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4、能遵守規則玩游戲。
活動重點:了解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
活動難點: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月亮船》、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1)播放故事錄音片段(蒲公英的哭聲)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誰在哭啊?”
2、閱讀圖書感受內容:
(1)幼兒閱讀圖書。
——“蒲公英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誰?”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呢?”
3、閱讀理解內容:
(1)幼兒自主閱讀后發表自己的想法:
——“你們在圖書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個?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誰幫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賞: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講述故事。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你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有些什么美麗的景物呢?”
(3)師幼共同小結,共同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反思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習欲望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蒲公英圖片,設置情境,猜測蒲公英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傷心難過的心情,讓幼兒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擔心,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激發幼兒幫助蒲公英的愿望。懸念的討論,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同時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二、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 整個活動中,我采用的是一種視、聽、講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注重提問的啟發性、開放性與各問題彼此之間的銜接,對于孩子的回應給予積極的應答,及時整理幼兒的回答予以適當地提升,組織幼兒討論、與教師交流,幫助幼兒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小朋友們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來。”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帶而過。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經驗,換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會怎樣?自然而然地讓幼兒體驗到迷路的那種害怕、緊張、難過的心情,進而感受到蒲公英的無助和傷心,然后再自然地導入接下來的故事。在最后環節,讓幼兒說說自己祖國有什么美麗景色,孩子們經驗不足,回應很平淡,只有幾個孩子知道一些景點。如果改為請孩子們談談自己家鄉有哪些美景,對他們而言,家鄉才是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應該選擇幼兒會說,有話說的話題。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3、萌發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會做好小弟弟小妹妹的好榜樣。
重點、難點
1、重點: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會做很多的事情。
2、難點: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小班新生剛入園時的哭鬧圖片或視頻資料。
2、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并交流
1、教師:“我們現在都長大了,是大班小朋友了,你覺得在幼兒園里(大班、中班、小班)誰可以做大哥哥大姐姐?”(是我們大班小朋友)
2、交流:那我們做大哥哥大姐姐的會做那些事情
二、出示小班小朋友的圖片或是視頻
1、欣賞圖片
2、提問:在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小班的新生哭著不肯上學)
那我們作為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可以怎樣區幫助他們呢?
三、學習詩歌
1、欣賞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前半段
2、教師:“詩歌中的小朋友他是怎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請你用詩歌中話來回答。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圖片朗誦詩歌的對老師說了什么?(老師,老師你別夸我,這都是應該的)
5、討論:為什么他能夠幫前半段。
4、學習詩歌的后半段
提問:在幫助了小弟弟小妹妹之后,他又助小弟弟小妹妹做這些事情,而且還不用老師夸獎?
6、完整看圖朗誦詩歌
四、遷移經驗
1、教師:“詩歌中的這問大班小朋友會這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那我們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會怎樣來幫助我們幼兒園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2、幼兒討論交流。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猜想、講述紅帽子的多種用途。
2、樂意幫助朋友,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紅色的鳥窩》、故事。
2、蜂、蝴蝶、鼴鼠、貓、兔、山雀頭飾、紅帽子
活動實施:
1、提問引出話題。
教師:如果你有一件心愛的玩具,大家都喜歡,想借來玩一玩,你會怎么辦?
2、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有一個叫丹丹的小朋友她有一頂漂亮的紅帽子,但別人向她借的時候,她會怎么不能做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
(1)傾聽故事。
教師:哪些動物向丹丹借了紅帽子?他們用紅帽子來干什么?
(2)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教師:蜜蜂和蝴蝶用紅帽子干什么?
鼴鼠用紅帽子干什么?
貓用紅帽子干什么?
兔子用紅帽子干什么?
山雀用紅帽子干什么?
丹丹將帽子借給別人,心情怎樣?為什么?
3、表演故事。
(1)自愿結伴,分配角色,選擇頭飾。
(2)合作表演故事。
4、創編故事。
教師:還有誰會向丹丹借紅帽子?他們用紅帽子來干什么?
(1)四人一組想一想、編一編,講一講。
(2)每組選一個代表將編好的故事講聽。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學習故事《小蘑菇有朋友啦》,理解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小朋友。
2、豐富詞匯:孤零零、高興、傷心、朋友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頭飾(蝴蝶、蜜蜂、螞蟻、花、蘑菇)、詞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拍手歌》組織幼兒坐好。
師生相互問好!
二、導入
1、教師以KITTY貓身份出示,為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好聽的故事。“HELLO,小朋友們好,我是誰呀?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好禮物——好聽的故事,想聽嗎?”
三、新授
1、教師操作課件,幼兒聽故事一遍。“那今天我們來聽聽這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但是在聽故事之前我有要求,要求小朋友們聽的時候認真的聽,并且告訴我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都有誰?”幼兒聽完故事后回答。
2、出示掛圖及卡片,邊出示邊講故事。
“天氣棒極了,森林里可熱鬧了……可是有一只蘑菇卻(孤零零)的站在那里,這時爬來了一只小螞蟻……”
提問:
A.蘑菇看到小螞蟻,小蜜蜂,小蝴蝶都對他們說了些什么?那他們同意了嗎?小螞蟻怎么說的?小蜜蜂和蝴蝶又怎么說?
B.過一會下雨了,蜜蜂和蝴蝶找花避雨,花同意了嗎?花為什么不同意?
C.小蘑菇是怎么對蜜蜂和蝴蝶說的?那螞蟻呢?
3、引出詞匯
“噓!蘑菇寶寶有小秘密要告訴小朋友,想不想聽?可是這些秘密都藏在這幾個問題里,小朋友有沒有信心揭開這些秘密?”當幼兒回答對問題里的詞匯后就出示詞卡教幼兒理解,讀。
提問:
A.小朋友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沒有家人會覺得怎樣?那小蘑菇呢?小朋友在什么時候覺得孤零零?(引出孤零零)
B.小朋友你家里有沒有養小動物?那如果家里的小動物生病了你會怎樣?(傷心)
C.當你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你會覺得心里怎樣?(高興)你有什么高興的事情給我們一起分享?
D.你告訴我你的好朋友是誰?(朋友)
4、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學習小蘑菇。
5、課中操
6、情景表演
“今天小朋友們玩得可開心了,我也來變個魔術送給小朋友們一些禮物,看我魔術變變變!哇,這么漂亮的禮物小朋友們快戴上。”
幼兒戴頭飾根據故事內容表演這個故事。
四、游戲:找朋友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小心觸電"、"禁止煙火"、"綠色食品"、"施工重地"等安全標志,清楚、連貫地講述其含義。
2、擴展認識社會事物的興趣,有安全意識,能遵守社會規范。
3、培養幼兒清楚、完整、連貫的獨白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將"小心觸電"、"禁止煙火"等安全標志貼到硬紙板上,制成一個大轉盤。
2、畫有高壓電線、加油站、蔬菜站、水果店、倉庫、施工區的大掛圖。
3、與大掛圖內容相關的各種標志若干。
4、常見的安全標志若干。
活動過程: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教師用兒歌引出活動內容,"開心大轉盤,一搖它就轉,轉轉轉,大家仔細看。"
2、運用已有的經驗講述
(1)教師將轉盤的指針指向"小心觸電"的標志。
"你知道這個標志的名字嗎?""它告訴人們什么?""經常在什么地方看到它?""為什么會有這個標志?"
(2)請一名幼兒將指針指向"禁止煙火"的標志。
"標識上有什么?""這條紅色的斜線表示什么?""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到過它?""它告訴人們什么?"
(3)再請一名幼兒將指針指向"綠色食品"的標志。
"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見過這個標志?""它的名字叫什么?""它告訴我們有這種標志的食品在種植和加工過程中,不噴農藥,不加添加劑,是對我們的身體無害無污染的食品。"
(4)教師轉動大轉盤,指針指向"施工重地",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標志的特點。
"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標志?""它告訴我們什么?"
3、引進新的講述經驗
(5)出示大掛圖,請幼兒根據畫面的內容,在合適的區域貼上"小心觸電""禁止煙火"等安全標志。并向其他幼兒講述這樣做的原因。
4、鞏固和遷移新的講述經驗請幼兒為班級或幼兒園、家庭設計一個安全標志,并講述其含義。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的主要內容,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
2.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匯“五顏六色”、“千姿百態”。
3.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變化?大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講講你感受到的秋天的變化。(出示一些標志:秋天的天氣、秋天的果園、秋天的花園、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穿著。)
二、看看講講、聽聽學學,分段欣賞散文,感受散文語言的優美。
(一)看小猴的畫
今天來了一位老師,是誰?熊貓老師的學生是誰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小動物)
你們猜猜熊貓老師要上什么課?你是怎么知道的?
熊貓老師今天的要求是請大家畫一畫秋天,如果是你,你會畫什么?
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畫了什么?(出示小猴的畫)請你用好聽的話來講一講小猴的畫。
我們聽一聽,小猴是怎樣介紹自己的畫的。(傾聽錄音:我畫的是果山。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小猴的話好聽嗎?哪里好聽?對呀,把水果的顏色都說進去了,真好聽!我們也來說一說好聽的話。
(二)看小松鼠的畫
小松鼠迫不及待地想展示他的作品了,我們也來看一看吧。小松鼠畫的是哪里?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小松鼠的這幅畫?
我們也來聽一聽,小松鼠是怎樣介紹自己的作品的。(傾聽錄音:我畫的是樹林。梧桐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小松鼠的話好聽嗎?你覺得哪里好聽?為什么?
我們也來說一說這樣好聽的話。
(三)看小兔子和小花貓的畫
小兔子和小花貓說,小朋友們,快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畫吧。(打開畫面)
請小朋友看著這兩幅作品,兩個兩個說一說,小兔子和小花貓分別畫的是哪里的景色?你們也用好聽的話、連貫的話來介紹一下。
三、完整欣賞,整體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一)初次完整欣賞。
小兔子和小花貓講的話藏在一首優美的散文里,散文的名字就叫《秋天的圖畫》,讓我們完整地欣賞一遍吧!
聽到小兔子和小花貓的話了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吧,仔細聽啊,小兔子的話里面哪個詞語很好聽?什么叫五顏六色?什么叫千姿百態?我們連起來說一說小兔子的話。
小花貓的話還想不想聽?他的話哪一句你最喜歡,為什么?
(二)再次完整欣賞。
熊貓老師讓小動物畫畫的事,連起來就是一首優美的散文。散文的語言很美,很美的語言如果加上優美的音樂,朗誦起來就會更加動聽,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聽完之后,要說一說你最喜歡散文里面的哪一句。(完整有聲課件)
(三)嘗試朗誦散文。
散文真的很美,現在我們在音樂聲中,用最美的聲音一起來說說散文。
(評析:在幼兒充分感受理解散文內容,獲得美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跟隨課件用最美的聲音展示,讓幼兒又一次的感受散文的美。)
活動延伸
我們知道秋天很美,它不僅是個豐收的季節,還是個色彩斑斕的季節,除了小朋友和小動物們畫的,秋天里還有好多美景。今天回家以后,我們也用畫筆來畫一畫美麗的秋天,用今天散文里面學到的好聽的話,來說一說你自己的圖畫,好嗎?
附:散文“秋天的圖畫”
上圖畫課了,熊貓老師讓小動物們畫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圖畫畫好了,小動物們都來介紹自己的圖畫。
小猴子畫的是果山。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小松鼠畫的是樹林。梧桐葉變黃了,楓樹葉變紅了,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小兔子畫的是花園。美麗的菊花開放了,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真是漂亮極了!
小花貓畫的是田野。農作物成熟了,金黃色的稻谷,金燦燦的玉米,等著農民伯伯去收割。
熊貓老師高興地說:“秋天的圖畫,多么美麗呀!”
活動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并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而文章不僅僅是為了表現秋天豐收之美,更為主要的是在贊美創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貼畫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這么美麗的神奇畫家是誰嗎?”這么一個問句,使孩子的感情從欣賞秋天的美景轉為尋找創造這一美景的人們。并且以“梨樹、蘋果樹、高粱、稻海會對他們說些什么?”為句式,加深孩子們對勞動者的敬佩感情。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9-23
幼兒園大班語言《微笑》活動教案08-12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6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11-0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07-28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比尾巴》教案08-2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