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對故事人物的特征及角色的把握。
2、學習初步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發揮想象力,訓練幼兒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實物準備:自制操作卡片,小貓指偶。
經驗準備:有關魚的飼養知識。
活動過程:
1、 出示指偶,介紹角色,激發幼兒的興趣。
(1) 由一名幼兒戴小貓的頭飾出場:我是小咪咪,我最愛吃魚,可是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伸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 師:誒?咪咪不釣魚,總是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呀?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關于咪咪的故事吧?
2、 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1) 教師生動的講一遍故事,師提問: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咪咪是怎樣的小貓?它希望是什么樣子的?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咪咪呢?咪咪實現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么實現的?
(2) 教師邊翻連環畫冊邊講述故事。講完故事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咪咪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
(3) 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夠實現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
3、 發揮幼兒的想象與創造,擴展其思維。
(1) 幫助咪咪想出辦法,讓樹長出魚來。
(2) 啟發幼兒想象創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看法。
師: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是人們動腦筋發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明了汽車、火車、飛機;不想自己挑水就發明了自來水,你能發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呢?請你用筆把它畫下來,然后再告訴你的好朋友好嗎?
4、 以幼兒繪畫自己的發明創造結束活動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名稱:《顛倒世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借助“顛倒”所產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進行顛倒前后的比較對照。
2、能用語言、繪畫大膽表現有趣新奇的“顛倒世界”
活動準備:故事磁帶、繪畫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
1、烏鴉亞伯來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2、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
3、看到這樣一個顛倒的世界,亞伯的心里會怎么樣想呢?
二、討論
1、聽了這個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嗎?(引導幼兒講講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2、顛倒的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顛倒過來了,你知道烏鴉亞伯還看到了哪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兒嗎?如果愿意的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講一講,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畫下來。
三、繪畫:顛倒世界
1、幼兒將自己想像出的顛倒事情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2、你講我猜。幼兒可互相猜測別人繪畫的意思,再聽聽作者自己的介紹。
故事:顛倒世界
有只烏鴉名字叫亞伯。它很喜歡飛到各種各樣的地方去看看。
有一天亞伯飛到一個奇怪的地方。它看到一只小老鼠在追一只大貓。亞伯想:真奇怪,別的地方都是貓在追老鼠,這里這么是老鼠在追貓呀?
正在這個時候,亞伯看到了更奇怪的事情:一個人拉著馬車,馬卻坐在車上。真奇怪,別的地方都是馬拉車,人坐車,這兒怎么是人拉車,馬坐車?
烏鴉亞伯又看到了奇怪事情。有個小孩子搖著搖籃正在哄老爺爺睡覺呢!亞伯想:這真是一個顛倒的世界,什么事情都顛倒過來了,老爺爺坐到搖籃里,小孩子哄老爺爺睡覺。烏鴉亞伯在這個世界里飛來飛去,看到了許許多多奇怪的事情。
你知道烏鴉亞伯看到了哪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嗎?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用語言較清楚地回答問題。
2.能大聲、有表情地在集體面前講述故事。
3.嘗試根據故事情節,分角色合作表演。
4.喜歡參加故事表演活動,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錄像帶、錄像機、電視機、表演道具(角色頭飾、場景等)。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1)觀看錄像,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2)提問: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講述故事。
(1)集體完整講述故事,能運用故事中的優美語言進行講述。
(2)分組自由講述,人人參與。
3.表演故事。
(1)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故事,其余幼兒根據故事講述做相應的表演。
(2)分組表演故事,嘗試根據故事情節分配角色、合作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本周是我們IB單元——“一百種語言”進行的第一個星期,正值“聲音(說、唱)”這個探索范疇。我們班有許多來自各個國家的孩子,平時時而聽到他們用本國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且孩子之間也會模仿幾句,可見他們對各個國家的語言已經產生了興趣,而且,班中家長的寶貴資源是非常值得我們引用的。何不把家長請到我們身邊,和孩子們一同去發現、探究奇妙的世界語言呢!
活動名稱:世界語言真奇妙!
內容與要求:
1、感受、體驗學習各國語言的樂趣。
2、感知不同語言相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3、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材料與環境:
1、邀請家長代表穿著本國民俗的服飾,并讓家長準備一些簡單的圖文字卡。
2、讓家長和孩子準備一首《小星星》的自國語言版本的歌曲。
3、老師準備“太陽”的圖片,收集文字,人手一根星星棒。
過程與指導:
一、猜猜奇妙的語言
二、欣賞“太陽”不同的文字
1、出示“太陽”的圖卡,邀請孩子試試你能用幾種語言表達。
2、幼兒感知不同語言相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三、我和媽媽一起學——“謝謝、再見”
四、欣賞《小星星》的各國語言版本的歌曲
五、孩子和媽媽一同舞動《小星星》(手持星星棒)
活動反思:
《世界真奇妙》是《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個主題活動。本單元活動主題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本課主要是讓孩子們在了解世界各國風情的基礎上,體會世界的奇妙。新課標中提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教學活動是“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構筑的平臺。在新課程標準的分目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中,寫到: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在(二)能力目標中,寫到:知道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藹相處的重要意義。這些都是設計《世界真奇妙》第一課時的指導思想。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力求于從以下幾點來開展教學:
一、創設平等互動的課堂環境。在本課中我本著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煥發生命活力的舞臺。在課前,布置學生去收集世界各國的資料,了解各國的禮儀,并學一學。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通過師生平等的互動,一起學習各國不同的禮儀,學習“你好”,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給各國取別稱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激發學生認識世界的興趣。
二、層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整堂課設計我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教學:“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欣賞俄羅斯代表性的舞蹈《天鵝湖》、日本的櫻花、各國代表性的事物,初步感受不同國家的風格及多樣性;“不說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讓學生取取別稱等活動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各國的主要特點;“不學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學一學各國的禮儀,了解中西禮儀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從而更加熱愛這個多姿多彩的美麗的世界。這樣從知到行,從課內到課外,構成了品德教學的整體性。
三、采用豐富的活動,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教學。新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主動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世界真奇妙”這一主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很難把握教學內容的,因為三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膚淺,對奇妙世界的感悟不深,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一味地灌輸枯燥無味的知識,顯然不能激發學生探索世界的欲望。而且也是違背新課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這個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尋找最佳的教學切入點,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游戲情境,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通過猜一猜、取一取、學一學等活動,在開放式活動中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去獲得。讓學生學做各國的禮儀,使學生感受到世界真奇妙。這些豐富的活動,激發了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使課程充滿快樂和活力。
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在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創設了“世界真奇妙之旅”,帶領學生一起領略大千世界的精彩與奇妙。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志性事物。因為學生知識的貧乏,所以本活動中我主要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我還穿插了觀看《四小天鵝舞》和欣賞日本櫻花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直觀地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欲望。各國代表事物用圖片配以音樂的形式出示,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奇異景觀。在“別稱知多少”中,通過說一說各國的標志,以“國家別稱我來說”的交流,讓學生擴大知識面,得出規律——各國的別稱跟他們的特點有關。然后讓小組合作進行實踐,給各國取別稱。這里出現了三個,前面兩個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所以我出示了他們的特點,后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小組交流中我鼓勵學生的創造思維,尊重他們自己的想法。以豎大拇指在希臘人眼中是“滾蛋”的不同意思,讓學生感受到要到世界各國去旅行就要了解各國的獨特禮儀,要不容易引起誤會,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世界的興趣。這些情境的創設,使課堂充滿濃濃的人文氣息,使課本資源、學生資源、教師資源有效合理地利用。
但一堂上下來,總感覺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著不足,比如因為事先對學生的學情知識基礎沒有充分地了解,就出現了看標志猜國家這一環節中,幾乎全班學生都猜不出俄羅斯這個國家,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學生顯得拘謹。這也告戒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課前一定要對學生做好充分的了解,只有建立在學生基礎上的學習才是有效的。
如果說這次匯報課活動,給我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磨練的平臺,那先前的一次次試教和反思,則只是用真誠收獲了一份真情;而最后一次的正式匯報課,在贏得學生的真情外,我還贏得了章老師的許多幫助和指點,成就了我生命課堂的精彩。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名稱:我快樂
活動目標:1、能大膽地和別人進行交談。
2、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設計意圖: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現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么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入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采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幻燈片、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導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碰到了誰?(小樹葉)風兒把小樹葉帶到了這里,讓它去找找誰是快樂的小動物,你們愿意和它一起去嗎?”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燈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樹葉碰到了誰?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每天給大家帶去美妙的歌聲,大家都很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小樹葉找到了第一個快樂的小動物。我們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樹葉問青蛙:“小青蛙你快樂嗎?”小青蛙說:“我每天幫大家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每天為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二、分析討論,引起感情共鳴:
——小樹葉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快樂嗎?
它們為什么快樂呀?(依次類推小青蛙、小狗。)
原來它們做了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很快樂。
你們快樂嗎?你們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啊?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出小水滴可愛的形象。
2、能大膽想象,樂意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小水滴下落的情景,體驗雨天的趣與美。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下雨了”,激發幼兒興趣。
1.我們來做個手指游戲吧。兩只小手做雨點,雨點從空中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只小手做小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只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槳上,小船開進大海里。
2.孩子們,這幾天一直下雨,你們看到小雨滴了嗎?小雨滴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落下來的?
二、出示雨滴的動態形象,引導幼兒觀察。
1.這里有幾張很特別的小雨滴,我們來看看。看,小雨滴長什么樣?它是怎么落下來的?(跳下來、飛下來等)給雨滴畫上眼睛、嘴巴,畫上四肢,我們把雨滴寶寶擬人化了,這樣看上去就更可愛、調皮了。
2.得小雨滴落下來會落在哪里呢?(繼續播放課件,看看說說)
三、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1.在這張畫中,小雨滴到了哪里?它有哪些下落的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表演雨滴的不同肢體動態。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雨滴下落在何處,會有哪些調皮的動作,并提醒幼兒注意作畫常規和畫面的合理布局。
五、展示幼兒作品,表述小雨滴下落的場景。
1.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師:你的小雨滴落在了哪里?它是怎么從天上落下來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有趣的動作。
2.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
師:雨天的景色可真美,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教學反思:
下雨是孩子們最常見的現象了。因此孩子們對于雨滴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活動由手指兒歌導入,直奔主題,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了雨中世界,激發起孩子們對雨的興趣。活動中,我沒有直接出示雨滴圖,而是先讓孩子們回憶下雨情景,說說自己對雨滴的印象,然后在孩子們印象的基礎上,出示自制的PPT課件,讓孩子們觀察雨滴的動態形象,孩子們被小雨滴可愛、調皮的樣子逗得哈哈大笑,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創作的欲望也被得到激發。PPT課件后半部分是讓幼兒看圖說說雨滴落在了哪里,我只做了落在荷葉、小花、小草、玻璃上等幾幅圖,在數量上有點不夠,可以做得再充實一些。范畫的出示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們理解構圖,更好地感受雨滴下落的美麗景色,但從孩子們的繪畫過程中來看,范畫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一些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有些孩子沒動腦筋,就根據范畫來畫了。因為考慮到雨滴寶寶的形象對大班幼兒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在之前示范的時候,我沒有自己來示范,而是請了班上一位繪畫能力較強的小朋友來示范,因為我相信這對她來說是可以做的很棒的。從老師的示范“地位”轉向幼兒自己來示范,不知道這樣的角色轉變,這樣的放手,在這個活動中是否可行呢?
最后的講評環節,我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請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小雨滴落在了哪里?是怎么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后通過一起表演雨滴下落的動作來感受小雨滴的可愛形象。二是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在交流、討論中,學習一些幼兒比較好的繪畫想法和繪畫方法。講評中,我能注意對個別特殊作品的重點交流,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欲望。縱觀整個活動,今天孩子們的課堂常規不是很好,特別是最后的講評環節,個別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在這方面還要加強、努力。
小百科:
雨滴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云。當云中的水珠達到一定質量以后就會下落至地表,這就是降雨。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句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日愿望,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引導幼兒說一些祝愿朋友的話。
4、讓幼兒體驗過集體生日的樂趣。
活動準備:
環境布置:一塊空白的墻面,作為幼兒的許愿墻。
課前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生日。
生日蛋糕一盒。
《生日快樂》的磁帶,錄音機,照相機。
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1、聽歌曲《生日快樂》,引出課題。
音樂響起,師生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我們一般會在什么時候唱這首歌曲?
2、幼兒講述過生日的情景。
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你是什么時候過生日的?
你和誰一起過生日?在哪里過的?是怎樣過的?心情怎么樣?(請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收到過哪些生日禮物,是誰送的?
3、幼兒講述生日愿望。
你希望下一個生日怎么過?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生日愿望)。
4、幼兒許愿。
你想實現你的生日愿望嗎?讓我們到許愿墻旁來許個愿吧!
剛才你許了什么愿呢?能告訴我們嗎?(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心愿)5、畫生日愿望。
我們把這些愿望畫下來,然后貼在許愿墻上,讓所有知道的人都來祝愿你們早日實現這個愿望,好嗎?
幼兒畫生日愿望。(教師指導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請先畫好的小朋友與身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生日愿望。
請小朋友講講自己畫的是什么生日愿望?(教師把幼兒的話貼在許愿墻上)想看看楊老師的生日愿望嗎?(出示我的愿望卡)我畫了一顆心,衷心地祝愿小朋友都能實現自己的生日愿望。
5、過集體生日,體驗集體生日的快樂。
你們知道嗎?這個月我們班有位小朋友生日了,她是誰呢?請這位小朋友上來,今天我們一起為xx小朋友過生日,好嗎?
出示蛋糕,點蠟燭。我們應該對xx說些什么祝愿的話呢?(教師引導)xx心情怎么樣?讓我們把這開心一刻永遠保留下來吧!(師生拍照留念)放《生日快樂》歌,師生一起唱。
師生一同享用蛋糕。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小熊砍樹》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義于一體的兒歌,它的情節性較強,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它又蘊涵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方面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多媒體課件和圖譜的運用,使兒歌內容更加形象、生動,能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兒歌內容,學會有感情地朗誦。
3、初步建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兒歌圖譜、錄音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感知兒歌情境。
1、播放課件,幼兒通過觀看、傾聽、想象,感知兒歌情境并了解角色對話語言。
2、討論 :為什么樹木不能砍?
3、了解砍伐樹木的危害性。
二、借助圖譜,理解兒歌內容。
1、嘗試看圖譜念兒歌。
2、完整欣賞兒歌。
3、分角色朗誦。
4、集體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三、分組討論,集中交流保護樹木的方法。
四、小結,建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孩子天生是活潑好動的,而傳統的語言活動又是比較沉悶和呆板的,為了避免傳統上的枯燥,和結合應用現代化教學,我特意設計了語言活動《有趣的動詞》。本活動是利用電教課件,讓幼兒生動的學習動詞:蹦跳、搖擺、爬、飛、鉆、游、奔跑,通過讓幼兒嘗試操作電腦按鈕和與同伴相互講述,培養幼兒大膽的嘗試精神和勇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對學認漢字感興趣,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稍弱的幼兒。
教學目標:
1、 學習動詞:蹦跳、搖擺、爬、飛、鉆、游、奔跑。知道這些動詞表示的動作,并根據所認識的小動物走路的特征與以上動詞聯系起來。
2、 樂意參與講述活動,能較有順序地說出合乎圖意的內容,并能大膽地與同伴相互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
3、 培養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積極學認漢字。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稍弱的幼兒。
教學準備:
1、 電教課件《有趣的動詞》 電腦(10臺)
2、 錄音機 輕快音樂和抒情音樂各一段
3、 字卡 紙碎
教學過程:
1、 開始部分
教師以當魔術師的身份,向幼兒施展魔法(撒紙碎),要求幼兒變成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跟隨音樂的節奏,模仿該動物走路的姿態。
2、 引導幼兒集體看電視,電視上演示課件的首頁,出現在畫面里的幾種動物(小兔、小鴨、烏龜、小鳥、蚯蚓、小魚、小馬)請幼兒仔細觀察電視上的動物們在干什么。
3、 第一次嘗試
向幼兒介紹利用按鈕,可對課件進行翻頁,將幼兒分成2人為一組,1人操作電腦,另1人模仿畫面中的小動物的動作。操作電腦的小朋友用較連貫的語言講出他在做什么動作,當演示完課件一次后,兩人交換。
4、 集中幼兒到電視機前,教師操作課件,幼兒學習漢字:小兔子走路蹦蹦跳跳,小鴨子走路搖搖擺擺,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呀,小鳥兒在天空飛呀飛呀,小蚯蚓在泥土里鉆來鉆去,小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小馬兒喜歡東奔西跑。
5、 第二次嘗試
再次把幼兒分成2人為一組,1人操作電腦,另1人用手指點著電腦屏幕中的漢字跟讀,兩人輪流交換。
6、 鞏固所學的動詞
教師小結:凡是表示動作的詞語,例如剛才我們所學的飛、爬、跳等,都叫做“動詞”
7、 游戲——“找朋友”
(1) 請幼兒在座墊下找出字卡(小兔子、小鴨子、蹦蹦跳跳、搖搖擺擺等)。
(2) 幼兒把字卡掛在胸前,找到與自己相對應的小動物名稱或動詞(播放音樂)。
(3) 音樂停止,幼兒與自己找到的“朋友”手拉手站好,一起講出他們所表示的句子。例: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呀。
(4) 幼兒交換字卡(不與自己相應的小動物名稱或動詞交換)游戲再進行一遍。
8、 結束:加深幼兒對動詞的理解,嘗試用所學動詞造句。(例: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除了小兔子走
路蹦蹦跳跳以外,還有什么是蹦蹦跳跳的?)請小朋友根據自己所造句子的內容,模仿相應的動作走出課室。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冬天教案07-12
幼兒園大班語言《微笑》活動教案08-12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26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9-2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11-0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種瓜09-29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比尾巴》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