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天氣的多變性,了解一些簡單的氣象標志和常識。
2、能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觀察、記錄、統計天氣。
3、對天氣變化感興趣,樂于觀察、探索。
4、初步了解天氣的小常識。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氣象的圖片和光碟。
2、課件、視頻、氣象標識卡、天氣統計表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記錄。
請幼兒記錄幾天的天氣。然后一起回顧前幾天的天氣記錄情況,做個比較,了解天氣的變化。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天氣呢?我們怎么樣才能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氣?(天氣預報)
二、觀看視頻請幼兒仔細觀看天氣預報,認識其中一些簡單的天氣符號。
提問幼兒: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除了天氣預報,我們還可以怎么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氣呢?
三、欣賞故事請幼兒欣賞故事《倒霉的小馬》,結合故事。
提問:晚上,小白馬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第二天是一個大熱天呢?天空周圍很紅很紅會怎么樣?太陽四周圍了一個圓圈,天氣會發生什么變化?同時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其中所描述的天氣變化現象及征兆。
四、交流、討論引導幼兒。
討論:小動物會怎樣預測天氣呢?(螞蟻搬家、燕子低飛、魚兒浮出水面吸氣)。在天氣變化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玩游戲,聽聲音出示氣象標志,鞏固認識氣象標志。
五、分組操作。
幼兒分成三組,。(三位老師每人負責一組)統計不同地區二月份的天氣情況,幼兒間互相合作統計出晴天、陰天、雨天各多少?做一個比較,進一步感知天氣的多變性。
六、分享、交流。
檢查每組幼兒的統計情況,總結出本月以什么天氣為主。
小百科:天氣是指某一個地區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而天氣現象則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即某瞬時內大氣中各種氣象要素(如氣溫、氣壓、濕度、風、云、霧、雨、閃、雪、霜、雷、雹、霾等)空間分布的綜合表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欣賞、觀察風箏,激發幼兒制作風箏的欲望,學習風箏的簡單制作方法。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風箏。
2、風箏會現場的錄像。
3、錄音機、錄音帶。
4、教師制作的風箏作品一個
5、制作風箏的材料(楟稈、不同形狀的紙、彩帶)若干、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猜謎語引出風箏
引導語: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
謎語:
天上一只鳥,用線拴的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
(風箏)
小朋友見過風箏嗎?見過什么樣的風箏?請為小朋友描述一下它的樣子。
(二)基本過程:
欣賞、觀察風箏,了解風箏的基本制作過程。
引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風箏,想請小朋友欣賞一下,看看哪些是你們見過的,哪些是你們沒見過的,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幼兒欣賞)你最喜歡哪一個?請把它拿過來。
提問:
1、你為什么喜歡這個風箏?
2、你知道這么漂亮的風箏是怎樣做成的嗎?(引導幼兒發現風箏的對稱美)
(三)看錄像,激發幼兒制作風箏的愿望。
引導語:小朋友這么聰明,表現的真棒,老師要獎勵你們一件禮物,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在給你們禮物之前我要先考考你們,你們知道風箏會是哪一天嗎?聞名世界的風箏之都是哪里呢?每年的4月20日全世界的風箏愛好者都會來濰坊參加國際風箏節,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就是風箏會現場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的看一看。(放錄像)提問:錄像里有什么樣的風箏?看完錄像你有什么感受嗎?
(四)嘗試制作風箏,體驗合作的愉快。
引導語:再過幾天就是今年的風箏會了,你想不想也制做一個美麗的風箏去濰坊參加風箏會呢?那么你想制作一個什么樣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新)那還等什么?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小朋友盡量制作,如果你覺得自己制作有困難可以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制作,制作完畢以后,請將垃圾收到小盆里。(幼兒動手操作)在制作的過程中,放輕緩、優美的音樂。
(五)展示、欣賞作品。
引導語:小朋友,請將你們制作的風箏帶過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制作的是什么風箏,是怎樣制作的?咱們來個風箏展示表演吧。
(六)結束部分:
引導語:小朋友制作的風箏這么漂亮,我們趕快到外面放飛一下,練習練習,過幾天在風箏會上大顯身手。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指出:活動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開展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這不孩子們對今天的活動表現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討論選用材料時他們的奇思妙想讓我震驚。還有在制作過程中他們敢于嘗試利用自己的方法及材料進行制作,極大的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還有在作品展示時,孩子們大膽的講述自己的風箏。在這自然的環境中為孩子們營造愿意表達的氛圍,使他們輕松的表達自己的心聲。幾個人一起制作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2.培養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正確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筷子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里有一盤沙,我想知道有多少沙,你們有什么辦法嗎?
2.幼兒第一次糧沙并進行統計記錄。
(1)怎樣讓別人知道這堆沙有多少呢?(記錄)
(2)出示統計表格并觀察:這是一張統計表,橫排的格子里畫上你使用的工具,豎排的格子里記錄你使用這個工具量沙的次數。
(3)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則(滿杯后用工具刮平)
(4)幼兒操作
(5)引導觀察數據,表揚會想辦法記錄的小朋友。
3.幼兒第二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會怎么樣?
(2)幼兒操作
(3)統計數據
(4)幼兒通過觀察數據得出:運的次數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據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少,小工具運的次數多。
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桶來量沙,量的結果又會怎么樣?讓我們帶著沙到教室試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獲得現實生活中仿生現象的有關經驗。
2、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引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
活動準備
1、小鋸子一把。
2、匹配圖片8幅:鳥、飛機;鴨、小船;魚、潛水艇;蝙蝠、雷達。
3、課件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引發幼兒興趣,引出主題,引導幼兒了解《魯班造鋸》的故事。
1、出示鋸子。
提問:你們見過這種工具嗎?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教師:"那你們知道這個鋸子最早是由誰發明的嗎?
它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魯班發明的。
3、教師生動地講述故事《魯班造鋸》。
(1)魯班怎么會想到把鋸子做成這種摸樣的?
(2)以前沒有鋸子的時候,人們砍樹怎么樣?有了鋸子以后有什么不同?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師:魯班受到茅草的啟發,發明了比茅草更加鋒利的鋸子。事實上,我們今天見到的飛機、船、潛水艇、雷達也是受大自然中一些動物或植物的啟發才制造出來的。
1、出示匹配圖片,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并連線匹配。
師:看,老師給每一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操作卡片,請你們互相商量一下,
這些東西是根據旁邊的什么發明出來的,然后用連線的方式記錄下來,聽清楚了嗎?
2、探討操作結果。
(1)師:都完成了嗎?你們為小鳥連上了什么發明?為什么?
小結:人們根據小鳥翅膀會飛的特點,制造出了有翅膀的飛機,乘上飛機我們可以怎么樣呀?
(2)這是什么動物?有什么本領?人們會發明什么?為什么?
師小結:人們根據鴨子浮在水上游泳的特點,發明了水上的交通工具----船、
(3)師:蝙蝠有什么本領?所以人們發明了什么?
小結:蝙蝠的視力很差,但是它的身上會發出一種奇特的超聲波,這種超聲波遇到前方的障礙物會迅速的反射回來,蝙蝠聽到反射回來的回聲,能確定障礙物的位置和大小,進行有效的躲避和追捕。科學家就根據這種超聲波發明了雷達、雷達的作用和眼睛一樣,不管在黑夜或白天,都能夠探測到遠距離的目標、現在我們的氣象中心就安裝了雷達,讓我們可以預知明天、后天甚至大后天的天氣情況,非常的方便。
(4)這是什么?潛水艇有什么用?它是根據哪個小動物發明的?為什么?
小結:人們根據小魚潛水的本領發明了潛水艇、
教師總結: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鳥會飛,鴨會游,蝙蝠會使用超聲波,魚兒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們仿照它們的特點,制造出了對我們人類非常有用的飛機、船、雷達和潛水艇。小朋友,你們都連對了嗎?
三、通過競猜游戲,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引起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接下來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名字叫"猜猜猜"。
請你們看著圖片猜一猜它是受哪種動物的啟發而發明的?準備好了嗎?
師:這是什么?漁網。它可以用來干什么?科學家怎么會發明的呢?(蜘蛛網)。
師:這是什么?母子雨衣(袋鼠)。
師:這是什么動物?看見小青蛙人們會發明什么呢?(腳蹼)。有了腳蹼,潛水員游泳游的怎么樣呀?
師:這是什么?迷彩服。穿著迷彩服有什么用?它是根據什么發明的?(動物保護色)。
師:這是什么?電鼻子。它有什么用?(獵狗)。
教師總結:科學家真聰明,發明出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東西。你們也想做個"小小發明家"嗎?那好!
請你們平時多去觀察周圍事物,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模仿這種特點能發明什么有用的東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趕快來告訴老師,好嗎?
附:魯班造鋸
古時候,有個聰明人叫魯班。不但會蓋房子,會造橋,還會制造工具。
有一次,魯班要建造一座大宮殿,他和徒弟們帶著斧頭去南山伐木。用斧頭砍樹,又累又慢,砍了十幾天,木料還是遠遠不夠,魯班心里十分著急。
這天,魯班去一個險峻的山上尋找木材,正艱難地走著,忽然手指被茅草劃了一下,鮮血直流。魯班想:小小的茅草為什么這么厲害?他忘記了疼痛,聚精會神地研究起茅草來。他發現,茅草邊緣上長著又密又鋒利的細齒,他用小細齒在手背上劃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這使魯班高興得跳了起來,他想,要是在鐵條上打出細齒,不就可以鋸樹了嗎?他馬上去找鐵匠幫忙,打了許多帶細齒的鐵條,作成了鋸子、用這些鋸子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不久,木料就備齊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走跑交替、跳躍的能力,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2、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和動作的靈敏性,提高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探索、發現生活中解放軍的特征。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走跑交替及跳躍,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黃、銀、綠色的塑料圈每人四個。
2、黃、銀、綠色小旗各一面。
3、鼓一面。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興趣。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解放軍嗎?你們想當解放軍嗎?
二、活動熱身。師:戰士們,現在我們要去訓練場操練了,準備好了沒有?(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隊列整合和熱身運動。
三、基本部分。
(一)、熟悉鼓聲,練習基本動作,初步練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1、幼兒熟悉鼓聲。師:解放軍在打仗的時候都會聽信號行動,今天我這里有幾種信號請你們來聽一聽?師:請問你們聽到了幾種?如果用走、跑、跳這三種動作來表示,你覺得用哪一種動作表示哪一種聲音更合適呢?
2、聽信號做動作。幼兒根據不同的鼓聲信號練習三種動作:慢慢敲——走。快速敲——跑,敲鼓邊——跳。
(二)走跑交替、跳躍練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
1、出示四種不同顏色的圓圈,增加顏色為第二種信號。師:現在當信號停止的時候,我會舉起手中的信號旗,我舉起什么顏色的旗子就請你快速的跳入相應顏色的圓圈占領那塊陣地,明白了嗎?
2、增加信號旗顏色的種類。師:現在當信號停止的時候,我會舉起兩種(三種、四種)顏色的信號旗,請你想一想你要怎樣才能同時占領這兩個顏色的陣地!
3、訓練結束收拾訓練場地。
(三)集體游戲——炸碉堡戰士們全體集合!馬上執行司令部的命令進行軍事戰斗!
1、戰略部署分兩隊同時向敵人進攻。
2、進行軍事戰斗
①過橋
②過電網
③過雷區:幼兒分為兩組,以老師出示的信號旗的顏色為信號分組前進,信號旗的顏色種類不斷變化,幼兒要根據信號旗的顏色向前跳入相應顏色的圓圈才能安全度過雷區,踩錯顏色的幼兒將被視為踩到地雷受傷不能參加戰斗。此環節顏色種類和幼兒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并且整個過程都是在行進中完成,因此,這個環節不僅鞏固了前面的知識,又為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聽信號做相應動作的難度。活動的重難點在這個環節得到了突破。
④炸碉堡,攻陷陣地,奪旗歡呼。幼兒勝利的急昂的情緒得到抒發和釋放。
3、結束部分戰斗結束,幼兒跟著情緒歡快的音樂勝利回營(退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一場春雨“沙沙沙”的濕潤了整個大地。小朋友們歡呼著大喊著“下雨啦,下雨啦;”
有的小朋友大聲的念著我教的兒歌:“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水里看不見;” 有的睜大眼睛好奇地問我:“老師,小雨點到那里去啦?”為了滿足小朋友的求知欲望,我特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此活動中感受到春雨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從而讓幼兒明發感受美及表現美的情趣。
2、豐富幼兒的詞語,學習用“有的。有的。”說一段簡單的話,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說話水平。
3、培養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詞語;難點: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活動準備
木偶臺、四幅圖片、錄音機、磁帶、投影機、(小雨點、花、草、樹、小動物等等頭飾)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欣賞詩歌。
(1)、播放下雨時的聲音,導入課題。
(2)、引導幼兒邊看表演邊完整地欣賞詩歌。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詩歌,幫助幼兒感受下雨時的優美意境及回答老師提出的各個問題。
3、擴展幼兒思維,“小雨點到底跑到那里去啦?”
4、幼兒帶上頭飾,進行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這首詩歌是以擬人的手法描述下雨時的優美意境,小雨點就像是小朋友們的好伙伴。此活動能夠針對小朋友學習語言的特點讓小朋友在聽、說、看、做中欣賞、感受雨天的美,使小朋友的思維得到鍛煉,從而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不斷的探索,發現圓圈的不同玩法,培養學前班的創新能力、想象力。
2、學習雙腳分合跳的方法和技巧。
3、通過競賽游戲,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雙腳分連續跳。
2、幼兒雙腳合連續跳。
3、幼兒雙腳分合連續跳。
活動準備
1、圓圈每人一個。
2、自制花每人一朵,花瓶四個,拱形四個。
3、了解圓圈的多種不同玩法。
活動過程
本次體育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1、開始環節—————基本隊列練習、熱身活動;
2、基本環節—————談話激發學前班孩子們興趣、個人玩圓圈、合作玩圓圈、學習雙腳分跳、雙腳合跳、雙腳分合跳、游戲競賽、教師小結;
3、結束環節—————收拾器材、放松活動。
1、首先在開始環節中,運用隊列隊形練習形式,做熱身操活動,使學前班孩子們有準備地從相對安靜狀態逐步過渡到運動狀態,身心得到充分舒展,為后面活動作好鋪墊。
2、其次在基本環節中,教師運用談話方式導入激發學前班孩子們的興趣,通過學前班孩子們個人玩圓圈、合作玩圓圈導出本節課的重點。
1、幼兒雙腳分連續跳:
2、幼兒雙腳合連續跳:
3、幼兒雙腳分合連續跳。
然后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學前班孩子們的個人練習、分組練習、集體練習等雙腳分合跳,使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輕松、愉快的練習中正確地掌握雙腳分合跳的方法,使使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解決。最后是競賽游戲“插花”,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把本次活動推向**,游戲過程中以廢舊物品制作的花為主要目的,通過讓學前班孩子們用“插花”布置教室的環境激發學習的興趣,然后到花圃里取花需要用雙腳分合跳的方法到達山洞———鉆過山洞———原路返回,鞏固了學前班孩子們雙腳分合連續跳的能力。通過教師的講評,讓幼兒學前班孩子們明白了不怕吃苦,團結合作,善于思考,積極參與活動的學前班孩子們才是最棒的。
3、最后在結束環節中小組長收拾場地,學前班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音樂中,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才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學前班孩子們好學多問,學習能力有了顯著明顯的提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并顯示出明顯的個體差異。他們的身體狀況與中班幼兒相比有了明顯的不同,精力非常的旺盛,爆發能力很強,對體育活動充滿了興趣,喜愛游戲,喜歡上體育游戲課,體育游戲活動水平已經很高。
整個體育游戲活動的設計中,我遵循了平穩———上升——下降,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幼兒人體的生理機能和活動量,在體育活動中,還會出現許多不可預料的情況,需要老師的機智應變和學前班孩子們的積極地面對和應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發現問題并大膽提出問題。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幼兒初步了解磁鐵吸鐵的特性。
3、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
活動準備:
1、各種形式的磁鐵 。2、回形針、鑰匙、紙片、雪花積木、硬幣、螺絲、塑料玩具、圖釘等物品。 3、記錄單活動過程:
1、教師在活動區投放材料:磁鐵、小鐵片、曲別針、積木、插塑,讓孩子們游戲。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有魔力的玩具,想玩嗎?
教師出各種形狀的磁鐵,引導幼兒觀察磁鐵的形狀、顏色。
并提出問題:想知道它有什么魔力嗎?請小朋友把它放到玩具框里試一試,玩一玩。
2、幼兒在玩中發現問題--磁鐵上吸附了東西的現象。
提出來問題:你發現了什么?那么磁鐵都能吸什么?
3、 讓幼兒猜想結果,并為各組幼兒準備記錄單,讓幼兒把他們的猜想畫在記錄單中。
4、幼兒按照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看看自己猜想的現象是否發生了?
5、再次試驗、并填寫記錄單。
6、幼兒把自己試驗的結果統計出來,得出結論:不能吸積木,只能吸鐵制品。(幼兒把自己的結論與大家交流分享)
7、了解磁鐵的作用
1、教師出示沒有魚鉤(有磁鐵)的釣魚竿,示范釣魚,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能釣上魚?
2、)動腦筋、想辦法。
老奶奶縫衣服時,一不小心針掉在地上,老奶奶找來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著急,請小朋友想辦法?
3、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里用到磁鐵(文具盒、錢夾、媽媽的包、冰箱門…….)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Safety教案03-22
幼兒園大班燈教案03-29
傳球幼兒園大班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教案《皮膚》04-01
《換牙了》幼兒園大班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