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欣賞故事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豬八戒木偶或圖片。
2、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過程】
1、出示豬八戒木偶或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豬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提問:
(1)豬八戒開始是怎樣分西瓜的?最后有沒有這樣做?
(2)豬八戒是怎樣獨自一人吃掉一個大西瓜的?
(3)孫悟空是怎樣教訓他的?
(4)豬八戒做對了嗎?為什么?
3、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名稱、玩法、吃法。
(2)啟發幼兒與別人共同分享,體驗快樂。
教師:你有好看的書、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嗎?怎么辦?(與別人一塊玩、一塊吃)
(3)幼兒共同分享。
教師:你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開心嗎?為什么?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使用筷子,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愿望。
2、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筷子、盤子、糖、紅綠兩種顏色的積木若干。
三、活動流程:
感知體驗——操作練習。
四、活動過程:
1、感知體驗。
教師幼兒在門口老師:"今天,陸老師來做兔媽媽,你們來做我的孩子小兔寶寶好嗎?"(好)
兔媽媽帶著小兔在音樂的伴奏下邊唱歌邊跳進教室。兔媽媽:"每個兔寶寶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兔媽媽:"今天我請兔寶寶吃糖。"兔媽媽:"用手拿著吃不衛生,那怎么吃呢?用筷子夾,看看我的寶寶誰會用筷子把糖夾起來。"兔媽媽:"讓媽媽先試試看。(媽媽用筷子夾糖)
夾住了,啊嗚,啊嗚,真好吃。"兔媽媽:"兔寶寶,你們想吃糖嗎?"(想)
誰愿意上來夾住糖的。幼兒(兔寶寶)拿筷子講自己怎么夾。兔媽媽:"原來是把筷子放在這兩個手指的中間,把筷子分開,用力一夾,糖就夾起來了。"兔媽媽:"哪個寶寶還想來吃糖的。我們一起看看哪個寶寶的筷子用的好。兔寶寶,記住了只夾一粒糖。"
2、操作練習。
兔媽媽:"我的寶寶真能干,會用筷子夾糖。媽媽昨天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么辦呀兔媽媽:"誰愿意幫助媽媽,先用筷子夾豆子,放在盤子里,端著盤子走到放豆子的籃子跟前,把紅豆子和綠豆子分開!"一名幼兒上來示范。拍手鼓勵。兔媽媽:"你們都想幫媽媽嗎?請你們去夾。"幼兒操作,教師隨機幫助指導。
3、小結,自然愉快結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區分爸爸媽媽的衣服,鞋子與用品。
2、模仿爸爸媽媽的活動,產生關注,親近爸爸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爸爸的襯衫,帽子,打火機,皮帶,手提包;媽媽的裙子,圍巾,耳環,別針,手提包。
2、爸爸媽媽的畫像。
3、爸爸媽媽在家做事的錄象。
活動過程:
1、區分物品,說說這是誰的東西。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桌子上有好多東西啊,來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孩子走到桌子前,自由地觀看并邊說“這里有~~~”在引導孩子觀察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說話的習慣。
2、說一說,認一認。
幼兒說,教師逐一展示物品,將物品一字排開,便于孩子觀察。
3、說說:你看見誰用這些東西的?為什么要用?
幼兒:“我看見爸爸帶領帶,因為要上班。”幼兒:“我看見媽媽帶項鏈,很好看。”幼兒:“我看見舅舅用打火機的。”在這里,教師可引導孩子,除了想到爸爸媽媽,還可以想到爺爺奶奶等其他人。
4、區分物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其實這些東西都是爸爸媽媽用的,你們知道哪些是爸爸用的,哪些是媽媽用的嗎?請你來送一送吧。”請幼兒一件件地將物品送到爸爸媽媽的畫像面前。教師:“送的時候,你還要告訴爸爸媽媽,你送給他的是什么哦。”幼兒送完之后,大家一起討論,送的對不對。
5、學一學。
請幼兒選擇一樣物品,來裝扮成爸爸媽媽,模仿一下走路等活動。讓孩子體驗一下,扮演爸爸媽媽的樂趣。教師:“你們在想一想,爸爸媽媽在家還做些什么事情?你喜歡他們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請幼兒觀看錄象,說一說錄象里的爸爸媽媽在做什么,引起幼兒對爸爸媽媽的關注。結束本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萌發創造寧靜環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2、感受噪聲和樂音并會區別,知道噪聲的危害。
3、會用各種形式表達對樂音和噪聲的感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什么是樂音、什么是噪聲
物質準備:錄音機、錄有噪聲和樂音的音帶、筆,制作“安靜”標志的“靜”字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等工具和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樂音和噪聲.
(1)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里傳出刺耳的電鉆聲。
(2)幼兒自由議論之后,請他們說說剛才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樣?
(3)放錄音,請幼兒聽聽小鳥的叫聲,說說聽這種聲音的感覺。
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音樂叫做樂音,把那種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做噪聲。
二、區別樂音和噪聲。
(1)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的錄音,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
(2)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樂音和噪聲。聽到樂音時用優美的舞姿來表示,聽到噪聲時用夸張的表情來表示。
(3)請每一位幼兒自選一種樂器,嘗試發出樂音。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發出樂音的。
(4)教師用一種樂器演奏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為什么同樣的樂器,演奏同樣的節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美妙的樂音放大音量后會變成噪聲。所以平時我們要控制音量,不要把樂音變成噪聲。
三、了解噪聲的危害。
你們還聽到過哪些噪聲?你們喜歡噪聲嗎?為什么?
四、創造安靜的環境。
(1)噪聲的危害那么大,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減少噪聲呢?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靜”標志。如在圓形卡片中間畫上嘴和手指;在長方形紙上畫上睡覺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標牌,在圓形卡片上貼上“靜”字等。
延伸活動
幼兒把自己設計、制作的各種“安靜”標志貼到(或插到)適當的地方,如午睡室、醫務室、圖書室等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一、集體討論,現場體驗
1.幼兒討論小熊排隊的方法。
師:那小朋友們幫幫小熊,小熊應該怎么排隊才能又快又好地買到西瓜汁呢?
2.組織孩子討論:要排隊,不能搶不能擠,還可以在冷飲店前貼上提示線。
3.幼兒體驗排隊買西瓜汁。
師: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扮演小熊,小狗,小貓,小兔和小牛,看看你們能順利買到西瓜汁嗎?(給幼兒帶上動物頭飾)
4.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能按順序排隊,不推也不擠,所以都買到了,排排隊可真好啊!
二、聯系生活,感知意義
1.師:在幼兒園里還有做哪些事情時要排隊呢?(請幼兒討論,并用PPT補充)
2.師:我們不但在幼兒園里的很多時候要排隊,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做什么事情也要排隊呢?(請幼兒討論,并用PPT補充)
3.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和小朋友一起喝水、上廁所、走樓梯、玩滑梯時要排隊;和爸爸媽媽坐公共汽車、火車時、付錢要排隊,這樣啊會很安全,其實還有很地方也需要排隊,需要排隊時請小朋友一定不要忘記,那樣別人就會更加喜歡你。排排隊可真好,排隊可以得到好吃的,好玩兒的,還可以得到別人夸獎! smtxjs.com
三、拓展延伸。
師:我們的小熊特別感謝小朋友們教會了他要好好排隊,還有如何排隊的方法。他按照小朋友們說的方法,買好了好多好喝的西瓜汁,現在我們就回教室去品嘗美味的西瓜汁吧!
附故事:
天真熱啊,于是小熊上街去買他最愛喝的西瓜汁。不一會兒,冷飲店就到了,可是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有小狗,小貓,小兔和小牛。小熊心想:這么長的隊伍,要多久才能買到西瓜汁啊,太陽又這么大,我都要曬化了!于是,小熊拼命地往前擠,隊伍都被擠散了。這時,小熊擠到了最前面,一不小心,碰到了裝著滿滿西瓜汁的大桶。“嘩啦”,所有的西瓜汁都倒翻了。小狗,小貓,小兔和小牛生氣地說:“小熊,都怪你,你不好好排隊,現在大家都喝不到西瓜汁了!”小熊羞愧地低下了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及類別,學會自己穿鞋子。
2、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重點:
按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等特點進行配對難點: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并學會穿鞋
活動準備
PPT、圖片、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我會識鞋子
師:現在我要請一位小朋友們上臺來當老師的模特,有誰愿意的?
我請坐得的一位小朋友×××上臺來。其他的小朋友來觀察一下,看看×××身上都有一些什么東西?
幼:衣服、褲子、鞋子……師:那你們說說都是些什么顏色的啊?哦,有×顏色的衣服,×顏色的褲子,還有×顏色的鞋子……我們來看看自己的鞋子都是什么顏色的?點小朋友回答……(出示ppt圖片)
師:你們看看,這是誰的鞋子啊?(分別出示高跟鞋、皮鞋、涼鞋、雨鞋、拖鞋、運動鞋等)幼: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寶寶的雨鞋........
請幼兒說出這些鞋子的特點(大小、顏色、什么時候穿等)
師:哇,小朋友們認識這么多鞋子!那你們會自己穿鞋嗎?
(二)兒歌真快樂
1.師:老師經常發現有小朋友把鞋子穿反了,還有小朋友鞋跟沒有提上來,這樣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個穿鞋子的辦法……拿自己的鞋子做示范,指著讓幼兒認識鞋子的結構(鞋面、鞋底、鞋頭、鞋跟)
2、教會兒歌"兩個好朋友,緊緊挨著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大家一起笑哈哈。"反復練習兒歌并舉反例子,讓小朋友判斷。
3.請兩個幼兒上臺,比賽誰穿鞋快,大家一起念兒歌
4..師:大家看這雙鞋子,它的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鞋子凹型朝向不一樣的兩只鞋子,叫一雙鞋。
(三)找找好朋友
師:剛剛鞋子說,它找不到它的好朋友了,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忙。
1.請小朋友回座位
2.將印有不同鞋子的圖片發放給小朋友,讓他們連對找好朋友。
3.并且將一雙鞋子涂成一種顏色。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幫鞋子找到他們的好朋友了,并且還學會了自己穿鞋子,那么等會兒午覺起來,老師要檢查一下看看小朋友自己穿鞋穿得對不對,能不能找到它們的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名稱:幼兒園里玩具多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稱和玩法,懂得輕拿輕放玩具、玩具玩好送回家。
2、擺弄玩具,感受一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活動準備:小房子以及若干小玩具、雞媽媽以及若干蛋、一籃積木、每人一盒蠟筆活動過程:
一、介紹玩具--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稱和玩法,懂得輕拿輕放玩具1、幼兒園有很多玩具,我們來說說它們的名字。
2、誰知道這些玩具怎么玩?請個別幼兒演示個別玩具。
小結:幼兒園里玩具真多……,我們要輕輕拿、輕輕放,不要弄疼玩具。
二、發現秘密--感受一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1、這兒有一間小房子,房子里有扇小門,請小朋友摸一摸里面有什么?游戲:發現一間房子里有一個一個小玩具,一個一個小玩具放在一起就是許多。
2、雞媽媽肚子里也有個洞洞,請小朋友摸一摸,摸到了什么?游戲:發現雞媽媽肚子里有一個一個蛋,一個一個蛋放在一起變成了許多蛋。
3、一個一個積木在一起也會變成許多。游戲操作。
小結:幼兒園的玩具真多,一個一個放在一起就是許多。
三、玩具玩好要回家--懂得玩具玩好要送回家1、老師拿來了蠟筆,有多少蠟筆?老師把許多蠟筆分給小朋友,變成一盒一盒。
2、玩蠟筆:開門--出來玩--回家--關門。邊玩老師便用語言和幼兒溝通,啟發幼兒說說玩具玩好要回家。
3、把其它玩具也送回家。
小結: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玩好以后要把它們送回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與人分享的道理。
2、在品嘗活動中學習分享的方法。
3、體驗與同伴分享食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帶1種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并切好裝盤(提供一次性紙盤,上面包上保鮮膜;或用自家的飯盒裝,便于認清是己帶的),餐盤人手1個,叉子或勺子、圖書、各類插塑、積木若干。
2、活動前請幼兒把手洗干凈。
3、幼兒靠活動室墻邊坐好,教師將桌子擺在幼兒前面的空地上,再將幼兒帶來的水果放在各小組的桌子上。
活動過程:
1、集體品嘗自己帶來的水果,感受分享的快樂。
教師:今天我們開"水果品嘗會"。請小朋友們說說,你帶來了一種什么好吃的水果?(幼兒分別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
教師:請小朋友們走到桌子邊,端好自己的盤子,品嘗自己帶來的水果,邊品嘗邊說一說水果的味道。(注意觀察幼兒在品嘗中的表現)2.分享水果,學習分享的方法,體驗分享的樂趣。
教師:請你們說一說,你剛才品嘗了什么水果?
教師: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吃了兩種水果,你是怎么做的?快告訴大家。
教師:怎樣才能品嘗到不同的水果呢?××小朋友說,將自己的盤子放在桌子中間,不端盤子,這樣可以品嘗自己的水果,也可以品嘗別人的水果。這個方法真好,這樣我們就可以品嘗到許多種不同的水果了。來,讓我們一起分享好吃的水果吧!
2、幼兒再次品嘗水果,體驗分享的樂趣。
3、遷移經驗,再次體驗分享的樂趣。
教師:這兒有圖書、插塑、積木,都是我們喜歡的。如果你們每人都想得到這些圖書、玩具,應該怎樣辦?
幼兒自由選擇圖書或玩具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對個別不愿意分享的幼兒加以引導。
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時,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自帶的玩具,通過輪流玩玩具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玩玩具時不能亂扔,要愛護玩具,玩具玩完以后要放回原處。
2.學會給玩具分類,并體驗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玩具若干,寶貝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1.出示玩具寶貝魔術箱,給幼兒變魔術,變出幾個代表性的玩具,幼兒演示玩法(例如:玩具車,蔬菜、水果玩具,動物玩具......)這些玩具好玩嗎?
2.引導幼兒討論玩具的各種玩法,幼兒自由發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引導幼兒自己玩玩具,和好朋友交換玩玩具
1.幼兒拿著自己的玩具自由自在的玩,教師注意關注幼兒的玩法。
2.引導幼兒交換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樂,也可以兩個人一起玩。
3.教師演示摔疼了玩具,讓幼兒體會一下玩具摔疼了也會哭的。
教師小結:邊說兒歌邊玩玩具(玩具玩具真有趣,天天和我做游戲,輕輕拿、輕輕放,不扔不摔要愛惜)。
三.請幼兒將玩具寶貝送回家
1.教師通過打電話的方式,玩具媽媽要請玩具寶寶回家了,請幼兒幫忙把玩具寶寶送回家。
2.分別介紹玩具媽媽家的名稱,然后啟發幼兒將玩具按類別分別送玩具寶寶回家。
3.老師和幼兒一起檢查確認玩具寶寶是否回到了自己的家,并分別把送錯的玩具寶寶正確的送回家。
四.活動結束
帶著好玩的玩具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也玩一玩,大家一起分享。(因為玩具上有很多的細菌,提醒幼兒玩玩具時不能放嘴里,玩完玩具要把手洗干凈。)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小班社會我愛幼兒園教案09-01