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我們周圍存在很多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大家的關愛。讓每一個幼兒都擁有一顆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愛心,是幼兒社會性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開展此次活動。了解幫助生活中實際存在但又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從而讓幼兒的愛更加廣博。引導幼兒理解關心他人,服務他人,培養幼兒的愛心、責任心;讓殘疾人與我們一起攜手超越殘缺,營造一個完美的世界。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語關愛聾啞人。
2、感知非言語交往和表達方式。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電腦一臺。
2、課件(做手語的人、聾啞小女孩、舞蹈千手觀音圖片)。
3、音樂《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視頻舞蹈《千手觀音》、大字卡、聾啞人故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一猜"、“捂耳朵"體驗當聾啞人
“猜一猜”讓一個幼兒到黑板后面看字卡,然后把看到的內容用動作來表示,嘴不能說,讓大家來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師來說一句話,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聽見。
二、看手語圖片
圖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這手勢是做給誰看的?
小結: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交流,他們聽不到、也說不出,只好用手勢做手語和別人交流。
三、認識手語
教師示范:你、我、他、哭、幫助、叫、什么、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
四、講述故事,有幫助聾啞人的想法
配樂《天使的翅膀》講述聾啞人故事。
小結:
出示《千手觀音》的圖片,觀看錄像《千手觀音》
手語歌《感恩的心》。
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謝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愛心手語》的開展,讓幼兒發現我們周圍存在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愛。手語作為一種交流的符號、工具,一直服務于愛心這根主線,運用手語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并逐步引導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在活動中以游戲《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導入,讓幼兒去體驗聾啞人的世界,同時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運用手語動作、講故事、欣賞錄像等形式作為教育手段,每一環節都圍繞著目標展開,在活動中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手語動作,讓幼兒有了與聾啞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欲望,并進一步引導幼兒對聾啞人產生同情心和愛心。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要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珍惜糧食。
4.珍惜糧食、愛惜食物,不浪費。
5.愛護莊稼,不踐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如何珍惜糧食。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谷子、麥子、玉米的頭飾。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三位同學戴水稻、麥子、玉米的頭飾上)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我愿和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下載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演示動畫課件:《兒童營養面包的由來》
小麥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最后一句話:“面包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請玉米小姐說了,我來總結一下吧!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3)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珍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董必武讓女兒撿起飯粒>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播放課文第三小節錄音
你聽到糧食是怎么說的呢?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35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著什么?要運到哪兒?
為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更加珍惜糧食)
(3)最后,糧食還有幾句話想讓同學們牢牢記住。仔細聽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出示一粒米與糧倉圖,同時播放第四小節錄音)
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呢?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聽了一粒米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議一議”欄目下載
1.(投影出示兩位小朋友在莊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這兩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給他倆提提意見。(我們要愛護莊稼,不踐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時,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這位小弟弟做得對嗎?你能給小弟弟講講該怎么做嗎?
3.(投影出示兩位小學生在莊稼地里立起寫有“請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學生正從莊稼地里并排走過的畫面)這些同學中,哪些同學該受表揚?哪些同學該受批評?談談你的看法。
五、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惜糧食?
(1)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2)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珍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珍惜糧食?誰來夸一夸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小常識: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珍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貼橫幅“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4.總結全課:同學們,“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5.齊讀兒歌。(見板書)
板書設計
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
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一)目標
1.樂意看看、聽聽、安全視頻,理解故事內容,增強防火意識。
2. 能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對火的認識和玩火可能導致的后果。
重點難點:增強防火意識,說說對火的認識和玩火可能導致的后果。
(二)準備
1.“火娃”圖片,幼兒安全視頻《不留情的大火》、音樂《楊基歌》。
2. 笑臉和哭臉標記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圖片。
(三)過程
1.身邊的火娃
教師: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圖片),你的身邊有火娃嗎?火娃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么事情?
教師:對,火娃的本領真大,可以幫助我們煮熟東西、給我們帶來溫暖,我們的身邊離不開火娃,可是,你們知道嗎,如果人們沒有正確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會發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教師:是的,大火無情,我們一起來看看、聽聽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教師:誰來說說故事里發生了什么事情?
教師:是的,如果人們不正確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會發脾氣!
3.安全闖關,對和錯
教師逐個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圖片,請幼兒辨別行為的對錯,同時出示笑臉和哭臉標記牌,如果認為是正確的就站到在笑臉前面,如果認為是錯誤的就站到在哭臉前面。
4.游戲:我是小小消防員
教師: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了火災,我們就要撥打電話“119”請消防隊員來,我們來做一個“小小消防隊員”的游戲吧!聽——消防隊員們集合了!
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感受穩健、有力的音樂風格,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做消防隊員模仿動作(戴上消防頭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膠靴,集合,開著消防車出發、使用水槍滅火、救援,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關心鳥類和保護鳥類。
活動目標
1、體驗關心鳥類和保護鳥類的情感。
2、喜歡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感受交流的快樂,愉悅身心。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關心、保護鳥類的做法。
活動準備
圖畫《做小鳥的朋友》、各種用來制作的紙。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畫,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么?”
“他們怎么了?你想干什么?”
(2)、幼兒分組交流
教師:“為什么要有自然保護區呢?”(交流)
2、討論:怎樣和小鳥做朋友。
教師:“你在平時怎樣保護動物的?”
“你準備為鳥類做些什么事?”(交流)
3、幼兒動手做:為小鳥朋友造個家。
幼兒分組制作小鳥的家。
4、展示幼兒制作的“小鳥的家”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育活動,幼兒受益匪淺,知道了怎樣愛護小鳥,怎么保護小鳥,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特別是幼兒討論環節,大家都很感興趣,以后的教學中要多設計幼兒喜歡的環節。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2.知道快樂的重要性,愿意體驗并留住快樂。
3.萌發關心他人,愿意為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圖片(大象蓋房子、小兔子、小刺猬、小蝸牛)。
2.輕音樂。
3.畫筆、白紙。
4.微笑圖片。
5.哭聲和笑聲的磁帶。
活動重點
理解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小客人”的方式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聽他們是誰?(哭聲和笑聲)
(2)你喜歡哪一個聲音呢?老師也喜歡笑聲!
(3)那你們笑的時候會是什么表情呢?(微笑)
(4)老師看到你們微笑的表情,很高興,那你們看到老師的微笑呢?
哦,原來微笑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呢,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逐幅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1)請小朋友看一下,這是誰?(大象)它想出了什么好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呢?
(2)小刺猬和小白兔呢?它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3)小蝸牛怎么了?為什么難過呢?那它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微笑》。
提問: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呢?
小結: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把微笑送給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3.體驗微笑。
(1)小朋友你會微笑嗎?你是怎么微笑的?
(2)請小朋友上臺來表演一下你的微笑,并作一個好看的造型,好嗎?
(3)放輕音樂體驗微笑。
4.留住微笑(觀看圖片)。
(1)小朋友你們的微笑真好看,那你們見過哪些不一樣的微笑呢?
(2)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微笑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下。
(3)這些微笑好看嗎?那你們想不想留住漂亮的微笑呢?
(4)繪畫微笑,老師巡回指導。
(5)展示作品,并評價。
5.傳遞微笑。
小朋友,今天你們把最美的微笑都留住了,我們一起把微笑傳遞給更多的人,好不好?可以把你的微笑送給爸爸、媽媽或是你的好朋友……讓他們也感受到快樂!
6.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要記住微笑可以帶給別人快樂!請小朋友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繼續尋找最美、最燦爛的微笑,讓微笑每天都伴著我們。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整來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并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么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后,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后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后教師在安排幼兒的繪畫活動時。并重點放在直到幼兒的繪畫出快樂的笑臉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于目標,更有助幼兒的掌握。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語言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通過實際活動,充分鍛煉幼兒選擇決定的能力,使幼兒懂得作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
活動準備
錄像、圖片、油畫棒、雙面膠、字卡等。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人民公園去玩。因為地方大、時間有限,我們只選擇公園中的一處地方。下面放錄像(內容為公園中的動物園、游樂場、和平廣場),請小朋友自己決定。教師貼上動物園、游樂場、和平廣場的名稱,并準備好油畫棒,以便幼兒決定后在名稱下做一個記號。
2.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問題:為什么決定去游樂場?參考理由:①喜歡玩;②好久沒去了;③想和好朋友一起玩蹺蹺板;④玩好高的滑梯;⑤里面有沒玩過的玩具。問題:為什么決定去動物園?參考理由:①喜歡小動物;②聽故事里說的某種動物,想去看真的;③聽說來了新動物;④想看看小猴子長大了沒有;⑤去看孔雀開屏。問題:為什么決定去和平廣場?參考理由:①一次還沒去過;②沒喂過廣場的和平鴿;③想離近點聽鴿子叫,想和它說悄悄話;④好玩、喜歡。
3.小朋友都決定好了,并且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從幼兒園到公園去有兩條路,一條是出門向右拐,走小路(貼圖示),路雖窄,但比較近;另一條是出門向左拐,走中路(貼圖示),路雖寬,但比較遠。請小朋友決定,走哪一條路好,想好了做標記。
4.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走大路:①好走;②不擁擠;③可以看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④看風景。走小路:①近,能很快到;②走小土坡好玩;③沒汽車安全。
5.剛才,小朋友選了不同路線,并且說明了原因。看來,作決定的時候,還要考慮很多問題。下面還要請小朋友作一個決定,選擇去公園的方式:公交車、出租車、步行(貼圖示)。如果選擇不合適,路上會耽誤很多時間,請小朋友認真考慮并做出標記。
6.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選擇公交車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大路;②省錢;③快;④坐8路車直接到公園;⑤省力氣。選擇出租車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大路;②比公交車快。選擇步行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小路,適合步行;②汽車不適合走小路;③安全。
7.看來,作決定時不僅要考慮很多事情,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聯系。今天小朋友作決定時考慮得就很周到,并且自己作了三個決定,真能干。我們來表揚表揚自己吧。(豎起大拇指)嘿!嘿!我真棒!
8.教師結合幼兒的意見,作出最終決定,并說出根據。
9.準備出發去公園。
提示 :相關圖片請點擊幼教圖庫,更多內容在素材寶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12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