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有一天我化妝用的唇刷掉在地上被孩子們撿到,他們十分好奇:“這是什么?”、“好象是刷子”、“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媽媽好象也有這樣的刷子,不過比這個毛要多一些”……孩子們細致的觀察、好奇的提問,讓我為他們的探索精神感到高興。《有用的刷子》以幫助兒童實現快樂成長和發展為宗旨,引導兒童積極探索周圍環境的事物,發現和理解事物的意義,建構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發展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探索最適合洗拖鞋的刷子,體驗勞動的快樂。
2、會模仿使用各種刷子并用語言描述。
3、喜歡觀察生活中使用刷子的現象。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用途的刷子、拖鞋若干雙、腳盆、塑料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提供各種刷子讓幼兒自己動手洗拖鞋,尋找最適合洗拖鞋的刷子。
一部分幼兒選擇了長柄刷,一部分幼兒選擇了洗衣服的刷子,還有一部分幼兒選擇了舊牙刷。洗了一會后,有的幼兒開始更換刷子。
師:你們為什么要換刷子呢?
幼兒:我拿的這把刷子沒有把,洗的時候不好拿。
這把刷子太寬了,洗拖鞋里面的時候伸不進去,卡住了。
我的手太小了,這把刷子太寬,拿不住。(他們拿的是洗衣服的刷子)
師:有的小朋友三種刷子都試過了,你覺得什么樣的刷子最適合洗拖鞋呢?
幼兒:這把有把的刷子和舊牙刷比較好洗,因為它們都有把,能伸到拖鞋里面去洗。
我覺得舊牙刷沒有這把刷子(長柄刷)好洗,舊牙刷的毛太軟了,一使勁毛都倒下去了,刷不干凈。
牙刷的刷毛太少了,刷的地方太少,要洗半天才能把鞋刷干凈。
這把有把的刷子洗拖鞋最好(長柄刷),拿在手上很方便,刷子也能伸進鞋子里面去,而且刷毛比較硬,能很快把臟東西刷掉。
二、觀察比較各種刷子,了解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1、幼兒互相觀察各自帶來的刷子。
師:“你們看我們都帶來些什么?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和做什么用的嗎?我們來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幼兒:我帶來的是擦皮鞋的刷子。
我帶來的是醫生洗手的刷子,我爸爸是外科醫生,他每次做手術之前都要用這把刷子把手指縫刷干凈,不然的話就會把細菌帶到病人的身體里去。
我帶來的是睫毛膏的刷子。
我帶來的是剃完頭后用來刷頭發的刷子,我爸爸每次給別人剃完頭后脖子上總是有很多的短頭發,用刷子刷了以后,脖子里就不癢了。
我帶來的是化妝的刷子,每天早上我媽媽都要用這些刷子化妝。
我帶來的是洗鍋的刷子。
我帶來的是梳頭發的刷子,我媽媽說叫發刷。
我帶來的是畫畫用的刷子。
我帶來的是姑姑給妹妹洗奶瓶和奶嘴的刷子。
我帶來的滾筒刷是用來刷涂料的,我們家搬新房子的時候我看見裝修的工人叔叔用這個往墻上刷涂料,還有刷油漆的刷子。……
2、比較這些刷子有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為什么?
幼兒:有的刷子有把,有的刷子沒有把。
有的把長,有的把短,有的把粗,有的把細,有的把是木頭的,有的把是鐵的,還有的是塑料的,竹子做的。
有的刷毛長,有的刷毛短。
有的毛摸起來很軟很舒服,有的毛很硬很扎手。
有的刷毛是竹子的,有的刷毛是塑料的,有的刷毛是鐵的(指鋼刷)
師:為什么有的刷毛很硬,而有的刷毛很軟呢?
幼兒:化妝用的這些刷子(手拿胭脂刷、唇刷、美容刷)它們都是在臉上用的刷子,臉的皮膚很薄,很軟,要是用硬的刷毛來做這些刷子的話就會把臉給刷破,用軟毛做的話就不會把臉扎破,還很舒服呢!
像馬桶刷、洗衣服還有洗鍋的這些刷子它們的毛都很硬,硬的毛才能把臟東西刷干凈,要是用軟毛做的話臟東西就洗不掉,就像剛才用牙刷洗鞋子一樣。
師:那它們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呢?
幼兒;大部分都有把,所有的刷子都有刷毛。
有的刷子是用來刷臟東西的,有些刷子媽媽化妝用的。……
三、根據不同的用途對刷子進行分類。
孩子們根據刷子的不同用途對刷子進行了分類。
1、化妝類(唇刷、睫毛刷、胭脂刷、眉刷、美容刷)
2、清潔類(馬桶刷、鍋刷、洗衣刷、鞋刷、車刷、奶瓶奶嘴刷、浴缸刷)
3、粉刷類(滾筒刷、油漆刷、畫刷)
四、討論:如果你是發明家,你會發明什么樣的刷子?
幼兒:我要發明一種能刷掉膠水的刷子,開學的時候我看見老師在墻上摳上學期粘的畫,手指頭都摳紅了,要是有一把刷子能把膠水刷下來,老師就不用這么費勁地去摳了。
我要發明一種多功能的刷子,只要輕輕一按按紐,我想要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
我要發明一種刷欄桿的刷子,我看見清潔工人總是站在馬路中間用抹布擦洗護欄,馬路上有那么多的車多危險啊!要是有一種很長手臂的刷子,一按按紐,它就能把馬路中間的護欄都刷干凈,清潔工人就再也不用跑到在馬路中間了。……
五、延伸活動:牙刷噴畫、滾筒刷畫。
活動反思:
興趣與情感是思維最大的驅動力。在活動中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等有趣的問題進行探索交流,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圍繞“刷子”這一話題進行嘗試探索,較好地貫徹了新《綱要》的指導思想。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叢身邊的事物開始的選材原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教師因勢利導地引導幼兒發現,有利于他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互動中主動建構了新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逛超市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并初步感知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會做文明顧客,愛惜商品,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①銀行,分有四個窗口,分別巾上1元、2元、5元、10元標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別貼上以1—9不同價格的標簽。
2.錢幣: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鉛筆、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超市,那買東西時需要什么?(錢)那去哪兒拿錢呢?(銀行)
2.(引導幼兒觀察銀行取款處)師:銀行開設了四個窗口,你發現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這個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認識紀錄單,并學習填寫。
師:你去銀行拿錢先要填單子,你要拿多少錢,就填在單子上,在這張單子上,我們填在哪兒?(在工標記處)
師:否則這么多人取錢會把錢取光的,那后邊的人就沒有錢取了,所以銀行有規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錢。你想拿多少錢呢?
4.請幼兒示范填單子。
(1)請一幼兒把想取的錢數填在單子上,例:取9元錢。
(2)師:怎樣才能取到9元錢呢?該怎樣拿?請一幼兒示范,師生共同檢查。例:分別取了5元、2元、2元。
(3)學習記錄取的錢幣面額。
師:他是怎么取的呢?誰來幫他記下來?(請一幼兒示范記在啟示單上)。
5.引導幼兒相互檢查。
師:取好錢后可請朋友幫你看看取得錢和你想取的錢是否一樣。
6.幼兒取錢,教師注意幫助幼兒檢查。
(二)逛超市
師:拿了錢我們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購物要求。
師:這么多東西,每樣東西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看什么?(標簽)
今天我們每人只能買一樣東西。出門時,請在自動交款處按商品價格交款、找錢。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
3.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三)記帳
1.師:今天我們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你們記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錢?買了多少錢的東西?還剩下多少錢嗎?(請個別幼兒說說)可時間一長,就容易忘記,那怎么辦呢?(記下來)
2.引導幼兒學習在記錄單上記錄。
師:那我們記在哪兒呢?(記錄單上)。買多少錢的東西可記在哪一格?(“超市”格下)還剩多少錢記在哪兒?(“錢”下)邊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寫下來,誰會記?(請一幼兒示范記錄,全班檢查)
3.幼兒當自己今日購物的賬記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看記錄單相互介紹自己購物情況,請個別幼兒在集中介紹。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會用加減運算本領取錢、購物,還會用記錄單記錄記下自己購物的情況,真能干,那你覺得用記錄單記錄這種方法好嗎?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們還可以設計更多的更好的表格來幫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紹給爸爸媽媽或小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第一課 認識單韻母
教學目標:
引發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學習單韻母a、o、e、i、u、v 并讓幼兒熟記、正確書寫。
認識四聲,熟練掌握單韻母的四聲讀法。
教學準備:
六個單韻母拼音卡片(有圖、無圖各一套)
加聲調的單韻母卡片、四線三格。
教學過程:
1、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好,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啊?那我們現在就請出它們吧!(出示拼音卡片和小朋友打招呼)它們就是單韻母寶寶(a、o、e、i、u、v)下面我們 就一起來認識它們一下吧!
(1)、把單韻母在黑板上按書本上的位置擺好。老師范讀,
(2)、領讀: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伸出魔術棒和教師一起熟讀黑板上的單韻母。
練讀:可以設置游戲如:“接住拼音寶寶”教師說前面的兩個拼音寶寶,小朋友接最后面的一個,看誰接的又快又準,可以加大難度,讓小朋友接兩個或多個。直到小朋友能夠按順序準確的讀出單韻母。注意幼兒的發音。
(3)、利用圖形卡逐個講解,啟發幼兒觀察圖形,找字母和圖形之間的關系。如:張大嘴巴a a a。嘴巴圓圓o o o等。
(4)、通過定位聯想方式記憶6個單韻母。(游戲:“誰走了”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數1、2、3、小朋友睜開眼睛然后大聲說出黑板上的那個拼音寶寶不見了。)
2、書寫規范:
(1)、 小朋友是不是都有家啊?每天放學后都要回家是不是啊?我們的拼音字寶寶也有家。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拼音寶寶的家吧!(出示四線三格)拼音格像一座樓房,它有四條線和三個格子組成,所以拼音寶寶的家叫“四線三格”
(2)、我們一起看一下a住在哪個格子里,教師示范書寫。幼兒書空練習,注意書寫筆順。
(3)、注意i、v 的書寫順序。(先寫下面,在寫上面的點。占拼音格的`中上格。
(4)、請小朋友在自己的描紅本上寫一寫(從大到小,每個韻母書寫一次)
3、有趣的聲調: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分享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們去尋寶》。有一天一位老爺爺告訴我說在山的那邊有幾頂神奇的小帽子,所以老師決定帶著小朋友一起去尋寶,我們要按著老爺爺給的尋寶路線走(出示圖片:兩座山后有閃閃發光的寶貝。)首先我們要走一段平路
然后上山
在山上休息一下后,我們開始下山
看看尋寶路線還要在翻過一座小山
終于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原來今天尋的寶藏就是四頂神奇的小帽子啊?(老師把畫在黑板上的尋寶路線的中間連接處擦掉就是今天學習的四個聲調。)
(2)、書空練習四聲的寫法,邊寫邊讀四聲兒歌(一聲高高平又平,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
(3)、我們把四頂小帽子給拼音寶寶戴上之后,看一看會發生什么變化呢?引導幼兒正確、熟練讀出帶四聲的韻母。并想一想有沒有對應的漢字。(注意i戴上小帽子后頭上的點要去掉。)
4、總結課堂:
今天我們認識了六位新朋友,它們是單韻母寶寶,小朋友都記住它們了嗎?回家后把今天學習的韻母寶寶在描紅本上每個寫三遍。明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要聽寫。小朋友再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預設活動目標:
1、利用科學小竅門解決幼兒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清潔難題,培養幼兒少用化學洗滌用品的習慣,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2、培養幼兒有身邊處處是科學的意識。
活動準備:
有污垢的茶杯若干;臟的醬油瓶若干;臟的煤氣爐一個;有腥味的碟子和碗若干;鹽、醋、果皮、牙膏、雞蛋殼若干(分別用盒子裝起來分成三份);幼兒人手一小張廢報紙;教師用的大記錄表和油性筆以及幼兒人手一張小記錄表和一支蠟筆;歡快的音樂;錄音機;
預設活動過程:
教師和幼兒進行互動進入活動室內。(以兒歌的形式進入)
準備工作:
1、教師和幼兒打扮成搞清潔的樣子。(教師穿圍裙、戴手套;幼兒穿圍裙)
2、“昨天客人來了,屋子還沒有收拾好,現在請小朋友幫忙收拾一下,把要清洗的分類放在桌子上。”“好,現在開始!”請幼兒幫忙收拾屋子里的臟東西,找出后把物品分類放到桌子面上。(配班播放歡快的音樂)
3、(配班教師幫忙把三盆溫水放在桌子上)再請幼兒說說這些東西什么地方臟了,平時在家媽媽是如何把它們洗干凈的?
4、請幼兒觀看課件的第一部分,讓幼兒知道洗滌用品對人類、環境的危害。
5、教師講出洗滌用品對人類、環境的危害,然后出示并介紹新型的生活清潔用品――鹽、醋、牙膏、果皮、雞蛋殼。(“如果我們的洗滌用品用多了,就會對我們人類以及環境造成危害”)(“昨天老師在上網時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洗滌用品還有很多環保的生活清潔用品也可以把物品洗干凈,你們看老師今天就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有鹽、有醋、有牙膏、還有果皮和雞蛋殼呢”)
6、教師出示實驗記錄表,再結合實物講解實驗的記錄方法。(“原來我們生活中的鹽除了可以炒菜,醋可以吃,牙膏可以刷牙等還可以清潔呢,還有果皮雞蛋殼等廢物也可以用來清潔呢!你說奇怪不奇怪?那么你們知道這些東西當中哪些可以清潔茶杯的污垢?哪些可以清潔醬油瓶和煤氣爐?”)教師在介紹時邊手指記錄表邊結合實物講解。配班老師把鹽等的物品都放在三張桌子上。
7、讓幼兒手拿小記錄表自由選擇先后進行實驗,利用鹽、醋、牙膏、果皮、雞蛋殼等物品清潔茶杯、醬油瓶和煤氣爐。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
8、教師從幼兒的實驗結果中總結三個實驗的結果。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發現有什么東西能把茶杯的污垢洗干凈?”(醬油瓶、煤氣爐同上)教師用筆記錄幼兒的實驗結果。
9、教師再引入課件的第二部分內容,使幼兒認識更多的生活清潔小竅門的知識。(“除了上面我們看到的這些生活小竅門外,還有更多的清潔小竅門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10、你剛才認識了多少種清潔的小竅門,你能說說嗎?讓幼兒回家試試這些好辦法。(“你們剛才認識了什么清潔的小竅門呢?你能說說嗎?好,讓我們一起回家試試這些好辦法吧!)
活動延伸:
以課件中紙皮可以擦亮玻璃的例子,讓幼兒嘗試結束活動,并讓幼兒幫忙收拾干凈。(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用廢報紙擦亮玻璃是否會成功?那現在請各個小朋友每人取一小張廢報紙來試試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看圖編5以內的口頭應用題。
能用加號、減號、等號列算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加號、減號、等號。
課件準備:“我來列算式”組圖。
紙面教具:《我會編應用題》。
活動過程
操作課件,鼓勵幼兒看圖說話,用“一共”編加法應用題。
——山頂游樂場開張了,熊貓奇奇約上小伙伴們一起去玩,我們也去看看吧。
1。操作課件,鼓勵幼兒說說畫面內容。
——奇奇最先跑進游樂場,他在玩什么?接著誰來了?你能完整地描述嗎?
——如果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加法應用題,應該怎么說?
小結:旋轉木馬上有1個小朋友,又來了2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
2。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用“一共”編加法題。
——山頂游樂場真好玩呀,還有誰來玩呢?請你看圖說一說。
——你能用“一共”,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加法題嗎?
小結:“一共”是合起來,加起來的意思。我們可以用一共來表達兩個部分加起來,編寫加法應用題。
操作課件,鼓勵幼兒看圖說話,引導幼兒用“還剩”編減法應用題。
1。操作課件,鼓勵幼兒說說畫面內容。
——滑滑梯上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完整地描述嗎?
——如果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減法題,應該怎么說?
小結:滑滑梯上原來有3個小朋友,1個滑下來了,滑滑梯上還剩2個小朋友。
2。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用“還剩”編減法題。
——小伙伴們在玩什么呢?誰不玩走了呢?請你看圖說一說。
——你能用“還剩”,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減法題嗎?
小結:“還剩”說明原來有的人或物品變少了、減少了。我們可以用還剩表示剩下來的人或物品的數量,編寫減法應用題。
出示組圖“我來列算式”,引導幼兒用算式表示圖片內容。
——這些是什么符號?(運算符號)
——剛才我們用口編應用題的方法描述了這些圖片,其實還有一個很趣的方法也可以表達圖片上的內容,猜猜是什么?(數學、列算式)
——加號/減號/等號表示什么?(合起來/減少了/結果)
——請你根據圖片內容,正確選擇運算符號把算式補充完整吧。
——說說你列的算式,它表達了什么意思呢?
小結:加號和等號用來列加法算式,表示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的結果。減號和等號用來列減法算式,表示總數減去一部分數量的結果。
發放紙面教具《我會編應用題》,鼓勵幼兒看圖口編應用題并列算式表示。
——太陽快下山了,小伙伴們離開了游樂場,看看他們做了什么呢?
——請先試著把畫面內容編成一道應用題,再列算式表示。
——請你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編的應用題,互相檢查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確。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利用身邊的實物,如水果、積木等,和幼兒玩口編應用題的游戲,并鼓勵幼兒列算式表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探索賣買玩具的方法和策略:
1.師:“今天小朋友也帶來了許多不玩的玩具,你們想不想把它們賣掉?你想怎么賣?”
2.請幼兒上來操作演示賣玩具的方法。
3.提出買賣玩具的要求:幼兒分成2組,1組為買方,1組為賣方。鼓勵賣的幼兒動腦筋想各種辦法,買的幼兒看清楚自己想買哪一樣。
4.嘗試買賣玩具;觀察幼兒沒賣掉玩具的原因。
5.組織討論:你的玩具有沒有賣掉?你是怎么賣的?
6.一、二組交換買賣玩具,沒賣掉的幼兒繼續賣。
二:再次嘗試操作,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1.教師提問:你們高不高興呀?為什么?
2.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玩具賣出去,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新玩具,大家都擁有了新玩具。
3.教師:你對自己的新玩具滿意嗎?為什么?如果人們在商店里買的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退貨呢!
4.幼兒再次操作,直到滿意為止。教師觀察幼兒表現。
5.小結:今天,我們真高興,知道了舊玩具的用處也很大,它可以給其它人帶來快樂,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玩具,讓它給每個人都帶來快樂。
6.一同回教室欣賞自己的新玩具。
活動收獲: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為了賣掉自己的玩具,熱情地大聲吆喝,拉攏顧客,宣傳自己玩具人優點,甚至不惜降價……。孩子真正體會到買到新玩具的快樂,更懂得了舊玩具的巨大作用。活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更擴大了孩子間的交往,為孩子今后走入社會打下了基礎。
活動延伸:
1.每周五舉行“商品交易會”,幼兒將玩具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交換玩。
2.可以以繪畫、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表達變廢為寶的快樂 。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畫幾種不同造型的花燈,色彩要漂亮。
2、學畫提燈和看燈的小朋友。
3、再次回憶和體味元宵節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花燈范畫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內容:
我們中國有個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團,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節日嗎?你是怎么過元宵節的?最難忘的是什么?
2、出示各種范例(圓燈籠、長方形燈籠、熊貓燈籠、魚燈籠等),引起幼兒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花燈的外形結構,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
3、講解示范:
示范燈籠的畫法及看燈人的畫法。
4、幼兒練習:
提醒幼兒畫抬頭看燈的小朋友時,先畫圓圓的頭,把頭發畫在下面,嘴巴畫在上面,眼睛放中間,頭就抬起來了;要求幼兒涂上漂亮的色彩;引導動作快的幼兒大膽添畫(禮花等)
5、結束:把幼兒作品展示主題墻上,開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燈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在活動過程中鍛煉小孩的協調能力。
2. 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 培養孩子合作,競爭的能力。
4. 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培養孩子合作,競爭的意識。
2. 運糧的辛苦,讓孩子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
活動準備
小沙袋(糧食)﹑小凳子(障礙物)﹑筐子(糧倉)
活動過程
1.游戲開始前布置場地將小朋友分成相等的幾組,站好隊列,作好準備。
2.老師作示范運糧(用小沙袋代替糧食)
3.游戲的規則:(1)扮演運糧的幼兒要弓腰,雙手扶好“糧食”在背上,沿著布置好的示意方向,繞過障礙物把“糧食”送到“糧倉”。(2)運糧的小朋友在運糧的途中誰把“糧食”掉下來就視為不愛惜“糧食”。
4.游戲開始:老師口哨一響,每組第一個小朋友背上“糧食”弓著腰,向前繞過兩個障礙物到達指定位置。前面的小朋友把“糧食”送到“糧倉”后,轉身和下一個小朋友擊掌,下一個小朋友才能開始,依次進行,看哪一組運糧最多。鼓勵幼兒不能掉下“糧食”要把“糧食”送到“糧倉”內。
5.活動結束,評比結果,收拾場地。
教學反思
開始很擔心孩子 們是否能夠積極配合,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合作得很好,加油聲不斷,唯恐落后,生怕把“糧食”送不到“糧倉”內。從孩子們的汗水和笑容中,可以看到他們的成就感。從中讓孩子們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勞動成果。
本次活動,如果把孩子們多分出一組,再配上合適的音樂,就更好了。
小百科: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又稱為“谷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復習檢查。
1、復習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讀音節:dì di、 mā ma、 bà ba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又要認識兩位新朋友,出示課題。看誰學得又好又正確。
(三)教學聲母n。
1、猜謎引入:兩個門洞是什么字母?齊復習,兩個門洞m m m。今天我們要學一個門洞的n,板書n。
2、教學n的發音,認清形。
(1)誰能看圖,自己編一個順口溜?(一個門洞n n n,一扇小門n n n,像只小凳n n n,倒放茶杯n n n。)
(2)教師范讀、領讀、齊讀、輕讀、正音。
3、教學n和á的拼音。
板書:n---á---ná,請同學自己試著拼讀。(指名讀)聲母n,韻母á,直呼ná。進行na的四聲練習。
(四)做課中操。
(五)教學聲母l。
2、讀準音,認清形。
(1)范讀,講解讀n時,鼻翼兩側微微振動,而發l時,沒有這種感覺。(開火車練習)
(2)記憶字形:一根小棒l l l。
(3)教學l和í的拼音。
板書:l---lí---lí (指名拼讀,集體拼讀,開火車練習四聲。)
(4)指導書寫:在四線格的三樓的四分之三處起筆,往下寫到第三條線為止。
(六)復習鞏固。
1、猜字母游戲:小馬蹄印是什么聲母?傘柄朝下是什么聲母?一個門洞是什么聲母?一根小棒是什么聲母?
2、找朋友游戲。
教師:我請x x找朋友。(全體學生有節奏地拍手)
學生:我來找個好朋友。(邊說邊上臺)
教師:聲母d,d d d。
一學生:d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眾學生:對對對!d是我們的好朋友。 (如錯)錯錯錯!請你仔細找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元旦大班教案12-27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2-23
幼兒園大班教案《汽車》01-22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震11-04
安全幼兒園大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