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
【教材分析】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看問題、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為中心,還不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客觀評價他人的水平還不高。大班年齡段的孩子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足,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往往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別人的缺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發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形成對他人正確、積極地評價,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梢姡囵B孩子發現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是尤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個培養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活動,從中學會尊重別人、贊美別人,以體驗為主,通過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動過程,引導孩子去觀察和尋找周圍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提高孩子認識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情。
【活動目標】
1、發現與欣賞同伴的優點與長處,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并會贊美別人。
2、感受贊美別人與被別人贊美的愉悅情感。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視頻。
2、人手一張點贊卡。
3、點贊展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義,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義。
出示"大拇指",提問: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關經驗。
提問:你得到過大拇指嗎?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覺?
你夸獎過別人嗎?為什么夸獎他、她呢?夸獎別人時你的心情怎樣?
小結:你們能發現別人的優點,你真棒!
二、發現欣賞他人優點,嘗試用適當的方式贊美別人。
觀看視頻一,集體找優點,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
觀看視頻二,討論交流,發現他人的優點,會用恰當的語言贊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優點?
小結:你們善于觀察,發現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你真棒!
三、贈送點贊卡,在互贈中感受愉悅
1、說一說,發現同伴的優點。
提問:你的同伴有哪些優點呢?
2、畫一畫"點贊卡",贊美同伴。
3、送一送"點贊卡",分享快樂。
猜一猜:畫出了好朋友的什么優點?
夸一夸:互贈點贊卡,感受幸福。
四、傳遞點贊卡,感受贊美。
把點贊卡送給更多的人,贊美別人,快樂自己。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我這個學期當中帶的比較滿意的活動之一了。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弄清楚繪本教學與一般語言活動的區別,沒有突出繪本教學的重點,沒有讓孩子很仔細地去觀察圖片,并讓孩子能從中發現什么。中間有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去找好朋友,并和自己的好朋友打招呼,但是我發現很多幼兒只掌握了招手這個打招呼的方式,幼兒對于其他各種的打招呼方式不能很好地掌握,我覺得在我講繪本的時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思維,也缺乏讓孩子試一試的機會去切身體驗,所以導致活動的效果沒有很好的出來,但是整個活動下來還是比較順暢的。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新鮮空氣對人們的重要性,了解抽煙對人體健康,社會環境的危害。
2、增強幼兒關心、保護環境的意識,張貼設計的禁煙標記,激發幼兒爭做環保小衛士。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解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材料準備:
教師:棉花、香煙、瓶子;幼兒:紙,禁煙標記
活動過程:
一、通過做實驗,感受空氣的重要性。
1、捏緊鼻子,閉緊嘴巴,說一說有什么感覺?(不能呼吸感到非常的難受。)
2、深呼吸一次,現在感到怎么樣?(感受空氣對人的重要性。)
二、感知香煙對人類的危害。
1、出示香煙--"這是什么?""你們家有人抽煙嗎?"
2、如果把讓煙污染的空氣吸進后,我們的身體會變成怎么樣?
3、做實驗:
先在瓶子里放一團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4、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請幼兒討論吸煙的危害。
三、教師介紹世界無煙日,并引導幼兒尋找戒煙的方法。
1、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提出要禁煙,并規定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在許多地方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標志(出示戒煙標志)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2、很多地方出現了無煙商場、無煙列車,處處禁煙,可是那些吸慣了煙的人,總是想吸煙怎么辦呢?
3、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幫助吸煙的人戒煙。
四、爭做"禁煙小衛士",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1)繪畫禁煙標志。
(2)師生共同在園內把繪畫的禁煙標志張貼在墻上,
活動反思:
社會意義,引導幼兒從身邊的成人開始宣傳禁煙。使他們認識到吸煙不僅損害自己的身體,也在危害旁邊的不吸煙的人。讓幼兒明白,即使年紀小,也可以為環保盡一分力,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將環保的種子播種在小小的心靈里,從小讓幼兒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本次活動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話太多,一直在重復某些詞語。對幼兒拋過來的球沒有及時的'接住。還有在某些細節方面我處理的不夠理想,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改進。
實用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愿意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征。
2.嘗試用語言或行為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知道媽媽最明顯的特征。
2.材料準備。
幼兒自備媽媽的照片一張,幼兒學習資源1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今天,寶貝們都帶著自己媽媽的照片來了。
師:那誰來說一說你的媽媽都有什么特征?
幼:自由回答。
師:說了這么多,那你們愛媽媽嗎?你是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呢?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引導幼兒逐幅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好幾個小動物,他們也很愛自己的媽媽,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豬在干什么?媽媽高興嗎?(小豬送給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小猴送給媽媽什么呢?媽媽感覺怎么樣?(小猴送給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小熊幫媽媽做什么?媽媽什么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么?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小結: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能為自己的媽媽做什么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3.交流小結。
師:剛才小動物們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么表達對媽媽的愛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請小朋友回到家后,先向媽媽說一句好聽的話“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在備課時,我發現全文共五個小節,分別選取了“夏夜扇涼”、“雨天送傘”等五個生活場景來表現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細細品味這幾件事,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大部分應該在我們孩子的身上發生過,應該很容易引發他們的共鳴。另外,五節詩的結構相同:都是先陳述事情,最后以“媽媽的愛”作結。鑒于以上原因,我設計了仿寫的環節,而且對仿寫的效果也充滿了期待。
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當我讓學生說說媽媽做過的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她的愛?發言者聊聊。再次啟發后,大部分學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說不出來,自然也就寫不好。課堂上只有個別學生完成了一個小節的仿寫,不得已,課堂練習只能布置成家庭作業。
課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反思,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總結了失敗的原因:
先說主觀原因。雖然文中的幾個事例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小事,但在教學中,我沒能找到有效方法,將學生帶進文本,從而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強烈共鳴,勾起學生對類似經歷的回憶。學生無話可說,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說客觀原因。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已經習慣了“被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被大人愛著、寵著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例如:媽媽洗衣服,爸爸輔導作業之類的事,在孩子們眼中,他們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沒什么特別的,自然就很難將這些小事與愛聯系在一起了!一句話:現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愛,而是感受愛的能力!
我手寫我心。只有心里有了真情實感,才可能寫出好的習作出來!叭恕惫澢跋Γ也贾昧艘黄沼洠簨寢尩囊惶。希望孩子們能走進媽媽的生活,用心感受媽媽的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愛》社會教案04-02
幼兒園大班社會雪白的墻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社會《合作》教案范本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