皂洗凈雙手。
4.PPT。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
1、幼兒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幼兒討論:為什么現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幼兒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濕糯米粉。
2.討論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將每一段搓圓。
三、幼兒操作。
老師將濕糯米粉分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幼兒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臟。然后將幼兒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小百科:湯圓,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面包、面條等。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面、生面條,并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面、面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品嘗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與大班小朋友一起過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系,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布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并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為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重點學習字詞“靜悄悄”
“橫沖直撞”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走、坐姿、唱歌的習慣,萌發幼兒向好樣學習。
3、通過學習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里動物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圖片、視頻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理解兒歌內容。
1.
今天很多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來聽我們上課,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動畫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剛才都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出示圖片:小花貓、小螃蟹、小白鵝、大青蝦、百靈鳥、小烏鴉)2.
聽一聽,兒歌里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
(教師示范兒歌)3、請幼兒用“”
“”表示出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小花貓做的對?
(1)小花貓是怎么走路的呢?(輕輕的、沒有聲音)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靜悄悄”和老師讀一遍“靜悄悄”
,小花貓走路腳步輕輕靜悄悄!你們會靜悄悄走路嗎?請小朋友來走一走(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2)那小螃蟹又是怎樣走路的呢?(橫著走、小花貓揮舞著它的大鉗子橫著走)我們也也已也用一個詞來說“橫沖直撞”
,和老師讀一遍“橫沖直撞”那小螃蟹橫沖直撞走路好不好,(不好)不要學那小螃蟹橫沖直撞真糟糕。
(3)重復:走路要學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不要學那小螃蟹橫沖直撞真糟糕。
2、請幼兒用“”
“”表示出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小白鵝坐的對?
(1)誰來說一說小白鵝是怎么坐的。
(坐的很好、很端正、很直)那老師這樣坐對不對呢?(對)老師挺起了胸膛坐的很直,那小朋友一起來學學大白鵝坐,看誰學得好得,挺起了胸膛,精神好的。
(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2)那大青蝦又是怎樣坐的(坐的彎彎的,馱著背,彎著腰老師邊做動作)我們小朋友如果坐在小椅子上的時候像大青蝦一樣,那長大以后就會變成駝背,那能不能向大青蝦學習(不能)不要學那小螃蟹駝著背兒彎著腰。
(3)重復:坐著要學小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不要學那小螃蟹駝著背兒彎著腰。
3、那百靈鳥和小烏鴉是怎么唱歌的,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百靈鳥和烏鴉的聲音,讓幼兒判斷哪個聲音好聽?用“”
“”表示出。
(1)百靈鳥唱歌的聲音怎么樣?(好聽)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美妙,和老師讀一遍美妙!那我們唱歌的時候要學百靈鳥用美妙的聲音唱歌呀!
。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
(2)那剛才小烏鴉唱歌的聲音怎么樣!這種聲音好聽嗎?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亂叫,聲音很難。不要學那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叫!
(3)重復: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不要學那小烏鴉張開嘴巴哇哇叫!
二、學習兒歌1.
看圖,教師完整朗誦。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學好樣)完整的把兒歌的名字說一遍。
2.
看圖,教授兒歌。
你們想學念這首兒歌嗎?那小朋友輕輕的跟著老師一起來念兒歌吧!
3.
以比賽形式繼續激發幼兒學念兒歌的興趣。
三、活動延伸1、我們應該向兒歌里的誰學習呀!
(對我們走路要小花貓腳步輕輕靜悄悄。坐著要學大白鵝挺起胸膛精神好。唱歌要學百靈鳥迎著春風多美妙)。
2、我們班也有很多好樣我們學習,你們想想我們班上的那個小朋友學習、學習他的`什么好樣呢?(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校的好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的繪畫,說到底就是添畫和涂色。我班的幼兒在添畫和涂色這兩方面,基本上都能獨立完成。為了讓幼兒在自己原有繪畫的基礎上,能有更好的提高,我在這次繪畫活動:《小蝌蚪》中,嘗試讓幼兒去完成一幅簡單的成品畫,利用已學過的圓形和曲線,畫成一只小蝌蚪,再讓幼兒給小蝌蚪及水草涂顏色。在活動中,我會通過念兒歌,讓幼兒對小蝌蚪有初步的印象,引起幼兒對圖形的刺激。然后通過教師本身的演示,讓幼兒產生學畫的欲望。最后再讓幼兒自由在表現繪畫,從而激發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這就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些想法。
活動目標
1.認識曲線和圓形。
2.能大膽在進行繪畫。
3.激發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
⒈認識曲線和圓形。
⒉能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
活動過程
一、熱階段
教師:小朋友,老師請你們來猜一猜:是什么東西頭是圓圓的,黑黑的尾巴彎彎曲曲的,還跟著它們的媽媽,在水里游來游去呢?(小蝌蚪)
教師:噢,原來是小蝌蚪,我們學有一首兒歌,也叫《小蝌蚪》,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好嗎?
二、圖形刺激
⒈教師出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小蝌蚪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⒉教師示范圓形和曲線的畫法。
教師:小朋友,我們畫圓形小蝌蚪的頭時,要把它畫得圓圓的,最后兩頭線接在一起的,像個大餅一樣。
在畫曲線(小蝌蚪的尾巴)時,像畫波浪一樣,彎彎曲曲的。
三、創造表現
⒈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⒉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畫成小蝌蚪。
⒊在繪畫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并對畫得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肯定。
四、作品欣賞
⒈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什么。
⒉將幼兒作品布置在美工區域里,供幼兒欣賞。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繪畫活動《小蝌蚪》,我發現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是不錯的,他們能通過我的示范講解,認識了曲線和圓形,并學會了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從而表現出對小蝌蚪的熱愛。由于我的示范講解到位,孩子們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傳授的知識。而在孩子們的創造表現中,孩子們更是大膽地作畫。他們能根據老師的引導,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在畫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實現了大膽進行繪畫的活動目標。在繪畫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們出現的問題,并且能及時地給予糾正。總的來說,整個繪畫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表現還是挺令我滿意的。不過,在活動中,我還存在著一些不到之處,就是在活動中,我給幼兒說的機會有點少,沒能讓孩子們很好地去說,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這是我比較欠缺的。如果給我從新上過這個活動的話,我會給孩子們創設一個自由表達的一個環節,讓他們把自己想說的,想象到的都表達出來,我覺得那樣會更好一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獨立就餐的好習慣。
2、讓幼兒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體健康。
3、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餐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的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飯)請你們看看這些小朋友進餐的時候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呢?
2、教師:貝貝是怎么樣吃飯的呢?這樣好不好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說一說。)
小結:貝貝沒有自己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媽媽來喂,這樣是不對的哦,小朋友應該要養成自己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3、教師:亮亮吃飯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呢?這樣做對嗎?
小結:亮亮吃飯的時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勢不對,所以桌上總會灑出飯菜來。
4、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紅紅是怎樣吃飯的呢?她吃飯的時候對不對呢?
小結:紅紅坐得很端正,會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地,誰吃飯的習慣最好呢?誰做得最好,你們喜歡哪個小朋友呢?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好的進餐習慣,并教育幼兒應該向紅紅學習,自己吃飯,并且能夠坐得端正、吃得干凈。)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會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吃飯的時候是會和誰一樣呢?你們自己有沒有一個好的進餐習慣呢?
2、教師: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飯,一口菜,細嚼慢咽,安安靜靜,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教師進行示范,請個別幼兒進行練習操作。
三、教育幼兒在幼兒園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飯,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不吵鬧,要高高興興地吃飯,只有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壯,長得好!
四、學念兒歌《吃飯》
坐在小桌邊,寶寶學吃飯,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飯,一口菜,干干凈凈全吃完。
小百科:亦作“吃飯”。泛指生活或生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以頭碰頭的動作以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是朋友!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準備:
動物、娃娃等毛絨玩具若干水果玩具人手幾個.
活動過程:
1、以游戲引起幼兒學說:嘿,嘿,我們是朋友!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好聽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教師示范)誰出來了?我剛才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頭,親親臉!(教師拿毛絨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
(2)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請小客人出來。(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
(3)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2、引起幼兒愿意與同伴交往,以動作表示友好。
(1)這次小客人為什么不出來?(師假裝聽小客人說話)原來小客人希望有兩個好朋友去請他。兩個好朋友手拉手,碰碰頭,抱一抱,請小客人出來一起玩。
(2)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找個好朋友請客人拿水果禮物,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3、娃娃家游戲:給娃娃和動物寶寶吃水果,逗他們玩。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善與人交往這一現象我選擇了這節社會活動課,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將孩子自然引入主題,通過幫助小狗,讓孩子們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親相愛有好的,體會用動作表示友好的快樂。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了目標,以情境的方式出現激發了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也體現了《綱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兒為主,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的教學理念。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欣賞故事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豬八戒木偶或圖片。
2、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過程】
1、出示豬八戒木偶或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豬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提問:
(1)豬八戒開始是怎樣分西瓜的?最后有沒有這樣做?
(2)豬八戒是怎樣獨自一人吃掉一個大西瓜的?
(3)孫悟空是怎樣教訓他的?
(4)豬八戒做對了嗎?為什么?
3、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名稱、玩法、吃法。
(2)啟發幼兒與別人共同分享,體驗快樂。
教師:你有好看的書、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嗎?怎么辦?(與別人一塊玩、一塊吃)
(3)幼兒共同分享。
教師:你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開心嗎?為什么?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上下樓梯時靠右行走,有秩序。
2、初步建立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的意識。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每個幼兒右手心貼一個紅點;留4個紅點貼紙備用。
2、教師教學資源《上下樓,靠右走》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怎么到二樓的大廳里玩游戲呢?
師:我們都是沿著小腳丫上下樓的,有小腳丫的地方就是樓梯的右邊,我們用右手握住欄桿沿著樓梯的右邊上下樓梯。
師:瞧,你們的右手里都一個寶貝,我們帶著寶貝一起玩游戲嘍。
2、帶領幼兒玩游戲,幫助幼兒理解“右手”和“右邊”。
①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玩游戲。
點點紅,點點圓, (右手胸前伸出,手心向上,左手食指點紅點兩次)
點點藏在手里面。 (雙手握拳藏在背后)
點點點點在哪里? (雙手不動)
點點點點在右手。 (左手不動,右手向前伸出,手心向上打開)
② 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貼紅點的手會做些什么,知道是左手還是右手。
小結:貼紅點的手叫右手。右手會拿小勺吃飯,會端杯子喝水,還會拿畫筆畫畫。右手在身體的右邊。
3、播放教師教學資源《上下樓梯,靠右走》,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學習正確上樓、下樓。
提問:
樓梯上誰在上樓梯?誰在下樓?
媽媽和寶寶下樓時時靠哪邊走的?上樓的人是靠哪邊走的?
上樓、下樓的人在樓梯上是怎樣走的?為什么要這樣走?
小結:在樓梯上,上樓的人要靠右邊行走,下樓的人也要靠右邊行走。行走時,眼睛要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不擠,不玩耍。
4、帶領幼兒到樓梯上實地練習上樓、下樓。
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安全活動課很適合小班小朋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特別是教學活動第三個環節通過時地練習通過實地反復地練習,孩子們能夠掌握正確地上下樓梯的方法,但孩子是好動的,雖然知道正確的方法,在練習時還是有不扶扶手、蹦著下臺階、推前面小朋友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日常幼兒園活動中,還需多進行練習,并用故事、兒歌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逐步掌握更多正確地日常習慣,幫助孩子們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新年》小班社會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