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發展幼兒平衡、鉆爬和從高處往下跳的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靈敏性,增強上、下肢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不怕困難、互相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幼兒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煉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木制長凳8條(每條長2.6米、寬0.2米、高0.28米)、 地毯(長20米、寬10米)、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
我們蘇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城里有很多小橋,好看又好玩,我們一起來想法玩一玩有趣的“姑蘇橋”。
2.幼兒三人一組站在長凳上,聽音樂跟隨教師一起做熱身操:
上肢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踢腿運動―關節運動―跳躍運動。
3.探索“鉆橋洞”游戲(場地布置如圖1)。
570) this.width=570;"/>
附圖
(1)在凳子下面讓幼兒探索“鉆橋洞”。
。2)鼓勵幼兒在“鉆橋洞”時,充分開動腦筋,手腳協調、 靈活地運用最快最好的方法通過。
。3)提醒幼兒在“鉆橋洞”時,不要擁擠,按秩序魚貫通過。
4.跨跳“小小橋”游戲(場地布置如圖1)。
。1)要求:幼兒依次跨越過每個“小小橋”。
(2)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可用一腳踏在“小小橋”上,然后跳下。
。3)集合幼兒,教師邊請個別幼兒演示, 邊指出過“小小橋”方法。
。4)繼續進行過“小小橋”練。
5.游“姑蘇橋”(場地如圖2)。
。1)將8條長凳如圖2擺設,讓幼兒進行走過“姑蘇橋”游戲。
。2)幼兒分成四組,依次進行。
。3)提醒幼兒用快而穩的方法通過“姑蘇橋”。 為增加游戲難度,可把橋分開一定距離,讓幼兒跨過。
6.走“多層橋”與“斜坡橋”(場地布置如圖3、4)。
。1)將長凳疊放成多層橋(二層――三層――四層)、斜坡橋。
。2)教師談話后,幼兒可自主選擇橋進行鍛煉。 提醒幼兒由高處往下跳時,屈膝下蹲,輕輕落地,保持平衡,注意自我保護。
。3)集合幼兒,教師進行講評和演示。幼兒繼續練習。
。4)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多層橋的高度。
7.放松操,聽音樂跟教師一起做放松活動。
8.活動簡評:對主動、積極投入活動和活動能力有提高的幼兒作切合實際的評價。
9.幼兒整理器材、離開場地。
評析
這是一次成功的體育教育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一、目標意識明確
這次活動,從設計到實踐,始終圍繞一條目標主線展開,在促進幼兒生理、心理、行為適應性等方面作用顯著。通過活動,全體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了發展。
二、內容新穎有趣
利用了平時意想不到但能用于體育教學的長凳作為器材或玩具,并選擇了“趣游姑蘇橋”的主題,順著情節的發展,設計了鉆橋洞――跨小小橋――走多層橋、斜坡橋等多種頗具趣味且有新意的活動,能牢牢抓住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投入鍛煉活動。各個分解的游戲,具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既有層次,又銜接自然,是一次內容完整小步遞進的教育活動。
三、形式靈活多樣
圍繞目的和各個內容的需要,教師在組織活動中,采用幼兒個體的、伙伴結合的、集體活動的多種形式交替出現,靈活變化。注重個體差異,允許幼兒自主選擇;適應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的需要,改變了“一刀切”、“一個樣”的環境創設,使得體質、性格、活動能力有差異的幼兒都得到提高。
四、體現活動的主體
這次教育活動,自始至終在創設的心理環境方面,是寬松、自由、愉快的,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性較高,情緒高漲。教師能全面觀察、重點觀察,從實際出發,并在此基礎上隨時進行調整,有效地調節運動強度、心理負荷,對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魔板的多種玩法,體驗游戲的快樂。
2.發展跳躍、跨跳、爬等運動技能,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形成堅強、勇于挑戰困難的意志品質及互相協作的精神。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泡沫板、報紙球(雞蛋)、皮筋設置的鐵絲網。
活動過程:
。ㄒ唬蕚浠顒,激發興趣1.出示泡沫板,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份特別的禮物,看看是什么?看看你的魔板象什么?
2.在魔板上作熱身運動。
3.游戲"變變變":出示魔棒,幼兒聽魔術師口令用泡沫板變成各種不同的物體,并鼓勵幼兒當魔術師,充分發揮想象力。
教師:我要用魔術棒來變魔術了,小朋友拿起你腳下的魔板,聽我口令。魔板變變變--×××!
教師:哪個小朋友也想當小魔術師來變一變?
(二)創設情景,利用魔板進行跳躍、跨跳、爬等運動。
教師:雞媽媽給我打電話了,說她有困難,需要我們小朋友來幫忙,你們愿意嗎?可是雞媽媽的家在很遠的地方,要過一條寬寬的河,幾個小土坡,喝一座高山,最后還要經過一條地道,可危險了,你們有沒有這個勇氣啊?讓我們把魔板變成小汽車,出發吧!
1.過小橋:幼兒把魔板縱向擺成兩豎排,幼兒用各種方法過小橋。
教師:小朋友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我們到哪了?怎么過河呢?
2.跳土坡:泡沫板立于地面,幼兒用雙腳跳、單腳跳、跨越等方法過土坡。
教師:我們來到小土坡前面,我們怎么過去呢?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去試試吧!
3.跨高山:把泡沫板重疊于地面,幼兒自由選擇跨高山或土坡,教師重點示范助跑跨跳的動作要領。
教師:現在我們到了連綿的山下,這些山有的高,有的矮,讓我們一起出發去征服它們吧!
看,高山又增加難度了,現在高山變得又高又寬,你們怕不怕?勇者無敵,加油!
4.鉆地道:把泡沫板攤開橫向兩組依次擺好,幼兒練習在泡沫板上匍匐前進。
教師:雞媽媽的家馬上就要到了,最后一關是鉆地道,小朋友爬的時候要把身體放矮,匍匐前進,千萬不要碰到鐵絲網!
5.游戲《送雞蛋》。
教師:雞媽媽說,她把雞蛋生在了野外,請我們小朋友幫忙運雞蛋,小心地把雞蛋送回雞媽媽的家,好嗎?加油!
。ㄈ┮"洗澡"放松活動,感受快樂教師:終于幫助雞媽媽把雞蛋運完了,真累啊,讓我們用魔板變個小浴缸洗個澡吧!
活動延伸:
可以在晨間活動后繼續此游戲,再引導幼兒探索魔板的其他玩法。
活動反思:
陶行知曾說:生活即學習。樸素的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可挖掘的教育價值。魔板其實就是我們的泡沫板,簡便自然,又可以隨意拼接、靈活組合,富于變化。"見物思玩"的本性促使我馬上考慮到這些泡沫板可以怎么玩?如果把這些泡沫板和運動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孩子利用板子進行探索,并根據不同的拼接結果,設計不同的運動形式,即順應了孩子的興趣,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又培養了幼兒廢物利用的環保意識。
本活動環節設計時考慮了幼兒個體差異,因此他們在鍛煉的難度上也不盡相同,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跳躍、跨跳、爬等運動時,尊重幼兒的意愿,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使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
小百科:魔板(Rubik's Magic),是由魔方的發明人、匈牙利雕刻家、建筑學教授厄爾諾·魯比克教授發明的一種智力玩具,普通魔板最早在1980年代由Matchbox公司制作。普通的魔板也稱“八片魔板”。在1987年出現了包括12個呈2×6排列的正方形所組成的“大師魔板”(也稱“十二片魔板”)通過翻轉,折疊,彎曲,扭轉,魔板能夠出現千變萬化的迷人的形狀。從八角星到一個方塊,完成每一個形狀都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目標:
1.積極運用拼接組合的雙色板創造性地進行走、跑、跳等各種動作練習。
2.能主動與同伴一起探索雙色板的各種連接方法,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樂意與人合作,敢于挑戰自我,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愉悅。
準備:
1.場地四角分別放置若干雙色板、平衡木和箭頭及標線。
2.紅藍雙色板60塊(每塊大約長40厘米,寬20厘米),走、跑、跳、爬等運動標志,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記錄用的雙色板標志。
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幼兒隨著強節奏音樂手持雙色板跑進場地。
2.幼兒跳雙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雙色板上進行運動
1.引導幼兒探索在紅藍雙色板上可進行的運動,并分散練習。
(1)說一說:這塊板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討論:在這塊板上能做什么運動?
(3)請幼兒找空地分散活動,可以單獨活動,也可以與同伴合作活動。
(4)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么運動。
2.引導幼兒以不同方式連接雙色板,并據此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兒討論雙色板的不同連接方法,共同設定在板上進行的運動方式并貼上相應的運動標志。
(2)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討論結果連接雙色板并進行對應的運動,要求幼兒每練習一種運動就在展示板上貼上相應的運動標志。
(3)鼓勵幼兒把雙色板連接成不同的路段,進行走、跑、跳、爬等各種動作練習。
(4)簡單小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每種運動方式。
三、練習通過每組連接的雙色板路段,并嘗試通過富有挑戰性的障礙物
(1)設置“危險”路段,引導幼兒大膽嘗試,練習走30~40厘米高的平衡木。
(2)鼓勵幼兒大膽通過障礙,并不斷提高動作練習的難度。
四、放松運動
(1)幼兒互相表達成功的喜悅,做放松運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收拾雙色板,結束活動。 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自我的精神。
回顧這個活動,我覺得有兩個特點:
1.相信幼兒的能力只有充分相信幼兒的能力,給予他們自主探索的機會,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我在引導幼兒探索利用雙色板進行運動和拼接雙色板的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很開放的問題:“在這塊板上可以做什么運動呢?你找個空地試一試,可以單獨玩,也可以與小朋友合作玩。”如此,幼兒探索了不同的運動方式,也探索了不同的合作方法。我還鼓勵幼兒合作拼接雙色板,并根據不同的雙色板組合設定不同的動作。在此后的雙色板游戲中,我又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記錄,以提示自己已進行了哪些運動,還可以進行哪些運動,這對幼兒小組合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同時便于我了解幼兒的活動情況。
2.體現男教師的優勢在活動中,我給幼兒創造了一個大膽挑戰自我的空間,也體現了我作為男教師在組織幼兒健康教育活動中的優勢。如,在幼兒能基本輕松完成動作的基礎上,我及時設置了由長凳組成的“獨木橋”,并且層層遞增,這對幼兒提出了挑戰,他們的活動熱情隨著“獨木橋”高度的提升而提升。在活動中,我通過真誠的表揚、積極的鼓勵、細心的保護,使幼兒時時體驗到挑戰自我成功的快樂。 評析: 該活動給人的總體印象是設計巧妙,過程自然,活動效果好。
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亮點一:材料簡單有創意。首先,木板源于自然,而且有一些重量,適合幼兒進行體能鍛煉;其次,這些雙色板可以隨意拼接、組合,富于變化。孩子們不僅能利用雙色板連接成不同色彩特點的路段,進行各種動作的練習,還能自然而然地學習協作。這些材料雖然樸素,卻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
亮點二:目標定位正確、恰當,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目標一是針對幼兒的能力發展提出的,鼓勵幼兒積極運用雙色板的特點進行創造性的拼接,并利用不同的路段進行多種多樣的動作練習。目標二是針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和情感發展提出的。在大班階段引導幼兒嘗試合作,與同伴協商,勇敢地挑戰自我,充滿信心地面對困難,是非常必要的。
亮點三:設計巧妙,整個活動把“雙色板”與“運動”緊密聯系在一起。首先,教師讓幼兒利用自己的雙色板進行個性化探索,接著引導幼兒自由合作拼接雙色板,并根據不同的拼接結果設計不同的運動。如此,孩子們自主拼接雙色板,自由選擇運動方式,充分感受到自主和合作的樂趣。另外,教師還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記錄,這一方面有利于幼兒形成團隊意識,明確“要在組內每個小朋友都完成一個運動項目后才能改變魔板的圖形”,另一方面便于教師了解每組幼兒的活動情況,有效調節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避免有些幼兒運動量過大。
亮點四:過程體現層次性。在鼓勵每個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基礎上,教師能根據不同幼兒的發展狀況,提出不同的要求,創設不同的活動情景,使每個幼兒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在活動中,教師較好地把握了“循序漸進與大膽挑戰…‘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相結合的尺度。在幼兒分組練習后,教師鼓勵他們把拼接好的幾個路段整體連接,然后讓全體幼兒魚貫練習。這樣,活動更具游戲性和挑戰性,孩子們的練習密度也更大了。另外,為了給每個幼兒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教師及時設置相應難度的障礙,讓幼兒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路段,體驗成功。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大班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體育鍛煉能使其身體各部位器官、系統的功能以及各種身體素質和身體活動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使幼兒的體質不斷增強。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激發幼兒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手段,其內容和形式與幼兒生理特征緊密聯系,它的娛樂性和競技性能夠滿足幼兒個性心理需要,它對幼兒生長發育、心身健康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起到積極作用。
本次活動圍繞“動物王國”主題,創設了“動物運動會”游戲情境,目的在與在游戲中幫助幼兒了解幾種小動物的特點,樂于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集體參與集體競賽活動,體驗合作的愉快。為了達成這兩個目標我首先組織孩子們對每種動作所擅長的運動項目進行討論,總結出每種動物動作要領后,帶領幼兒進行集體練習。然后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兔都是女孩子選擇,選擇小猴的'小朋友剛開始只有兩個,于是我告訴他們:“這次運動會每個比賽項目都設一、二、三名!甭犖疫@么一說從螃蟹隊中走出了五六名孩子參加小猴爬比賽。然后分角色在輕松自由的游戲情景中練習,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最后進行了比賽,還對榮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孩子進行頒獎,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
【活動目標】
1、學習快速側步行走,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2、能大膽、積極選擇扮演的小動物,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游戲。
3、能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墊子、平衡木、橡皮筋、沙袋若干、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模仿小動物入場,做小動物模仿操。
2、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走。
游戲“1、2、3”看誰反應快:聽到1往左走,聽到2往右走,聽到3停住。游戲2—3遍。
二、基本部分
1、學習側步行走。
(1)請幼兒說一說什么小動物愛側步走?請幼兒模仿“螃蟹側行“的動作,其他幼兒觀察。
(2)請幼兒說一說該動作的動作要領,幼兒再次體驗動作。
(3)游戲:螃蟹1、2、3。
2、游戲:小動物運動會。
小動物在森林里要舉行“運糧”比賽的運動會,螃蟹、小兔、小猴、小狗它們都來參加。它們要爬過草地,走過獨木橋,鉆過山洞,最后將糧食運到目的地。你們也想去參加嗎?請幼兒選擇自己扮演的動物。
(1)交代游戲規則。
小朋友要學自己扮演的小動物走路的樣子:螃蟹是側步行走,小兔是跳,小猴是手腳著地爬,小狗是跑。小動物將糧食運到目的地后,趕緊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個小朋友才可以出發。
(2)教師示范,幼兒練習。
(3)幼兒比賽。
(4)教師講評。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分組進行腰背及下肢放松活動。
(2)小動物們帶著自己的食物回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目標的制定較為清晰恰當,符合《綱要》的要求,并且目標基本完成,環節設計也層層遞進,游戲中幼兒態度積極,情緒良好,在新授側步行走時,教師親自示范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接著進行側步行走專項比賽,如此突出活動的重點,大部分孩子均能充分掌握側步行走的動作要領。另外,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是以孩子為本,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扮演參加比賽,這一環節中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讓能力不同、水平不同的孩子都有一個選擇權,滿足孩子的不同需要同時遵循了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的原則,但是如果能讓幼兒交換一下自己扮演的小動物,并且用小動物們的動作、行動來表現每種動物的特征,通過扮演不同的小動物進行比賽,取得成功的喜悅,也許更能激發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需改進之處:
1、熱身活動時間短,幼兒沒有完全熱身。在學習新的動作技能時,時間較少,部分幼兒還未能正確掌握動作要領,而游戲環節所花時間較多,造成幼兒運動負荷過大。因此,今后要注意把握好幼兒的運動量并多加注意安全問題。
2、幼兒在練習時,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同時基于活動設計的目標,對幼兒的表達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支持和引導。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走、跑和平衡能力,掌握雙腳向前跳的技巧,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大膽、堅韌、進取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大紙盒和小紙盒若干、平衡木。
活動流程
1.準備活動:熱身操。愉悅身心,舒展肢體,為下面活動做鋪墊。
2.活動一:通過場景的變化,鞏固走跑、平衡等能力,嘗試學習雙腳向前跳的動作方法并能
3.活動二:通過游戲《闖關取寶》鞏固已學到的雙腳向前跳的動作經驗,達到鍛煉的目的。
4.結束部分:舒展身心,放松精神,教師點評,結束活動。
●活動過程
1.幼兒與教師共同做熱身操。 夠熟練掌握運用。
2.啟發興趣,嘗試練習雙腳跳。
教師用大紙盒做的“山洞”、小紙盒擺的“石頭陣”、平衡木搭的“小橋”等設置“尋寶”路線,幼兒可自由選擇不同場地進行嘗試練習。
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與指導,要特別注意幼兒的安全,讓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活動,避免相撞。
同時要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變化,比如運用肢體動作來給幼兒增加難度。要注意難度增加后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適當進行鼓勵和幫助。
與幼兒共同討論怎樣解決在石頭陣中遇到的困難,找出適宜的方法(雙腳向前跳),帶領幼兒練習,幫助幼兒掌握雙腳向前跳的動作要領:準備跳時,腿稍微彎曲;起跳時,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方擺,帶動身子向前上方躍出,腿盡量蜷起;落地時,前腳掌先著地,屈膝緩沖,動作要輕。 之后,教師帶領幼兒再次進行集體練習。
3.闖關取寶,鞏固練習。
鞏固前面游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并利用所學的動作方法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提高鍛煉身心的效果。
同樣要注意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活動,保證安全。
幼兒每過一次障礙,教師發給幼兒一張貼片,代表闖關一次成功,共兩關。每一關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來加減活動的難度。
教師要注意難度增加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活動情況,適當進行鼓勵和幫助,以便增強幼兒挑戰困難的信心。
4.結束活動。
教師簡單點評活動中的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和大膽,組織放松游戲。最后請幼兒協助教師一起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球,讓幼兒發現玩球的各種方法,體會玩球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團結友愛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皮球。
2.錄音機,磁帶。呼啦圈,小棒,飲料瓶,積木板,羽毛球拍,保齡球,平衡木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幼兒隨教師自由入活動場地。
2.幼兒聽音樂《健康歌》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玩球1.拿球,讓球圍繞幼兒身體及腳各轉一圈,以激發幼兒玩球的興趣。
2.拍球(1)以不同方法拍球:
一只手拍球,雙手拍球,快拍和慢拍等,讓幼兒體會快拍與慢拍的不同。
(2)花樣拍球教師在幼兒已經學會基本的拍皮球技能后,啟發幼兒在以會的基礎上,變換花樣拍球,并請有創意的幼兒示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如:用手背拍球,背手拍球,轉圈拍球,胯下拍球,兩個小朋友互相交換拍球等。
3.鞏固游戲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做兩個游戲加以鞏固。
(1)運西瓜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皮球當做西瓜,并想出各種辦法,將"大西瓜"運到目的地。
(2)自由選材游戲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玩球,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三:小結
聽音樂活動一下,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玩球的感覺。將自己的問題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把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告訴大家。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樂意參與角色扮演,體驗游戲的快樂。
2.幼兒在游戲中練習鉆、跑、跳等基本動作,增強身體動作的敏捷性。
3.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培養他們善于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每人一根金箍棒(用掛歷紙卷成并裝飾),一根用包裝帶編成的“馬鞭”,錄音機、歌曲《猴哥》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幼兒手持金箍棒,聽《猴哥》音樂進入場地,走、跑、跳交替練習后,由二龍吐須變換成四路縱隊,做大班棍棒操。
——教師(唐僧)與幼兒(孫悟空)扮演《西游記》人物,激發幼兒游戲興趣,展開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
——游戲《白龍馬嗒、嗒、嗒》, 啟發幼兒想辦法把金箍棒變成白龍馬。介紹游戲玩法:把金箍棒系上小鈴鐺,手持“馬鞭”,聽音樂練習跑馬步,揚鞭騎馬做游戲。提醒幼兒在奔跑過程中不要擠撞。
——游戲《巧渡通天河》,取經路上會經過通天河,幼兒交流討論用什么表示河水?引導幼兒用金箍棒擺成雙線,練習雙腳立定跳或跨跳,但是不能從“河中”走過去。
——游戲《勇闖盤絲洞》,引導幼兒用金箍棒搭建盤絲洞,兩組幼兒對面站立,互相握住對面小朋友的金箍棒,平放于胸前,排尾幼兒先鉆,鉆到派頭迅速搭好,后面幼兒依次練習鉆爬的動作。 整理活動
——教師小結,表揚幼兒在游戲中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并認真遵守游戲規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報紙》04-26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跨欄04-26
跨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08-18
幼兒園大班體育游戲教案08-17
《高蹺》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09-04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游戲11-11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通用09-15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